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锁扣组件、锁扣装置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14:20: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扣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纵向可调节的锁扣。


背景技术:

2.常见的汽车前舱盖锁扣如采用焊接或铆接来固定在前舱盖的锁扣加强板上。锁扣不可调节,需夹具或工装通过调整前舱盖锁体来确保锁体与锁扣的相对位置精度,使前舱盖锁体与锁扣配合良好,保证前舱盖总成开关顺畅以及前舱盖与周边环境件的间隙面差。此种前舱盖锁扣连接方式虽然稳固性比较好,但是前舱盖锁体定位需要专用工装设备,成本较高。另外,由于前舱盖锁扣不可调节,在安装时若出现位置偏差,无法调整,只能通过调整前舱盖锁体进行调节,调节时需拆除较多的周边零件,调节工序复杂,耗费工时多,维护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4.根据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扣组件,包括:
5.锁扣主体,所述锁扣主体包括:第一支脚、第二支脚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近端的连接段,所述第一支脚具有大于所述第二支脚的长度,所述第一支脚的远端具有外螺纹;以及
6.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具有带有外螺纹的远端,并且所述调节螺栓的近端用于与所述第二支脚的远端配合;
7.其中,在安装时,所述锁扣主体和所述调节螺栓配合以形成锁扣环。
8.可选地,在所述的锁扣组件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栓的近端具有与所述第二支脚远端匹配的凹口,所述凹口的形状设置成在所述第二支脚远端配合在所述凹口中时允许所述调节螺栓相对于所述第二支脚远端转动,所述调节螺栓的近端外侧具有外多边形轮廓。
9.可选地,在所述的锁扣组件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栓的近端和所述第二支脚的远端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帽。
10.可选地,在所述的锁扣组件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脚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支脚加上所述调节螺栓的长度基本相等。
11.可选地,在所述的锁扣组件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平行,所述连接段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笔直段,或者所述连接段为连接至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的近端的弧形段。
12.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扣装置,包括:
13.根据各个实施例的锁扣组件;以及
14.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接收所述锁扣
主体的第一支脚的远端,所述第二螺母接收所述调节螺栓的远端。
15.可选地,在所述的锁扣装置中,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固定至所述支撑板。
16.可选地,在所述的锁扣装置中,所述第一螺母可旋转地铆接至所述支撑板。
17.可选地,在所述的锁扣装置中,所述第一螺母包括具有外多边形轮廓的螺母头,所述螺母头位于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锁扣主体相同的一侧。
18.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各个实施例所述的锁扣装置。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锁扣组件在安装后在纵向上可调节。
附图说明
20.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组成限制。此外,图中类似的数字用以表示类似的部件,其中:
2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立体图;
22.图2示出了图1的锁扣装置的分解视图;
23.图3示出了图1的锁扣装置的截面图;
24.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锁扣装置的立体图;以及
25.图5示出了图4的锁扣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考图1至图3来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锁扣装置10。锁扣装置10包括锁扣组件1和支撑板2。在锁扣装置10应用于车辆前舱盖的情况下,支撑板2可为前舱盖上的锁扣加强板,其可通过两端23,24固定至前舱盖盖板内侧,例如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来固定。此外,在锁扣组件应用于其他环境时,支撑板2可为任何的固定或安装支撑板。
27.如图2和图3更清楚地示出的,锁扣组件1可包括锁扣主体11和调节螺栓14在安装时(如图1所示)、例如安装到支撑板或者其他部件处时,锁扣主体11和调节螺栓14配合以在支撑板或者其他部件处形成锁扣环,该锁扣环用于与另一相对部件上的锁钩,锁栓等部件配合以构成锁定机构。锁扣主体11包括:第一支脚12、第二支脚13以及连接第一支脚12和第二支脚13的近端122,132的连接段16,第一支脚12具有大于第二支脚13的长度,第一支脚12的远端121具有外螺纹,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可具有或不具有外螺纹,例如呈圆柱形。调节螺栓14是与锁扣主体11可分开的独立部件,其具有近端142和远端141。调节螺栓14的远端141具有外螺纹,并且调节螺栓14的近端142用于与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配合。例如,调节螺栓14的近端142具有与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的匹配的凹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口的形状设置成在第二支脚远端131配合在凹口中时允许调节螺栓14相对于第二支脚远端131转动,例如该凹口具有与第二支脚远端131的圆柱形外形匹配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螺栓14的近端142和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帽15。橡胶帽15可加强调节螺栓14和锁扣主体11的第二支脚13的配合,由此避免两者之间的间隙和可能造成的异响。尽管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橡胶帽15示为单独的构件,在备选实施例中,橡胶帽15可附接在调节螺栓14或锁扣主体11的第二支脚13上。另外,调节螺栓14的近端142外侧可具有外多边形轮廓,以便与扳手等驱动部件配合。在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带有外螺纹时,调节螺栓
14的近端142的凹口可带有内螺纹,由此加强第二支脚13和调节螺栓14的配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和调节螺栓14的近端142可以采用其他适合的方式配合,只要该配合能够保证在图3的安装状态下锁扣主体11无法移动。
2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脚12与第二支脚13基本平行。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段16基本为垂直于第一支脚12与第二支脚13的笔直段。在备选实施例中,连接段16可为连接至第一支脚12与第二支脚13的近端之间的弧形段。在图3中清楚地示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脚12的长度与第二支脚13加上调节螺栓14的长度基本相等(偏差在百分之10以下),备选地,前者也可大于或小于后者(偏差在百分之10以上)。从图中可见,锁扣组件在组装时大致呈u型,以便于如锁钩,锁栓等装置配合。
29.如图所示,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第一螺母21接收锁扣主体的第一支脚12的远端121,第二螺母22接收调节螺栓14的远端141。为此,支撑板2上的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之间的间距需恰当地设置。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固定至2支撑板,例如固定至支撑板2的前侧或如图中那样固定至支撑板2的背侧。第一螺母21和第二螺母22例如可通过焊接、铆接等方式来固定至支撑板2。
30.以图3的情况为例来介绍该实施例中的锁扣装置如何调节。首先,通过扳手与调节螺栓14的近端142的外多边形轮廓接合来驱动进一步拧入调节螺栓14,使得调节螺栓14的近端142与锁扣主体11的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分离;然后,以锁扣主体11的第一支脚12为旋转轴旋转锁扣主体11,由此调节锁扣主体11的连接段16至支撑板2的距离,也即锁扣主体11的高度,并且在旋转整数圈后调节到位,此时锁扣主体11的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与调节螺栓14对准;最后,反向旋转调节螺栓14,使得调节螺栓14的近端142与锁扣主体11的第二支脚13的远端131配合,而橡胶帽处于它们之间。通过该方式可容易地调节锁扣装置的高度。
31.继续参考图4和图5来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锁扣装置。在该实施例中,与图1至3实施例相同的部件不再重复介绍,区别在于,支撑板2由支撑板3替代。支撑板3同样可例如通过螺栓33,34固定至车辆前舱盖内侧。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螺母32同样固定至支撑板3,例如固定至支撑板3的外侧,与锁扣主体11位于支撑板3的同一侧,而第一螺母31可旋转地铆接至支撑板3。另外,第一螺母31包括具有外多边形轮廓的螺母头311,该螺母头311位于支撑板3上与锁扣主体11相同的一侧处。在该布置中,锁扣装置调节与关于图3介绍的方式基本相同,然而其中旋转锁扣主体11来调节锁扣高度的步骤可通过旋转第一螺母31来替代。具体而言,在保持锁扣主体11静止的情况下,采用扳手等拧螺母头311来旋转第一螺母31,由此实现锁扣装置高度调节。由于无需旋转整数圈,通过该布置可实现更精细的锁扣装置高度调节。
32.本实用新型锁扣组件和锁扣装置可应用于车辆,例如车辆前舱盖。通过可调节的锁扣可降低对前舱盖锁体的位置要求,例如可避免通过调节锁体保证尺寸要求的繁琐调节方式,同时省去了锁体的特殊定位工装,节约成本和工时,方便后续售后维修。此外,锁扣的橡胶套结构可避免锁扣自身因配合间隙导致的异响问题。
33.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清楚地示出或描述了各个部件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更容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修改或变化。故应当理解的是,这
些修改或者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