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神经阻滞脚控试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9 05:59: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辅助工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神经阻滞脚控试注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阻滞是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神经阻滞只需注射一处,即可获得较大的麻醉区域。
3.通常,神经阻滞药剂注射需要至少两名医护人员的配合,即其中第一人一手接触患者待注射部位,同时另一只手握持穿刺针,以寻找合适的注射角度和深度;待第一人寻找到最佳注射点位后,第二人推动注射器,将药剂注射到患者体内相应的部位,上述注射方式操作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神经阻滞脚控试注装置。
5.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神经阻滞脚控试注装置,包括机壳,机壳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机壳内设有注射器及驱动注射器内活塞体移动的电缸;机壳的第一端可拆式地设置有接头体,接头体的第一端连接有穿刺针,接头体的第二端端部设有向接头体内部延伸的第一导管,注射器端部设有与第一导管相对的第二导管,且第二导管外径与第一导管内径匹配;
7.电缸连接有踏板,该踏板内设有两组通过导线与电缸连接的踏键,且两组踏键各通过一组弹性件支撑在踏板上,两组踏键包括控制驱动轴向机壳的第一端移动的第一踏键和向机壳的第二端收缩的第二踏键;未踩踏踏键时,踏键受弹性件支撑以与电缸连接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踩踏任意踏键时,该踏键下移接通与电缸连接的电路;踩踏第一踏键,驱动活塞体向机壳第一端移动以实现注射。
8.进一步地,所述接头体内壁铰接有摆杆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与摆杆连接,以驱动摆杆自由端的第一密封球密封于第一导管的末端;第一导管内壁还设有延伸到接头体第二端外部的顶杆;机壳的第二端可拆式地设置有端盖,端盖内设有所述电缸;
9.注射器可在机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滑动地设置在机壳内,注射器内具有位于注射器第一端端部与注射器内的活塞体之间的存药腔,电缸的驱动轴与活塞体可转动地连接;注射器的第一端端部设有所述第二导管,第二导管的自由端侧壁上设有缺口;第二导管位于存药腔内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密封球,第二密封球与位于第二导管内的第二密封球拉伸连接;
10.当电缸驱动注射器向机壳第一端移动时,第二导管延伸到第一导管内,第二导管上的缺口穿过顶杆,以通过第二导管的自由端将第一密封球从第一导管端部顶出,同时,顶杆将第二密封球从第二导管端部顶出,使得接头体与存药腔导通。
11.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器的第一端端部设有顶环,接头体的第二端端部设有密封圈,当接头体与存药腔导通时,顶环压接密封于所述密封圈上。
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轴的自由端套设有接头,接头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接头上套设有连接帽,连接帽的第一端设有卡接在第一凸环的第一侧第二凸环,接头末端设有若干扣合件,所述活塞体连接有活塞轴,活塞轴端部设有内管体,内管体内侧壁上设有第三凸环,所述若干扣合件扣接于第三凸环内,且连接帽螺纹套接于所述内管体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内壁上设有沿机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方向布置的导轨,所述注射器外侧壁上设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导向支架。
14.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呈圆筒状,机壳的第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15.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可拆式地连接在所述接头体第一端的端部。
16.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7.本发明的神经阻滞脚控试注装置,机壳内设有注射器和电缸,通过踩踏踏板上的踏键,电缸驱动注射器内的活塞体移动,操作时手握机壳即可;接头体的第一端设有穿刺针,接头体的第二端端部设有向接头体内部延伸的第一导管,注射器端部设有与第一导管相对的第二导管,且第二导管外径与第一导管内径匹配;药剂从注射器沿着接头体和穿刺针注入患者体内,操作较为便捷,节省人力;同时,接头体可拆式地与机壳连接,便于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的神经阻滞脚控试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a部分放大图;
20.图3为本发明中活塞轴与驱动轴的连接原理示意图;
21.图标:1-机壳,10-手柄部,11-端盖,12-接头体,120-第一导管,121-顶杆,122-第一密封球,123-摆杆,124-第一弹性件,125-密封圈,13-导轨,14-通孔,2-电缸,20-驱动轴,200-接头,201-第一凸环,202-扣合件,21-连接帽,210-第二凸环,3-注射器,30-存药腔,31-活塞体,32-活塞轴,320-内管体,321-第三凸环,33-导向支架,34-第二导管,340-缺口,341-第四凸环,342-第二弹性件,343-第二密封球,35-顶环,4-穿刺针,5-踏板,50-踏键,51-导线,52-第二踏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3.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阻滞脚控试注装置,包括机壳1,机壳1呈圆筒状,机壳1上设有手柄部10,便于医护人员的握持,同时,机壳1的第一端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4;所述机壳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该机壳1内设有注射器3,注射器3内设有活塞体31,活塞体31与注射器3第一端端部之间形成存药腔30,活塞体31连接有活塞轴32,拉压活塞轴32,驱动注射器3实现注射或抽吸。
24.所述机壳1的第一端可拆式地设置有接头体12,本实施例,接头体12与机壳1的第
一端端部可拆式连接,接头体12的第一端设有穿刺针4,即:可选地,穿刺针4可直接安装于接头体12上,握持机壳1进行直接穿刺注射;本实施例中,穿刺针4通过医用延长软管与接头体12连接,医生在穿刺操作时,无需握持机壳1,直接手持穿刺针4进行操作,方便控制穿刺角度和深度。
25.接头体12的第二端端部设有向接头体12内部延伸的第一导管120,注射器3端部设有与第一导管120相对的第二导管34,且第二导管34外径与第一导管120内径匹配,第二导管34延伸到第一导管120中。
26.所述电缸2连接有踏板5,该踏板5内设有两组通过导线51与电缸2连接的踏键,采用现有技术的是:两组踏键各通过一组弹性件(未示出)支撑在踏板5上,两组踏键包括控制驱动轴20向机壳1的第一端移动的第一踏键50和向机壳1的第二端收缩的第二踏键52,两组踏键各可与电缸2组成回路;在未踩踏踏键时,两组踏键各受弹性件支撑以与电缸2连接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踩踏任意踏键时,该受到踩踏的踏键下移接通与电缸2连接的电路,以实现对电缸2的驱动控制,松开踏键后,电缸2停止运转;其中,踩踏第一踏键50,驱动活塞体31向机壳1第一端移动压缩存药腔30以实现注射。
27.上述神经阻滞脚控试注装置较好地减轻了神经阻滞注射的劳动强度,但是,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踩踏踏板5上的踏键后,药剂直接开始注射到患者体内,缺乏缓冲时间,由于注射过程中,医护人员神态保持高度集中,如若穿刺针4未能穿刺到最佳穿刺部位,而提前踩踏或误踩注射踏键,药剂难以注射到最佳部位,降低了药剂的疗效甚至引发医疗事故;有鉴于此,本发明再次对上述结构提出改进优化。
28.具体地,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体12的第一端设有穿刺针4,且接头体12的第二端端部设有向接头体12内部延伸的第一导管120,接头体12的内侧壁铰接有摆杆123和第一弹性件124,第一弹性件124与摆杆123连接,以驱动摆杆123自由端的第一密封球122密封于第一导管120的末端,在扎入穿刺针4过程中,阻止血液和体液进入注射器3中;所述第一导管120内侧壁还弯折地设置有延伸到接头体12第二端外部的顶杆121。
29.所述机壳1的第二端可拆式地设置有端盖11,本实施例中,端盖11与机壳1的第二端螺纹连接,端盖11内设有所述电缸2。
30.所述机壳1的周侧内壁上设有沿机壳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方向布置的导轨13,所述注射器3外侧壁上设有与导轨13滑动连接的导向支架33,使得该注射器3可在机壳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滑动,注射器3内具有位于注射器3第一端端部与注射器3内的活塞体31之间的存药腔30,电缸2末端的驱动轴20与活塞体31可转动地连接,即电缸2绕自身轴线转动时,不会带动活塞体31跟转。
31.所述注射器3的第一端端部设有向第一导管120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二导管34,未注射时,第二导管34位于第一导管120的第二端外侧,所述第二导管34的自由端侧壁上设有缺口340,第二导管34位于存药腔30内的一端端部设有第二密封球343,第二导管34内设有第四凸环341,第四凸环341连接有第二弹性件342,第二密封球343与位于第二导管34内的第二密封球343拉伸连接,即第二密封球343在第二弹性件342拉伸下密封于第二导管34的端部。
32.注射器3可沿着机壳1的第二端抽出,初始状态时,为注射器3的存药腔30加注药剂,手动拉动活塞轴32,存药腔30容器扩大,产生较大的负压,将第二密封球343向存药腔30
内侧吸附,致使第二导管34导通,存药腔30内存入药剂。
33.接下来,于机壳3外部,实现注射器3上的活塞轴32与电缸2的驱动轴20连接;再将注射器3沿着机壳1的第二端推入机壳1内,旋拧端盖11,注射器3由于第一端被第二密封球343密封,第一端被活塞体31密封,存药腔30无法被拉伸或压缩,因此,此时注射器3与电缸2是连接为一体,在启动电缸2之前,注射器3无法在机壳1内滑动。
34.踩踏第一踏键50,电缸2驱动注射器3向机壳1的第一端移动,过程中,存药腔30由于第一端被第二密封球343密封,药剂无法被推出;直到第二导管34延伸到第一导管120内,第二导管34上的缺口340穿过顶杆121,以不被顶杆121阻挡;第二导管34延伸到第一导管120一定深度后,第二导管34的自由端将第一密封球122从第一导管120端部顶出,与此同时,顶杆121将第二密封球343从第二导管34端部顶出,第一密封球122和第二密封球343均解除密封效果,接头体12与存药腔30导通,电缸2继续前进,使药剂均匀地注入人体内。
35.踩踏第一踏键50后,注射器3移动,机壳1可采用透明结构,如亚克力材质,便于观察注射器3的移动情况和药剂泵入的情况,由于从注射器3开始移动到注射器3的存药腔30与接头体12导通存在一定的时间,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错误操作,松开踏键,电缸2停止移动,注射器3停止移动,可及时避免错误或失误操作。
36.当注射完毕后,踩踏第二踏键52,电缸2带动活塞体31向机壳1的第二端移动,活塞体31与存药腔30之间的轻微摩擦力带动注射器3向机壳1的第二端移动小段,致使顶杆121脱离第二密封球343,第二密封球343在第二弹性件342的弹力作用下缩回密封第二导管34,存药腔30的容积无法变化,电缸2的驱动轴20带动活塞体31,活塞体31利用存药腔30的负压带动注射器3向机壳1的第二端移动。
37.本实施例中,电缸2采用北京博天顺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d50的直流电动推杆,工作电压为24v,可采用移动电源供电,根据负载不同,其驱动轴20的移动速度为2mm~10mm每秒之间,且采用丝杠结构的内部驱动方式,使得注射较为平缓均匀;设备直径20mm,适合安装到机壳1内,安装情况较为理想。
38.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射器3的第一端端部设有顶环35,接头体12的第二端端部设有密封圈125,当接头体12与存药腔30导通时,顶环35压接密封于所述密封圈125上,可进一步增加密封效果。
39.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述驱动轴20的自由端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套设有接头200,接头200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凸环201,第一凸环20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接头200上套设有连接帽21,连接帽21的第一端设有卡接在第一凸环201的第一侧第二凸环210,接头200末端设有若干扣合件202,所述活塞轴32端部设有内管体320,内管体320内侧壁上设有第三凸环321,所述若干扣合件202扣接于第三凸环321内,且连接帽21螺纹套接于所述内管体320上,实现驱动轴20与活塞轴32的转动连接。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穿刺针4可拆式地连接在所述接头体12第一端的端部,便于更换。
4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