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19 22:45: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叶面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50年代到60年代使用化学肥料很少,70年代后随着化学肥料(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大量使用,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不断减少,从而使土壤中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失衡,长期如此,就会造成一种后果:即使用再多的化肥(氮,磷,钾)植物的产量也不会上升,反而由于中微量元素的缺失而使产量和品质下降,所以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必须重视微量元素及中量元素的补充。然而,很多中微量元素之间又有拮抗作用,在土壤中受ph值的影响不易被植物吸收。叶面肥是施用在作物叶面上的肥料,故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把叶面肥中的微量元素用螯合剂制成螯合态,各元素之间就不会产生拮抗,且易被植物吸收。
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只是简单的解决温饱的问题,而是对食物的品质、口感要求越来越高,这样有机类食品、绿色食品应运产生,相应的有机肥料的研究开发也越来越多。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组成为:100g/l的壳寡糖、0.09wt%的edta-zn、0.08wt%的edta-cu、0.13wt%的edta-fe、0.08wt%的edta-mn、0.58wt%的钼酸铵、1.5wt%的硼酸、0.06wt%的lano3、0.06wt%的seno3、吐温-80和余量的水。
7.优选的是,所述壳寡糖的分子量≤1500,聚合度为2-10的壳寡糖含量≥2%。
8.优选的是,所述吐温-80的量为1-2wt%。
9.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0.步骤一、以znso4·
7h2o、feso4·
7h2o、cuso4·
5h2o、mgso4·
7h2o、mnso4·
h2o、钼酸铵、硼酸、lano3、seno3·
6h2o、edta2-na和吐温-80为原料,按照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配方和待制备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量,配备原料;
11.步骤二、将znso4·
7h2o、feso4·
7h2o、cuso4·
5h2o、mgso4·
7h2o、mnso4·
h2o、钼酸铵、硼酸、lano3、seno3·
6h2o分别溶解后,混合,加水至待制备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量;
12.步骤三、先调节ph值至edta2-na最适宜数值,加入edta2-na,在edta2-na反应最佳温度保持2h,再加入壳寡糖和和吐温,振荡摇匀,灌装,得到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
13.进一步的,用柠檬酸、h2so4、koh中的一种或多种调节ph值。
14.进一步的,所述ph值为5-7。
15.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为50-80℃。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与叶面附着力强,易于植物对各种营养的快速吸收;
18.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能够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植物抗逆性及抗病毒能力,促进根系发育,使植物健壮,快速生长,加快植物繁殖;
19.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能够促进植物对氮、磷、钾的吸收,从而提高亩产产量。
20.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能够加速果实生长膨大,促进果实早熟表皮着色,改善果实口感,增加各种营养物质含量。
21.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能够促进花卉开花,延长开花期,对赏叶花卉增加叶片的面积及厚度,增加叶绿素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23.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组成为:100g/l的壳寡糖、0.09wt%的edta-zn、0.08wt%的edta-cu、0.13wt%的edta-fe、0.08wt%的edta-mn、0.58wt%的钼酸铵、1.5wt%的硼酸、0.06wt%的lano3、0.06wt%的seno3、吐温-80和余量的水。
2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壳寡糖的分子量≤1500,聚合度为2-10的壳寡糖含量≥2%。
25.上述技术方案中,吐温-80的用量为本领域常用量,如1-2wt%。
26.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27.步骤一、以znso4·
7h2o、feso4·
7h2o、cuso4·
5h2o、mgso4·
7h2o、mnso4·
h2o、钼酸铵、硼酸、lano3、seno3·
6h2o、edta2-na和吐温-80为原料,按照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配方和待制备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量,配备原料;
28.步骤二、将znso4·
7h2o、feso4·
7h2o、cuso4·
5h2o、mgso4·
7h2o、mnso4·
h2o、钼酸铵、硼酸、lano3、seno3·
6h2o分别溶解后,混合,加水至待制备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量;
29.步骤三、先用柠檬酸、h2so4、koh中的一种或多种调节ph值至edta2-na最适宜数值(优选5-7),加入edta2-na,在edta2-na反应最佳温度优选50-80℃)保持2h,再加入壳寡糖和和吐温,振荡摇匀,灌装,得到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
30.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使用方法,依据施用部位不同和植物不同而不用。如施用在叶面,则300倍兑水稀释叶面喷施。如施用在根部,则150倍稀释根部滴灌。果树作物在现蓄期、挂果期、果实成熟期各喷施一次。多次采摘作物,如草莓、黄瓜、番茄等,在幼苗期、初花期、现蓄期各叶面喷施一;每采摘完两轮各施用一次。周期类叶菜和花卉植物,15-20天施用一次。
31.本发明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注意事项:不能与其他肥料混施,避免发生化学反应。应在未来几天晴天的时候喷施大棚作物,使用时叶面施肥后三天内尽量不
要叶面喷水,否则降低肥效。如出现液体浑浊,喷施前摇匀均摇均匀使用,不影响效果。保质期两年。
32.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在市场上购买的或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制备即可。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纯度没有特别限制,本发明优先选用分析纯。
33.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除非另有说明。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34.在以下实施例中,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装置、仪器、设备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35.实施例1
36.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组成为:100g/l的壳寡糖(壳寡糖的分子量≤1500,聚合度为2-10的壳寡糖含量≥2%)、0.09wt%的edta-zn、0.08wt%的edta-cu、0.13wt%的edta-fe、0.08wt%的edta-mn、0.58wt%的钼酸铵、1.5wt%的硼酸、0.06wt%的lano3、0.06wt%的seno3、1-2wt%的吐温-80和余量的水。
37.上述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38.步骤一、以znso4·
7h2o、feso4·
7h2o、cuso4·
5h2o、mgso4·
7h2o、mnso4·
h2o、钼酸铵、硼酸、lano3、seno3·
6h2o、edta2-na和吐温-80为原料,按照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配方和待制备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量,配备原料;
39.步骤二、将znso4·
7h2o、feso4·
7h2o、cuso4·
5h2o、mgso4·
7h2o、mnso4·
h2o、钼酸铵、硼酸、lano3、seno3·
6h2o分别溶解后,混合,加水至待制备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量;
40.步骤三、用柠檬酸、h2so4、koh中的一种或多种调节ph值至7,加入edta2-na,在80℃保持2h,再加入壳寡糖和和吐温,振荡摇匀,灌装,得到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
41.对实施例1的多元素甲壳素复合有机叶面肥的效果进行检测。
42.1、油豆豆角
43.喷施方法:施用在叶面,实验组使用实施例1的叶面肥300倍兑水稀释叶面喷施,对照组使用水。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44.表1
[0045][0046]
表2
[0047][0048]
2、黄金钩豆角
[0049]
喷施方法:施用在叶面,实验组使用实施例1的叶面肥300倍兑水稀释叶面喷施,对照组使用水。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0050]
表3
[0051][0052]
表4
[0053][0054]
经计算,黄金钩都叫和油豆角的株果实重量:实验组3.1 2.84=5.94,对照组2.3 2.58=4.88,增产22%。
[0055]
3、茄子
[0056]
喷施方法:施用在叶面,实验组使用实施例1的叶面肥300倍兑水稀释叶面喷施,对照组使用水。结果如表5、表6和表7所示。
[0057]
表5
[0058][0059]
表6
[0060]
[0061][0062]
表7
[0063][0064]
4、西红柿
[0065]
喷施方法:施用在叶面,实验组使用实施例1的叶面肥300倍兑水稀释叶面喷施,对照组使用水。结果如表8、表9和表10所示。
[0066]
表8
[0067]
[0068][0069]
表9
[0070][0071]
表10
[0072]
[0073][0074]
从表10可以看出,单株平均果实直径比,r实:r对=1335.4:806.1,单株果实个数比,实验组:对照组=21:17;
[0075]
果实重量比,实验组:对照组=(1016 9328):1094.5。
[0076]
5、线椒
[0077]
喷施方法:施用在叶面,实验组使用实施例1的叶面肥300倍兑水稀释叶面喷施,对照组使用水。结果如表11所示。
[0078]
表11
[0079]
[0080][0081]
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例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