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公寓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2:20: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寓组合床。


背景技术:

2.组合床是集合床体、柜体与桌体的组合形式的家具,组合床用于公寓或宿舍使用时,公寓或宿舍内的安装空间有限,为在有效的安装空间内确保组合床的合理应用,通常会将床体设置成上下床结构,上方床板用于休息,在上方床板的下方空间用于安装桌体或其他床板,以提高组合床在小空间内的利用率。
3.现有技术中的上下床结构的床体,为确保上方床板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会在上方床板上设置防摔的栏杆(挡板),栏杆主要包括水平设置的主杆及主杆上并排设置的多个竖直杆,每个竖直杆与上方床板连接,使得栏杆能用于避免使用者翻出上方床板。
4.但是,栏杆的隐私性较差,所以现有技术中还在上方床板外侧边缘设置挡板,用于防止使用者滚落的同时还能确保一定的隐私性。
5.板状结构的挡板,虽然能保证一定的私密性,同时还能防摔,但是,由于挡板不能有效缓冲碰撞带来的伤害,在使用过程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使用者碰伤,所以,现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既能减缓碰撞伤害还能确保一定私密性的防摔的组合床。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寓组合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下床结构的床体的挡板不能兼具私密性和防撞性能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公寓组合床,包括上下床结构的床体,所述床体包括上方床板,所述上方床板设有用于防摔的挡板,所述挡板包括通过吹塑成型且呈中空结构的外框及设置在外框内的多个加强板,
8.所述外框靠近上方床板的床头与床尾的位置分别设有观察孔与上下扶手孔。
9.进一步,所述外框呈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所述外框的下侧边与上方床板固定,且所述外框的高度为330mm—350mm。
10.进一步,所述床体还包括床架,所述上方床板为成列且相邻设置的两个,两上方床板均与床架固定,且每个上方床板均设有防摔挡板,
11.在其中一个上方床板的下方设有与床架固定连接的下方床板,在另一上方床板的下方设有桌体。
12.进一步,所述床架包括竖直设置的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分为并排设置的三个支撑组,两上方床板分别设置在任意相邻的两支撑组之间并与对应的立柱固定连接。
13.进一步,所述立柱呈中空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立柱的外壁围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锥形的加强筋结构及二次曲线结构。
14.进一步,两所述上方床板与下方床板的床头位置均设有床前防护板,
15.所述床前防护板包括通过吹塑成型且呈中空结构的框架及设置在框架内的多个
内置板,所述框架竖直设置且与立柱固定,且所述框架上设有多个握提扶手孔。
16.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攀爬至两上方床板的爬梯,
17.所述爬梯包括竖直并平行设置的两扶杆及设置在两扶杆之间的多个踏板,其中,两扶杆与床架固定,
18.所述扶杆上端设有弧形结构的抓把段;
19.所述踏板上设有嵌设有夜光条,且在踏板使用侧设有防滑脚钉层。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挡板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吹塑件结构的外框可有效缓冲碰撞带来的伤害,而在外框内还设有加强板,使得整个挡板在内置了可强化整体的结构,同时为增加整个挡板的私密性,只需要确保挡板有足够的高度即可;而为了在设置挡板后,使用者不用起床对床下空间进行观察,本实用新型在外框上还设有观察孔;而为了方便上下床的安全,在外框上还设有上下扶手孔;使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挡板在满足私密性的同时还具有减缓碰撞带来的伤害的功能,同时还能满足用于观察、攀爬着力的多种功能,使得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挡板的应用更加广阔。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4中a部放大图;
26.图6中为本实用新型立柱(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横截面图。
27.图中:1、上方床板;11、侧拉杆;12、床厅杆;13、铺板;2、挡板;22、加强板; 21、外框;23、观察孔;24、中部扶手孔;25、上下扶手孔;3、床前防护板;31、框架; 32、内置板;41、第一立柱;42、第二立柱;411、加强筋结构;412、二次曲线结构;5、爬梯;51、扶杆;52、踏板;53、抓把段;54、连接管;55、防滑脚钉层;56、夜光条; 6、桌体;7、柜体;8、下方床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公寓组合床,包括上下床结构的床体、桌体6与柜体7,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床体包括床架、设置在床架上的两个上方床板1及设置在其中一个上方床板1下方的下方床板8,桌体6设置在另一个上方床板1的下方。柜体7设置在整个床体的一侧,柜体7的安装可以根据安装空间的具体结构合理设置。
30.如图1、2所示,为使整个床架能对两个上方床板1、下方床板8进行稳固连接,所述床架包括六个竖直设置的立柱,其中四个立柱设置在空间虚拟的长方体的四个棱边位置,称为第一立柱41,且位于该虚拟的长方体短边连接位置的两第一立柱41配合使用为一组;六个立柱中剩余的两个立柱分别位于虚拟的长方体长边所在的两第一立柱41之间,两立柱相对设置,称为第二立柱42;任意位于虚拟的长方体短边的两第一立柱41与两第二立柱42均构成用于安装上方床板1的矩形安装空间。
31.如图1、2所示,每个上方床板1/下方床板8均包括与矩形安装空间配合安装的矩形
的床板架与床板架上设置的矩形的铺板13,床板架包括两个侧拉杆11与两个床厅杆12及设置在两个侧拉杆11之间的多个横向连接杆(图中未显示),铺板13设置在多个横向连接杆上并与整个床板架固定。侧拉杆11设置在第一立柱41与第二立柱42之间并与第一立柱41与第二立柱42焊接,其中一个床厅杆12设置在两第一立柱41之间并与两第一立柱 41焊接,另一个床厅杆12设置在两第二立柱42之间并与两第二立柱42焊接,且位于另一个矩形安装空间的上方床板1的其中一个床厅杆12与该矩形安装空间内的上方床板1 设置在两第二立柱42之间的床厅杆12供用。
32.如图1、2、3所示,安装好床架与上方床板1/下方床板8后,需要设置对应的挡板2 与床前防护板3,挡板2主要用于防止使用者从上方床板1上滚落,具体的,所述所述挡板2包括通过吹塑成型且呈中空结构的外框21及设置在外框21内的多个加强板22,所述外框21靠近上方床板1的床头与床尾的位置分别设有观察孔23与上下扶手孔25。在外框 21上还设有中部扶手孔24与多个安装孔,加强板22设置在安装孔内。
33.外框21呈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外框21固定在对应的上方床板1对应的侧拉杆11 上,并沿第一立柱41与第二立柱42延伸设置,且所述外框21的高度为330mm—350mm。外框21的高度为330mm—350mm更便于在床上靠卧,同时还能区别私密性,同时,挡板 2的外框21为中空吹塑件,内置的加强板22为木板,使得挡板2可有效缓冲碰撞带来的伤害,也可避免档主物品掉落的安全隐患;并且为了在设置挡板2后,使用者不用起床对床下空间进行观察,本实用新型在外框21上还设有观察孔23,而为了方便上下床的安全,在外框21上还设有上下扶手孔25。
34.如图1、2所示,床前防护板3设置在配合使用的两第一立柱41之间并与两第一立柱 41固定,同时还与对应的床厅杆12固定。所述床前防护板3包括通过吹塑成型且呈中空结构的框架31及设置在框架31内的多个内置板32,所述框架31竖直设置且与第一立柱 41固定,所述框架31上设有多个握提扶手孔。床前防护板3高度为300mm,符合国标要求,并且框架31也为中空吹塑件,且内置板32为木板,使得整个床前防护板3可有效缓冲碰撞带来的伤害,也可避免档主物品掉落的安全隐患。
35.如图4、5所示,为便于使用者攀爬至上方床板1,还包括用于攀爬至两上方床板1的爬梯5,爬梯5靠近挡板2所在侧设置,所述爬梯5包括竖直并平行设置的两扶杆51及设置在两扶杆51之间的多个踏板52,其中,两扶杆51分别与两个上方床板1上安装挡板2 的侧拉杆11固定,所述扶杆51上端设有弧形结构的抓把段53;所述踏板52上设有嵌设有夜光条56,且在踏板52使用侧设有防滑脚钉层55。抓把段53采用新型人体工程学设计(泳池扶手型状态),方便使用者使用;而在每个踏板52的正视面内嵌入夜光条56和正平面内嵌设夜光条56,便于爬梯5在夜间使用;在踏板52上设置的防滑脚钉层55为均布设置的多个m凸面的防滑脚钉;并且在两扶杆51中下部还设有连接管54,连接管54 采用尺寸为φ19mm(
±
1mm),并采用壁厚≥1.2mm圆与厚≥2mm冷板组成。连接管54 与第二立柱42固定,用于加强整个爬梯5的稳固性。
36.为使侧拉杆11与床厅杆12能有更好的承受能力,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侧拉杆11与床厅杆12为冷轧闭口型材结构。
37.如图6所示,为使立柱支撑能力更好,安装后的稳固性更高,所述第一立柱41与第二立柱42均呈中空设置的管状结构,所述立柱的外壁围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锥形
的加强筋结构411及二次曲线结构412。第一立柱41/第二立柱42为八边型管材,前、后及左右任意一侧为直面,直面与直面的连接位置设计内凹的倾斜的锥形加强筋结构411,有效的消除应力减小承重压强(大大加强径向受力效果);第一立柱41/第二立柱42具有二次曲线结构412形成内凹式c型面凹槽,不仅美观大方,无锐有防撞效果,大大强轴向受力效果。
38.第一立柱41/第二立柱42与床前防护板3连接采用冷冲压连接方式,装配后经受得起较大径向、轴向受力、冲击力不变形、撕裂等现象的出现。第一立柱41/第二立柱42设计为多重曲面咬合连接可形成有效力学受力结构。
3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