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3-16 00:41: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复合膜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复合膜一般起到防护、隔离的效果,常用于半导体、太阳能材料的保护,复合膜一般由基材、层合胶剂、阻隔材料、热封材料、印刷与保护层涂料等组成。
3.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复合膜层与层之间的连接大多是粘结剂粘接形成的,此类复合膜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工艺稳定性与可控性降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及制备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包括高阻隔层与两层氟树脂层,所述高阻隔层位于两层氟树脂层之间,相邻的所述高阻隔层与氟树脂层之间通过多流道复合模头挤出复合后形成粘接层。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氟树脂层为纯氟树脂或氟树脂内添加有紫外线屏蔽剂,所述紫外线屏蔽剂为炭黑、二氧化钦、氧化锌、锌钡、钛白粉、滑石粉与陶土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高阻隔层为未改性(或改性)的阻隔材料,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乙烯醇(pva)、尼龙(pa)、聚偏二氯乙烯(pvdc)。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氟树脂层为改性氟树脂与未改性氟树脂,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13.根据上述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提供:
14.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5.s1、分别配比氟树脂层与高阻隔层的原料;
16.s2、将氟树脂层的原料均分为两等份,然后将一份高阻隔层与两份氟树脂层的原料放置于三个挤出机内混合;
17.s3、通过挤出机,将氟树脂层与高阻隔层的通过一个多流道复合模头挤出,复合形成氟树脂复合薄膜;
18.s4、氟树脂复合薄膜经过流延设备进行拉伸冷却定型,表面加工收卷;
19.s5、对收卷的氟树脂复合薄膜取样检测,选择合格的氟树脂复合薄膜。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步骤s3中多流道复合模头形成两个氟树脂层与一个高阻隔层,高阻隔层位于两个氟树脂层之间并相互贴合。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步骤s4中的表面加工为对氟树脂复合薄膜的表面电晕处理以及双镜面镀铝。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5.所述步骤s5中的检测范围为气密性、抗渗透率、强度与伸长率。
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7.所述步骤s2、s3与s4的预热温度与工艺温度为240℃~320℃,所述氟树脂复合薄膜的厚度为5μm~300μm。
2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9.(1)本方案通过采用多层共挤流延复合的方式,将不同结构层的材料,熔融挤出为一体,形成层次分明且一体化的复合膜,减少了复合的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工艺稳定性与可控性强,且多层共挤氟树脂复合膜填补了国内对多层共挤氟树脂薄膜流延工艺(双向拉伸工艺)的空白。
30.(2)本发明制得的复合膜,利用多层结构的优势,最外层氟树脂及其他材料使得外层具备耐高低温、耐紫外老化、耐摩擦、耐腐蚀、阻隔水的功能,粘结层连接氟树脂层与高阻隔层,起到良好粘结性能,高阻隔层采用高性能的阻隔材料,配合氟树脂层达到防护、阻隔一体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标号说明:
33.1、氟树脂层;2、高阻隔层;3、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包括高阻隔层2与两层氟树脂层1,高阻隔层2位于两层氟树脂层1之间,相邻的高阻隔层2与氟树脂层1之间通过多流道复合模头挤出复合后形成粘接层3。
36.进一步的,氟树脂层1为纯氟树脂或氟树脂内添加有紫外线屏蔽剂,紫外线屏蔽剂为炭黑、二氧化钦、氧化锌、锌钡、钛白粉、滑石粉与陶土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37.进一步的,高阻隔层2为未改性(或改性)的阻隔材料,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乙烯醇(pva)、尼龙(pa)、聚偏二氯乙烯(pvdc)。
38.进一步的,氟树脂层1为改性氟树脂与未改性氟树脂,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s1、分别配比氟树脂层1与高阻隔层2的原料;
41.s2、将氟树脂层1的原料均分为两等份,然后将一份高阻隔层2与两份氟树脂层1的原料放置于三个挤出机内混合;
42.s3、通过挤出机,将氟树脂层1与高阻隔层2的通过一个多流道复合模头挤出,复合形成氟树脂复合薄膜;
43.s4、氟树脂复合薄膜经过流延设备进行拉伸冷却定型,表面加工收卷;
44.s5、对收卷的氟树脂复合薄膜取样检测,选择合格的氟树脂复合薄膜。
45.进一步的,步骤s3中多流道复合模头形成两个氟树脂层1与一个高阻隔层2,高阻隔层2位于两个氟树脂层1之间并相互贴合。
46.进一步的,步骤s4中的表面加工为对氟树脂复合薄膜的表面电晕处理以及双镜面镀铝。
47.进一步的,步骤s5中的检测范围为气密性、抗渗透率、强度与伸长率。
48.进一步的,步骤s2、s3与s4的预热温度与工艺温度为240℃~320℃,氟树脂复合薄膜的厚度为5μm~300μm。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阻隔层(2)与两层氟树脂层(1),所述高阻隔层(2)位于两层氟树脂层(1)之间,相邻的所述高阻隔层(2)与氟树脂层(1)之间通过多流道复合模头挤出复合后形成粘接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层(1)为纯氟树脂或氟树脂内添加有紫外线屏蔽剂,所述紫外线屏蔽剂为炭黑、二氧化钦、氧化锌、锌钡、钛白粉、滑石粉与陶土粉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隔层(2)为未改性(或改性)的阻隔材料,包括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乙烯醇(pva)、尼龙(pa)、聚偏二氯乙烯(pvdc)中的一种或几种共混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树脂层(1)为改性氟树脂与未改性氟树脂,包括聚偏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5.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分别配比氟树脂层(1)与高阻隔层(2)的原料;s2、将氟树脂层(1)的原料均分为两等份,然后将一份高阻隔层(2)与两份氟树脂层(1)的原料放置于三个挤出机内混合;s3、通过挤出机,将氟树脂层(1)与高阻隔层(2)的通过一个多流道复合模头挤出,复合形成氟树脂复合薄膜;s4、氟树脂复合薄膜经过流延设备进行拉伸冷却定型,表面加工收卷;s5、对收卷的氟树脂复合薄膜取样检测,选择合格的氟树脂复合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多流道复合模头形成两个氟树脂层(1)与一个高阻隔层(2),高阻隔层(2)位于两个氟树脂层(1)之间并相互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表面加工为对氟树脂复合薄膜的表面电晕处理以及双镜面镀铝。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检测范围为气密性、抗渗透率、强度与伸长率等。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s3与s4的预热温度与工艺温度为240℃~320℃,所述氟树脂复合薄膜的厚度为5μm~300μ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共挤氟树脂流延复合膜及制备方法,涉及复合膜制备技术领域,功能性多层共挤出氟树脂复合薄膜,包括高阻隔层与两层氟树脂层,所述高阻隔层位于两层氟树脂层之间,相邻的所述高阻隔层与氟树脂层之间通过多流道复合模头挤出复合后形成粘接层。本方案通过采用多层共挤流延复合的方式,将不同结构层的材料,熔融挤出为一体,形成层次分明且一体化的复合膜,减少了复合的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工艺稳定性与可控性强,且多层共挤氟树脂复合膜填补了国内对多层共挤氟树脂薄膜流延工艺(双向拉伸工艺)的空白。艺)的空白。艺)的空白。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新兴东方临近空间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9
技术公布日:2022/3/1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