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医脾胃理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8 22:53: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理疗装置,特别是一种中医脾胃理疗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原因或身体原因常常发生脾胃不适已经消化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往往伴随着身体不适以及阵痛,在一些严重问题时需要进行治疗,但是在对身体没有危害而又不舒服的情况下需要对脾胃进行理疗按摩,帮助进行消化的同时使得脾胃活动,从而帮助减轻疼痛的现象,特别是积食、消化不良、暴饮暴食以及肠胃蠕动缓慢的情况下,需要对腹部对应的脾胃部位进行按摩理疗,但是在人手动进行按摩时会存在手比较凉会加重疼痛以及不适的情况,同时在日常使用中存在女性经期时总是需要按摩腹部才能缓解疼痛的现象。
3.同事若在日常使用中对身体局部穴位进行灸疗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灸烟味道污染环境的问题,在进行灸疗时不能使得灸疗部位为密闭循环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脾胃理疗装置,不仅解决了在对脾胃理疗过程中的按摩作用,同时按摩时模拟手部进行按摩能保证按压部位与身体接触部位充分接触,按压的力度通过辅助杆内的弹簧来进行限制,防止力度过大,同时还能在进行灸疗时起到密封空间的作用,不仅使得热量不会散失的同时防止烟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下端竖向滑动连接的多个按压杆,各个按压杆下端分别分别连接有柔性密封膜,壳体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内竖向滑动连接有主支撑杆,主支撑杆上端竖向滑动连接有辅助板,主支撑杆下端固定连接有中间按压块,中间按压块左右两端分别经连接杆连接有左按压块与右按压块,左、右按压块上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辅助杆,各个辅助杆上端穿过支撑架并与辅助板之间转动连接,支撑架左右两端分别还转动连接有向上伸出的螺纹杆,各个螺纹杆均穿过辅助板并与辅助板之间螺纹配合,两螺纹杆上端之间通过同步带进行连接,螺纹杆经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正反转电机进行驱动。
6.作为优选,还包括竖向滑动连接在中间按压块下端的感应块,感应块上端与中间按压块之间经复位弹簧进行连接,感应块向上伸出有触发杆,触发杆上端的主支撑杆内设有定位装置。
7.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纵向滑动连接在主支撑杆内的前按压片和后按压片,前按压片和后按压片之间经固定连接在主支撑杆内的拉力弹簧进行向内拉动,前按压片与后按压片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转动连接有运动杆,各个运动杆下端均斜向下伸出并铰接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前按压片与后按压片相对应侧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滑动配合的平行导向板,所述前压片与后压片向外伸出端分别设有防滑纹。
9.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下端上开设有储存导轨,各个按压杆均竖向滑动连接在储存导轨内,各个按压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柔性杆,各个相邻的按压杆的柔性杆之间连接有柔性密封膜,各个按压杆下端分别设有触动传感器。
10.作为优选,所述按压杆上端穿过壳体并与壳体之间竖向滑动连接,壳体上端与各个按压杆位置相对应处分别设有加压腔,各个按压杆上端分别竖向滑动连接在加压腔内,各个加压腔上端分别连接有供气管。
11.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按压块、左按压块和右按压块下端均为首尾相连的弧面结构且分别设有加热线圈,中间按压块、左按压块和右按压块下端均为柔性材质制成。
12.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端分别开设有多个进气口和出气口。
13.作为优选,所述辅助杆为弹性杆,辅助杆中间部位设有支撑弹簧。
14.本发明有益效果是:1. 在对脾胃理疗过程中的按摩作用,同时按摩时模拟手部进行按摩能保证按压部位与身体接触部位充分接触;2. 按压的力度通过辅助杆内的弹簧来进行限制,防止力度过大;3. 还能在进行灸疗时起到密封空间的作用,不仅使得热量不会散失的同时防止烟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第二视角。
17.图3为本发明剖视图。
18.图4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第二视角。
20.图6为本发明内部结构剖视图。
21.图7为本发明内部结构剖视图中局部放大图。
22.图8为本发明定位装置局部剖视图。
23.附图标记1、壳体;2、按压杆;3、支撑架;4、主支撑杆;5、主驱动电机;6、辅助板;7、中间按压块;8、左按压块;9、右按压块;10、辅助杆;11、螺纹杆;12、同步带;13、正反转电机;14、感应块;15、复位弹簧;16、触发杆;17、前按压片;18、后按压片;19、拉力弹簧;20、运动杆;21、平行导向板;22、储存导轨;23、柔性杆;24、加压腔;25、进气口;26、出气口;27、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25.该实施例在使用时,在使用之前先选定使用模式,有灸疗模式和按摩模式可以选择,并可以同时使用,在使用灸疗模式时,先选定需啊哟灸疗的部位,然后将壳体1罩在需要进行灸疗的部位上,选定的部位整体面积需大于壳体1面积,例如腹部,先将壳体1放置在腹部上,然后控制联通各个加压腔24的供气管向内充气,使得各个加压腔24内的按压杆2会在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各个按压杆2之间的柔性杆23之间连接的柔性密封膜会在储存导轨22内向下伸出,在各个按压杆2向下运动过程中按压杆2下端与皮肤之间接触时,各个按压
杆2下端的触动传感器会感应到与人体之间接触并有设定的压力时控制响应的按压杆2停止向下按压的动作,此时各个按压杆2下端的柔性杆23会与人体之间接触,同时由于人体皮肤会在压力下产生变形,所以各个按压杆2会在向下按压后通过柔性杆23与柔性密封膜组成一个密闭空间,然后通过壳体1上端的进气口25与出气口26形成内部气流循环,可以在进气口25部位设有吸气装置,然后将带有药液的蒸汽通过进气口25进去,然后从出气口26出气,进气口25与出气口26分别选择相反的一边,这样可以使得内部有充分的药物停留时间,从而达到灸疗的目的的同时使得内部处于保温状态,不会使得温度散失,而温度高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增加药物吸收率。
26.在使用按摩模式时,先将壳体1覆盖在腹部,然后控制主驱动电机5开始转动,主驱动电机5转动过程中会通过螺纹传动驱动主支撑杆4向下运动,在主支撑杆4向下运动过程中,位于主驱动杆下端的中间按压块7上的感应块14会检测时候与皮肤之间接触,而在主驱动杆向下运动过程中驱动中间按压块7向下运动,直到中间按压块7与下方的皮肤之间接触时继续运动,此时在中间按压块7向下运动过程中由于腹部皮肤带有弹性,所以在中间按压块7下端的感应块14与皮肤之间接触后还需要向下继续运动,直到感应块14在相对于中间按压块7之间的相对位置为收缩进入中间按压块7中的设定距离时停止,此时感应块14会触动到定位装置,定位装置上安装有触动开关,而在定位装置触动后,定位装置会对辅助板6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定位装置上的触动开关控制,触动开关被触动时意味着此时中间按压块7向下按压的与皮肤之间接触的力度达到设定值,此时中间按压块7通过定位装置对主支撑杆4与支撑架3进行连接,使得主支撑杆4暂时与支撑架3之间连接并定位,此时控制正反转电机13进行转动,正反转电机13在转动过程中会驱动各个螺纹杆11进行转动,而各个螺纹杆11之间通过同步带12进行连接,所以螺纹杆11在转动过程中会进行同步转动,各个螺纹杆11下端与辅助板6之间转动连接而与支撑架3之间螺纹配合,所以螺纹杆11在转动过程中会驱动辅助板6进行升降动作,而辅助板6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辅助杆10与对应的按压块之间连接,定位装置在进行定位过程中使得主驱动电机5停止转动并保持原位,而左按压块8与右按压块9会在螺纹杆11的驱动作用下进行按压动作,驱动正反转电机13重复进行正反转,从而控制辅助板6相对与支撑架3做升降动作,在辅助板6做升降动作时会通过辅助杆10将动力传递给需要按摩的部位,同时由于辅助杆10为弹性结构,不仅能防止在受力较大时会通过弹簧进行缓冲,同时防止压力过大,从而防止在按压部位下方为骨骼时造成按压力度过大的问题,在按摩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带将壳体1下端左右两侧分别进行连接,并将连接带从腰部下方绕行,从而使得壳体1位置进行固定,而在各个按压块下端面上的加热线圈起到加热接触部位的作用,能防止在与人体接触时会使得人体受凉从而降低按摩效果,而在更换位置时只要拿下壳体1,在主支撑杆4失去与人体之间的接触时会在复位弹簧15的作用下向外伸出,此时定位装置失去定位力,而主驱动电机5反转使得主支撑杆4向上运动并复位。
27.定位装置是在主支撑杆4向下运动过程中使得中间按压块7与皮肤之间接触,而中间块傻姑娘的感应块14与中间块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5进行连接,按压过程中会使得复位弹簧15进行蓄力,而感应块14在接触皮肤后会停止继续向下运动,但是中间按压块7会继续向下运动,直到感应块14触动到定位装置后通过定位装置来将信号传递给主驱动电机5,此时在定位装置被触动后不仅代表将主支撑杆4与支撑架3之间进行定位,同时还代表着中间块
向下按压达到了设定的力度,此时可以停止中间按压块7的向下运动并使得主驱动电机5停止运动保持原位,然后可以控制左按压块8与右按压块9进行按摩动作,防止应与皮肤接触力过小而导致按压力度不适宜,同时还能防止因人体的不同导致力度过大的现象,在定位装置内的运动杆20下端向上顶起时,由于各个运动杆20下端铰接在一起,所以运动杆20会将力传递到上端转动连接的前、后按压片18上,从而驱动前、后按压片18分别向前与向后进行运动,由于前、后按压片18之间通过平行布置且滑动配合的平行导向板21进行引导,所以会使得前、后按压片18会进行平行运动,而不是受力不均匀导致的卡死,在前、后按压片18向相反动作远离时会使得拉力弹簧19蓄力,而在前、后按压片18分别向前向后运动过程中会控制向外伸出端与支撑架3之间接触,而由于前、后按压片18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防滑纹,所以会增大接触时的力,从而增加定位效果并防滑,在触发杆16失去对运动杆20的向上顶起的动作后,前、后按压片18在拉力弹簧19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并恢复到初始状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