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雨淋加固型手持终端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13:03: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手持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雨淋加固型手持终端。


背景技术:

2.加固型手持终端是一种集参数查询、状态检测、参数加载为一体的,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检测设备技术产品。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加固型手持终端时常会处在较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中,为此防止雨水进入固型手持终端的内部就较为重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防水的外壳来防止雨水进入壳体内部。但,因手持终端上会有一些与其他设备连接的接口,雨水容易由这些接口进入壳体内。
4.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用于将这些接口封堵的堵头,但这些堵头容易丢失或从接口上掉落,使用起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雨淋加固型手持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堵头容易丢失或从接口上掉落,使用起来不便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雨淋加固型手持终端,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主控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周侧的多个接口,所述壳体的相应各所述接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用于打开和封堵与之对应的所述接口,并与所述壳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相应各所述接口的位置处设有凹槽,所述封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所述封板通过与所述凹槽的四周紧密配合,将所述凹槽封堵。
8.进一步地,所述封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手指配合的扣动部,通过扣动所述扣动部将所述凹槽打开。
9.进一步地,所述封板将所述凹槽封堵时,所述封板的外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外侧面齐平。
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还包括:
11.风扇隔离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并位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呈密封状与所述壳体的内部隔绝,所述风扇隔离仓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12.散热块底座,安装在所述主控模块上,用于吸收所述主控模块上的热量;
13.导热管,一端与所述散热块底座连接,用于传递所述散热块底座上热量,另一端穿入所述风扇隔离仓内;
14.散热翅片,位于所述风扇隔离仓内并与所述导热管连接,用于对所述导热管进行散热;
15.排风风扇,设置在所述风扇隔离仓内,用于对所述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将所述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吹出所述壳体。
16.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相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防尘板。
1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支撑柱,所述主控模块通过所述支撑柱悬空架设在所述壳体内。
18.进一步地,还包括:
19.护角部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四周,用于对所述壳体各拐角的正面、背面以及侧面进行防护,并凸出各拐角的正面、背面以及侧面;
20.棱条,设置在所述护角部件上,并凸出所述护角部件的表面。
21.进一步地,还包括:
22.手持带,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并与各所述护角部件连接。
2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和按键按钮,所述按键按钮设置在所述显示屏的上部。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25.本发明,通过将封板与壳体相连,封板没有丢失和掉落的风险,使用方便。而且,可以通过使单个封板对壳体一侧的多个接口进行封堵,操作起来更加简洁。在接口闲置时,将接口封堵,有效避免灰尘和水通过接口进入壳体内,避免壳体的内部环境恶化。
附图说明
26.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防雨淋加固型手持终端的立体视图;
28.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防雨淋加固型手持终端的后视图;
29.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防雨淋加固型手持终端的仰视图;
30.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内部的结构视图;
31.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内部的结构视图(略去仓顶盖板);
32.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散热块底座、导热管和散热翅片的结构视图;
33.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内部的爆炸视图(略去主控模块);
34.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口挡板的结构视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壳体,11-接口,12-凹槽,13-风扇隔离仓,131-仓顶盖板,132-热管胶塞,133-密封垫,14-防尘网板,15-支撑柱,16-按键按钮,17-排风风扇,2-主控模块,3-封板,31-转轴,32-扣动部,4-散热翅片,5-护角部件,51-棱条,6-手持带,7-导热管,8-散热块底座,9-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38.需要说明,若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
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9.另外,若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0.参见图1至图8。
41.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防雨淋加固型手持终端,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部的主控模块2以及设置在壳体1外周侧的多个接口11,壳体1的相应各接口11的位置处设置有封板3,封板3用于打开和封堵与之对应的接口11,并与壳体1连接。
42.具体实施中,因封板3与壳体1相连,封板3没有丢失和掉落的风险,使用方便。而且,可以通过使单个封板3对壳体1一侧的多个接口11进行封堵,操作起来更加简洁。在接口11闲置时,将接口11封堵,有效避免灰尘和水通过接口11进入壳体1内,避免壳体1的内部环境恶化。
43.如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相应各接口11的位置处设有凹槽12,封板3的一端铰接在凹槽12的底部,封板3通过与凹槽12的四周紧密配合,将凹槽12封堵。这样设计,封板通过将凹槽进行封堵的方式达到对接口进行封堵的目的,而且,通过该种方式,还可使封板不直接与接口接触,避免封板在封堵的过程中,对接口造成伤害。
44.优选的,所述封板3为橡胶板制成,通挤压凹槽12的四壁将凹槽12封堵。
45.如图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封板3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手指配合的扣动部32,通过扣动扣动部32将凹槽12打开。这样设计,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扣动部使封板的一端从凹槽中移出,将凹槽打开,设计合理,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46.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封板将凹槽12封堵时,封板3的外侧面与壳体1的外侧面齐平。这样设计,接口挡板在封堵对应的凹槽时,不易受外力影响而重新将凹槽打开,设计较为合理。
47.优选的,接口11挡板的底部设置有转轴31,接口11挡板通过该转轴31与壳体1转动连接。并且,可在转轴31上设置扭力弹簧(图中未示出),使接口11挡板在没有其他力的作用下,自行对接口11进行封堵。避免接口11忘记封堵的情况发生。
48.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还包括:
49.风扇隔离仓13,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并位于壳体1的一侧,呈密封状与壳体1的内部隔绝,风扇隔离仓13与出风口连通;
50.散热块底座8,安装在主控模块2上,用于吸收主控模块2上的热量;
51.导热管7,一端与散热块底座8连接,用于传递散热块底座8上热量,另一端穿入风扇隔离仓13内;
52.散热翅片4,位于风扇隔离仓13内并与导热管7连接,用于对导热管7进行散热;
53.排风风扇17,设置在风扇隔离仓13内,用于对散热翅片4进行散热,将散热翅片4上的热量吹出壳体1。
54.具体实施中,排风风扇17采用侧排风风扇17。主控模块2上的热量通过散热块底座8和导热管7传递至散热翅片4中,在经由排风风扇17将散热翅片4上的热量吹出壳体1,加速散热翅片4的散热效果。通过使风扇隔离仓13与壳体1的内部隔绝,能够有效避免灰尘以及水从出风口进入风扇隔离仓13内,并最终在壳体1内扩散,避免壳体1内部的环境恶化。
55.优选的,风扇隔离仓13包括盖设在风扇隔离仓13顶部的仓顶盖板131,仓顶盖板131与风扇隔离仓1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33,仓顶盖板131通过密封垫133与风扇隔离仓13密封。风扇隔离仓13的仓壁上设置有热管胶塞132,导热管7穿过热管胶塞132进入风扇隔离仓13内,与风扇隔离仓13的仓壁形成密封。这样设计,利用螺钉将仓顶盖板131固定在风扇隔离仓13的顶部,在需要取放排风风扇17时,将仓顶盖板131移除即可。通过设置密封垫133和热管胶塞132,确保风扇隔离仓13的内部与壳体1的内部隔绝,设计合理。
56.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的相应出风口的位置处设置有防尘板14。通过防尘板可以阻挡灰尘穿过出风口进入风扇隔离仓内,还能够防止大量的水灌入风扇隔离仓,对排风风扇造成损坏。
57.优选的,该防尘板14为防尘棉挡板。
58.如图4和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置有支撑柱15,主控模块2通过支撑柱15悬空架设在壳体1内。这样设计,在壳体内部进水时,能够有效延缓水对主控模块的侵蚀速度,降低主控模块与水的接触几率,设计合理。
59.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护角部件5,设置在壳体1的四周,用于对壳体1各拐角的正面、背面以及侧面进行防护,并凸出各拐角的正面、背面以及侧面;
60.多个棱条51,设置在护角部件5上,并凸出护角部件5的表面。
61.具体的,护角部件扣在壳体四周的各个拐角上,护角部件上设置多个穿孔,壳体的相应各穿孔的位置处设置有螺孔,利用螺钉穿过穿孔与螺孔螺接,使各护角部件与壳体固定。通过设置护角部件,在设备掉落至地面时,护角部件会先与地面进行接触,能够有效降低掉落对设备造成的伤害。通设置棱条,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护角部件的摩擦性能,避免设备在掉落以后在地面上持续滑动。另一方面,在设备掉落后,棱条可以更先一步的与地面相碰撞,进一步提高护角部件的缓冲效果,进一步降低对设备造成的伤害。
62.优选的,护角部件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这样能够提高护角部件的缓冲效果,进一步降低与地面碰撞对设备造成的伤害。
63.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手持带6,设置在壳体1的背面,并与各护角部件5连接。这样设计,通过在壳体的背面设置手持带,便于工作人员对本发明进行携带,提高设备的便携性。
64.具体的,与现有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带,常通过一个单独的安装固定装置与壳体固定,占用壳体背部的空间较大,装置本体所需占用的空间也较大。而本发明通过将手持带与护角部件连接,使壳体的背部较为简洁,占用壳体背部的面积较小,装置本体所需占用的空间也相对较小。
65.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显示屏9和按键按钮16,按键按钮16设置在显示屏9的上部。这样设计,因按键按钮设置在显示屏的上部,在使用设备时,不容
易对按键按钮产生误触,大大降低了按键按钮的误触几率。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更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