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2022-03-04 23:59: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包括养殖池(1),其特征是:所述养殖池(1)下方设有冷却箱(8),所述养殖池(1)底部内部固定安装有穿过冷却箱(8)顶部内壁的水管(9),所述养殖池(1)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10),所述水泵(10)上固定安装有穿过冷却箱(8)左端后延伸至养殖池(1)上方的导管(11),所述养殖池(1)内部设有养殖腔(2)和传动腔(12),所述养殖腔(2)右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动力箱(27),所述动力箱(27)内部从上到下设有第一腔体(59)、第二腔体(62)、第三腔体(63),所述第三腔体(63)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穿过第二腔体(62)和第一腔体(59)底部内壁后与第一腔体(59)顶部内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21),所述所述第一转轴(21)外侧环绕有位于第一腔体(59)内的套环(22),所述套环(22)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过圆心且穿过第一转轴(21)并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轴(15),所述套环(22)底部设有第一环形滑槽(23),所述第一环形滑槽(23)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一转轴(21)左右两方的第一滚珠(25)和第二滚珠(13),所述第一滚珠(13)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一腔体(59)底部内壁后到达第二腔体(62)内部的第一推杆(26),所述第一推杆(26)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压板(28),所述第二滚珠(13)底部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一腔体(59)底部内壁后到达第二腔体(62)内部的第二推杆(64),所述第二推杆(64)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压板(61),所述第二压板(61)与第二腔体(62)顶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环绕第二推杆(64)的第一弹簧(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腔体(6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隔板(50),所述第一隔板(50)底部设有第一环形滑槽(31),所述第一隔板(50)下方设有第一锥齿轮(32),所述第一锥齿轮(32)顶部固定安装伸入第一环形滑槽(31)并与其滑动连接的支撑套(66),所述第二腔体(62)内设有穿过第一锥齿轮(32)和第一隔板(50)的压杆(30),所述压杆(30)上半部分与第一锥齿轮(32)花键连接,所述动力箱(27)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3),所述第一电机(33)输出轴穿过第二腔体(62),所述第一电机(33)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32)啮合的第二锥齿轮(34),所述第二腔体(62)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锥齿轮(34)下方的第二隔板(40),所述第二腔体(62)内壁滑动连接有位于第二隔板(40)下方的第三隔板(36),所述第三隔板(36)上固定安装有穿过第二隔板(40)并与滑动连接的套筒(35),所述压杆(30)下半部分伸入套筒(35)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三隔板(36)与第二腔体(62)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二腔体(62)底部固定安装有能被套筒(35)压动的行程开关(38),所述第一转轴(21)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三腔体(63)内的第三锥齿轮(39),所述第三锥齿轮(39)外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41),所述第四锥齿轮(41)中心固定安装有有穿过第三腔体(63)和传动腔(12)左端内壁的第三转轴(46),所述第三转轴(46)外侧固定安装有位于传动腔(12)内部的棘爪套(45),所述棘爪套(45)外侧设有第一普通齿轮(43),所述传动腔(12)左端内壁设有环绕第三转轴(46)的第二环形滑槽(42),所述第一普通齿轮(43)左端设有伸入第二环形滑槽(4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的第二支撑套(47),所述第一普通齿轮(43)内侧设有与棘爪套(45)配合的棘齿槽(67),所述第一普通齿轮(43)后端啮合有齿条(44),所述齿条(44)底部固定安装有与传动腔(12)内壁滑动连接的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底部固定安装有有传动腔(12)内壁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7),所述传动腔(12)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17),所述第四转轴(17)上固定安装有能与齿条(44)啮合的第一缺齿齿轮(48),所述第四转轴(17)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普通齿轮(49),所述传动腔(12)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二普通齿轮(49)
上方的第五转轴(51),所述第五转轴(51)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二普通齿轮(49)啮合的第三普通齿轮(52),所述传动腔(12)左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54),所述第二电机(54)输出轴与传动腔(12)右端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54)输出轴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三普通齿轮(52)啮合的第四普通齿轮(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腔(12)左右两端内壁转动连接有位于第二电机(54)上方的第六转轴(55),所述第六转轴(55)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四普通齿轮(53)啮合的第五普通齿轮(58),所述第六转轴(55)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缺齿齿轮(56),所述养殖腔(2)左端内壁转动连接有穿过传动腔(12)且位于动力箱(27)上方的第七转轴(14),所述第七转轴(14)外侧设有与养殖池(1)右端固定连接的发条盒(5),所述第七转轴(14)外侧安装有与发条盒(5)内壁固定连接的涡卷弹簧(4),所述第七转轴(14)外侧设有位于养殖腔(2)内部的螺旋槽(19),所述第七转轴(14)外侧设有导向套(18),所述导向套(18)内壁设有伸入螺旋槽(19)内的导向柱(16),所述第七转轴(14)外侧固定安装有与第二缺齿齿轮(56)啮合的第七普通齿轮(57),所述导向套(18)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网(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冷却箱(8)内壁固定安装有位于水泵(10)上方的第一过滤网(6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腔体(59)内壁阵列分布有进水孔(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动力箱(27)左侧固定安装有温度感应器(2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养殖腔(2)左右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穿过导向套(18)并与其滑动连接的辅助滑杆(20)。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其步骤如下:一、检测:定期启动第二电机(54),第二电机(54)带动第四普通齿轮(53)旋转,第四普通齿轮(53)通过第三普通齿轮(52)和第二普通齿轮(49)的传动带动第四转轴(17)旋转,第四转轴(17)旋转带动第一缺齿齿轮(48)旋转,第一缺齿齿轮(48)旋转带动齿条(44)上升一定距离后下降,齿条(44)在升降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普通齿轮(43)旋转,第一普通齿轮(43)带动棘爪套(45)转动,棘爪套(45)转动带动第三转轴(46)转动,第三转轴(46)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41)转动,第四锥齿轮(41)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39)转动,第三锥齿轮(39)转动带动第一转轴(21)转动,第一转轴(21)转动带动套环(22)旋转,套环(22)旋转时搅动第一腔体(59)内部的水并通过离心力回正,如果水中的氧气过饱和则大量气泡会减缓套环(22)的旋转速度,进而导致套环(22)回正的幅度减小,当套环(22)回正时第一压板(28)下降压动压杆(30)下降,压杆(30)下降时带动套筒(35)下降戳动行程开关(38),行程开关(38)控制水泵(10)启动一段后关闭,事先将冷却箱(8)埋入地底,而养殖池(1)位于地上,水泵(10)启动后将地底低温的水送入养殖腔(2)内进行降温,增加养殖腔(2)中氧气的溶解度,避免气泡病的产生;二、调节:第一电机(33)能根据温度感应器(29)的数值高低进行正转或反转,第一电机(33)正反转能够带动第二锥齿轮(34)旋转,第二锥齿轮(34)旋转能够带动第一锥齿轮(32)旋转第一锥齿轮(32)旋转能够带动压杆(30)在套筒(35)内通过螺纹进行升降,进而能够配
合套环(22)回正的幅度,这样一来就能够检测养殖池内的水在不同的温度下是否处于氧气过饱和的情况;三、清洁:第四普通齿轮(53)转动时会带动第五普通齿轮(58)转动,第五普通齿轮(58)转动带动第六转轴(55)转动,第六转轴(55)转动带动第二缺齿齿轮(56)旋转,第二缺齿齿轮(56)旋转带动第七普通齿轮(57)旋转,第七普通齿轮(57)旋转带动第七转轴(14)旋转,第七转轴(14)旋转时通过螺旋槽(19)带动导向套(18)运动,导向套(18)运动带动第二过滤网(3)清除浮萍。

技术总结
一种蝌蚪养殖防治气泡病装置,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下方设有冷却箱,所述养殖池底部内部固定安装有穿过冷却箱顶部内壁的水管,所述养殖池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上固定安装有穿过冷却箱左端后延伸至养殖池上方的导管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定时测试养殖池水中气泡的析出量,如果气泡析出量过大则代表水中氧气过饱和,此时自动对养殖池中的水进行降温,使得水中能够溶解更多的氧气,防止气泡进入蝌蚪组织中,在对水进行降温同时还能定期清理睡眠的浮萍和浮游生物,防止产生过多的氧气,装置整体简单高效,方便快捷,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樊晓丽 林植华 郑强 温慧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丽水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3/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