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微发泡注射熔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16 00:30: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微发泡注射熔体混合装置
1.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塑料成型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发泡注射熔体混合装置。
2.

背景技术:
微发泡注射成型是注射成型的特殊工艺,是将超临界流体如co2或n2通过高压注入装置注入到熔融的熔体如pp、pe当中,混合有超临界流体的熔体再注入到模具型腔中后,经过压力释放,形成微小的泡孔,从而起到减轻制品重量,降低内应力、减少制品变形等作用。
3.目前有以下两种方式将超临界流体注入到熔体中:第一种是在料筒外部特定位置直接加注超临界流体,通过外置的特定装置间歇式注入,结构较为复杂,且该方法不能保证发泡大小的均匀,超临界流体与熔体混合效果较差;第二种是螺杆中设置有气道,并在均质段圆周表面设置有若干与气道相通的微孔,通过微孔将气道内的超临界气体排出与熔体混合,解决了发泡大小均匀的问题,但是该方式是在旋转的螺杆内注入超临界流体,就需要利用一套复杂的结构来满足其气密性要求,再利用螺杆自身旋转进行混合;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且维修困难,不能满足高质量产品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发泡注射熔体混合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超临界流体与熔体混合不均匀,造成发泡在产品中不均匀,对产品质量、性能产生重要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发泡注射熔体混合装置,包括料筒、螺杆、连通管、控制阀、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熔体泵、静态混合器和单向阀,螺杆以旋转且往复运动的结构形式设置在料筒内,料筒前端侧壁依次开设有熔体进口和熔体出口,熔体进口和熔体出口依次通过连通管、控制阀、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熔体泵、静态混合器和单向阀相连通;熔体进口和熔体出口之间的料筒内以滑动方式设置有截止圈,截止圈以固定方式套设在螺杆上。
4.进一步地,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包括注入块,注入块内开设有流道,注入块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流道的注入口a,流道内设置有用于将超临界气体均匀分散到熔体内的混合帽。
5.进一步地,混合帽与流道以滑动方式间隙配合,且能够控制注入口a的开合,注入口a靠近流道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环。
6.进一步地,混合帽包括帽体和呈中空圆环结构的帽身,帽身和帽体以固定方式相连,帽身外壁与流道侧壁间隙配合,且帽身外壁上开设有与注入口a配合的注入口b;帽身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注射口;帽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
7.进一步地,注射口沿熔体流动方向冲斜设置;若干注射口沿帽身内壁周向螺旋设置。
8.进一步地,身外壁上部以固定方式对称设置有滑块,流道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块滑
动的滑槽,滑块与滑槽上壁或下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料筒前端侧壁设置连通管、控制阀、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熔体泵、静态混合器和单向阀,将料筒内的熔体引出并与超临界流体混合,并通过各个部件的共同作用形成聚合物/超临界流体均相体系,避免了在料筒内混合不均匀且需要较复杂结构来实现的现状,且本发明维修简单,并不需要对设备主体进行拆卸;由于在注入块内的流道内设置混合帽,将超临界流体通过帽身内壁上的注射口细化后,均匀分散到熔体当中,既能保证泡径大小均匀,又利用注射口10的冲斜结构且若干注射口沿帽身92内壁周向螺旋设置,能够将超临界熔体与熔体形成旋流结合,结合效果更好;混合物再一次经过帽体上通孔的挤压,产生合流,使其充分混合;混合帽还能控制注入口a的关闭与打开,二者联动,利用简单结构替代了现有间歇式注入结构,简化了设备,节省了资金,还能够避免间歇式注入结构一些常见的密闭性问题;通过熔体泵对混合物啮合加压,熔体在螺杆2的推力及熔体泵6的压力共同作用下,将熔体吸入一侧的支路,且能够对混合物通过齿轮啮合进一步均化,一举两得。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打开控制阀、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关闭控制阀、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结构图3中所示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混合帽剖面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料筒,2、螺杆,3、连通管,4、控制阀,5、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51、注入块,52、流道,53、注入口a,54、密封环,6、熔体泵,7、静态混合器,8、单向阀,9、混合帽,91、帽体,92、帽身,93、注入口b,10、注射口,11、熔体进口,12、熔体出口,13、截止圈,14、通孔,15、滑块,16、滑槽,17、弹簧。
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发明的实施方法,本发明具体的实施方案为:一种微发泡注射熔体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螺杆2、连通管3、控制阀4、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5、熔体泵6、静态混合器7和单向阀8,螺杆2以旋转且往复运动的结构形式设置在料筒1内,料筒1前端侧壁依次开设有熔体进口11和熔体出口12,熔体进口11和熔体出口12依次通过连通管3、控制阀4、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5、熔体泵6、静态混合器7和单向阀8相连通,连通管3通过螺栓与熔体进口11处的料筒1侧壁相连,单向阀8通过螺栓与熔体出口12处的料筒1侧壁相连,当本装置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卸下两处的螺栓就能够对本装置进行维修,不需要对设备本身进行拆卸,简化了维修方式;熔体进口11和熔体出口12之间的料筒1内以滑动方式设置有截止圈13,截止圈13以固定方式套设在螺杆2上,这样熔体就能够进入料筒1一侧的旁路,还能够防止混合物倒流。
13.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5包括注入块51,注入块51内开设有供熔体通过的流道52,注入块51侧壁上开设有连通流道52的注入口a53,流道52内设置有用于将超临界气体均匀分散到熔体内的混合帽9,混合帽9与流道52以滑动方式间隙配合,且能够控制注入口a53的开合,混合帽9包括帽体91和呈中空圆环结构的帽身92,帽身92和帽体91以固定方式相连,帽身外壁与流道52侧壁间隙配合,且帽身外壁上开设有与注入口a53配合的注入口b93,帽身92外壁上部以固定方式对称设置有滑块15,流道52侧壁上开设有供滑块15滑动的滑槽16,滑块15与滑槽16上壁或下壁之间连接有弹簧17;熔体在螺杆2的推力及熔体泵6的压力共同作用下,在流道52内流动,进而推动混合帽9克服弹簧17的力沿熔体流动方向移动,进而将注入口b93与注入口a53对准;注入口a53靠近流道52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环54,防止超临界流体直接进入流道52。
14.帽身92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注射口10,超临界流体通过注射口10细化均匀的喷射到熔体中,注射口10 沿熔体流动方向设置成冲斜结构,且若干注射口10沿帽身92内壁周向螺旋设置,利用这种结构形式,在注射口10内喷出的超临界流体沿帽身92内壁运动,形成旋流,更易于与熔体结合;帽体9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孔14,混合物通过通孔14的合流挤压,使混合物均化性更好。
1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控制阀4打开,截止圈13位于熔体进口11左侧,熔体由于螺杆2旋转推力及熔体泵6的压力,作用下,熔体由熔体进口11进入连通管3,进而由连通管3通过控制阀4进入超临界流体注入混合部5,此时,熔体推动混合帽9克服弹簧17的拉力或压力移动,进而注入口b93与注入口a53对准,使超临界流体注入帽身92的内部,帽身92的内部的超临界流体通过注射口10喷出与熔体混合,超临界流体与熔体经过通孔14,再一次受到挤压进而均化程度更高,混合物继续通过熔体泵6,在熔体泵6内受到齿轮的啮合加压,进一步通过静态混合器7,使得最开始未与超临界流体混合的熔体混合,整体形成聚合物/超临界流体均相体系,进而经单向阀8通过熔体出口12进入截止圈13左侧的料筒1。
16.如图3所示,关闭控制阀4,熔体不在流动,混合帽9由于不在受到熔体流动的推力,弹簧17将混合帽9复位,利用帽身92侧壁将注入口a53封堵;推动螺杆2向左侧喷嘴处旋转运动,单向阀8关闭,保护熔体泵免于在高压下受损,混合物通过螺杆2的推力喷出。
17.在对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左下”、“右上”、“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尽管根据有限数量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受益于上面的描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由此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设想其他实施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