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低水下爆破冲击的边坡防护用气泡帷幕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15:15: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降低水下爆破冲击的边坡防护用气泡帷幕系统。


背景技术:

2.水下工程爆破不仅要达到爆破效果,且应当避免飞石、冲击波、爆破涌浪等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大,爆破冲击对需要防护的固有边坡的破坏力也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
3.气泡帷幕系统是一种由一排不断上升、浓密的帷幕状气泡组成的水中空气墙,水下工程爆破时布设气泡帷幕系统以达消能目的,铺设在爆破区域与固有边坡之间有利于防护边坡,然而目前气泡帷幕系统在使用时,存在气泡帷幕生成喷气管道内气体无法保证分布均匀的问题,从而导致气泡密度分布不均匀,帷幕强度降低,因此为了能够有效防护边坡,提高气泡帷幕系统布设的高效性,我们提供了一种降低水下爆破冲击的边坡防护用气泡帷幕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水下爆破冲击的边坡防护用气泡帷幕系统,对气泡帷幕系统布设以循环流通管道内空气,达到气压均布,气泡生出稳定,分布均匀的目的,对边坡防护有效。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水下爆破冲击的边坡防护用气泡帷幕系统,包括空压机和高压输气管构成的送气系统,所述送气系统通过高压输气管与导流管上中部接口连接并相通,所述高压输气管通过导流管分别向两侧输送空气至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内,多组所述导流管沿气泡帷幕生成方向间距架设在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之间,且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同向端部分别与连接管两端部连接形成首尾相连以循环流通空气的环形循环管路。
6.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均由多根导气总管首尾依次连接组成,所述导气总管上沿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两排喷射孔,所述导气总管和连接管组成的首尾相连的循环管路通过高压软接头衔接在各段连接处,以组成一体结构管路。
7.优选的,所述高压软接头为管道减震器。
8.优选的,所述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管道上在气泡帷幕生成区域的高压软接头位置交错设置。
9.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倾斜设置在对应平行设置的两组导气总管之间,且导流管与导气总管汇流的夹角大于90
°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为弧形管道。
11.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由导气总管和连接管围成首尾相连的气泡帷幕生成管路,以循环流通空气,气压稳定、均匀,气泡喷射稳定;
13.通过间距架设的多组导流管对气泡帷幕生成管路各段管道进行空气补充,保证管内气流均匀性,便于形成两排浓密上升的气泡帷幕;
14.各段连接处难免受到冲击影响存在缝隙,进而影响气泡分布,通过高压软接头对各段管道进行连接,用于抗冲击、抗震、缓冲,保证整体管道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气泡喷射稳定。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压软接头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管位置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送气系统;2、导流管;3、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4、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5、连接管;6、导气总管;7、高压软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水下爆破冲击的边坡防护用气泡帷幕系统,包括空压机和高压输气管构成的送气系统1,送气系统1通过高压输气管与导流管2上中部接口连接并相通,高压输气管通过导流管2分别向两侧输送空气至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内,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平行设置,多组导流管2沿气泡帷幕生成方向间距架设在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之间,以沿气泡帷幕生成方向逐段输入空气至管内,相互补充,保证管内气流均匀性,且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同向端部分别与连接管5两端部连接形成首尾相连以循环流通空气的环形循环管路,环形循环管路有助于空气均匀流通,气压稳定,喷射气泡稳定,便于帷幕式气泡浓密上升,导流管2、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和连接管5的组装在水上布设之前完成,组装后的整体管道结构强度大,不易散开,抗冲击。
22.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均由多根导气总管6首尾依次连接组成,导气总管6上沿长度延伸方向设置两排喷射孔,喷射孔孔径为1-1.2mm,导气总管6和连接管5组成的首尾相连的循环管路通过高压软接头7衔接在各段连接处,以组成一体结构管路。
23.如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高压软接头7为管道减震器,用于抗冲击、抗震,保证整体管道连接的稳定性。
24.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和第二
气泡帷幕生成管4管道上在气泡帷幕生成区域的高压软接头7位置交错设置,由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和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生成两排气泡帷幕,在高压软接头7连接位置处存在帷幕缺口,通过两排气泡帷幕相处互补,减少缺口带来的保护缺失。
25.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导流管2倾斜设置在对应平行设置的两组导气总管6之间,且导流管2与导气总管6汇流的夹角大于90
°
,通过设定的角度起到导流的作用。
26.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管5为弧形管道,弧形管道利于空气快速循环流通。
27.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对导流管2、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和连接管5进行组装,连接成首尾相连的环形循环管路和各段的空气补充管路;
28.再将组装好的气泡帷幕生成管路连接好送气系统1后置入水中对其定位;
29.全部准备完成后,即可通过送气系统1输送空气,循环流通空气,形成两排浓密上升的气泡帷幕。
30.综上可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管2、第一气泡帷幕生成管3、第二气泡帷幕生成管4、连接管5、导气总管6和高压软接头7,解决了气泡帷幕系统无法保证空气分布均匀,导致气泡密度分布不均匀,帷幕强度降低的问题。
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