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便自动注料及下料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2-03-22 22:21: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自动注料及下料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用模具。


背景技术:

2.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零部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零部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为了制造出指定形状的汽车零部件,则需使用到模具,现有的模具自动出化程度不高,不便自动注料和下料,且制作来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多有毛刺,不够光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自动注料及下料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模具自动出化程度不高,不便自动注料和下料,且制作来的汽车零部件表面多有毛刺,不够光滑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自动注料及下料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用模具,包括底座、第二电动伸缩柱、第一马达、第一滑块、第二支架、喷头、第三支架和第二支板,
5.所述底座上端面的一侧固定有静模和第一支板,且第一支板对称设置在静模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板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内顶部的下侧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柱与动模相连接,同时动模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动阀门;
6.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板的内端面上,且第一滑块的内侧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第二马达相连接,同时第二马达的输出端与夹板相连接;
7.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板顶部之间,且第二支架的顶部固定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底部与吹风通道相贯通,且吹风通道开设在第二支架的顶部内;
8.所述第三支架固定在第一支板顶部之间,且第三支架和第一支架分别位于第二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三支架的内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下侧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柱与切削刀相连接;
9.所述第二支板固定在底座上端面的另一侧,且第二支板与第一支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一电动阀门并向静模与动模之间注好原料之后可关上第一电动阀门,随后可向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液并使冷却液流过冷却通道,方便加快原料的成型速度,完成注料成型操作之后可搭配静模内的顶撑块和动模内的顶撑块夹击着材料向上移动至两个夹板之间,动模向上移动的同时,其内的顶撑块相对动模向下移动,使材料脱离动模,利用夹板夹紧固定住材料之后,夹板随着第一滑块一起向左移动,材料到达第二支架的内侧之后,喷头向下吹风,同时材料旋转,方便对材料进行全面的降温冷却处理,使材料成型效果更加彻底,将完全成型后的材料移动至切削刀的下方之后可利用切削
刀对材料进行切削处理,最后可将材料转运至传送带装置上,材料可在传送带装置的运转作用下向左移动,方便输送。
11.优选的,所述静模和动模上均贯穿有冷却通道,且冷却通道的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二电动阀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第二电动阀门使冷却液流过冷却通道时可加快原料的成型速度。
13.优选的,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柱固定在静模的底部内和动模的顶部内,且第二电动伸缩柱的一端与顶撑块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配使用静模内的顶撑块和动模内的顶撑块可顺利夹升起材料并使材料顺利的脱离动模。
15.优选的,所述第一马达固定在第一支板的内部,且第一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杠相连接,同时第一丝杠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丝杠转动时,第一滑块向左滑动,材料随之向左移动,方便有序的完成材料的注料成型、降温、切削及下料操作。
17.优选的,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电动伸缩杆与第一支板构成伸缩结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材料顶托至两个夹板之间并使材料脱离动模之后,两个夹板相互靠近,方便夹紧固定住材料。
19.优选的,所述喷头贯穿第二支架的内顶部与吹风通道相贯通,且喷头呈矩形阵列分布。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材料到达喷头的下方之后,喷头先向下吹风,方便对材料进行降温冷却处理,使成型效果更加彻底。
21.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架的顶部内固定有第三马达,且第三马达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杠相连接,同时第二丝杠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块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丝杠转动时,第二滑块前后滑动,方便控制切削到水平纵向位置。
23.优选的,所述切削刀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柱与第二滑块构成伸缩结构。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削刀可在第三电动伸缩柱的伸缩作用下上下移动,方便控制切削刀竖直方向的位置。
25.优选的,所述传送带装置的外表面固定有隔条,且隔条等距离分布。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条可将传送带装置上相邻两个材料分隔开,方便有序输送材料。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自动注料及下料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用模具,
28.(1)打开第一电动阀门之后可向静模与动模之间注料,完成注料操作之后再关上第一电动阀门,随后可向冷却通道内通入冷却液,方便加快原料的成型速度;
29.(2)完成注料成型操作之后,上下顶撑块相互靠近,以此夹紧固定住材料,之后静模内的顶撑块在对应第一电动伸缩柱的伸长作用下向上移动,同时动模及其上的第一电动伸缩柱和顶撑块整体向上移动,上下顶撑块同步上升,以此顶撑起材料,直至材料到达两个夹板之间,最后动模内的顶撑块在对应第一电动伸缩柱的伸长作用下移动,使材料能够顺
利脱离动模;
30.(3)将材料顶托至两个夹板之间并使材料与动模分离开来之后可利用夹板夹紧固定住材料,之后夹板随着第一滑块一起向左移动,直至材料到达第二支架的内侧,喷头向下吹风,同时材料随着夹板一起旋转,方便对材料进行全面的降温冷却处理,使材料成型效果更加彻底;
31.(4)材料随着夹板一起移动至切削刀的下方之后可利用切削刀对材料进行切削处理,在使用切削刀之前需要对切削刀进行定位处理,在使用切削刀的过程中可控制好切削刀的运动轨迹,同时材料可随着夹板一起旋转,方便辅助定位,且可使切削效果更加全面;
32.(5)完成后续的加工处理之后可将材料转运至传送带装置上,方便自动下料,最后材料可在传送带装置的运转作用下向左移动,方便输送。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冷却通道与第二电动阀门连接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底座,2、静模,3、第一支板,4、第一支架,5、第一电动伸缩柱,6、动模,7、第一电动阀门,8、冷却通道,9、第二电动阀门,10、第二电动伸缩柱,11、顶撑块,12、第一马达,13、第一丝杠,14、第一滑块,15、电动伸缩杆,16、第二马达,17、夹板,18、第二支架,19、风机,20、吹风通道,21、喷头,22、第三支架,23、第三马达,24、第二丝杠,25、第二滑块,26、第三电动伸缩柱,27、切削刀,28、第二支板,29、传送带装置,30、隔条。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1.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自动注料及下料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用模具,根据图1和图2所示,底座1上端面的一侧固定有静模2和第一支板3,且第一支板3对称设置在静模2的两侧,第一支板3顶部之间固定有第一支架4,且第一支架4内顶部的下侧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柱5与动模6相连接,同时动模6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电动阀门7,静模2和动模6上均贯穿有冷却通道8,且冷却通道8的两端对称固定有第二电动阀门9,完成注料操作之后,打开冷却通道8两端的第二电动阀门9,冷却液在冷却通道8内流过,方便加快原料的成型速度,第二电动伸缩柱10固定在静模2的底部内和动模6的顶部内,且第二电动伸缩柱10的一端与顶撑块11相连接,完成注料成型操作之后,静模2内的顶撑块11在对应第二电动伸缩柱1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动模6内的顶撑块11在对应第二电动伸缩柱10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以此夹紧固定住材料,之后动模6及其上的第二电动伸缩柱10和顶撑块11整体向
上移动,同时静模2内的顶撑块11在对应第二电动伸缩柱10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上下顶撑块11同步上升,以此顶托起材料,材料到达两个夹板17之间后,动模6内的顶撑块11在对应第二电动伸缩柱10的作用下移动,保证材料与动模6分离开来。
42.根据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块14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板3的内端面上,且第一滑块14的内侧通过电动伸缩杆15与第二马达16相连接,同时第二马达16的输出端与夹板17相连接,第一马达12固定在第一支板3的内部,且第一马达12的输出端与第一丝杠13相连接,同时第一丝杠13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块14上,第一丝杠13可在第一马达12的作用下转动,此时第一滑块14可在第一支板3和第一丝杠13的限位作用下向左滑动,材料随着夹板17一起向左移动,方便有序的完成后续的操作,第二马达16通过电动伸缩杆15与第一支板3构成伸缩结构,将材料顶托至两个夹板17之间并使材料与动模6分离开之后,第二马达16在电动伸缩杆15的伸长作用下移动,两个夹板17相互靠近,方便夹紧固定住材料。
43.根据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二支架18固定在第一支板3顶部之间,且第二支架18的顶部固定有风机19,风机19的底部与吹风通道20相贯通,且吹风通道20开设在第二支架18的顶部内,喷头21贯穿第二支架18的内顶部与吹风通道20相贯通,且喷头21呈矩形阵列分布,材料到达喷头21的下方之后,外部空气先后经过吹风通道20和喷头21向下吹出,方便对材料进行降温冷却处理,使材料成型更加彻底。
44.根据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三支架22固定在第一支板3顶部之间,且第三支架22和第一支架4分别位于第二支架18的两侧,第三支架22的顶部内固定有第三马达23,且第三马达23的输出端与第二丝杠24相连接,同时第二丝杠24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块25上,第二丝杠24可在第三马达23的作用下转动,此时第二滑块25可在第二丝杠24的限位的作用下前后滑动,方便控制切削刀27水平纵向位置,第三支架22的内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5,且第二滑块25的下侧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柱26与切削刀27相连接,切削刀27通过第三电动伸缩柱26与第二滑块25构成伸缩结构,切削刀27可在第三电动伸缩柱26的伸缩作用下上下移动,方便控制切削刀27竖直方向的位置。
45.根据图1、图2和图6所示,第二支板28固定在底座1上端面的另一侧,且第二支板28与第一支板3之间转动连接有传送带装置29,传送带装置29的外表面固定有隔条30,且隔条30等距离分布,完成材料的注料成型以及切削处理之后可将材料转运至传送带装置29上,之后材料可在传送带装置29的运转作用下向左移动,隔条30可将相邻两个材料分隔开来,方便有序下料。
4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方便自动注料及下料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用模具时,接通至外部电源,首先打开第一电动阀门7,以此向静模2与动模6之间注料,完成注料操作之后再关上第一电动阀门7,接着打开第二电动阀门9使冷却液在冷却通道8内流过,以此加快原料的成型速度,待材料成型之后,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柱10,第二电动伸缩柱10伸长,上下顶撑块11相互靠近,以此夹紧固定住材料,之后静模2内的顶撑块11在对应第一电动伸缩柱5的伸长作用下向上移动,同时启动第一电动伸缩柱5,第一电动伸缩柱5收缩,动模6及其上的第一电动伸缩柱5和顶撑块11整体向上移动,上下顶撑块11同步上升,以此夹击顶托起材料,直至材料到达两个夹板17之间,接着动模6内的顶撑块11在对应第一电动伸缩柱5的伸长作用下移动,使材料能够顺利脱离动模6,随后启动电动伸缩杆15,电动伸缩杆15伸长,两个夹板17相互靠近,以此夹紧固定住材料,再启动第一马达12,第一马达12带动第一
丝杠13转动,第一滑块14受到第一支板3和第二丝杠24的限位作用而向左滑动,直至材料到达第二支架18的内侧,启动风机19,外部空气先后经过吹风通道20和喷头21向下喷出,同时启动第二马达16,第二马达16带动夹板17旋转,以此对材料进行全面的降温冷却处理,使材料成型效果更加彻底,完成材料彻底成型处理之后,第一滑块14继续向左滑动,直至材料到达切削刀27的正下方,启动第三马达23后,第三马达23带动第二丝杠24转动,第二滑块25受到第三支架22和第二丝杠24的限位作用而前后滑动,以此控制切削刀27水平纵向位置,启动第三电动伸缩柱26后,第三电动伸缩柱26伸缩,以此控制切削刀27竖直方向的位置,完成切削刀27的定位处理之后可利用切削刀27对材料进行切削处理,在此过程中可控制好切削刀27的运动轨迹,同时材料可旋转,方便辅助定位,且可使切削效果更加全面,完成材料的切削处理之后,材料继续向左移动,直至材料到达传送带装置29的上方,降下并松开材料之后,启动传送带装置29,传送带装置29运转,从而带动材料向左移动,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