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晶天线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3:54: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液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天线。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利用液晶实现移相功能的天线,其中包括多个液晶移相器单元组成的阵列,随着天线增益需求的提升,阵列中液晶移相器的数量越来越多,所需要的驱动信号线的数量就越多,且较多数量的驱动信号线容易和天线的馈电网络线产生耦合,导致信号干扰,不利于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天线,可以降低天线中信号线的数量且改善不同类型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干扰,利于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4.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天线,包括:
5.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液晶移相器单元;
6.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条数据线;
7.沿第二方向排列的多条扫描线;
8.与每个所述液晶移相器单元对应的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第一端电连接于对应的数据线,所述晶体管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中的第一电极,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电连接于对应的扫描线;
9.馈电网络线,所述馈电网络线在各液晶移相器单元之间延伸;
10.所述馈电网络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馈电网络线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馈电网络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1.第i扫描线包括扫描线凸起部,第i扫描线和第i 1扫描线之间设置有与第i扫描线对应的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馈电网络线,所述扫描线凸起部朝背离与第i扫描线对应的所述第一馈电网络线一侧凸起,所述第i扫描线为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至少一条;
12.和/或,第j数据线包括数据线凸起部,第j数据线和第j-1数据线之间设置有与第j数据线对应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馈电网络线,所述数据线凸起部朝背离与第j数据线对应的所述第二馈电网络线一侧凸起,所述第j数据线为所述多条数据线中的至少一条。
1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晶天线,设置与每行液晶移相器单元对应的扫描线,与每列液晶移相器单元对应的数据线,与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对应的晶体管,液晶天线工作时,多条扫描线依次提供导通电平,具有导通电平的扫描线所对应的晶体管导通,使得数据线可以传输信号至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即使数据线可以分时传输信号至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从而节省了数据线的数量,另外,通过扫描线或数据线的凸起设置,使得扫描线或数据线尽量避开对应的馈电网络线,以减少馈电网络线上所传输信号与其他类型信号线上所传输信号的干扰,以改善天线的信号传输质量,利于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天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天线在部分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1中第2扫描线周边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位图1中第4数据线周边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天线在部分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天线在部分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图1中液晶天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图8中部分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图9中aa’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图9中bb’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天线在包括晶体管的部分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图1中部分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图9中cc’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3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天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液晶天线在部分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2扫描线周边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位图 1中第4数据线周边区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天线,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沿第一方向h1排列的多条数据线2;沿第二方向h2排列的多条扫描线3;与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对应的晶体管4,晶体管4的第一端电连接于对应的数据线2,晶体管4的第二端电连接于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中的第一电极51,另外,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还包括液晶层50和第二电极52,液晶层50位于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之间,各液晶移相器单元1中的第一电极51独立设置,第一电极 51可以为块状电极,也可以为蛇形、梳齿形、多边形或其他形状的电极,本技术实施例对于第一电极51的形状不作限定,晶体管4的控制端电连接于对应的扫描线3;馈电网络线6,馈电网络线6在各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延伸;馈电网络线6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和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第一馈电网络线61和第二馈电网络线62 均属于馈电网络线6,在多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形成的阵列中,馈电网
络线6分布于各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并在馈电网络线的末端可以耦合连接于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第一电极51,第一方向h1和第二方向h2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h1和第二方向h2垂直;第i扫描线3包括扫描线凸起部 31,第i扫描线3和第i 1扫描线3之间设置有与第i扫描线3对应的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扫描线凸起部31朝背离与第i扫描线3 对应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一侧凸起,第i扫描线3为多条扫描线3中的至少一条;和/或,第j数据线2包括数据线凸起部21,第j数据线2和第j-1数据线2之间设置有与第j数据线2对应的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数据线凸起部21朝背离与第j数据线2对应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一侧凸起,第j数据线2为多条数据线2中的至少一条。
32.具体地,馈电网络线6用于为第一电极51提供高频的电磁波信号,天线工作时,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上分别施加直流电压产生电场,液晶层 50中的液晶在该电场作用下偏转,偏转的液晶用于改变电磁波的相位,以实现移相功能,其中,第二电极52上所施加的电压为固定电位,例如地电位,即使第二电极52接地,而第一电极51上的直流电压来自于数据线2,以第一方向h1为行方向,第二方向h2为列方向为例,每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对应一条扫描线3,每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对应一条数据线2,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对应一个晶体管4,扫描线3用于控制其对应连接的晶体管4导通或截止,晶体管4导通时,其对应的数据线2与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第一电极51之间导通,数据线2上的直流电压可以通过晶体管4传输至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第一电极51上,晶体管4截止时,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第一电极51被阻断和数据线2之间的连通,第一电极51上保存上一次由数据线2所提供的直流电压值。例如,呈阵列排布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 可以采用扫描的方式进行驱动,例如,从上至下的多条扫描线3逐行提供导通信号,使液晶移相器单元1逐行接收数据线2上的电压,这样,通过扫描线3和数据线2之间的配合,可以使数据线2分时向同一列液晶移相器单元 1中的第一电极51提供对应的电压值,无需每一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单独通过信号线进行驱动,从而节省了信号线的数量。假设扫描线3的数量为a,i 可以取1~a-1中的任意值,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a=8,即一共有8条扫描线 3,i的取值具体为2、3、4、5、6和7,也就是说,从第2扫描线3至第8扫描线3这6条扫描线3上均具有上述扫描线凸起部31,本技术实施例对于i 的取值不作限定,也就是说,在其他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i可以取任意一个或多个值。如图1和图3所示,以第2扫描线3周边区域的结构为例,第2 扫描线3和第3扫描线3之间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即图3中第2扫描线3 下方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为与第2扫描线3对应的馈电网络线,第2扫描线3的扫描线凸起部31朝背离该第一馈电网络线61的一侧凸起,即第2扫描线3向上凸起形成弯折的扫描线结构,这样,可以增大扫描线凸起部31与对应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之间的距离,以减少馈电网络线6上所传输的电磁波信号与扫描线3上所传输的信号之间的干扰,以改善天线的信号传输质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扫描线3的中间具有向上凸起的扫描线凸起部31,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扫描线凸起部31在扫描线3上所在的位置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使扫描线3尽量避开对应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 即可,例如,第3扫描线3上的扫描线凸起部31位于左右两侧,即第3扫描线3在左右两侧形成向上凸起的扫描线凸起部31,以尽量避开第3扫描线3 下方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类似地,假设数据线2的数量为b,j可以取1~b
-ꢀ
1中的任意值,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b=8,即一共有8条数据线2,j的取值具体为4、5和7,也就是说,这3条数据线2上均具有上述数据线凸起部21,本技术实施例对于j的取值不作限定,也就是说,在其他可实现的实施方式中,
j可取任意一个或多个值。如图1和图4所示,以第4数据线2周边区域的结构为例,第4数据线2和第3数据线2之间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即图 4中第4数据线2左侧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为与第4数据线2对应的馈电网络线,第4数据线2的数据线凸起部21朝背离该第二馈电网络线62的一侧凸起,即第4数据线2向右侧凸起形成弯折的数据线结构,这样,可以增大数据线凸起部21与对应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之间的距离,以减少馈电网络线6上所传输的电磁波信号与数据线2上所传输信号之间的干扰,以该改善天线信号传输质量。
3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液晶天线,设置与每行液晶移相器单元对应的扫描线,与每列液晶移相器单元对应的数据线,与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对应的晶体管,液晶天线工作时,多条扫描线依次提供导通电平,具有导通电平的扫描线所对应的晶体管导通,使得数据线可以传输信号至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即使数据线可以分时传输信号至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从而节省了数据线的数量,另外,通过扫描线或数据线的凸起设置,使得扫描线或数据线尽量避开对应的馈电网络线,以减少馈电网络线上所传输信号与其他类型信号线上所传输信号的干扰,以改善天线的信号传输质量,利于天线的小型化设计。
34.可选地,馈电网络线6包括第一馈电端601,第一馈电端601设置在相邻两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与第一馈电端601相邻的两行液晶移相器单元包括第n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和第n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第n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扫描线3中的至少部分位于第n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 背离第一馈电端601的一侧,第n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扫描线3 中的至少部分位于第n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一馈电端601的一侧。
35.具体地,第一馈电端601用于产生不同方向分支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馈电网络线6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馈电端601,例如,在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和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设置有第一馈电端601,其中,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扫描线3是指通过晶体管4连接于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扫描线3,即第1扫描线3,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扫描线3是指第2扫描线3,在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和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中,第一馈电端601位于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下侧,而第1扫描线3位于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上侧,第一馈电端601位于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上侧,而第2扫描线3中的部分位于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下侧,这样,可以使扫描线3尽量避开第一馈电端601,进一步降低扫描线3和馈电网络线6之间的相互干扰。类似的,在第3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和第4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中,第一馈电端601位于这两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而第3扫描线3中的部分位于第3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 的上侧,第4扫描线3中的部分位于第4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下侧,以此来使扫描线3尽量避开第一馈电端601。
3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扫描线3和数据线2均位于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外,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没有限定扫描线 3和数据线2位置的情况下,扫描线3和数据线2也可以穿过液晶移相器单元1,只要保证两者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即可,例如如图5所示,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天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结构与图3所示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扫描线3位于液晶移相器单元 1之外,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部分扫描线3穿过了液晶移相器单元1。
37.可选地,馈电网络线6包括第二馈电端602,第二馈电端602设置在相邻两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与第二馈电端602相邻的两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包括第m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和第m 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第m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数据线2中的至少部分位于
第m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二馈电端602的一侧,第m 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数据线2中的至少部分位于第m 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二馈电端602的一侧。
38.具体地,第二馈电端602用于产生不同方向分支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馈电网络线6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馈电端602,例如,在第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和第3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设置有第二馈电端602,在这两列中,第2数据线2位于第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二馈电端602的一侧,即第2数据线2位于第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左侧,第3数据线2 位于第3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二馈电端602的一侧,即第3数据线2 位于第3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右侧,这样,可以使数据线2尽量避开第二馈电端602,进一步降低数据线2和馈电网络线6之间的相互干扰。
39.可选地,第n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至少部分晶体管4位于第n 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一馈电端601的一侧,第n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 1所对应的至少部分晶体管4位于第n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一馈电端601的一侧。
40.具体地,例如,在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和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 中,第一馈电端601位于这两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晶体管4均位于第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上侧,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部分晶体管4位于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下侧,这样,可以使晶体管4尽量避开第一馈电端601,降低馈电网络线6上所传输信号对晶体管4的干扰,即尽量避免晶体管4由于馈电网络线6上信号的耦合干扰而产生漏电流或处于异常工作状态。
41.可选地,第m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至少部分晶体管4位于第m 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二馈电端602的一侧,第m 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 1所对应的至少部分晶体管4位于第二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背离第二馈电端 602的一侧。
42.具体地,例如,在第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和第3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 之间设置有第二馈电端602,在这两列中,第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晶体管4位于第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远离第二馈电端602的一侧,即第 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晶体管4位于第2列液晶移相器1的左侧,第3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晶体管4位于第3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远离第二馈电端602的一侧,即第3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所对应的晶体管4位于第3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右侧,这样,可以使晶体管4尽量避开第二馈电端602,降低馈电网络线6上所传输信号对晶体管4的干扰,即尽量避免晶体管4由于馈电网络线6上信号的耦合干扰而产生漏电流或处于异常工作状态。
43.可选地,第i扫描线3电连接于第i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第i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和至少一个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在第二方向h2上,与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相邻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位于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的第一侧,扫描线凸起部31位于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为第i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在第二方向h2上的相对两侧。
44.具体地,例如图3中所示的结构,第一侧是指下侧,第二侧是指上侧,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中包括两个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和两个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与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相邻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是指距离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最近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该第一馈电网络线61 位于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的下侧,第2行扫描线3中的扫描线凸起部31 位于第一液晶移相器单元11的上侧,这样,可以使扫描线3尽量避开附近的
第一馈电网络线61,以减少扫描线3和第一馈电网络线61之间的干扰。
45.可选地,第i扫描线3还包括扫描线非凸起部32,扫描线非凸起部32位于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的第一侧,与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相邻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位于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的第二侧。
46.具体地,同样以图1和图3中的第2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为例,对于其中的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与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相邻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是指距离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最近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该第一馈电网络线61位于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的上侧,而扫描线非凸起部32位于第二液晶移相器单元12的下侧,这样,可以使扫描线3尽量避开附近的第一馈电网络线61,以减少扫描线3和第一馈电网络线61之间的干扰。
47.可选地,第j数据线2电连接于第j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第j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和至少一个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在第一方向h1上,与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相邻的至少一条第二馈电网络线62位于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的第三侧,数据线凸起部21位于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的第四侧,第三侧和第四侧为第j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在第一方向h1上的相对两侧。
48.具体地,例如图4所示的结构,第三侧是指左侧,第四侧是指右侧,第 4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包括四个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和四个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与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相邻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是指距离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最近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其中至少一条第二馈电网络线62位于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的左侧,第4数据线2中的数据线凸起部21位于第三液晶移相器单元13的右侧,这样,可以使数据线2尽量避开附近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以减少数据线2和第二馈电网络线62之间的干扰。
49.可选地,第j数据线2还包括数据线非凸起部22,数据线非凸起部22位于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的第三侧,与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相邻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位于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的第四侧。
50.具体地,同样以第4列数据线2,即图4所示的结构为例,对于其中的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与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相邻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 是指距离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距离最近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该第二馈电网络线62位于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的右侧,第4数据线2中的数据线非凸起部22位于第四液晶移相器单元14的左侧。这样,可以使数据线2尽量避开附近的第二馈电网络线62,以减少数据线2和第二馈电网络线62之间的干扰。
51.可选地,第m-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电连接于第m-1数据线2,第m-1 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位于第m-1数据线2和第m数据线2之间。
52.具体地,如图1所示,例如,以m=2为例,在第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 和第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设置有馈电网络线6的末端,馈电网络线6 的末端用于向左右两侧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中的第一电极51馈电,因此,设置第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位于第1数据线2和第2数据线2之间,这样,可以使第1数据线2尽量避开馈电网络线6,以降低两者之间的干扰,而对于第2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由于其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网络馈电线6,也就是说,第2数据线2无法完全避开网络馈电线6,可以将其设置在第2列液晶移相器1的左侧。
53.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第i扫描线3和第j数据线2通过对应的晶体管4电连接于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第i扫描线3包括沿第一方向 h1延伸的第一段01和沿第二方
向h2延伸的第二段02,第一段01连接于第二段02,第一段01位于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和第i-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第二段02位于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和第j 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第j数据线2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三段03和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四段04,第三段03连接于第四段04,第三段03位于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和第i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第四段04位于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和第j-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与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对应的晶体管4位于第一段01和第四段04的交界处。
54.具体地,以i=2,j=5为例,也就是说第2行第5列的液晶移相器单元为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其中第一段01和第二段02的延伸方向不同,即用于形成上述的扫描线凸起部31,通过扫描线3的弯折设置实现尽量避开馈电网络线6,第三段03和第四段04的延伸方向不同,即用于形成上述的数据线凸起,通过数据线2的弯折设置实现尽量避开馈电网络线6,晶体管4 用于在扫描线3的控制下使数据线2上的信号传输至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 1中,因此,对于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所对应的晶体管4,可以设置于数据线2和扫描线3的交界处。
55.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和第j 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设置有第二馈电网络线62;在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和第i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设置有第一馈电网络线61;在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和第i-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以及在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和第j-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未设置馈电网络线6。
56.具体地,同样以i=2,j=5为例,在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的下侧和右侧相邻的位置都设置有馈电网络线6,而在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 的左侧和上侧相邻的位置没有设置馈电网络线6,因此,设置对应的晶体管4 位于第一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a的左上角,可以使晶体管4尽量避开相邻的扫描线3和数据线2,从而降低其他信号线对晶体管4的不良影响。
57.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i扫描线3和第j数据线2通过对应的晶体管4 电连接于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第i扫描线3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五段05和沿第二方向h2延伸的第六段06,第五段05连接于第六段 06,第五段05位于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和第i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 1之间,第六段06位于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和第j-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第j数据线2包括沿第一方向h1延伸的第七段07和沿第二方向 h2延伸的第八段08,第七段07连接于第八段08,第七段07位于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和第i 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第八段08位于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和第j-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与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对应的晶体管4位于第五段05背离第六段06的一端。
58.具体地,以i=3,j=4为例,即第3行第4列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为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其中第五段05和第六段06的延伸方向不同,即用于形成上述的扫描线凸起部31,通过扫描线3的弯折设置实现尽量避开馈电网络线6,第七段07和第八段08的延伸方向不同,即用于形成上述的数据线凸起,通过数据线2的弯折设置实现尽量避开馈电网络线6,其中第七段 07和第五段05在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的左侧并排设置,第八段08 和第六段06在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的下侧并排设置,因此,可以设置晶体管4位于第五段05背离第六段06的一端,在此处,晶体管4可以实现与扫描线3、数据线2以及第二特定液晶
移相器单元1b的电连接。
59.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和第j-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设置有第二馈电网络线62;在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 和第i-1行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设置有第一馈电网络线61;在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和第j 1列液晶移相器单元1之间,未设置馈电网络线 6。
60.具体地,同样以i=3,j=4为例,在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的上侧和左侧相邻的位置都设置有馈电网络线6,而在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 的下侧没有设置馈电网络线6,因此,设置对应的晶体管4位于第二特定液晶移相器单元1b的右下角,可以使晶体管4尽量避开相邻的扫描线3和数据线2,降低其他信号线对于晶体管4的不良影响。
61.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包括第一电极51、液晶层50以及第二电极52,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分别位于液晶层50 的相对两侧;馈电网络线6和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第一电极51同层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62.具体地,在第一电极51和液晶层50之间以及在第二电极52和液晶层 50之间可以设置配向层53,配向层53用于对液晶层50中的液晶进行初始配向,第二电极52用于连接固定电位,例如接地。对于第一电极51,一方面,当其对应的晶体管4导通时,第一电极51可以接收数据线2所传输的直流电压信号,并存储,在工作时,第一电极51上的电位和第二电极52上的接地电位之间产生电场,以驱动液晶层50中的液晶偏转,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电极51和馈电网络线6之间具有间隙,使得馈电网络线6可以通过该间隙实现与第一电极51之间的耦合连接,通过耦合馈电的方式向第一电极51馈入高频信号,液晶的偏转可以对其中高频信号的相位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移相作用。
63.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天线还包括:第一基板501和与第一基板 501相对的第二基板502;数据线2和第一电极51位于第一基板501靠近第二基板502的一侧;第二电极52位于第二基板502靠近第一基板501的一侧;液晶层50位于第二电极52和第一电极51之间。其中,第一基板501用于提供第一电极51和相关结构的衬底以及作为支持结构,第二基板502用于提供第二电极52和相关结构的衬底以及作用支持结构。另外,在第一基板 501和第二基板502之间还设置有封装层54,封装层54用于实现液晶层50 的密封,可选的封装层54可以是框胶,框胶中可以添加硅球或者导电金球,在此不做限定。
64.可选地,如图1和图6所示,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天线在部分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包括第一电极51、液晶层50以及第二电极52,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分别位于液晶层50的相对两侧;天线还包括第一基板501和与第一基板501相对的第二基板502,第一电极51位于液晶层50靠近第一基板501的一侧,第二电极52位于液晶层50靠近第二基板502的一侧;馈电网络线6位于液晶层50和第一基板501 之间,馈电网络线6和第一电极51异层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交叠。
65.具体地,图6所示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图2所示的结构中,馈电网络线6与第一电极51之间同层间隔设置,以此来实现两者之间的耦合连接,利于整体结构中厚度的降低,而在图6所示的结构中,馈电网络线6与第一电极51之间异层间隔设置,即馈电网络线6与第一电极 51之间设置有馈电绝缘层55,以此来实现两者之间的耦合连接,有利于节省垂直于厚度方向上的空间。
66.可选地,如图1和图7所示,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液晶天线在部分区域的剖
面结构示意图,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1包括第一电极51、液晶层50以及第二电极52,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分别位于液晶层50的相对两侧;天线还包括第一基板501和与第一基板501相对的第二基板502,第一电极51位于液晶层50靠近第一基板501的一侧,第二电极52位于液晶层50靠近第二基板502的一侧;第一基板501位于馈电网络线6和液晶层 50之间,馈电网络线6和第一电极51之间交叠。
67.具体地,图7所示的结构与图6所示的结构类似,区别在于,图7所示的结构中,第一电极51和馈电网络线6分别位于第一基板501的相对两侧,通过第一基板501本身的间隔作用来实现第一电极51和馈电网络线6之间的绝缘,无需设置额外的绝缘层,但是,制作工艺上,由于需要在第一基板 501的两侧分别制作结构,需要翻面的过程,该过程容易造成结构损坏;图6 所示的结构中,第一电极51和馈电网络线6均位于第一基板501的同一侧,这样制作工艺上虽然需要制作额外的馈电绝缘层55,但是无需在制作过程中对第一基板501进行翻转,从而降低了结构被损坏的概率。
68.可选地,如图2、图6和图7所示,每个液晶移相器单元还包括:位于第二基板502背离液晶层50一侧的辐射体56;第二电极52上具有与每个辐射体56对应的镂空结构500。
69.具体地,在镂空结构500处,辐射体56和第一电极51之间实现耦合连接,使得第一电极51可以将高频电磁波信号通过辐射体56进行辐射,同时,在该过程中,液晶层50会对其中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即实现了液晶天线的功能。
70.以下结合图示对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一种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8、图9、图10和图11所示,图8为图1中液晶天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 为图8中部分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aa’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9中bb’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如图8~图11所示的结构中,第一电极51包括两部分,其中面积较大的一部分即为图10中所示意的第一电极51部分,这一部分与第二电极52相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共同驱动液晶旋转,主要用于实现移相作用,另外面积较小的一部分即为图11中所示的第一电极51部分,这一部分与镂空结构500以及辐射体56相对,主要用于实现与辐射体56之间的耦合作用,使移相之后的电磁波通过辐射体56进行辐射,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仅是一种第一电极结构示意,第一电极的形状还可以是蛇形、梳齿形、多边形等,再此不做限定。。
71.可选地,如图1、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天线在包括晶体管的部分区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中部分区域的一种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9中cc’向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晶体管4与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的第一电极51之间的距离l大于20μm。
72.具体地,晶体管4包括有源层41、源极42、漏极43和栅极44,其中源极42和漏极43中的一者电连接于第一电极51,源极42和漏极43中的另一者电连接于数据线2,栅极44电连接于扫描线3,当扫描线3上具有导通电平时,会通过栅极44的控制使晶体管4的有源层41上产生载流子,即使源极42和漏极43之间导通,此时,数据线2上的电压可以通过该晶体管4传输至对应的液晶移相器单元1中的第一电极51,其中,有源层41和栅极44 之间设置有栅极绝缘层,源极42和漏极43可以由同一层金属制作,源极42 和漏极43所在金属层和栅极44之间设置有层间绝缘层,第一电极51是指驱动液晶旋转之一的电极,晶体管4与对应的第一电极51之间的距离l是指从晶体管4的有源层41至第一电极51边缘之间的距离,该距离l例如可以为20μm~500μm之间,通过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较远,可以降低第一电极51 上高频信号
对于晶体管4的不良影响。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馈电网络线6 设置在液晶盒内的情况下,馈电网络线6可以与晶体管4中的任意金属层同层制作,例如,在如图12和图14所示的结构中,馈电网络线6与栅极44同层制作,也可以与源漏极同层或者单独设置一层膜层制备;第一电极51同样可以与晶体管4中的任意金属层同层制作,例如与栅极44同层制作或者与源漏极同层或者单独设置一层膜层制备,当然,馈电网络线6也可以设置在液晶盒外,在此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图14仅仅以顶栅结构示意,也可以是底栅结构,半导体层可以是非晶硅、低温多晶硅或者氧化物半导体等,在此不做限定。另外如图9所示,其中的各辐射体56之间对称设置。
7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7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