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有机废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21 09:49: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废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发展,规模化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将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既能缓解能源缺失的压力,又能在根本上解决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这是促进畜禽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3.目前对于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施肥接利用、制作沼气和堆肥化利用。但是现有的堆肥处理方法转化效率较低,不能使废物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利用,在堆肥过程中会残留病原菌、虫卵等,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设备,用以改善现有技术的堆肥处理方法不能使废物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利用,堆肥过程中容易残留病原菌、虫卵等的缺点。
5.其技术方案如下:
6.有机废物处理设备,所述有机废物处理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和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发酵罐;所述发酵罐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相邻两个发酵罐中的其一发酵罐的出料口通过所述输送装置与另一所述发酵罐的进料口连通。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轴以及与所述转动轴横向连接的搅拌件,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发酵罐转动连接,所述搅拌件沿所述转动轴径向方向的至少一端为倒角结构。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废物处理设备还包括除臭装置,所述发酵罐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除臭装置连通。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开设于所述发酵罐的顶端,所述出料口开设于所述发酵罐的底端,所述输送装置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所述输送装置的倾斜角度为20~40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发酵罐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镂空部;所述第二支撑件的镂空部对应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处。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旋转件和至少两个支撑柱;
12.所述旋转件包括内圈以及转动套设于所述内圈的外圈,所述转动轴插接于所述内圈,各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外圈间隔连接,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柱共同配合以将所述旋转件固定于所述发酵罐内,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的空隙形成所述镂空部。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废物处理设备还包括预混搅拌机,所述预混搅拌机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所述预混搅拌机用于对物料预混搅拌后通过所述输送装置输送至
位于首端的所述发酵罐。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罐内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开设于所述曝气管背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管包括管体、进气管和至少两个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具有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管具有所述出气口;
16.所述进气管、管体和所述出气管依次导通;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管体的外壁,所述管体沿自身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均间隔设置有所述出气管。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管设置有偶数个;每两个出气管形成一管组,各所述管组沿所述管体轴向方向间隔设置;
18.每一所述管组的两个所述出气管以所述管体的径向线为中心轴对称设置。
19.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20.该有机废物处理设备通过输送装置和至少两个发酵罐相互配合,能够对固废物如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化处理,其中多个发酵罐通过输送装置形成自动传送,自动化程度高,且至少两个发酵罐配合能够形成两级至多级发酵设备,能够提高物料转化效率,从而能够使固废物进行充分发酵,从而提高固废物中的有机物的利用率,有效避免残留病原菌、虫卵等问题。
附图说明
21.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22.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机废物处理设备的纵截面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有机废物处理设备的发酵罐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2的发酵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曝气管安装于发酵罐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4的曝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图5的曝气管的纵截面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图7的搅拌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搅拌装置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32.图10是图7或图9的搅拌装置的搅拌件的左视图;
33.图11是图2的发酵罐的第二支撑件的纵截面结构视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000、有机废物处理设备;
36.100、发酵罐;
37.11、进料口;12、出料口;13、排气口;14、取样口;2、搅拌装置;21、转动轴;22、搅拌组件;23、加强件;24、搅拌件;241、第一叶片;242、第二叶片;243、倒角结构;25、法兰;26、动力件;3、曝气管;31、管体;32、进气管;33、出气管;34、固定件;341、紧固环;4、第一支撑件;
5、第二支撑件;51、镂空部;52、旋转件;53、支撑柱;
38.200、输送装置;300、除臭装置;400、预混搅拌机;500、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40.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41.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42.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44.需要说明的是,该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用于对各种物料进行堆肥处理,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用于对畜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也能够对其他固体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4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如图1至图11所示,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包括输送装置200和依次连通的至少两个发酵罐100;发酵罐100具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相邻两个发酵罐100中的其一发酵罐100的出料口12通过输送装置200与另一发酵罐100的进料口11连通。可以理解地,当需要对物料进行堆肥处理时,通过将物料输送至位于首端的发酵罐100进行发酵,经过一次发酵后的物料从发酵罐100的出料口12通过输送装置200依次输送至后端的发酵罐100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产物。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该发酵罐100并未限制数量,可以根据发酵效果需要设置多个,且发酵罐100依次排列即可,从而能够形成两级至多级发酵设备,能够对物料进行多次发酵,发酵完成后从位于末端的发酵罐100的出料口12排出,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位于末端的发酵罐100的出料口12也可以连接输送装置200,通过输送装置200将发酵完成的物料传输至外界。
46.综上,该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通过输送装置200和至少两个发酵罐100相互配合,能够对固废物如畜禽粪便进行堆肥化处理,其中多个发酵罐100通过输送装置200形成自动传送,自动化程度高,且至少两个发酵罐100配合能够形成两级至多级发酵设备,能够提高物料转化效率,从而能够使固废物进行充分发酵,从而提高固废物中的有机物的利用率,有效避免残留病原菌、虫卵等问题。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至10所示,发酵罐100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搅拌装置2包括
转动轴21以及与转动轴21横向连接的搅拌件24,转动轴21与发酵罐100转动连接,搅拌件24沿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至少一端为倒角结构243;当转动轴21带动搅拌件24转动过程中,该搅拌件24沿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倒角结构243能够对物料进行剪切。需要说明的是,该搅拌件24的倒角结构243朝向转动轴21的旋转方向,转动轴21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者是逆时针方向,以使转动轴21带动搅拌件24转动过程中搅拌件24的倒角结构243始终能够剪切物料。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还包括除臭装置300,发酵罐100开设有排气口13,排气口13与除臭装置300连通,该除臭装置300用于对发酵罐100内排出的废气进行除臭排出,有效避免臭气避免影响环境。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还包括引风机500,排气口13通过引风机500与除臭装置300连接,且引风机500设置于发酵罐100外,以使发酵罐100内保持发酵的良好状态,引风机500能够加快排气速度,以使发酵罐100快速及平稳地保持发酵的状态。
5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进料口11开设于发酵罐100的顶端,出料口12开设于发酵罐100的底端,输送装置200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输送装置200的倾斜角度为20~40度。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输送装置200的倾斜角度可以是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优选地,该输送装置200的倾斜角度为25度。通过输送装置200倾斜设置,一方面能够通过该输送装置200顺畅将物料输送至下一发酵罐100中,另一方面能够对多余的水分进行分离,以避免物料剩余过多水分进入下一发酵罐100中。
5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酵罐100的出料口12处设置有蝶阀,通过控制蝶阀能够控制出料口12的启闭或者出料口12打开的程度,操作简单便捷。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11所示,发酵罐10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4和第二支撑件5,转动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支撑件4和第二支撑件5与发酵罐100连接;第二支撑件5具有镂空部51;第二支撑件5的镂空部51对应设置于出料口12处。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4和第二支撑件5固定转动轴21,转动轴21转动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发酵罐100磨损,提高使用寿命。此外,通过第二支撑件5的镂空部51对应出料口12,物料从进料口11进入发酵罐100后通过搅拌装置2进行搅拌及曝气发酵,发酵完成的依次从镂空部51、出料口12流出,因此第二支撑件5上不存在死角,便于清洗灭菌。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二支撑件5包括旋转件52和至少两个支撑柱53;旋转件52包括内圈以及转动套设于内圈的外圈,转动轴21插接于内圈,各支撑柱53与外圈间隔连接。可以理解地,通过旋转件52的外圈与支撑柱53固定连接,转动轴21插接于旋转件52的内圈中,以使旋转件52能够作为承载结构以支撑转动轴21的转动,提高该第二支撑件5的承载能力。至少两个支撑柱53共同配合以将旋转件52固定于发酵罐100内,且相邻两个支撑柱53之间的空隙形成镂空部51,该镂空部51用于物料流出,故此,该第二支撑件5能够有效支撑转动轴21的一端,且能够使物料顺利流出,有效避免发酵罐100内存在死角。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件4与发酵罐100的顶端连接,第二支撑件5与发酵罐100的底端连接。其中,该发酵罐100的顶端还开设有连接孔,第一支撑件4插接于连接孔中,第二支撑件5设置于发酵罐100的底端;第一支撑件4为旋转轴承,搅拌装置2转动穿设于旋转轴承中并伸出发酵罐100外。通过外力施加于搅拌装置2伸出发酵罐100外的部分即可使搅拌装置2转动,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有机废物处理设备1000还包括预混搅拌机400,预混搅拌机400与输送装置200连接,预混搅拌机400用于对物料预混搅拌后通过输送装置200输送至位于首端的发酵罐100。可以理解地,将收集的禽畜粪便预先存储于该预混搅拌机400中,通过该预混搅拌机400预先对禽畜粪便进行搅拌混匀,以能够输送至首端的发酵罐100时提高该物料的分散性,从而提高发酵效果。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装置200为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是一种利用电机带动螺旋回转,推移物料以实现输送目的的机械,能够水平、倾斜或垂直输送,具有结构简单、横截面积小、密封性好、操作方便、维修容易、便于运输等优点。该螺旋输送机可以是有轴螺旋输送机和无轴螺旋输送机,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旋输送机为无轴螺旋输送机,采用无轴螺旋,并在u型槽内装置有可换衬体,物料由螺旋推动后向发酵罐100的进料口11快速传输。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酵罐100的底端倾斜设置形成端部收紧结构,以使发酵罐100的底端形成倒三角形的形状,且出料口12设置于端部收紧结构的收紧位置。以使该出料口12位于发酵罐100的最底端且侧壁呈倾斜结构,便于物料从发酵罐100内向出料口12流出。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发酵罐100还包括动力件26和安装件,该动力件26通过该安装件安装于发酵罐100的顶端,该动力件26与搅拌装置2连接。可以理解地,该动力件26能够驱动搅拌装置2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以对物料进行搅拌,从而提高系统自动化,能够自动进行搅拌操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件26可以旋转电机,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动力件26可以是其他能够带动搅拌装置2转动的部件,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
5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发酵罐100上均开设有取样口14,通过该取样口14能够对发酵罐100内的物料进行取样,以及时查看物料发酵状态。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发酵罐100内设置有曝气管3,曝气管3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开设于曝气管3背离进料口11的一侧。当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从进料口11进入发酵罐100进行堆肥时,通过将曝气管3的出气口设置于发酵罐100内背向进料口11的一侧,在通过进料口11向发酵罐100内进料的过程中能够避免正面冲向曝气管3的出气口,从而使曝气管3的出气口不易堵塞,有效避免曝气受阻导致发酵罐100内氧气不足。
6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曝气管3包括管体31、进气管32和至少两个出气管33;进气管32具有进气口,出气管33具有出气口。
62.进气管32、管体31和出气管33依次导通;出气管33的第一端连接于管体31的外壁,管体31沿自身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均间隔设置有出气管33。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进气管32、管体31和出气管33依次导通,从外接的鼓风机鼓入进气管32后流经管体31并从出气管33喷出,出气管33设置于管体31的外壁,出气管33的出气口与管体31具有距离,当某个出气管33被堵塞时,不会影响到与管体31连接的其他出气管33,能够进一步有效避免曝气受阻,以保持进料口11内的氧气。此外,管体31沿自身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出气管33,并且沿自身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出气管33,以能够增加出气管33的数量,提高曝气量。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出气管33的中心轴延伸方向与管体31的径向方向一致,能够使各出气管33均设置于管体31上,以能够在管体31上连接多个出气管33,其中需要需要说明的是,各出气管33设置于管体31周向方向的各个位置,以能够使出气管33的出
气口背离发酵罐100的进料口11即可,多个出气管33能够提高曝气量,并使空气从管体31内顺畅流出。
64.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管33设置有偶数个;每两个出气管33形成一管组,各管组沿管体31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一管组的两个出气管33以管体31的径向线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可以理解地,通过沿管体31的周向方向设置两个以径向线对称设置的出气管33,能够高曝气量的同时,提高曝气均匀度。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每一管组的两个出气管33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20度~150度。可以理解地,通过设置两个出气管33之间的角度范围为120度~150度,例如可以为120度、130度、140度或150度等,在此不作特别的限制,能够使曝气管3安装于发酵罐100的进料口11内时,两个出气管33的出气口均背向进料口11,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出气管33的出气口堵塞,提高曝气效果。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出气管33的第二端的端口朝向发酵罐100的底端,以使从曝气管3吹出的气体从底端向上弥散,从而能够使禽粪便等固体废弃物各处的氧气浓度一致,有效避免局部不均匀导致出现局部的厌氧环境,导致影响堆肥腐熟度,且出气管33不易堵塞。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管体31往复折弯形成折弯结构,可以根据要求折弯形成各种形状,提高结构紧凑性,以能够适应进料口11的各种形状,从而能够在进料口11内进一步增加出气管33数量,提高曝气量,并能够使进料口11内各个位置均配备有该出气管33,提高曝气均匀性。
6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管体31的第二端以第一端为定点折弯形成螺旋状结构,且进气管32与管体31的第一端连接,从处于螺旋状中心的第一端开始进气,空气依次沿管体31的螺旋状向外环流动并从设置于管体31上的各出气管33喷出,进一步提高曝气均匀性。此外,螺旋状结构的管体31便于制备,且能够适应进料口11的形状,进一步提高结构紧凑性。
6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曝气管3还包括固定件34;管体31通过固定件34与发酵罐100连接,且固定件34沿管体31的螺旋状结构的径向方向设置,且出气管33位于相邻两个固定件34之间,避免固定件34阻碍出气管33曝气。可以理解地,通过固定件34能够将管体31稳固安装于发酵罐100上,使管体31能够适应进料口11的形状,并使管体31与进料口11的腔壁之间存在间隙,便于出气管33顺利曝气。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固定件34上设置有紧固环341,管体31穿设于紧固环341中,紧固环341与管体31的形状相适应,以使管体31套紧于紧固环341中,有效避免管体31在进料过程以及曝气过程中产生相对位移。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搅拌件24包括第一叶片241以及与第一叶片241连接的第二叶片242;且第一叶片241横向设置于转动轴21的轴壁。具体地,该第一叶片241的叶片与转动轴21的中心轴方向相垂直。可以理解地,通过第一叶片241和第二叶片242在转动轴21带动旋转过程中均能够对物料进行循坏剪切,以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7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叶片241为长条形板状,第一叶片241沿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至少一端为倒角结构243;和/或,第二叶片242为长条形板状,且第二叶片242
沿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至少一端为倒角结构243。可以理解地,通过在第一叶片241和/或第二叶片242上沿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至少一端设置倒角结构243,第一叶片241和第二叶片242在转动轴21带动旋转过程中该倒角结构243能够进一步提高剪切效果。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叶片沿241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相对两端均为倒角结构243,以对物料进行充分剪切;第二叶片242沿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其中一端为倒角结构24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叶片242的倒角结构243朝向转动轴21的转动方向,转动轴21可以是顺时针方向或者是逆时针方向,以使转动轴21带动第二叶片242转动过程中,第二叶片242的倒角结构243始终能够剪切物料,且在剪切物料过程中能够对物料施压以使物料朝远离进料口11的一侧移动。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一叶片241沿转动轴21轴向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朝第一叶片241的中间部分倾斜形成向外凸出的倒角结构243,以能够在第一叶片241沿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形成中间突出的凸刃,以能够在转动过程中对物料有效剪切,倾斜形状的倒角结构243还能够降低物料对第一叶片241转动的阻碍。
7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叶片242沿转动轴21轴向方向的第一侧朝第二侧倾斜形成向外突出的倒角结构243。以能够在第二叶片242沿转动轴21径向方向的相对两侧均形成一侧突出的凸刃,以能够在转动过程中对物料有效剪切,且在剪切物料过程中能够对物料施压以使物料朝远离进料口11的一侧移动。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叶片242折弯形成折弯叶片,且折弯叶片的折弯处圆滑过渡。折弯叶片能够提高剪切物料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搅拌效果。此外,折弯叶片的折弯处圆滑过渡能够降低物料对第二叶片242转动的阻碍,有效避免阻力过大停止转动。
7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搅拌装置2包括至少一搅拌组件22,各搅拌组件22沿转动轴21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搅拌组件22包括至少两个搅拌件24,每一搅拌组件22的各搅拌件24沿转动轴21轴向方向间隔设置,且同轴设置的各搅拌件24通过一加强件23连接。
78.可以理解地,该搅拌装置2包括至少一搅拌组件22,每一搅拌组件22均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搅拌件24,即沿转动轴21周向方向和轴向方向均设置有该搅拌件24,各搅拌件24在转动轴21转动过程中能够配合转动以对物料的各个位置均进行充分搅拌,提高搅拌效率。位于转动轴21同一轴向方向的所有搅拌件24通过一加强件23连接,该加强件23能够提高各搅拌件24的机械强度。
7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搅拌装置2包括至少一搅拌组件22,各搅拌组件22沿转动轴21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每一搅拌组件22均包括至少三个搅拌件24,每一搅拌组件22的各搅拌件24沿转动轴21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同一周向方向的相邻两个搅拌件24通过一加强件23连接。可以理解地,位于转动轴21同一周向方向的相邻两个搅拌件24通过一加强件23连接,该加强件23能够提高各搅拌件24的机械强度。
80.在一些实施例中,搅拌装置2还包括套设于转动轴21的至少一个法兰25,搅拌件24通过紧固件连接于法兰25上。可以理解地,通过紧固件能够将搅拌件24稳固安装于法兰25上,并能够使多个搅拌件24分散安装于法兰25上,以能够位于转动轴21的不同位置。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该紧固件具体可以是螺钉,通过螺钉使搅拌件24和法兰25紧固连接,具有连接稳固、拆卸方便、结构简单的特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紧固件可以为销钉等适合的紧
固件。
81.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23为长条形板体,加强件23上设置有沿自身长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一个凸起,且各凸起沿加强件23的宽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地,该凸起用于增强加强件23的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该加强件23对搅拌件24的支撑,有效提高各搅拌件24的机械强度。
82.在一些实施例中,于靠近转动轴21第二端的位置,位于末端的搅拌组件22的各搅拌件24朝转动轴21第一端方向及远离转动轴21中心轴方向倾斜设置。可以理解地,当该搅拌装置2设置于发酵罐100时,转动轴21竖向设置于发酵罐100中,其中转动轴21的第一端设置于发酵罐100的顶端,转动轴21的第二端设置于发酵罐100的底端,通过在对应于发酵罐100底端的搅拌件24朝上并朝外倾斜设置,能够适应发酵罐100底端收口的形状,有效避免发酵罐100的形状影响搅拌件24的转动过程。
83.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84.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85.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