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3-05 03:27: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缸盖生产过程中,浇注线生产时,采用人工下芯的居多。通过人工抬芯的方式完成缸体的下芯,人工抬芯不仅容易形成挤砂缺陷,而且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下芯工序,浪费人工成本且效率低。其中大部分现代工厂,采用半自动下芯和全自动下芯。但是,故障率比较高,因为传统的手段是采用气囊充气夹持方法抓取,气囊与砂芯之间存在直接接触和摩擦,需要长期充气,使得气囊容易损坏造成报警从而影响生产,使得工作过程中不安全可靠,生产过程中故障多,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夹持精准且可靠的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
4.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驱动机构、至少两个下芯夹具和位于底框芯上且与所述下芯夹具对应的夹持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下芯夹具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下芯夹具升降和转动;所述下芯夹具包括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夹持孔形状适配;当所述夹持部位于贯穿位置时,所述夹持部可穿过所述夹持孔,当所述夹持部位于夹持位置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夹持部位于贯穿位置时形成预定角度,且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夹持孔形成干涉。
5.优选地,所述夹持部为矩形块,所述夹持孔为矩形孔。
6.优选地,所述底框芯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夹持孔位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用于限定穿过所述夹持孔的夹持部的转动位置。
7.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为圆形槽
8.优选地,所述预定角度为90度。
9.优选地,所述下芯夹具设置有四个,所述夹持孔位于所述底框芯的四个端角处。
1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中,下芯夹具的夹持部与待夹持底框芯的夹持孔形状的适配,通过驱动机构穿过夹持孔后转动,使得下芯夹具的夹持部与夹持孔形成干涉,从而实现底框芯在下芯夹具上的固定,再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下芯夹具的升降,带动底框芯的位移;该下芯装置能够代替人工下芯,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底框芯下芯过程的破损率,降低了下芯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将底框芯下至底模时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夹持底框芯时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连接有单个下芯夹具时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框芯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框芯的另一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夹持底框芯时的俯视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图6中a区域的放大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00、机架;200、下芯夹具;210、夹持部;300、底框芯;310、夹持孔;320、限位槽;400、驱动机构;500、底模。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3.如图1到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缸盖底框芯的下芯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机架100、设置在机架100上的驱动机构400、至少两个下芯夹具200和位于底框芯300上且与下芯夹具200对应的夹持孔310;驱动机构400与下芯夹具200连接,用于驱动下芯夹具200升降和转动;下芯夹具200包括夹持部210,夹持部210与夹持孔310形状适配;当夹持部210位于贯穿位置时,夹持部210可穿过夹持孔310,当夹持部210位于夹持位置时,夹持部210与贯穿位置时形成预定角度,且夹持部210与夹持孔310形成干涉。其中,所述驱动机构400为气缸、当然也可以是电动机构,仅需要保证该驱动机构400可驱动下芯夹具200升降和转动即可。
24.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夹持的稳定,下芯夹具200设置有四个,夹持孔310位于底框芯300的四个端角处。
25.图1到图6所示,首先,将下芯夹具200移动至底框芯300上方,且夹持部210位于贯穿位置,底框芯300的夹持孔310的位置分别与下芯夹具200的夹持部210位置对应,驱动机构400驱动下芯夹具200下移,夹持部210穿过夹持孔310,此时,夹持部210位于底框芯300的下方。当夹持部210穿过夹持孔310后,驱动机构400驱动下芯夹具200转动,位于底框芯300下方的夹持部210转动,转动至预定角度后,夹持部210与夹持孔310形成干涉,驱动机构400驱动下芯夹具200上升,夹持部210带动底框芯300上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机架100上可连接位移机器人,从而实现机架100的横向移动,进而带动夹持有底框芯300的该下芯装置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下芯装置将底框芯300带动至底模500上端,再通过下芯夹具200带动底框芯300的下降至底模500上,再通过下芯夹具200的转动,将下芯夹具200与底框芯300分离,进而实现下芯过程。
26.该过程中,下芯夹具200的夹持部210与待夹持底框芯300的夹持孔310形状的适配,通过驱动机构400穿过夹持孔310后转动,使得下芯夹具200的夹持部210与夹持孔310形成干涉,从而实现底框芯300在下芯夹具200上的固定,再通过驱动机构400驱动下芯夹具200的升降,带动底框芯300的位移;该下芯装置能够代替人工下芯,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底框芯300下芯过程的破损率,降低了下芯成本
27.如图6和图7所示,为了制作方便以及夹持部210和夹持孔310的配合,夹持部210为矩形块,夹持孔310为矩形孔。转动的预定角度为90度,保证夹持部210在能够可靠安全得提起底框芯300。当然,底框芯300底部开设有限位槽320,限位槽320为圆槽,该圆槽的内圆周面用于限定矩形块转动的位置,有效避免夹持部210在转动时发生偏移,从而避免夹持在下芯夹具200上的底框芯300发生晃动。
2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