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9 12:52: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相机模块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于2020年8月28日提交至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20-010898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上述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出于所有目的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以下描述涉及执行自动聚焦的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4.相机模块包括透镜模块。透镜模块包括容纳透镜的透镜镜筒和便于透镜镜筒的驱动的镜筒支架。透镜镜筒和镜筒支架通过施加在透镜镜筒与镜筒支架之间的粘合剂接合。然而,由于粘合剂可能容易受热变形,因此在相机模块的制造工艺期间,透镜镜筒相对于镜筒支架的位置可能扭曲。由于因粘合剂的热变形引起的透镜镜筒位置的改变损害了相机模块的分辨率,因此可能需要开发使得透镜镜筒与镜筒支架之间能够牢固结合的相机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5.提供本发明内容部分旨在以简要的形式介绍对发明构思的选择,而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将进一步描述这些发明构思。本发明内容部分目的不在于确认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6.在一个总的方面,相机模块包括配置为容纳透镜的透镜镜筒、配置为联接到透镜镜筒的镜筒支架、设置在透镜镜筒上的第一加强构件、设置在镜筒支架上并配置为熔接到第一加强构件的第二加强构件,以及配置为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和镜筒支架的驱动单元,其中,驱动单元的驱动线圈设置在相机模块的壳体上,以及驱动单元的驱动磁体设置在镜筒支架上。
7.第一加强构件可设置在透镜镜筒的周向表面上,并且其中,第二加强构件设置在镜筒支架的面对第一加强构件的内周表面上。
8.结合构件可设置在第一加强构件与第二加强构件之间的边界区域处。
9.第一加强构件可包括在透镜镜筒的周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构件。
10.镜筒支架可设置有配置为接纳突起构件的凹槽,其中,第二加强构件设置在凹槽中。
11.突起构件可设置有布置在其上的不规则部。
12.在一个总的方面,相机模块包括配置为容纳透镜的透镜镜筒、配置为联接到透镜镜筒的镜筒支架、设置在透镜镜筒上的第一加强构件、设置在镜筒支架上并配置为熔接到第一加强构件的第二加强构件,以及配置为在与光轴相交的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和镜筒支架的驱动单元,其中,驱动单元的驱动线圈设置在相机模块的壳体上,以及驱动单元的驱动磁体设置在镜筒支架上。
13.第一加强构件可包括在透镜镜筒的周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构件。
14.镜筒支架可设置有配置为接纳突起构件的凹槽,其中,第二加强构件设置在凹槽中。
15.相机模块可包括配置为与镜筒支架一起在光轴的方向上移动的可移动框架。
16.可移动框架可包括第一可移动框架和第二可移动框架,其中,第一可移动框架配置为以使得镜筒支架在与光轴相交的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镜筒支架,第二可移动框架配置为以使得第一可移动框架在与光轴相交的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支承第一可移动框架。
17.相机模块可包括设置在镜筒支架与第一可移动框架之间的第一滚珠轴承以及设置在第一可移动框架与第二可移动框架之间的第二滚珠轴承。
18.在一个总的方面,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包括透镜镜筒、配置为联接到透镜镜筒的镜筒支架、设置在透镜镜筒上的第一加强构件、设置在镜筒支架上并配置为联接到第一加强构件的第二加强构件、配置为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和镜筒支架的第一驱动构件,以及配置为在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和镜筒支架的第二驱动构件;其中,驱动单元的驱动线圈设置在相机模块的壳体上,以及驱动单元的驱动磁体设置在镜筒支架上。
19.第一加强构件可设置在透镜镜筒的周向表面上,并且其中,第二加强构件设置在镜筒支架的面对第一加强构件的内周表面上。
20.根据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21.图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22.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23.图3是沿图2的线i-i截取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剖视图。
24.图4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25.图5是图4所示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26.图6是沿图5的
ⅱ‑ⅱ
线截取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剖视图。
27.图7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28.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29.图9是图8所示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视图。
30.图10是沿图9的
ⅲ‑ⅲ
线截取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31.图11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32.图12是图11所示的示例性相机模块的立体图。
33.图13和14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的示例。
34.在所有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另外描述或提供,否则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被理解为指代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出于清楚、说明和方便的目的,附图可能未按照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元件的相对尺寸、比例和描绘可能被夸大。
具体实施方式
35.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除了必须以特定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本文中所阐述的顺序,而是可以做出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洁,可省略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已知的特征的描述,注意,省略特征及其描述也不旨在承认它们是常识。
36.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更确切地,提供本文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为了说明实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这些可行方式将是显而易见的。
37.在本文中,应注意,关于实施方式或示例使用措辞“可以”(例如,关于实施方式或示例可包括或实现什么)意味着存在其中包括或实现这种特征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而所有实施方式和示例不限于此。
38.在整个说明书中,当诸如层、区域或基板的元件被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相反地,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介于该元件与该另一元件之间的其它元件。
39.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任何一项以及任何两项或更多项的任何组合。
40.尽管在本文中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措辞来描述各种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受这些措辞的限制。更确切地,这些措辞仅用于将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构件、部件、区域、层或部分区分开。因此,在不背离本文中描述的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示例中提及的第一构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以被称作第二构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41.诸如“在
……
之上”、“较上”、“在
……
之下”和“较下”的空间相对措辞可以在本文中为了描述便利而使用,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相对于另一个元件的关系。除了涵盖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这些空间相对措辞旨在还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的定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装置翻转,则描述为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相对于另一元件“较上”的元件将位于该另一元件“之下”或相对于该另一元件“较下”。因此,根据装置的空间定向,措辞“在
……
之上”涵盖“在......之上”和“在......之下”两种定向。该装置还可以以其它方式定向(例如,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并且本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措辞应被相应地解释。
42.本文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而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内容。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冠词“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措辞“包括”、“包含”和“具有”说明所陈述的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
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43.由于制造技术和/或公差,附图中所示的形状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在制造期间发生的形状变化。
44.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的特征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式在获得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之后将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尽管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具有多种配置,但是在获得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其它配置也是可能的。
45.本文所述的相机模块可安装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上。在示例中,相机模块可安装在便携式电话、笔记本计算机等上。然而,根据示例的相机模块的使用范围不限于前述电子产品。在示例中,相机模块可安装在其中可安装相机模块的所有电子装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
46.相机模块配置为使得能够自动聚焦。在示例中,相机模块的透镜镜筒可配置为在光轴方向或与光轴相交的方向上移动。在非活动状态,相机模块的透镜镜筒的位置由驱动单元固定。例如,透镜镜筒的位置可通过在驱动线圈与驱动磁体之间生成的磁力来固定。然而,由于在相机模块的非活动状态中生成在驱动线圈与驱动磁体之间的磁力非常弱,因此可能引起由于外部冲击导致的透镜镜筒的异常运动。透镜镜筒的异常运动不仅引起相机模块的噪声,而且引起透镜镜筒从镜筒支架脱离,从而降低相机模块的性能并引起相机模块的故障。
47.示例防止了上述问题,并且可提供一种相机模块,该相机模块通过增强透镜镜筒与镜筒支架之间的联接力来改善透镜镜筒的联接稳定性。在示例中,在相机模块中,具有高刚度的加强构件可与透镜镜筒和镜筒支架中的每个整体地形成,并且可通过加强构件之间的结合来增强透镜镜筒与镜筒支架之间的结合。作为另一示例,在相机模块中,具有高熔点的加强构件可整体地形成在透镜镜筒和镜筒支架中的每个上,并且可通过加强构件之间的熔融结合来增强透镜镜筒与镜筒支架之间的结合力。
48.在下文中,将描述包括上述特征的相机模块的示例。
49.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3描述根据示例的相机模块。
50.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相机模块10可包括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和第一驱动单元510。相机模块10还可包括成像所需的配置。在示例中,相机模块10还可包括图像传感器900以及容纳上述配置的壳体100(参见图3)。
51.透镜镜筒200可形成为具有基本圆柱形的形状。然而,透镜镜筒200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在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可以以多边形柱(诸如,四边形柱或六边形柱)形状形成。透镜镜筒200配置为容纳一个或多个透镜210。在示例中,一个或多个透镜210可在光轴c方向上依次堆叠在透镜镜筒200中。
52.镜筒支架300配置为联接到透镜镜筒200。在示例中,开口的孔302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的中央,使得透镜镜筒200可插入其中。孔302可在光轴c方向上开口。孔302的中央可形成为与透镜镜筒200的光轴c一致。孔302的半径rh可基本等于或大于透镜镜筒200的最外半径rb。镜筒支架300可配置为接纳第一驱动单元510的一部分。在示例中,安装凹槽304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的一侧中,使得可设置第一驱动单元510的一部分。
53.第一驱动单元510配置为使得相机模块10能够自动聚焦。在示例中,第一驱动单元510可在光轴c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第一驱动单元510可包括第一驱动
磁体512和第一驱动线圈514。第一驱动磁体512和第一驱动线圈514可设置在相机模块10的不同构件上,以彼此面对。例如,第一驱动磁体512可设置在镜筒支架300的安装凹槽304中,以及第一驱动线圈514可设置在相机模块10的壳体100中。
54.相机模块10还可包括加强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结合的第一加强构件410和第二加强构件420。相应加强构件410和420的特性可与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特性不同。在示例中,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具有比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更大的刚度的材料形成。作为另一示例,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具有比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更高的熔点的材料形成。作为参考,在该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由塑料材料形成,以及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金属形成。
55.加强构件410和420可分别形成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上。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在透镜镜筒200上,以及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中。
56.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在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上。第一加强构件410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并且可以以预定的间隔围绕光轴c形成在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上。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以以90度的间隔围绕光轴c形成在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上。然而,第一加强构件410的形成间隔不限于90度。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也可以以60度或120度的间隔围绕光轴c形成在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上。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为具有与透镜镜筒200的长度基本相同的长度。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为从透镜镜筒200的下端部延伸到透镜镜筒200的上端部。然而,这仅仅是示例,并且第一加强构件410可不必形成为具有与透镜镜筒200相同的长度。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的长度可小于透镜镜筒200的高度。
57.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为从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向外突出。例如,从光轴c或透镜镜筒200的中央到第一加强构件410的最外部分的距离rm或半径可大于透镜镜筒200的最外半径rb。然而,rm不必须大于rb。在示例中,rm可形成为具有与rb相同的尺寸,使得透镜镜筒200可容易地装配到镜筒支架300的孔302中。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与透镜镜筒200整体地形成。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通过插入注射方法与透镜镜筒200整体地形成。因此,第一加强构件410可牢固地结合到透镜镜筒200,并且可不容易通过外部冲击与透镜镜筒200分离或从透镜镜筒200拆卸。
58.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上。具体地,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为孔302的内周表面。在非限制性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的形状可与孔302的形状基本一致。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具有圆柱形形状,该圆柱形形状具有预定厚度tm。第二加强构件420的厚度tm可由透镜镜筒200的最外半径rb和孔302的半径rh来确定。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的厚度tm可小于透镜镜筒200的最外半径rb与孔302的半径rh之间的差异(rh-rb),或者可等于该差异(rh-rb)。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与镜筒支架300整体地形成。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可通过插入注射方法与镜筒支架300整体地形成。因此,第二加强构件420可牢固地结合到镜筒支架300,并且可不容易通过外部冲击与镜筒支架300分离或从镜筒支架300拆卸。
59.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如图2和图3所示组合。在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可以以将透镜镜筒200装配到镜筒支架300的孔302中的方式联接到镜筒支架300。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通过相应加强构件410和420的结合而刚性联接。结合部分w可形成在第一
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边界处。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永久联接可通过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熔融结合来获得。
60.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熔接可通过诸如激光焊接的方法来执行,但不限于此。
61.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在光轴c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透镜镜筒200可通过安装在镜筒支架300上的第一驱动磁体512与设置在壳体100上的第一驱动线圈514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光轴c方向上移动。
62.壳体100可配置为容纳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第一驱动单元510、基板810和图像传感器900。壳体100可配置为上部分和下部分开口的形式。然而,壳体100的开口部分不限于上部分和下部分。在示例中,壳体100的至少一侧可根据需要形成为开口的。基板810可设置在壳体100的下部分中。图像传感器900和控制图像传感器900的其它电子组件可安装在基板810上。电路可印刷在基板810上。在示例中,用于向图像传感器900和第一驱动单元510发送控制信号的电路可印刷在基板810上。基板810可具有多层结构。在示例中,基板810可由其上印刷有电路的电路板的层叠结构形成。
63.在如上配置的相机模块10的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通过具有相对高的刚度的加强构件410和420之间的熔融结合而彼此联接,从而即使在外部冲击和内部冲击的示例中也呈现恒定和可靠的相机性能。
64.接下来,将参考图4至图6描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相机模块。
65.根据示例,相机模块12可包括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和第二驱动单元520。相机模块12还可包括成像所必需的配置。在示例中,相机模块12还可包括图像传感器900、基板810和以容纳上述配置的壳体100(参见图6)。
66.透镜镜筒200可以以基本圆柱形的形状形成。然而,透镜镜筒200的形状不限于圆柱形。在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可以以多边形柱(诸如,四边形柱或六边形柱)形状形成。透镜镜筒200配置为容纳一个或多个透镜210。例如,一个或多个透镜210可在光轴c方向上依次堆叠在透镜镜筒200中。
67.镜筒支架300配置为联接到透镜镜筒200。在示例中,开口的孔302可形成在其中可插入透镜镜筒200的镜筒支架300的中央。孔302可在光轴c方向上开口。孔302的中央可形成为与透镜镜筒200的光轴c一致。孔302的半径rh可基本等于或大于透镜镜筒200的最外半径rb。镜筒支架300可配置为接纳第二驱动单元520的一部分。在示例中,安装凹槽304a和304b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的两个侧表面中,第二驱动单元520的一些组件可设置在安装凹槽304a和304b中。
68.第二驱动单元520(520a和520b)配置为执行相机模块12的相机抖动校正。在示例中,第二驱动单元520(520a和520b)可在与光轴c相交的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第二驱动单元520(520a和520b)可包括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相应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可设置成彼此面对。在示例中,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可分别设置在镜筒支架300的安装凹槽304a和304b中,以及相应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可设置在相机模块12的壳体100中。
69.相机模块12还可包括增强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结合的第一加强构件410和第二加强构件420。在非限制性示例中,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与透镜镜筒200的材
料和镜筒支架30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在示例中,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具有比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材料刚度大的材料形成。作为另一示例,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具有比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熔点高的熔点的材料形成。作为参考,在非限制性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由塑料形成,以及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金属形成。
70.加强构件410和420可分别形成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上。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在透镜镜筒200上,以及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上。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在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上。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沿着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形成为长圆形形状。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为从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向外突出。在示例中,从透镜镜筒200的中央到第一加强构件410的最外部分的距离rm可大于透镜镜筒200的最外半径rb。然而,这仅仅是示例,并且rm可不必须大于rb。在示例中,rm可形成为具有与rb相同的尺寸,使得透镜镜筒200可容易地装配到镜筒支架300的孔302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为在透镜镜筒200的周向表面上具有预定尺寸。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的形成高度hm可大于孔302的深度hh。
71.第一加强构件41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与透镜镜筒200整体地形成。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通过插入注射方法与透镜镜筒200整体地形成。因此,第一加强构件410可牢固地结合到透镜镜筒200,并且可不容易通过外部冲击与透镜镜筒200分离或从透镜镜筒200拆卸。
72.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上。具体地,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在孔302的内周表面上和镜筒支架300的上表面上。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沿着镜筒支架300的上表面从镜筒支架300的边缘延伸到孔302,然后可沿着孔302的内周表面延伸到孔302的下端部。由于根据该示例的第二加强构件420具有接触镜筒支架300的相对大的接触面积,因此可显著改善与镜筒支架300的联接力。
73.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为向孔302的内部突出。在示例中,从孔302的中央到第二加强构件420的最短距离rhm可小于孔302的半径rh。然而,rhm不必须小于rh。在示例中,rhm和rh可以以相同的尺寸形成,使得透镜镜筒200容易地装配到镜筒支架300的孔302中。
74.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与镜筒支架300整体地形成。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可通过插入注射方法与镜筒支架300整体地形成。因此,第二加强构件420可牢固地结合到镜筒支架300,并且可不容易通过外部冲击与镜筒支架300分离或从镜筒支架300拆卸。
75.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如图5和图6所示组合。在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可联接到镜筒支架300,使得透镜镜筒200装配到镜筒支架300的孔302中。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通过加强构件410和420的结合而刚性联接。在示例中,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永久联接可通过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熔融结合来获得。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熔接可通过诸如激光焊接的方法来执行,但不限于此。
76.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在与光轴c相交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透镜镜筒200可通过安装在镜筒支架300上的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与设置在壳体100上的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与光轴c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动。
77.壳体100可配置为容纳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第二驱动单元520a和520b、基
板810和图像传感器900。壳体100可配置成上部分和下部分开口的形式。然而,壳体100的开口部分不限于上部分和下部分。在示例中,壳体100的至少一侧可根据需要形成为开口的。基板810可设置在壳体100的下部分中。图像传感器900和控制图像传感器900的其它电子组件可安装在基板810上。电路可印刷在基板810上。在示例中,将控制信号发送到图像传感器900和第二驱动单元520a和520b的电路可印刷在基板810上。基板810可具有多层结构。在示例中,基板810可由其上印刷有电路的电路板的层叠结构形成。
78.在示例性相机模块12中,即使在配置为在与光轴相交的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200的结构中,也可改善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联接的可靠性。
79.接下来,将参考图7至图10描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相机模块。
80.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相机模块14可包括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和第一驱动单元510。相机模块14还可包括成像所需的配置。在示例中,相机模块14还可包括图像传感器和壳体(例如,图3和图6中所示的图像传感器和壳体)。
81.透镜镜筒200可形成为具有小于下直径的上直径的截锥形形状。然而,透镜镜筒200的形状不限于具有截锥形形状。透镜镜筒200配置为容纳一个或多个透镜210。在示例中,一个或多个透镜210可在光轴c方向上依次堆叠在透镜镜筒200中。
82.镜筒支架300可配置为联接到透镜镜筒200。在示例中,开口的孔302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的中央,使得透镜镜筒200可插入孔302中。孔302可在光轴c方向上开口。孔302的中央可形成为与透镜镜筒200的光轴c一致。孔302的半径rh可基本等于或大于透镜镜筒200的最大半径rb。镜筒支架300可配置为接纳第一驱动单元510的一部分。在示例中,安装凹槽304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的一侧中,在该安装凹槽304中可设置第一驱动单元510的一部分。
83.第一驱动单元510可配置为使得相机模块14能够自动聚焦。在示例中,第一驱动单元510可在光轴c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第一驱动单元510可包括第一驱动磁体512和第一驱动线圈514。第一驱动磁体512和第一驱动线圈514可设置在相机模块10的不同构件上以彼此面对。例如,第一驱动磁体512可设置在镜筒支架300的安装凹槽304中,以及第一驱动线圈514可设置在相机模块14的壳体100中。
84.相机模块14还可包括增强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结合的第一加强构件410和第二加强构件420。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与透镜镜筒200的材料和镜筒支架30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在示例中,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具有比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材料刚度大的材料形成。作为另一示例,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具有比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熔点高的熔点的材料形成。作为参考,在该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由塑料形成,以及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金属形成。
85.加强构件410和420可形成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上。例如,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在透镜镜筒200上,以及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上。
86.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为具有预定半径rm的环形形状。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包括多个突起412。突起412可形成为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突起412可配置为多个。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包括两个突起412,如图7所示。然而,形成在第一加强构件410上的突起412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突起412。第一加强构件410的半径rm可小于孔302的半径rh。
87.在非限制性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与透镜镜筒200整体地形成。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通过插入注射方法与透镜镜筒200整体地形成。因此,第一加强构件410可牢固地结合到透镜镜筒200,并且可不容易通过外部冲击与透镜镜筒200分离或从透镜镜筒200拆卸。第一加强构件410的突起412可形成为突出到透镜镜筒200的外部。在示例中,从透镜镜筒200的中央到突起412的端部的距离rmp可大于透镜镜筒200的最大半径rb。另外,rmp可大于孔302的半径rh。
88.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为基本环形的形状。第二加强构件420的内半径rhmi可大于透镜镜筒200的最大半径rb和孔302的半径rh,并且可小于rmp。第二加强构件420的外半径rhmo可大于rmp。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包括多个突起422。突起422可用于增加与镜筒支架300的联接力。
89.在非限制性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可与镜筒支架300整体地形成。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可通过插入注射方法与镜筒支架300整体地形成。因此,第二加强构件420可牢固地结合到镜筒支架300,并且可不容易通过外部冲击与镜筒支架300分离或从镜筒支架300拆卸。第二加强构件420的一部分可暴露于镜筒支架300的外部。在示例中,第二加强构件420的一部分可通过镜筒支架300的凹槽306暴露。镜筒支架300的凹槽306可形成为容纳第一加强构件410的突起412。在示例中,从镜筒支架300的中央到凹槽306的内侧的距离rhr可大于从透镜镜筒200的中央到突起412的端部的距离rmp。
90.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以以图8所示的形式组合。在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可以以将透镜镜筒200装配到镜筒支架300的孔302中的方式联接到镜筒支架300。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联接状态下,第一加强构件410的突起412可接触通过凹槽306暴露的第二加强构件420。
91.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通过加强构件410和420的结合而刚性联接。在示例中,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永久联接可通过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熔融结合来获得。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熔接可通过诸如激光焊接等方法来进行。通过激光焊接或点焊,第一加强构件410和第二加强构件420的结合部分430可具有独特的形状。在示例中,结合部分430可具有通过激光焊接或点焊形成的不规则部。结合部分430的数量可根据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尺寸和重量而增加或减少。结合部分430的凸出形状或凹入形状可增强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增加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结合力的可靠性。
92.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在光轴c的方向上移动。具体地,透镜镜筒200可通过安装在镜筒支架300上的第一驱动磁体512与设置在壳体100上的第一驱动线圈514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光轴c方向上移动。
93.由于在如上配置的相机模块14中可增加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结合强度,因此可进一步改善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联接可靠性。
94.接下来,将参考图11至图14描述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相机模块。
95.根据示例,相机模块16包括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第一可移动框架610、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壳体100、第一驱动单元510和第二驱动单元520。此外,相机模块16还可包括柔性基板812、固定夹820、屏蔽罩830以及滚珠轴承710、720和730。
96.透镜镜筒200可形成为具有截锥形形状,该截锥形形状的上部分比下部分小。透镜
镜筒200可配置为接纳透镜。在示例中,一个或多个透镜可在光轴c方向上依次堆叠在透镜镜筒200中。
97.镜筒支架300可配置为联接到透镜镜筒200。在示例中,开口的孔302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的中央,使得透镜镜筒200可插入孔302中。孔302可在光轴c方向上开口。孔302的中央可形成为与透镜镜筒200的光轴c一致。镜筒支架300可配置为接纳第二驱动单元520的至少一部分。在示例中,两个安装凹槽304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的两个侧表面中,以及作为第二驱动单元520的部分的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可设置在两个安装凹槽304中。
98.第一可移动框架610可配置为支承镜筒支架300。第一可移动框架610可支承镜筒支架300,使得镜筒支架300可移动。在示例中,镜筒支架300可在第一可移动框架610上在与光轴c相交的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移动。滚珠轴承710可设置在镜筒支架300与第一可移动框架610之间。具体地,滚珠轴承710可设置在镜筒支架300的导向凹槽334与第一可移动框架610的凹槽616之间,以使得镜筒支架300能够移动。
99.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可配置为支承第一可移动框架610。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可支承第一可移动框架610,使得第一可移动框架610可移动。第一可移动框架610可在与光轴c相交的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在第二可移动框架620上移动。滚珠轴承720可设置在第一可移动框架610与第二可移动框架620之间。
100.具体地,滚珠轴承720可设置在第一可移动框架610的凹槽616与第二可移动框架620的导向凹槽624之间,以使得第一可移动框架610能够移动。作为第一驱动单元510的一部分的第一驱动磁体512可设置在第二可移动框架620上。在示例中,第一驱动磁体512可安装在第二可移动框架620的一侧上。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可形成为具有至少两个侧开口的形式。在示例中,第二可移动框架620的两个相邻侧表面可以以使得安装在镜筒支架300上的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面向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的方式部分地开口。
101.壳体100可配置为容纳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第一可移动框架610和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壳体100可以以使得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可以移动的方式容纳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在示例中,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可在壳体100内在光轴c的方向上移动。滚球轴承730可设置在壳体100与第二可移动框架620之间。在示例中,滚珠轴承730可设置在壳体100的导向凹槽102与第二可移动框架620的导向凹槽622之间,以使得第二可移动框架620能够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壳体100可配置为具有至少三个开口的侧表面。在示例中,壳体100的三侧可部分地开口,使得第二可移动框架620的第一驱动磁体512和镜筒支架300的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分别面对设置在壳体100的周界上的第一驱动线圈514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
102.第一驱动单元510可配置为使得相机模块16能够自动聚焦。在示例中,第一驱动单元510可通过从第一驱动磁体512和第一驱动线圈514生成的磁力在光轴c的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和可移动框架610和620。因此,相机模块16可通过第一驱动单元510通过改变透镜镜筒200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来执行自动聚焦(af)。
103.第二驱动单元520配置为使得相机模块16能够执行光学图像稳定。例如,第二驱动单元520可通过从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生成的磁力在与光轴c相交的方向上移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或者移动透镜镜筒200、镜筒支架300和第一可移动框架610。因此,相机模块16可通过第二驱动单元520通过改变透镜镜筒200在
与光轴相交的方向上的位置来执行光学图像稳定(ois)。
104.柔性基板812配置为支承第一驱动线圈514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在示例中,柔性基板812可使得第一驱动线圈514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到壳体100的开口的侧上,即,在该方式中,第一驱动线圈514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可分别面对第一驱动磁体512以及第二驱动磁体522a和522b。柔性基板812可配置为向第一驱动线圈514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提供电流和控制信号。在示例中,柔性基板812可连接到外部电源和外部控制装置,以向第一驱动线圈514以及第二驱动线圈524a和524b供应电流和控制信号。
105.固定夹820可配置为防止镜筒支架300和第一可移动框架610与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分离。在示例中,固定夹820可在镜筒支架300的上部分被其按压的状态下与第二可移动框架620结合,从而防止镜筒支架300和第一可移动框架610与第二可移动框架620分离。
106.屏蔽罩830可配置为屏蔽壳体100的部分上部区域和四个侧表面。屏蔽罩830可配置为防止由于有害电磁波而导致的相机模块16的故障。在示例中,屏蔽罩830可由金属材料形成,以阻挡由于有害电磁波而引起的第一驱动单元510和第二驱动单元520的磁场干扰。
107.相机模块16还可包括加强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结合的第一加强构件410和第二加强构件420。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与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在示例中,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具有比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的材料刚度大的材料形成。作为另一示例,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具有比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更高熔点的材料形成。作为参考,在该示例中,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由塑料形成,以及加强构件410和420可由金属形成。
108.加强构件410和420可形成在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上。在示例中,第一加强构件410可形成在透镜镜筒200上,以及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在镜筒支架300上。作为参考,根据该示例的加强构件410和420可与图7至图10所示的那些相同或相似。在示例中,突起412可形成在第一加强构件410上。突起412可在透镜镜筒20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地突出。第二加强构件420可形成为通过镜筒支架300的凹槽而暴露在外部。第一加强构件410的突起412容纳在镜筒支架300的凹槽中,使得可执行第一加强构件410与第二加强构件420之间的接触和结合。第一加强构件410和第二加强构件420可通过注射模塑与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整体地形成。
109.在如上配置的相机模块16中,在光轴和与光轴相交的方向上可移动的透镜镜筒200和镜筒支架300可通过加强构件410和420刚性地联接,从而改善相机模块16的操作可靠性。
110.接下来,图13和图14示出了实现根据上述示例的相机模块的示例。
111.上述相机模块10、12、14和16可充分确保设置成可在相机模块内部移动的透镜镜筒200与镜筒支架300之间的联接可靠性,并且因此上述相机模块10、12、14和16可安装在各种类型的便携式终端上。
112.在示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相机模块10、12、14和16可在一个方向上或在多个方向上连续地设置,以改善便携式终端的性能。然而,相机模块10、12、14和16的布置形式不限于图13和图14所示的形式。在示例中,相机模块10、12、14和16可以以单个形式安装在便携式终端上。
113.如上所述,可获得透镜镜筒与镜筒支架的刚性连接。因此,在根据示例的相机模块中,可降低由于透镜镜筒与镜筒支架之间的弱联接而导致的分辨率降低。
114.虽然本公开包括了具体示例,但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内容之后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这些示例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应仅以描述性意义解释,而非出于限制的目的。对每个示例中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应被认为可适用于其它示例中的相似的特征或方面。如果以不同的顺序执行所描述的技术,和/或如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和/或用其它部件或它们的等同替换或增补所描述的系统、架构、装置或电路中的部件,则也可以获得合适的结果。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通过具体实施方式限定,而是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并且在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的范围之内的全部变型应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公开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