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暗渠内污水截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10:35: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暗渠内污水截流系统。适用于市政污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2.城市的中心区域由于人口密集、城市建筑密度较高,被称作高密度建成区。我国南方一线城市高密度建成区的排涝系统一大特点就是暗渠水系发达,大部分排涝系统位于城市主干道下方,以暗渠为主。
3.高密度建成区暗渠流域老旧小区排水系统存在以下特点:(1)立管雨污混流;(2)附近现状市政干管管径小存在雨污错接、管道淤积、倒坡、污水溢流等情况;(3)暗渠沿线没有铺设污水管道两岸餐饮和店铺、城中村居民直接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通过雨水口或自己凿开的孔洞进入暗渠,(4)暗渠上盖物业密集,大部分污水直接排入暗渠。
4.长期以来暗渠无法得到有效治理,暗涵段河道淤积严重,大量污染物排入导致河道黑臭,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流域生态环境。
5.考虑到高密度建成区内的暗渠特殊性,部分暗渠沿线全部为城市主干道,交通疏解极其困难。暗渠历史悠久,上盖物业密集,两侧房屋临渠建设,暗渠两侧不具备施工条件。同时部分暗渠附近地铁线路密集,沿线附近地铁线交互贯穿,建设截污管道对地铁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暗渠内污水截流系统。
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式截污斗,其特征在于:该截污斗上端为进水口,下端为排水口,排水口口径小于进水口口径,截污斗侧壁上制有溜槽;
8.从进水口进入垂直式截污斗的水量较小时,垂直式截污斗中水的充满度较小,进入垂直式截污斗的水从截污斗下端的排水口排出;
9.从进水口进入垂直式截污斗的水量较大时,垂直式截污斗中水的充满度较大,进入垂直式截污斗的水一部分从截污斗下端的排水口排出,另一部分从截污斗侧壁上的溜槽溢流出截污斗。
10.所述垂直式截污斗由圆柱形斗身和圆锥形斗底构成,圆柱形斗身上端为所述进水口,圆柱形斗身下端衔接圆锥形斗底上端,该圆锥形斗底下端为所述排水口,所述圆柱形斗身的底部设有所述溜槽。
11.一种暗渠内污水截流系统,暗渠的顶部设有若干连通暗渠内部的竖向排口,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于暗渠内的截污机构和污水输送机构;
12.所述污水输送机构设置于暗渠底面,具有沿与暗渠平行方向敷设的污水输送管道,污水输送管道沿线设有若干与其连通的截污检查井,该污水输送管道出口端连接用于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的提升泵站;
13.所述截污机构具有若所述的垂直式截污斗,该截污斗固定于暗渠顶部,截污斗上端进水口对应所述竖向排口下端,截污斗下端排水口经截污管道连通暗渠底面上的所述截污检查井。
14.所述截污管道外包镀锌钢管。
15.所述截污管道由顶部挂管段截污管和垂直段截污管组成,其中顶部挂管段截污管经卡环连接支架,并经支架固定于暗渠顶部;所述垂直段截污管经卡环固定于暗渠侧壁上。
16.所述污水输送管道管底与所述截污检查井井底之间间距≤10cm。
17.所述截污检查井为为混凝土井,外壁为矩形砼方包,内壁为圆形塑料成品井;所述污水输送管道外包混凝土保护层。
18.所述竖向排口为雨污合流管且管径d1≤700;
19.所述垂直式截污斗斗径d2大于竖向排口的管径d1,垂直式截污斗上溜槽高度为30cm,溜槽的顶部与竖向排口底之间间距≤30cm。
20.所述截污管道与所述垂直式截污斗相连处设有检查口。
21.一种所述暗渠内污水截流系统的截污方法,其特征在于:
22.在旱季或者降雨强度较小的时候,进入竖向排口的水量较小,此时垂直式截污斗中污水的充满度较小,截污斗内的污水会优先进入截污管道,通过截污管道进入截流检查井中,进而汇入污水输送管道,最终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23.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时候,进入竖向排口的水量较大,垂直式截污斗中污水的充满度也较大,少量雨污混合物会通过截污管道排入流检查井中,进而汇入污水输送管道,最终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量雨污混合物会通过垂直式截污斗上的溜槽溢流进入到暗渠中,最终随暗渠直接排入水体中。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垂直式截污斗侧壁上设置溜槽,可在水量较小时,从截污斗下端的排水口排出,在水量较大时,大部分从溜槽排出,水量小时污水浓度大,水量大时污水浓度小,通过垂直式截污斗可区分污水浓度大和污水浓度小的污水,进而分别进行处理。
25.本实用新型将截污机构和污水输送机构设置于暗渠内,从而解决部分高密度建成区内的暗渠上盖物业密集,暗渠两侧不具备截污管施工条件的问题。
26.高密度建成区的暗渠内施工存在有毒气体含量高、暗渠结构老化严重、开挖工作孔交通疏解难度大、空间有限等难点,要求施工快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垂直式截污斗由于体积小、装配方便。
27.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无需电力、无需任何精密设施,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需要维护与管理工作;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8.图1为实施例中暗渠内污水截流系统平面图。
29.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30.图3为图2的b-b剖视图。
31.图4为图2的c-c剖视图。
32.图5为实施例中垂直式截污斗大样图。
33.1、暗渠;2、竖向排口;3、垂直式截污斗;4、圆柱形斗身;5、圆锥形斗底;6、截污管道;7、截流检查井;8、污水输送管道;9、溜槽;10、化学螺栓;11、顶部挂管段截污管道;12、垂直段截污管道;13、镀锌钢管;14、卡环;15、支架;16、检查口;17、混凝土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实施例为一种暗渠内污水截流系统,暗渠的顶部设有若干连通暗渠内部的竖向排口,暗渠内设有截污机构和污水输送机构。
35.本实施例中污水输送机构,具有设置于暗渠底面并靠暗渠右侧壁布置的污水输送管道,污水输送管道沿与暗渠平行方向敷设,污水输送管道沿线设有若干与污水输送管道连通的截污检查井,该污水输送管道出口端与提升泵站相连,从而将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
36.本例中截流检查井为混凝土井,外壁为矩形砼方包,内壁为圆形塑料成品井,紧贴暗渠右侧壁设置,污水输送管道设置在截流检查井相对的两个井壁上,沿与暗渠平行的方向敷设,外部使用水泥混凝土浇筑形成混凝土保护层。截流检查井内壁的井径应大于等于污水输送管道的管径,污水输送管道的管底与截流检查井的井底之间间距不应大于10cm。
37.本实施例中截污机构若干垂直式截污斗和截污管道,其中垂直式截污斗由圆柱形斗身和圆锥形斗底构成,圆柱形斗身上端为截污斗进水口,圆柱形斗身下端衔接圆锥形斗底上端,该圆锥形斗底下端为截污斗排水口,其中圆柱形斗身的底部位置设有溜槽(不锈钢制);垂直式截污斗通过化学螺栓固定于暗渠顶部,垂直式截污斗上端进水口与暗渠顶部的竖向排口对应,垂直式截污斗下端排水口经截污管道连通暗渠底面上的截污检查井。
38.本例中截污管道由相互连通的顶部挂管段截污管和垂直段截污管组成,其中顶部挂管段截污管经卡环连接支架,支架经化学螺栓固定于暗渠顶部;垂直段截污管经卡环固定于暗渠右侧壁上。
39.本实施例中顶部挂管段截污管一端转弯后连接垂直式截污斗排水口,并在转弯处设有检查口,顶部挂管段截污管另一端与垂直段截污管上端衔接,该垂直段截污管下端延伸至截污检查井内。顶部挂管段截污管坡度为1%,从与垂直式截污斗相连段向与垂直段截污管衔接端倾斜。
40.本实施例中暗渠内污水截流系统的截污方法如下:
41.在旱季或者降雨强度较小的时候,进入竖向排口的水量较小,此时垂直式截污斗中污水的充满度较小,污水会优先进入截污管道,通过截污管道进入截流检查井中,进而汇入污水输送管道,最终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42.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时候,进入竖向排口的水量较大,垂直式截污斗中污水的充满度也较大,此时就会产生合流制溢流,少量雨污混合物会通过截污管道排入流检查井中,进而汇入污水输送管道,最终汇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大量雨污混合物会通过垂直式截污斗上的溜槽溢流进入到暗渠中,最终随暗渠直接排入水体中。
43.本实施例中竖向排口为雨污合流管且管径d1≤700,避免因管径太大导致管道单位流量过大,垂直式截污斗不能很好的起到截流效果,如在旱季或者降雨强度较小的时候,也有大量污水通过垂直式截流斗上的溜槽溢流进入到暗渠中,随暗渠排至水体,从而造成污染。另外,所述竖向排口管径太大,也会对垂直式截流斗产生较大的压力,进而容易造成斗体损坏。
44.本例中垂直式截流斗上的圆柱形斗身和圆锥形斗底均由5mm厚镀锌铁皮焊接而成,其斗径d2应大于竖向排口的管径d1,圆柱形斗身的底部位置的溜槽高度为30cm,为保证截流效果、避免污水外溢,溜槽的顶部与竖向排口底之间间距不应大于30cm,可根据现场条件适当调整高度。
45.本实施例中截流管道为upvc管,外套镀锌钢管,管径为避免因管径过小造成溢流严重,从而污染水体,同时避免因管径过大,导致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增加,加大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
46.本实施例通过在垂直式截污斗的圆柱形斗身底部位置设置溜槽以及对各项参数进行控制,实现在旱季或者降雨强度较小的时候,污水被截流到污水输送管道中,最终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在降雨强度较大的时候,污水和较脏的初期雨水被截流到污水输送管道中,水质较好的后期雨污水混合物会产生溢流,通过垂直式截流斗上的溜槽溢流进入到暗渠中,最终随暗渠直接排入水体中。
4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