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集烟罩结构及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5:10: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烟罩结构及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2.吸油烟机是改善厨房烹饪环境的常用电器,其通常包括集烟罩和机箱组件,机箱组件内设置有风机。吸油烟机的工作原理大致是,通过风机的驱动作用使烟气进入集烟罩、机箱组件的烟气通道后经排风管排放到室外。其中,集烟罩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拢烟面积,以能够更好的吸附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
3.目前,集烟罩通常为单腔进烟或双腔进烟等形式,在集烟罩加工完成后,集烟罩的进烟形式即固定不变。但是用户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涉及到多种烹饪工况,例如,使用单眼灶具、双眼灶具或更多眼灶具等,单一进烟形式的吸油烟机难以满足多种烹饪工况下的吸排烟要求。或者说,单一进烟形式的吸油烟机只能针对一种烹饪工况具有较好的油烟吸排效果,但是在另一种烹饪环境下,吸排油烟效果不佳,导致用户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烟罩及吸油烟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吸油烟机难以满足多种烹饪工况下的吸排烟要求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罩结构,包括集烟罩、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连接在所述集烟罩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集烟罩的进烟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或所述第二挡板能够沿所述集烟罩的左右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6.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沿所述集烟罩的进烟方向叠放;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在所述集烟罩的左右方向上形成进烟空隙。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还具有中间状态,在所述中间状态下,所述第二挡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一者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外侧,所述第二挡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左侧和右侧中的另一者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范围内或与第一挡板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边缘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能够滑动的一者或两者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安装在所述集烟罩上。
9.进一步地,所述滑轨组件包括固定轨和滑动轨,所述固定轨固定在所述集烟罩上,所述固定轨沿所述集烟罩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滑动轨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轨上,所述滑动轨与对应的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轨呈条形槽设置,所述固定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滑动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滑动轨套设在所述固定轨内,且所述第二限
位部抵接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内侧;
11.和/或;
12.所述固定轨的两端贯通,以使所述滑动轨能够相对所述固定轨向左和向右双向移动。
13.进一步地,所述集烟罩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能够移动的一者或两者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齿条,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集烟罩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沿所述集烟罩的左右方向设置,所述齿条与对应的第一挡板或第二挡板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固定设置,所述第二挡板能够移动,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集烟罩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上。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能够移动,所述第一挡板的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固定轨均设置在所述集烟罩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上,所述第一挡板的固定轨和所述第二挡板的固定轨在所述集烟罩的进烟方向上对齐设置。
17.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与所述集烟罩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间隔设置。
18.进一步地,所述集烟罩结构还包括调节板组件,所述调节板组件包括转动轴和调节板,所述转动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集烟罩的左右方向的中部,所述调节板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并能够以所述转动轴为轴在集烟罩的进烟口的左右方向翻转。
19.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组件还包括动力件,所述动力件安装在所述集烟罩上,所述动力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动力件为第二电机或手动旋钮。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烟机,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罩结构。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罩结构,包括集烟罩、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均连接在集烟罩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集烟罩的进烟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挡板和/或第二挡板能够沿集烟罩的左右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集烟罩的进烟方向叠放;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在集烟罩的左右方向上形成进烟空隙。通过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移动,可实现集烟罩的多种进烟方式,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沿集烟罩的进烟方向叠放,也即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左右方向上不具有进烟间隙,此时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位于集烟罩的左右方向的一侧,油烟可经集烟罩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进入集烟腔,可针对性应用于一侧灶具开启的情况;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位于集烟罩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油烟可经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边缘进入集烟腔内,此时可应用于两侧灶具同时开启的情况。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在集烟罩的左右方向上形成了进烟空隙,此时油烟可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进烟空隙进入集烟罩的集烟腔内,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此时与集烟罩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间隔设置,可满足三眼灶具或多眼灶具同时开启使用的需求;若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中其中一者与集烟罩的左侧壁连接,另一者与集烟罩的右侧壁连接,可满足中部灶具单独开启使用的情况。可见,本实用新型集烟罩结构能够具有多种进烟方式,从而能够根据烹饪工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进烟方式,以改善油烟吸排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烟机,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罩结构。本实用新型吸油烟机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集烟罩结构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内部主视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内部侧视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内部仰视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组件的示意图;
2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处于第二状态的示意图;
31.图8为图7所示的油烟机的仰视示意图;
3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第二挡板向左侧移动的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3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第二挡板向右移动的中间状态的示意图;
3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调节板组件摆动到右侧时的油烟流动示意图;
3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调节板组件摆动到左侧时的油烟流动示意图;
3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调节板组件摆动到中间时的油烟流动示意图;
37.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节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的使用过程控制图。
40.图标:100-集烟罩;101-左腔;102-中腔;103-右腔;110-第一挡板;120-第二挡板;130-滑轨组件;131-固定轨;132-滑动轨;133-第一限位部;134-第二限位部;140-驱动组件;141-第一电机;142-齿轮;143-齿条;200-调节板组件;210-转动轴;220-调节板;230-第二电机;310-左网罩;320-右网罩;330-油杯;340-连接板;350-风机系统;360-外壳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
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实施例
4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图3、图7、图11~图13中的箭头表示的烟气(气流)的流动。
44.如图1~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烟罩结构,包括集烟罩100、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均连接在集烟罩10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沿集烟罩100的进烟方向依次设置,且第一挡板110和/或第二挡板120能够沿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挡板110与第二挡板120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沿集烟罩100的进烟方向叠放;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挡板110与第二挡板120之间在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上形成进烟空隙。
45.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界定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是以包括该集烟罩结构的吸油烟机在使用状态下的方位进行的限定。具体而言,烹饪人员面向吸油烟机站立,烹饪人员的前后方向也即是吸油烟机和集烟罩100的前后方向,烹饪人员的左右方向也即是吸油烟机和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烹饪人员的上下方向大致是吸油烟机和集烟罩100的上下方向。在集烟罩100上下设置时,集烟罩100的进烟方向是从下往上的;在集烟罩100面向烹饪侧具有倾斜角度时,可参照图3所示,集烟罩100的进烟方向是从前下方至后上方的方向,也即大致垂直于集烟罩100的进烟口所在平面的方向。
46.其中,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均可以是一块或多块。在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为多块时,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的布置方式有多种,例如,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可以沿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交替间隔设置,再例如多块第一挡板110相邻依次设置,第二挡板120相邻依次设置。本实施例主要以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均为一块板为例进行说明。
47.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通过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的移动,可实现集烟罩100的多种进烟方式。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沿集烟罩100的进烟方向叠放,也即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在左右方向上不具有进烟间隙。此时根据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所处的位置,可以有多种进烟状态。例如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位于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的一侧,油烟可经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进入集烟腔,可针对性应用于一侧灶具开启的情况;再例如,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位于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的中间部位,油烟可经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的边缘进入集烟腔内,此时可应用于两侧灶具同时开启的情况。在第二状态下,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在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上形成了进烟空隙,此时油烟可从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之间的进烟空隙进入集烟罩100的集烟腔内。此时根据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的位置,也可以有多种进烟状态。例如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此时与集烟罩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间隔设置,可满足三眼灶具或多眼灶具同时开启使用的需求;再例如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中其中一者与集烟罩100的左侧壁连接,另一者与集烟罩100的右侧壁连接,可满足中部灶具单独开启使用的情况。
48.可见,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能够具有多种进烟方式,从而能够根据烹饪工况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进烟方式,以改善油烟吸排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
49.本实施例主要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均与集烟
罩1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间隔设置为例,也即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的移动能够形成三腔集烟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在目前多数灶具为双灶眼的情况下,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的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通常固定在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以能够实现双腔进烟,具体如图1所示。
50.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在从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过程中,可以具有中间状态,该中间状态也是能够固定维持的。在中间状态下,第二挡板1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左侧和右侧中的一者位于第一挡板1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外侧,第二挡板1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左侧和右侧中的另一者位于第一挡板1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内或与第一挡板110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边缘连接。这种中间状态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双腔的气流分配。具体的,图9所示的是右腔分风的状态,第一挡板110位于集烟罩100的中部,第二挡板120移到左边,第二挡板120的左侧相对第一挡板110向左侧伸出。第二挡板120的右侧与第一挡板110的左侧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可以平齐,即,第二挡板1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右侧与第一挡板110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左侧边缘连接;或第二挡板120的右侧依然位于第一挡板110的正上方,即,第二挡板12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右侧位于第一挡板11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内。此时第二挡板120堵住部分左边通风通道,使气流分配到右边,从而加大右边的风速,提升右边吸烟效果。图10所示的是左腔分风的状态,第一挡板110位于集烟罩100的中部,第二挡板120移到右边,第二挡板120的右侧相对第一挡板110向右侧伸出,第二挡板120的左侧与第一挡板110的右侧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可以平齐或第二挡板120的左侧依然位于第一挡板110的正上方,此时第二挡板120堵住部分右边通风通道,使气流分配到左边,从而加大左边的风速,提升左边吸烟效果。图2所示的是双腔分风的状态,第一挡板110位于集烟罩100的中部,且第二挡板120移到中间,使气流均匀分布左右,使左右腔均匀进风。
51.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的第一挡板110和/或第二挡板120的移动有多种形式,例如直接通过烹饪人员手动移动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中能够滑动的一者或两者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滑轨组件130,滑轨组件130安装在集烟罩100上。
52.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挡板110能够移动、第二挡板120固定时,第一挡板110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滑轨组件130。在第二挡板120能够移动、第一挡板110固定时,第二挡板120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滑轨组件130。在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均能够移动时,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滑轨组件130。
53.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滑轨组件130包括固定轨131和滑动轨132,固定轨131固定在集烟罩100上,固定轨131沿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延伸,滑动轨132滑动设置在固定轨131上,滑动轨132与对应的第一挡板110或第二挡板120连接。
54.可以理解的是,滑动轨132与固定轨131的配合,相当于形成了伸缩轨,在滑动轨132移动到固定轨131内时,滑轨组件130收缩,在滑动轨132伸出固定轨131时滑轨组件130伸长。该种结构形式的滑轨组件130占用空间较小,且滑动轨132能够通过固定轨131进行收纳,更加美观。
55.在一种具体形式中,固定轨131呈条形槽设置,固定轨13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33;滑动轨13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34,滑动轨132套设在固定轨131的槽内,且第二限位部134抵接在第一限位部133的内侧。
56.如图5所示,固定轨131相当于外滑轨,滑动轨132相当于内滑轨,固定轨131固定在
集烟罩100上,起到驱动作用,滑动轨132固定在第二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20上,第一挡板110和/或第二挡板120通过滑轨组件130进行左右移动。第二限位部134抵接在第一限位部133的内侧,从而通过第二限位部134与第一限位部133抵接,避免滑动轨132从固定轨131中滑落。同时,第一限位部133与第二限位部134的配合,可起到导向限位作用,使得滑动轨132的移动更加顺畅。
57.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轨131的两端是贯通的,以使滑动轨132能够相对固定轨131向左和向右双向移动。例如,第二挡板120连接的滑动轨132可相对其对应的固定轨131向左移动,如图9所示;第二挡板120连接的滑动轨132可相对其对应的固定轨131向右移动,如图10所示。
58.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还包括驱动组件140,驱动组件140与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中能够移动的一者或两者连接。
59.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140仅仅与能够移动的挡板连接,也即与连接有滑轨组件130的挡板连接。具体的,驱动组件140包括第一电机141和齿条143,第一电机141固定在集烟罩100上,第一电机14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142,齿轮142与齿条143啮合,齿条143沿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设置,齿条143与对应的第一挡板110或第二挡板120连接。
60.第一电机141固定在集烟罩100上起驱动左右,齿条143固定在第二挡板120或第一挡板110上,通过第一电机141驱动齿条143,最终驱动第一挡板110或第二挡板120。
61.下面介绍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的两种具体结构形式。
62.实施方式一:
63.第一挡板110固定设置,第二挡板120能够移动,第一挡板110设置在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上。
64.第一挡板110具体固定在集烟罩100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且第一挡板110位于集烟罩100的中部。第二挡板120的前端和后端连接有滑轨组件130,第二挡板120上连接有驱动组件140,在驱动组件140的作用下,第二挡板120沿左右方向的滑动实现第一状态、中间状态及第二状态的变化。
65.其中,驱动组件140的第一电机141的正转和反转可实现第二挡板120在多种状态下的往复运动。
66.实施方式二:
67.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均能够移动,第一挡板110的固定轨131和第二挡板120的固定轨131均设置在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上,第一挡板110的固定轨131和第二挡板120的固定轨131在集烟罩100的进烟方向上对齐设置。
68.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分别连接有驱动组件140,第一挡板110的滑动轨132可以左右滑动,第二挡板120的滑动轨132可以左右滑动,从而使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同理,驱动组件140的第一电机141的正转和反转可实现第二挡板120和第二挡板120在多种状态下的往复运动。
6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挡板110的滑动轨132和第二挡板120的滑动轨132中的其中一者相对其对应的固定轨131至少能够向左滑动,另一者相对其对应的固定轨131至少能够向右滑动,要说明的是,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至少能够相互背离移动以能够形成图7和图8所示的三腔进烟的状态。在其他情况下,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也可同向移动,以
作为调节烟气气流的方式使用。
70.本实施方式二通过第一挡板110、第二挡板120的移动,集烟罩100可以形成三个均分腔,分别为左腔101、中腔102、右腔103。此方案,可适用大致等间距设置的三眼灶具。
71.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还可结合调节板组件200,进一步提高吸排油烟效果。具体的,集烟罩结构还包括调节板组件200,调节板组件200包括转动轴210和调节板220,转动轴210可转动的安装在集烟罩100的左右方向的中部,调节板220安装在转动轴210上并能够以转动轴210为轴在集烟罩100的进烟口的左右方向翻转。
72.其中,调节板组件200还包括动力件,动力件安装在集烟罩100上,动力件与转动轴210连接,动力件为第二电机230或手动旋钮。
73.如图11~图13所示,下面以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的第一挡板110和第二挡板120叠放,并位于集烟罩100的中部,形成双腔进烟结构为例,具体说明调节板组件200的作用。
74.实施方式三:
75.动力件为第二电机230。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电机230安装在外壳组合360上,调节板220连接的转动轴210安装在第二电机230上,可以转动,从而对流量进行分配。调节板220可以用一块,也可以用两块或多块。
76.如图11所示,第二电机230转动,把调节板220转到右边,堵住部分右边通风通道,使气流分配到左边,从而加大左边的风速,提升左边吸烟效果。如图12所示,第二电机230转动,把调节板220转到左边,堵住部分左边通风通道,使气流分配到右边,从而加大右边的风速,提升右边吸烟效果。
77.另外,在左边和油边通风通道均正常进风时,油烟通过左网罩310、右网罩320进入外壳组合360,由于进风口离得比较近,所以两股气流会产生碰撞,产生漩涡引起流线干扰产生紊流,从而影响吸烟效果和噪音。针对该问题,如图13所示,调节板220可放中间,隔离两股气流,理顺气流,从而进一步提升提高吸烟效果,同时降低烟机噪音。
78.实施方式四
79.动力件为手动旋钮。转动轴210为阻尼轴承,阻尼轴承安装在外壳组合360上,调节板220安装在阻尼轴承上,手动旋钮可和阻尼轴承、调节板连接,手动旋钮安装在集烟罩100面向烹饪人员的前侧,通过手动旋钮可以手动调节调节板220。
80.同理,通过手动旋钮转动,把调节板220转到右边,堵住部分右边通风通道,使气流分配到左边,从而加大左边的风速,提升左边吸烟效果。调节板220转到左边,堵住部分左边通风通道,使气流分配到右边,从而加大右边的风速,提升右边吸烟效果。在左边和油边通风通道均正常进风时,调节板220可放中间,隔离两股气球,理顺气流,从而进一步提升提高吸烟效果,同时降低烟机噪音。
81.针对具体实施方式三和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例吸油烟机的分风控制逻辑大致是,灶具上传左右灶使用状态给吸油烟机实现联动。具体的,风门控制逻辑大致为:左灶使用,开启左腔,右灶使用开启右腔,左灶和右灶同时使用,此时需要开启左腔和右腔。风量联动逻辑大致为:两个炉头其中一个以上使用大火开启强档风量,两个炉头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使用小火开启弱档风量,两个炉头都不使用延时一分钟关机。
82.具体的使用过程如图16所示,灶具启动,第一种情况是仅有左灶启动,检测左灶旋钮的状态,如果左灶旋钮未旋转到底,检测左侧旋钮位置,采用双向2.4g无线模块传递灶具
信息,灶具信息传递给烟机第二电机,烟机分风电机驱动,采用直流电机配合hall(霍尔)位置传感器,实现正反转及精确位置控制,挡板位置根据旋钮位置变动,调节左腔的大小。如果左灶旋钮旋到底,左腔全开,右腔关闭。
83.第二种情况是,双灶均打开,此时吸油烟机的左腔和右腔全开启。
84.第三种情况是,仅开启右灶,检测右灶的状态,如果右灶全开,烟机左腔关闭,右腔全开;如果右灶小火,检测右灶旋钮位置,采用双向2.4g无线模块传递灶具信息,灶具信息传递给烟机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采用直流电机配合hall位置传感器,实现正反转及精确位置控制,挡板位置根据旋钮位置变动,调节右腔的大小。
8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本实施例提供的集烟罩结构。
86.其中,集烟罩结构具体还包括左网罩310、油杯330、右网罩320,吸油烟机还包括风机系统350和外壳组合360及连接板340。集烟罩100和连接板340用螺钉固定,连接板340和外壳组合360用螺钉固定,左网罩310、右网罩320安装在集烟罩100上,可以拆卸。油杯330通过卡片固定在集烟罩100上,风机系统350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组合360上。
87.本实施例吸油烟机与本实施例提供的集烟罩结构的具体介绍可以相互参照。本实施例吸油烟机与本实施例集烟罩结构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8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