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9:43: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通信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出现电波传递通信后通信被单一解释为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然而,通信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3.通信腔体加工时多需要对表面进行钻孔打磨等操作,现有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加工装置在进行钻孔和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渣,粉尘对人类身体有害,长时间的吸入都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且粉尘和废渣不便于清理和回收,从而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二次利用,增加使用成本和使用者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加工装置在进行钻孔和打磨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渣,粉尘对人类身体有害,长时间的吸入都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且粉尘和废渣不便于清理和回收,从而不方便使用者进行二次利用,增加使用成本和使用者的操作难度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包括操作台主体,所述操作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工装置主体,所述操作台主体的前侧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操作台主体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回收盒,两个回收盒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盖板;
6.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板、螺纹杆、转孔、螺纹孔和转板,所述转孔开设于限位板的前侧,所述螺纹杆与转孔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孔开设于操作台主体的前侧,所述转板的后侧与螺纹杆的前侧固定连接。
7.为了达到对废渣进行回收和导料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主体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操作台主体内腔的右侧开设有与挡板配合使用的第一导料孔。
8.为了达到对粉尘进行吸收并收集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主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操作台主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吸尘装置,所述操作台主体的内腔开设有与吸尘装置配合使用的第二导料孔。
9.为了达到对挡板固定只能上下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操作台主体的内壁开设有与导向板配合使用的导向槽。
10.为了达到方便抽拉回收盒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主体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回收盒配合使用的凹槽,两个盖板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
11.为了达到对回收盒和盖板与操作台主体卡紧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优选的,所述盖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摩擦垫,所述凹槽靠近摩擦垫的一侧开设有与摩擦垫配合使用的摩擦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该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通过设置夹持机构,能够使使用者将需要加工的通信腔体放入操作台主体中,转动转板,转板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在螺纹孔中向后移动,从而推动限位板向后移动,限位板与通信腔体接触后并与加工装置主体形成卡紧,防止在加工过程中,通信腔体出现倾斜和位移的情况,造成钻孔等操作角度偏差的情况,且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粉尘,通过吸尘装置带动粉尘进入第二导料孔中,从而进入回收盒中,过滤网对大块的废料颗粒进行筛分,从而拉动挡板,将废料颗粒扫入第一导料孔中,两个回收盒分别达到收纳粉尘和废料颗粒的效果,减少筛分,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后续二次加工,节约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工装置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爆炸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板、导向槽和第一导料孔的立体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凹槽和摩擦槽的立体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盖板、回收盒和摩擦垫的立体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的主视剖视图。
21.图中,1、操作台主体;2、加工装置主体;3、夹持机构;301、限位板;302、螺纹杆;303、转孔;304、螺纹孔;305、转板;4、回收盒;5、盖板;6、挡板;7、第一导料孔;8、过滤网;9、吸尘装置;10、第二导料孔;11、导向板;12、导向槽;13、凹槽;14、拉环;15、摩擦垫;16、摩擦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通信腔体工件加工装置,包括操作台主体1,操作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加工装置主体2,操作台主体1的前侧设置有夹持机构3,操作台主体1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回收盒4,两个回收盒4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盖板5;
25.夹持机构3包括限位板301、螺纹杆302、转孔303、螺纹孔304和转板305,转孔303开设于限位板301的前侧,螺纹杆302与转孔303的内腔活动连接,螺纹孔304开设于操作台主体1的前侧,转板305的后侧与螺纹杆302的前侧固定连接。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夹持机构3,能够使使用者将需要加工的通信腔体放入操作台主体1中,转动转板305,转板305带动螺纹杆302旋转,螺纹杆302在螺纹孔304中向后移动,从而推动限位板301向后移动,限位板301与通信腔体接触后并与加工装置主体2形成卡紧,防止在加工过程中,通信腔体出现倾斜和位移的情况,造成钻孔等操作角度偏差的情况,且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粉尘,通过吸尘装置9带动粉尘进入第二导料孔10中,从而进入回收盒4中,过滤网8对大块的废料颗粒进行筛分,从而拉动挡板6,将废料颗粒扫入第一导料孔7中,两个回收盒4分别达到收纳粉尘和废料颗粒的效果,减少筛分,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后续二次加工,节约成本的效果。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操作台主体1内壁的右侧活动连接有挡板6,操作台主体1内腔的右侧开设有与挡板6配合使用的第一导料孔7。
2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挡板6和第一导料孔7的配合使用,起到了方便对废料颗粒进行回收进入回收盒4中的效果,且挡板6的设置,减少零件加工时误入第一导料孔7中的情况,增加安全效果。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操作台主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8,操作台主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吸尘装置9,操作台主体1的内腔开设有与吸尘装置9配合使用的第二导料孔10。
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吸尘装置9、过滤网8和第二导料孔10的配合使用,能够使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粉尘,通过吸尘装置9带动粉尘进入第二导料孔10中,从而进入回收盒4中,过滤网8对大块的废料颗粒进行筛分。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挡板6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1,操作台主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导向板11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2。
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导向板11和导向槽12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挡板6的导向安装效果,防止挡板6倾斜的作用,固定只能上下移动。
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操作台主体1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回收盒4配合使用的凹槽13,两个盖板5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环14。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凹槽13和拉环14的配合使用,起到了方便使用者抽拉的效果,且凹槽13的顶部与第一导料孔7和第二导料孔10连通,方便对废料进行回收进入回收盒4中。
3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盖板5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摩擦垫15,凹槽13靠近摩擦垫15的一侧开设有与摩擦垫15配合使用的摩擦槽16。
3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摩擦垫15和摩擦槽16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盖板5和凹槽13内壁的连接效果,同时防止回收盒4脱离凹槽13的效果,增加卡紧的作用。
37.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将需要加工的通信腔体放入操作台主体1中,转动转板305,转板305带动螺纹杆302旋转,螺纹杆302在螺纹孔304中向后移动,从而推动限位板301向后移动,限位板301与通信腔体接触后并与加工装置主体2形成卡紧,防止在加工过程中,通信腔体出现倾斜和位移的情况,造成钻孔等操作角度偏差的情况,且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粉尘,通过吸尘装置9带动粉尘进入第二导料孔10中,从而进入回收盒4中,过滤网8对大块的废料颗粒进行筛分,从而拉动挡板6,将废料颗粒扫入第一导料孔7中,两个回收盒4分别达到收纳粉尘和废料颗粒的效果,减少筛分,从而方便使用者进行后续二次加工,节约成本的效果。
3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