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口罩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6 00:14: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口罩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为了应对日益变差的空气质量以及流行性疾病,人们通常采用佩戴口罩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根据材质可分为医用口罩和非医用口罩,其中,医用防护类口罩较非医用类口罩,即生活类口罩过滤效果更好,但生活类口罩由于其较低的生产要求也相对医用防护类口罩具有更多的种类。
3.在目前的市场中,存在一些自身带有特殊气味的口罩,如带有各类花香的布料口罩,以使使用者在日常佩戴时可有额外的佩戴体验。
4.但是,针对上述带有特定气味的生活类口罩,因其生产规模较小,使得其所具有的气味种类相对较少,对常佩戴此类口罩的使用者而言,其选择将受到一定限制,且难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定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制备装置,以令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气味材料的选择,并简单快速地制备出具有特殊气味的口罩。
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口罩制备装置,其包括:
7.两个加热辊,两个所述加热辊用于加热熔胶膜,以使两个无纺布粘接;
8.两个无纺布上料辊,两个所述无纺布上料辊分别用于输送无纺布;
9.两个转向辊,其间隔设置,以形成一气味物料接收口,两个转向辊分别用于将其所在侧的无纺布上料辊输送的无纺布导入两个加热辊之间;
10.熔胶膜上料辊,沿无纺布输送方向,其位于转向辊的上游且位于无纺布上料辊的下游,所述熔胶膜上料辊与无纺布上料辊位于无纺布的同一侧,并用于将熔胶膜贴于无纺布上;
11.加料箱,其位于气味物料接收口上方,并用于向气味物料接收口投放气味物料;
12.控制机构,其与加料箱、加热辊连接。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料箱包括:
14.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用于干燥气味物料的原材料;
15.破碎箱,所述破碎箱与所述干燥箱相连通,并位于气味物料接收口的上方,用于破碎气味物料的原材料。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箱包括箱体,以及间隔地设于所述箱体内的破碎辊,箱体上部设有与干燥箱连通的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气味物料接收口上方。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箱下方设有送料漏斗,两个所述转向辊对称安装在所述送料漏斗的下方两侧。
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漏斗下方设置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自送料漏斗朝加热辊延伸,且远离送料漏斗的两侧与其两侧的无纺布平行,并形成供气味物料落入的间隙;
19.所述送料漏斗底端与转向辊、加热辊的轴向两端设有贴合板,所述贴合板与分流板以及两侧的无纺布层贴合。
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破碎箱与送料漏斗之间设有过滤板,用于过滤气味物料。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燥箱内有干燥电阻丝,所述干燥电阻丝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
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熔胶膜上料辊的数量有两个。
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纺布上料辊上沿轴向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与套设在其上的无纺布料筒内部的凸块相适应;
24.所述熔胶膜上料辊上沿轴向也设置有凹槽,凹槽用于与套设在其上的熔胶膜料筒内部的凸块相适应;
25.所述无纺布上料辊与熔胶膜上料辊的端部设有可移动的挡块。
26.一些实施例中,口罩制备装置还包括:
27.沿无纺布输送方向,在加热辊下游依次设置有动力辊和切割辊,所述动力辊和所述切割辊与控制机构连接。
2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实现口罩的自动制备,并且能够根据使用者的自身喜好添加气味物料,实现了特殊气味口罩的自主制备。
2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制备装置,由于加料箱能够完成不同气味物料的投放,两个无纺布上料辊,以及熔胶膜上料辊,两个转向辊,两个加热辊作为口罩制作的流水线,其中,两个无纺布上料辊提供作为口罩原材料的内外两层无纺布,熔胶膜层位于两层无纺布原料之间,并在加热辊的加热压合下使无纺布粘连成口罩;控制机构对加料箱以及加热辊进行控制,加热辊又能够对无纺布上料辊、熔胶膜上料辊以及转向辊进行带动,能够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因此,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气味口罩的制作,并且能够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完成口罩制作,过程简单迅速,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罩制备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3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罩制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34.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35.图5为分流板与无纺布层的位置关系。
36.图中:1、机箱外壳;2、加料箱;21、干燥箱;211、投料口;212、干燥电阻丝;213、导向阀门;22、破碎箱;221、箱体;222、破碎辊;23、气味物料接收口;3、送料漏斗;31、过滤板;4、无纺布上料辊;5、熔胶膜上料辊;6、转向辊;7、加热辊;8、控制机构;9、凹槽;10、挡块;11、分
流板;111、间隙;12、贴合板;13、动力辊;14、切割辊;15、送出辊;16、接收口;17、辅助辊。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制备装置,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因市场上特殊气味口罩种类有限,口罩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喜好定制特定气味口罩的问题。
39.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口罩制备装置,其包括两个加热辊7,两个无纺布上料辊4,两个转向辊6,熔胶膜上料辊5,加料箱2以及控制机构8。其中,两个加热辊7用于对熔胶膜加热,以使两层无纺布粘连在一起;两个无纺布上料辊4分别用于输送无纺布;两个转向辊6间隔设置,并形成了一个气味物料接收口23,两个转向辊6分别用于将其所在侧的无纺布上料辊4输送的无纺布导入两个加热辊7之间;熔胶膜上料辊5沿无纺布的输送方向,位于转向辊6的上游,无纺布上料辊4的下游,并且,熔胶膜上料辊5与无纺布上料辊4位于无纺布的同一侧,并用于将熔胶膜贴于无纺布上。具体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无纺布上料辊4与熔胶膜上料辊5分别输送出无纺布与熔胶膜,经转向辊6转向,使熔胶膜层转向至两层无纺布之间,再通过转向辊6下游的加热辊7加热,熔胶膜融化,两层无纺布粘合在一起,形成口罩的基本雏形。
40.加料箱2位于两个转向辊6形成的气味物料接收口23的上方,并用于向气味物料接收口23投放气味物料。在加料箱2中,使用者可以投入自己喜欢的气味物料进行投放,实现特殊气味口罩的定制。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口罩制备装置,由于加料箱2能够完成不同气味物料的投放,两个无纺布上料辊4,以及熔胶膜上料辊5,两个转向辊6,两个加热辊7作为口罩制作的流水线,其中,两个无纺布上料辊4提供作为口罩原材料的内外两层无纺布,熔胶膜上料辊5位于两层无纺布原料之间,并在加热辊7的加热压合下使无纺布粘连成口罩;控制机构8对加料箱2以及加热辊7进行控制,加热辊7又能够对无纺布上料辊4、熔胶膜上料辊5以及转向辊6进行带动,能够实现全过程的自动化,因此,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不同气味口罩的制作,并且能够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自动完成口罩制作,过程简单迅速,容易操作。
4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加料箱2包括干燥箱21和破碎箱22,其中,干燥箱21用于气味物料的干燥,破碎箱22用于气味物料的破碎。具体地,破碎箱22与干燥箱21相连,并且,破碎箱22位于气味物料接收口23的上方,用于破碎在干燥箱21中干燥好的气味物料。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干燥箱21位于破碎箱22的斜上方,且干燥箱21的底端向破碎箱22所在的位置倾斜,倾斜的一端开设有进料口,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使气味物料向破碎箱22输送。
4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所示,破碎箱22包括箱体221,以及间隔设于箱体221内的破碎辊222,箱体221上部设有一个与干燥箱21连通的进料口,并且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用于放出破碎后的物料,位于与气味物料接收口23的上方。
44.具体地,结合图4所示,干燥箱21与破碎箱22相通的进料口处有一个导向阀门213,导向阀门213与控制机构8相连,当进料口需要打开时,控制机构8控制导向阀门213打开。同
时,导向阀门213也起到导向的作用:导向阀门213在打开时,其自由端指向两个破碎辊222的中央,使干燥后的气味物料可落于两个破碎辊222的中部凹陷区域,进而顺利破碎。
4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所示,破碎箱22下方设有送料漏斗3,两个转向辊6对称地安装在送料漏斗3的下方两侧。具体地,送料漏斗3与控制机构8相连接,送料漏斗3底部设有控制阀门,控制机构8控制送料漏斗3在需要的时候打开控制阀门,送出气味物料。
4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至图5所示,送料漏斗3的漏斗口下方设置有分流板11,分流板11为一个上宽下窄的、沿竖直方向对称的四边形,其顶端对准送料漏斗3的漏斗口,自漏斗口延伸至加热辊7的顶端,分流板11的底端尖部对准两个加热辊7的中央,并且,其远离送料漏斗3的两侧与其两侧的无纺布层平行,结合图5所示,形成了供气味物料落入的间隙111。分流板11的作用是保障经过干燥、破碎后气味物料粉末能够均匀地落入间隙111中,使最终两侧无纺布层在压合后能够形成较为均匀的气味物料层。若没有该分流板11,气味物料粉末将直接落入两侧无纺布之间并形成堆起,进而在加热辊7压合时出现不规则的物料疙瘩,影响后续佩戴,以及出现口罩上各个区域气味浓度不一的情况。
47.此外,参见图1所示,在送料漏斗3底端与转向辊6、加热辊7的轴向两端设置有贴合板12,贴合板12与分流板11以及其两侧的无纺布层贴合,可以避免气味物料粉末因没有遮挡物,从加热辊7轴向漏出,使无纺布层中的气味物料减少,效果大打折扣,并且造成浪费。
48.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示,破碎箱22与送料漏斗3之间设置有过滤板31,用于过滤气味物料的粉末。具体地,气味物料经破碎箱22破碎后,经过过滤板31,过滤板31能够将少数较大的颗粒滤除,保证细料送入送料漏斗3进行下一步。优选地,过滤板31能够抽出,对其上的剩余杂物进行清理。
49.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所示,干燥箱21内有干燥电阻丝212,干燥电阻丝212与控制机构8相连接。具体地,控制机构8可以通过对干燥电阻丝212的控制设定干燥箱21内的干燥时间与温度,实现智能化控制。
50.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干燥箱21还具有一个投料口211,投料口211位于干燥箱21的顶端,且投料口211具有开启和关闭的状态,投料时打开投料口211,干燥箱21运行时关闭投料口211。优选地,投料口211与控制机构8连接,可以对控制机构8设定好程序,投料口211自行开启,待制作者投入气味物料的原材料后,自动闭合。
5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无纺布上料辊4上套设有无纺布料筒,熔胶膜上料辊5上套设有熔胶膜料筒,并且,无纺布上料辊4与熔胶膜上料辊5均沿轴向设置有凹槽9,所述无纺布料筒、熔胶膜上料筒上设置有与凹槽9相适应的凸块。具体参见图2所示,以无纺布上料辊4为例,其沿辊的轴向设置有凹槽9,无纺布料筒与无纺布上料辊4相套设的内部有与凹槽9相适配的凸条。具体地,当无纺布上料辊4与无纺布料筒同步转动时,凸条与凹槽9可以起到防止两者相对滑动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一些防止无纺布料筒脱落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凸块与凹槽9可以不止有一条。
52.此外,参见图1与图2所示,无纺布上料辊4与熔胶膜上料辊5的端部都设有可移动的挡块10。具体参见图2所示,依旧以无纺布上料辊4为例,挡块10滑设于无纺布上料辊4的辊体端部,且挡块10自身有一定的重量,能够使挡块10不随辊体的转动而转动,始终由于重力作用,位于辊体端部靠近地面的一方;挡块10可以遮挡无纺布料筒,起到限位的作用,避
免其沿轴向晃动,甚至脱离无纺布上料辊4。当然,这只是挡块10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也可以将挡块10设置为搭扣的形式,当无纺布料筒套设于无纺布上料辊4上后,搭扣放下,依旧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
5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所示,熔胶膜上料辊5有两个。熔胶膜上料辊5为两个无纺布层提供粘合材料,两层粘合材料可以令制作出来的口罩更牢固。当然,也可以只有一个熔胶膜上料辊5。
54.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该口罩制备装置还包括两个动力辊13和两个切割辊14,其中,动力辊13和切割辊14两两并列,并依次设置在加热辊7的下游,并且两者与控制机构8相连接,动力辊13为其上游的转向辊6、熔胶膜上料辊5以及无纺布上料辊4提供主动的动力,使三者配合其转动速度转动并送出无纺布及熔胶膜;切割辊14用于将连续的无纺布切割分段,分段后的无纺布段形成口罩主体,在送出辊15的作用下送出机箱。接收口16用于接收口罩主体。最终得到的口罩主体,在两端人工粘接挂耳绳后即可得到具有气味物料夹层的口罩。
5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加热辊7与动力辊13之间,设置有一个辅助辊17,辅助辊17用于将从两个加热辊7输送出的无纺布层以更顺畅的形式导入两个动力辊13之间,比如,如图3所示,经加热辊7、辅助辊17与动力辊13的无纺布能够形成一个直角边,使无纺布的输送更顺畅,同时兼具美观。
5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结构安装在一个机箱外壳1中,并且该机箱外壳1可以开闭,结合图1所示,机箱外壳1有一扇可以开合的门,可以进行无纺布料筒与熔胶膜料筒的更换,当口罩处于制备状态时,可以将机箱外壳1的门关闭,防止外界灰尘污染。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