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旅行车用燃烧炉的制作方法

2022-03-17 08:34: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旅行车用燃烧炉。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野外露营、车内取暖、烹饪需求大大增加,故需要一种集成化高、热转化率高的加热器。而旅行车用燃烧炉作为一种使燃油生成蒸汽的部件,是燃油供热型加热器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占据整个加热器的大部分空间,并且其燃烧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加热器的效率。目前,燃烧炉所需的助燃风直接进入燃烧腔内,此方式的风量在燃烧腔内分布不均匀会影响燃烧状态和使用效果。如果燃烧不够充分,会产生较多积碳;燃油不及时蒸发,就会积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旅行车用燃烧炉,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旅行车用燃烧炉燃烧效率低、燃烧不充分以及易产生积碳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旅行车用燃烧炉包括:一种旅行车用燃烧炉,包括:外壳(10)、内壳(20)、主支架(30)以及多个子支架(24),其中外壳(10)套装于内壳(20)之外,且外壳(10)与内壳 (20)之间中空连接;内壳(20)上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以及多个疏散孔(25),内壳(20)底部设置有防火纤维布(50);主支架(30) 由多个金属棒(33)两端分别焊接两个金属圆环构成,两个金属圆环包括上金属环(31)以及下金属环(32),位于上部的上金属环(31)半径小于位于下部的下金属环(32),多个子支架(24)固定于内壳(20) 的内壁上,用于承载位于下部的下金属环(32),弹片倒扣(23)设置于子支架(24)上部,多个弹片倒扣(23)用于与多个子支架(24)固定位于下金属环(32)。
4.用于阻碍内壳(20)中的热量过快流失的阻热盖(11)设置于外壳(10) 顶部,燃油输送管(4)设置于位于下金属环(32)之下;温度传感器(3) 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设置于下金属环(32)之上,点火器(5) 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设置于燃油输送管(4)下部。
5.传感器导管(22)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温度传感器(3) 设置于传感器导管(22)内部,钢丝支架(40)设置于子支架(24)下部,多个子支架(24)用于承载钢丝支架(40),防火纤维布(50)设置于钢丝支架(40)下部,内壳盖(60)位于内壳(20)底部,钢丝支架(40)用于与内壳盖(60)固定防火纤维布(50)。
6.助燃风机(2)的风从外罩(1)吹进燃烧炉内,助燃风机(2)固定在外罩(1)外壁上,用于将燃烧用的空气输送到内壳(20)内;固定底座(80)位于外壳(10)底部,隔热垫(70)位于内壳盖(60)底部与固定底座(80)之间。
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8.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外壳(10)与内壳(20)之间采用中空连接构成环形风道,所需的助燃空气是通过助燃风机(2)主动吸入空气的方式,使其助燃风进入环形风道后从内壳
孔进入燃烧炉内,多个弹片倒扣(23) 用于与多个子支架(24)固定位于下金属环(32),使其主支架(30) 完全固定在燃烧炉内。温度传感器(3)实时感知旅行车用燃烧炉内部温度,反映内部燃烧状态。点燃初始火焰主要集中在内壳(20)底部与上金属圆环(31)所形成的空间内,当燃烧一定时间过后火焰逐步穿过主支架(30),旺盛的火焰集中在旅行车用燃烧炉疏散孔(25)较为密集孔所形成的空间内燃烧,燃烧的所产生的热量流向所加热的载体表面。在助燃风机源源不断输送的空气气流下,燃烧后的废气被助燃风机源源不断输送的空气气流带动下排出加热器外。
9.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外壳(10)与内壳(20)之间采用中空连接构成环形风道,使其助燃风进入环形风道后从内壳孔进入燃烧炉内,风更加均匀有效,燃烧效果更佳。多个弹片倒扣(23)用于与多个子支架(24) 固定位于下金属环(32),使其主支架完全固定在燃烧炉内,使燃烧更加稳定。
11.本实用新型通过阻热盖(11)设置于外壳(10)顶部,用于阻碍内壳(20)中的热量过快流失,燃油输送管(4)设置于位于下金属环(32) 之下;温度传感器(3)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设置于下金属环 (32)之上,点火器(5)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设置于燃油输送管(4)下部。当旅行车使用燃烧炉时,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3)实时感知燃烧炉内部的温度,进而可以反映内部的燃油是否被点燃以及燃烧是否充分,当发现其没有点燃和燃烧不充分时,可以主动地关闭燃烧泵,以防止浪费燃油以及发生过多的积碳。
12.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导管(22)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传感器导管(22)内部,可以避免外界对温度传感器(3)的干扰,使其能准确的感知燃烧炉内的温度。钢丝支架(40) 设置于子支架(24)下部,多个子支架(24)用于承载钢丝支架(40),防火纤维布(50)设置于钢丝支架(40)下部,内壳盖(60)位于内壳 (20)底部,钢丝支架(40)用于与内壳盖(60)固定防火纤维布(50)。防火纤维布是承载燃油的载体,为其燃烧炉燃烧实时储备和提供燃料。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助燃风机(2)固定在外罩(1)外壁上,用于将燃烧用的空气输送到内壳(20)内;固定底座(80)位于外壳(10)底部,隔热垫(70)位于内壳盖(60)底部与固定底座(80)之间。隔热垫作用是为了减少燃烧炉内的温度向外传导,而内壳盖(60)在需要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拆卸,以便清洗积碳。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旅行车用燃烧炉整体结构剖面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主支架30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弹片倒扣23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旅行车用燃烧炉细节部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18.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旅行车用燃烧炉,包括:外壳10、内壳20、主支架30以及多个子支架24,其中:外壳10套装于内壳20 之外,且外壳10与内壳20之间中空连接;内壳20上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以及多个疏散孔25,底部设置有防火纤维布50。
1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外壳10与内壳20的上部以及下部连接,其余各部分为中
空连接;
20.参见图2,主支架30由多个金属棒33两端分别焊接两个金属圆环,包括上金属环31以及下金属环32组成;且位于上部的上金属圆环31半径小于位于下部的下金属环32;多个子支架24固定于内壳20的内壁上,用于承载位于下部的下金属环32。
21.优选地,子支架24可以焊接于内壳20的内壁上,或者通过铆钉固定在内壳20的内壁上。
22.一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固定主支架30(上述结构只能防止其向下降落,但不能防止其向上运动,在一种车载该旅行车用燃烧炉的场景中,该主支架30可能会随着车辆的颠簸会向上运动,会造成失火的危险),旅行车用燃烧炉:多个弹片倒扣23,弹片倒扣23设置于子支架24上部,多个弹片倒扣23用于与多个子支架24固定位于下部的下金属环32。
23.参见图3,弹片倒扣23的单向转动边ab可绕a点沿虚线箭头转动,进而允许主支架30进入至内壳20中,由于其内部设置弹片,故当ab边复位时,此时下金属环被弹片倒扣23遮挡,进而起到固定作用。
24.可以理解的是,在安装主支架30时,需要从内壳20上部进入,当下金属环32通过弹片倒扣23时,主支架30只能继续向下运动,而不能拔出,下面又有多个子支架24形成遮挡,故可将下金属环牢牢固定在内壳20中,从而达到了固定主支架30的目的。
25.参见图4,阻热盖11设置于外壳10顶部,用于阻碍内壳20中的热量过快流失,燃油输送管4设置于位于下部的下金属环32之下;温度传感器3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设置于下部的下金属环32之上,点火器 5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设置于燃油输送管4下部。阻热盖11可以阻碍燃烧炉内的所产生的热量过快流失,温度传感器3实时感知旅行车用燃烧炉内部温度。
26.传感器导管22穿过外壳10以及内壳20,温度传感器3设置于传感器导管22内部,可以避免外界对温度传感器3的干扰,使其能准确的感知燃烧炉内的温度。钢丝支架40设置于子支架24下部,多个子支架24 用于承载钢丝支架40,防火纤维布50设置于钢丝支架40下部,内壳盖 60位于内壳20底部,钢丝支架40用于与内壳盖60固定防火纤维布50。助燃风机2的风是从外罩1吹进燃烧炉内,助燃风机2固定在外罩1外壁上,用于将燃烧用的空气输送到内壳20内;固定底座80位于外壳10 底部,隔热垫70位于内壳盖60底部与固定底座80之间。防火纤维布是承载燃油的载体,为其燃烧炉燃烧实时储备和提供燃料,隔热垫是为了减少燃烧炉内的温度向外传导,而内壳盖60在需要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拆卸,以便清洗积碳。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