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器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21 07:37: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关于一种显示器支撑装置,特别是可轻易改变照明模块/摄像模块与显示器的相对位置/角度的显示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使用者在使用电脑时,为了提高观看显示器的舒适度,一般会在显示器所在桌面上摆设照明装置(例如台灯)来增加亮度,但是在桌面空间有所不足时,如何摆设照明装置显有徒增使用者的困扰,且若使用者必须使用双荧幕时,摆设在桌面上的照明装置明显无法同时照射双荧幕,光线照射的角度及范围皆有所限制,而无法符合使用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结束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器支撑装置,用以承载至少一显示器于一工作面上,该显示器支撑装置包括:一支撑座,包含:一底盘,设置于该工作面;一立柱,设于该底盘上,实质沿一重力方向延伸;一颈件,设置于该立柱且自该立柱朝外延伸;及一承载件,连接于该颈件并用以承载该显示器;一外挂支撑架,包含:一悬臂组,枢设于该立柱;及一连接件,可动地设于该悬臂组;以及一第一电子装置,设置于该连接件;其中,经由调整该悬臂组及该连接件,能改变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显示器的相对位置。
4.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显示器定义一荧幕法线,经由调整该悬臂组及该连接件,能使该第一电子装置能相对该显示器于一工作位置,于该工作位置时,该第一电子装置沿该荧幕法线至少局部地与该显示器互不重叠。
5.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经由调整该悬臂组及该连接件,能改变该第一电子装置与该显示器的相对角度。
6.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悬臂组包括一第一支臂,该第一支臂可枢转地连接该立柱。
7.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悬臂组还包括一第二支臂,该连接件是可动地设于该第二支臂。
8.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立柱具有一枢接部,该第一支臂具有一第一头端及一第一尾端,该第二支臂具有一第二头端及一第二尾端,该连接件具有一连接头部及一连接尾部,该第一头端与该枢接部相互枢接,该第二尾端与该连接头部相互枢接。
9.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悬臂组还包括一第三支臂,该第三支臂具有一第三头端及一第三尾端,该第一尾端与该第三头端相互枢接,该第二头端与该第三尾端相互枢接。
10.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枢接部具有一枢接板及一轴杆,该第一头端具有一第一头槽,该枢接板插设于该第一头槽,且该轴杆穿设于该第一头端及该枢接板。
11.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第二尾端具有一第二尾槽,该连接头部具有一插块,该插块是可枢转地插设于该第二尾槽。
12.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第一支臂能相对该立柱以一第一枢轴而枢转,该第二支臂能相对该第三支臂以一第二枢轴而枢转,该第三支臂能相对该第一支臂以一第三枢轴而枢转,该连接件能相对该第二支臂以一第四枢轴而枢转,该第一枢轴、第二枢轴、第三枢轴及第四枢轴至少其中之一平行该重力方向,且至少其中另一垂直该重力方向。
13.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第一电子装置包含一传输线材。
14.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显示器、该支撑座及该外挂支撑架其中之一电性连接该传输线材。
15.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还包括一第二电子装置,该第二电子装置设置于该连接件及该第一电子装置其中之一。
16.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第一电子装置还包含二照明模块,该第二电子装置包含一摄像模块,该摄像模块是设置于所述照明模块之间。
17.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连接尾部具有一磁铁,该第二电子装置具有一被吸附部,该磁铁吸附该被吸附部。
18.如前述的显示器支撑装置中,该连接尾部具有一弧面,该被吸附部具有一匹配该弧面的凸面,借此能调整该连接尾部与该第二电子装置相互吸附时的相对倾角。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显示器支撑装置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示意图。
21.图3为本技术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22.图4为本技术显示器支撑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3.图5为图4的显示器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000:显示器支撑装置
26.2000:显示器
27.3000:工作面
28.1:支撑座
29.11:底盘
30.12:立柱
31.121:枢接部
32.1211:枢接板
33.1212:轴杆
34.13:颈件
35.14:承载件
36.2:外挂支撑架
37.21:悬臂组
38.211:第一支臂
39.2111:第一头端
40.21111:第一头槽
41.2112:第一尾端
42.212:第二支臂
43.2121:第二头端
44.2122:第二尾端
45.21221:第二尾槽
46.213:第三支臂
47.2131:第三头端
48.2132:第三尾端
49.22:连接件
50.221:连接头部
51.2211:插块
52.222:连接尾部
53.2221:弧面
54.2222:磁铁
55.3:第一电子装置
56.31:照明模块
57.32:传输线材
58.4:第二电子装置
59.41:摄像模块
60.42:被吸附部
61.421:凸面
62.g:重力方向
63.pa1:第一枢轴
64.pa2:第二枢轴
65.pa3:第三枢轴
66.pa4:第四枢轴
67.x:荧幕法线。
具体实施方式
68.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显示器支撑装置1000用以承载一显示器2000于一工作面3000(如一桌面)上,显示器支撑装置1000包括一支撑座1、一外挂支撑架2、一第一电子装置3及一第二电子装置4。其中,支撑座1设置于工作面3000,外挂支撑架2枢设于支撑座1,第一电子装置3设置于外挂支撑架2,第二电子装置4则设置于第一电子装置3。以下将详述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部分图式绘示有一重力方向g。
69.支撑座1包含一底盘11、一立柱12、一颈件13及一承载件14。底盘11设置于工作面3000,立柱12实质沿一重力方向g延伸且其一端设于底盘11上,且具有位于另一端的一枢接部121。颈件13设置于立柱12且自立柱12朝外延伸(例如垂直于重力方向g),承载件14连接于颈件13并用以承载显示器2000。
70.外挂支撑架2包含一悬臂组21及一连接件22。悬臂组21具有一第一支臂211、一第
二支臂212及一第三支臂213。第一支臂211具有一第一头端2111及一第一尾端2112,第二支臂212具有一第二头端2121及一第二尾端2122,第三支臂213具有一第三头端2131及一第三尾端2132。第一头端2111与枢接部121相互枢接,使得第一支臂211能相对立柱12以一第一枢轴pa1而枢转,并沿垂直于重力方向g的方向延伸。第一尾端2112与第三头端2131相互枢接,使得第三支臂213能相对第一支臂211以一第三枢轴pa3而枢转。第二头端2121与第三尾端2132相互枢接,使得第二支臂212能相对第三支臂213以一第二枢轴pa2而枢转。连接件22则是可动地设于第二支臂212的第二尾端2122,使得连接件22能相对第二支臂212以一第四枢轴pa4而枢转。上述第一枢轴pa1可平行于重力方向g,第二枢轴pa2、第三枢轴pa3及第四枢轴pa4则可分别垂直于重力方向g,并相互平行,但并不以此为限。而有关枢接的方式也可视状况调整,在此不再赘述。
71.第一电子装置3包含二照明模块31(例如一灯管)以及一传输线材32,二照明模块31是串联设置并以其中之一设置于连接件22。传输线材32与照明模块31电性连接,且提供电力或信号至照明模块31,并外露于支撑座1及外挂支撑架2,然传输线材32亦可内建于悬臂组21、立柱12及底盘11中,再从底盘11适当处延伸出来,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
72.第二电子装置4包含一摄像模块41(例如一网路摄像机,webcam),摄像模块41是设置于二照明模块31之间,并可与照明模块31电性连接,以从传输线材32获取电力或信号,但亦不以此为限。
73.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2000定义一荧幕法线x,第一电子装置3及第二电子装置4皆位于显示器2000上方。本技术可经由调整悬臂组21及连接件22,能改变第一电子装置3及第二电子装置4与该显示器2000的相对位置或角度,使得第一电子装置3相对显示器2000位于一工作位置,举例来说,可通过使第一支臂211相对立柱12以第一枢轴pa1枢转、使第三支臂213相对第一支臂211以第三枢轴pa3枢转、使第二支臂212相对第三支臂213以一第二枢轴pa2枢转、或使连接件22相对第二支臂212转动,而改变第一电子装置3或第二电子装置4与该显示器2000的相对位置(如偏左或偏右)或角度(如倾斜15度)。于该工作位置时,第一电子装置3或第二电子装置4沿荧幕法线x至少局部地与显示器2000互不重叠,不但能避免第一电子装置3或第二电子装置4被显示器2000遮蔽而导致无法有效发挥功能,也可以使得第一电子装置3的照明模块31的照射范围更有选择性,除了能照射原有显示器2000的荧幕区域之外,可更加延伸至例如显示器2000前方的工作面3000上所摆设的键盘区域(图未示)。另外,也可以只有第一电子装置3,省略第二电子装置4,反之亦可。
74.请参阅图3,于一第二实施例中,本技术的显示器支撑装置1000还可用以承载二显示器2000。与前述图1及图2的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座1所包含的颈件13及承载件14的数量皆为二个,以分别承载不同的显示器2000,且二照明模块31的照射范围亦可同时作用在二显示器2000上。本技术并不限制显示器2000及照明模块31的数量,照明模块31的数量当可依据显示器2000的数量多寡而可予以增减。
75.请参阅图4及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显示器支撑装置1000,其同样用以承载一显示器2000于一工作面3000(如一桌面)上,显示器支撑装置1000包括一支撑座1、一外挂支撑架2、一第一电子装置3及一第二电子装置4。其中,支撑座1设置于工作面3000,外挂支撑架2枢设于支撑座1,第一电子装置3设置于外挂支撑架2,第二电子装置4则设置于第一电子装置3。以下将详述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部分图式绘示有一重
力方向g。
76.支撑座1包含一底盘11、一立柱12、一颈件13及一承载件14。底盘11设置于工作面3000,立柱12实质沿一重力方向g延伸且其一端设于底盘11上,另一端具有一枢接部121。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枢接部121具有一枢接板1211及一轴杆1212。颈件13设置于立柱12且自立柱12朝外延伸(例如垂直于重力方向g),承载件14连接于颈件13并用以承载显示器2000。
77.外挂支撑架2包含一悬臂组21及一连接件22。悬臂组21包括一第一支臂211及一第二支臂212。第一支臂211具有一第一头端2111及一第一尾端2112,而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一头端2111具有一第一头槽21111,枢接板1211插设于第一头槽21111,轴杆1212可穿设于第一头端2111及枢接板1211,使得第一支臂211能相对立柱12而枢转。第二支臂212具有一第二头端2121及一第二尾端2122,第二尾端2122具有一第二尾槽21221。第一尾端2112与第二头端2121相互枢接,使得第二支臂212能相对第一支臂211而枢转。连接件22具有一连接头部221及一连接尾部222,连接头部221具有一插块2211,连接尾部222具有一弧面2221及一磁铁2222。插块2211可枢转地插设于第二尾槽21221,使得连接件22能相对第二支臂212以一第四枢轴pa4而枢转,而磁铁2222邻设于弧面2221(例如内嵌于连接尾部222)。上述第四枢轴pa4垂直于重力方向g。于另一实施例中,连接头部221与连接尾部222亦可例如以重力方向g为轴心而相对枢转。
78.第一电子装置3包含二照明模块31(如一灯管)以及一传输线材32,二照明模块31同样是串联设置。传输线材32与照明模块31电性连接并提供电力或信号至照明模块31,例如插设于显示器2000的usb插口来作为电力或信号来源。
79.第二电子装置4包含一摄像模块41(如一网路摄像机,webcam)及一被吸附部42,摄像模块41是设置于照明模块31之间,并可与照明模块31电性连接,以从传输线材32获取电力或信号。被吸附部42具有匹配于弧面2221的一凸面421,使得第二电子装置4可经由邻设于弧面2221的磁铁2222而被吸附贴于弧面2221。被吸附部42可为金属材料,因此磁铁2222可以磁力方式吸附被吸附部42,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
80.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可经由调整悬臂组21及连接件22,改变第一电子装置3或第二电子装置4与该显示器2000的相对位置或角度,且能调整连接件22的连接尾部222与第二电子装置4相互吸附时的相对倾角。另外,连接头部221与连接尾部222的相对枢转也可以用来调整第一电子装置3的照射角度。通过上述调整机制,使得第一电子装置3或第二电子装置4相对于显示器2000于一工作位置。于该工作位置时,第一电子装置3或第二电子装置4可至少局部地与显示器2000互不重叠,使得使用者可任意调整照明模块31的照射范围至所需位置,例如可照射显示器2000的荧幕区域、可延伸至显示器2000前方的工作面3000上所摆设的键盘区域(图未示),或可更加延伸至显示器2000及键盘区域前方的工作面3000。
8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显示器支撑装置可经由调整悬臂组及连接件,来改变第一电子装置或第二电子装置与该显示器的相对位置或角度,或是调整连接件与第二电子装置相互吸附时的相对倾角,甚至是以连接头部与连接尾部的相对枢转来调整第一电子装置的照射角度。因此,本技术的显示器支撑装置可供使用者自由地任意调整光线照射的角度及范围,且可应用在双荧幕上,并可节省工作面空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