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梯系统及其支承柱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13:12: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更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支承柱布置方案。


背景技术:

2.作为改善乘客在楼层间的行走或缩短乘客步行距离的工具,乘客运输装置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作为示例,尤为常见的是通常用于商厦楼层间的自动扶梯、升降电梯以及通常用于大型机场的自动人行道。
3.对于升降电梯系统而言,其通常需要设置专用的井道来安装各部件,包括:在井道内运行的轿厢以及与轿厢实现力平衡的对重等。此外,考虑到电梯轿厢应以期望的方向在楼层间运行,故容置电梯轿厢运行的井道通常由与建筑物一体形成的墙壁围成,且在该墙壁上通常会设置导轨,以便为电梯轿厢的运行进行导向。因此,电梯系统的轿厢布置在建筑物建成时通常已经确定。此外,对于目前的观光电梯而言,由于其需要部分倚靠于建筑物墙体,故其仅可提供部分视角的观光。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桁架组件,以用于至少部分地减少电梯系统的安装布置对建筑物的要求;本技术还旨在提供一种电梯系统,以用于减少其安装布置对建筑物的要求或提供更为广阔的观光视角。
5.为实现本技术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包括:支承柱,其底端连接至底部安装基座,且其顶端连接至顶部安装基座;对重,其设置在所述支承柱内;以及轿厢,其具有沿垂直方向贯穿的通孔,且所述轿厢经由所述通孔环绕所述支承柱设置;以及曳引组件,其中,所述轿厢经由所述曳引组件连接至所述对重;在所述曳引组件的曳引下,所述轿厢与所述对重沿所述支承柱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6.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柱被配置成桁架。
7.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具有远离所述支承柱设置的外壁,其中,所述外壁由透明材料制成。
8.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例还包括:底梁支架与竖梁支架,所述底梁支架布置在所述轿厢底部,所述竖梁支架穿过所述轿厢的通孔,并分别连接所述底梁支架与曳引组件。
9.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具有多个所述竖梁支架,且所述曳引组件包括多组曳引机、多个曳引定滑轮及多个曳引反向轮;其中,多个所述曳引轮沿周向均匀地布置在所述轿厢上方并分别连接至多个所述竖梁支架。
10.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每组
所述曳引机的曳引比为4:1或2:1。
11.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例还包括:轿厢导向件,其沿所述支承柱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柱与所述轿厢之间,并用于为所述轿厢的往复运动导向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例还包括:以及对重导向件,其沿所述支承柱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柱与所述对重之间,并用于为所述对重的往复运动导向。
12.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导向件与所述对重导向件交叉布置在所述支承柱上。
13.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柱具有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矩形横截面;其中,所述轿厢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支承柱的矩形横截面的短边上,并向外延伸凸出;所述对重导向件设置在所述支承柱的矩形横截面的长边上,并向内延伸凸出。
14.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例还包括:护罩,其设置在所述支承柱与所述轿厢的通孔之间,并包覆所述支承柱。
15.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具有靠近所述支承柱设置并围成所述通孔的内壁,其中,一个或多个电梯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内壁上。
16.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具有环绕其设置的多个轿厢门。
17.为实现本技术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支承柱组件,其用于引导电梯系统中的轿厢运动,所述支承柱组件包括:支承柱,其底端连接至安装基座,且其顶端连接至曳引机房;以及对重,其设置在所述支承柱内,并在受到曳引时沿所述支承柱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18.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例还包括:对重导向件,其沿所述支承柱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承柱与所述对重之间,并用于为所述对重的往复运动导向。
19.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另外的实施例还包括:对重支架与多个对重片,所述对重支架用于承载并约束多个相互堆叠的所述对重片。
20.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柱被配置成桁架。
21.根据本技术的支承柱组件及电梯系统,通过提供支承柱组件来作为电梯轿厢的运动引导件,由于不再依赖于安装环境中的墙面,故省却了电梯轿厢对于建筑内专门设置于倚靠墙壁处的电梯专用井道的需求。改进后的电梯系统可适用于建筑物内任意具有通孔的环境,因此大大提高其适用空间,并为同一楼层内的多隔室共用电梯提供了技术基础。此外,由于其仅由置于轿厢内侧的支承柱来实现对轿厢的支承,故为其实现全景观光同样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22.图1是电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桁架被包覆。
23.图2是电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其中桁架被露出。
24.图3是图2中的对重与部分桁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4是图1的电梯系统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26.图5是电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轿厢的立体示意图。
27.图6是电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曳引组件的示意图。
28.图7是电梯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曳引组件的示意图。
29.图8a-8b是电梯系统的其他实施例的曳引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文将参照附图中的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地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知道的是,本技术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制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此提供这些实施例旨在使得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为完整与相近,并将本技术的构思完全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31.此外,对于在本文所提及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本技术仍然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者删减而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障碍,由此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技术的更多其它实施例。
32.本技术在此首先结合附图1至图5来描述电梯系统的一个实施例。该电梯系统100包括桁架110、设置在桁架110内的对重120以及环绕桁架110设置的轿厢130;桁架110的两端分别支承在底部安装基座180与顶部安装基座(图中未示出)处,并靠近曳引机房190布置,且轿厢130与对重120经由设置在曳引机房190内的曳引组件140相互连接。通过曳引组件140的曳引动作,轿厢130与对重120可以沿桁架11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由此将乘客运送至其期望抵到的目标层站200处,来实现该电梯系统的运送功能。此种布置下的电梯系统,一方面通过提供桁架110来作为电梯轿厢130的运动引导件,由于不再依赖于安装环境中的墙面,故省却了电梯轿厢130对于建筑内电梯专用井道的需求。改进后的电梯系统100可适用于建筑物内任意具有垂直方向的通孔的环境,因此大大提高其适用空间。另一方面,此种布置下的电梯系统由于具有轿厢环绕桁架的布置方式,使得其整个外周均可用作开设轿厢门,由此为在同一楼层内的多隔室共用电梯提供了技术基础。此外,由于其仅由置于轿厢内侧的支承柱来实现对轿厢的支承,故为其实现全景观光同样提供了技术支持。
33.应当知道的是,虽然本文结合附图以桁架110作为支承与引导轿厢的具体实现形式,但其同样可以由其他具有足够结构强度、刚度与成本适用性的结构形式来实现。例如,由轻薄墙形成的柱体。在此种情形下,其依然会比建筑物内设置的专用井道墙壁具有更灵活的适用性。
34.结合参见图1及图2,其从整体上示出了该电梯系统100,差别在于:图1中的桁架被护罩111所包覆,由此可避免运转过程中各类尘屑或其他不期望的因素对置于桁架内的对重及曳引组件的部分零件造成干扰;而图2中的桁架被露出,由此可以便于更为清晰地观察内置部件的运转过程,实现快速检测与维护。
35.继续参见图3,其对图2中的对重与部分桁架进行了局部放大。由图示可见,述及的对重120包括对重支架121与多个对重片。其中,对重支架121可用于承载并约束多个相互堆叠的对重片。此种布置提高了对重配置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对应电梯系统的实际需求来调整对重片的数量,并通过对重支架121予以固定来形成完整的一体化的对重。
36.此外,图3中示出了用于对引导对重120的运动方向的对重导向件170,其沿桁架110的长度方向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桁架110上。由此可在对重120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对其实现导向,从而避免与桁架发生碰撞而造成不期望的磨损或损坏。图3中还示出了用于对引导轿厢130的运动方向的轿厢导向件160,其同样沿桁架110的长度方向对称地固定设置在桁架110上。由此可在轿厢130的往复运动过程中对其实现导向,从而也避免与桁架发生碰撞而造成不期望的磨损或损坏。
37.为同时实现在桁架110布置两种导向件而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干涉,可将二者交叉布置在桁架110上。更具体而言,以图示的具有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矩形横截面的桁架110为例,可将轿厢导向件160设置在桁架110的矩形横截面的短边上,并使其形成向外延伸凸出的导轨条,以引导轿厢运动,并避免其碰撞桁架110;同时将该对重导向件170设置在桁架110的矩形横截面的长边上,并形成向内延伸凸出的导轨条,以引导轿厢运动,并避免其碰撞桁架110。
38.再参见图4,其从俯视角度示出了该电梯。如图可知,此种布置下的电梯系统,将涉及到的零部件几乎均布置在轿厢内侧,或甚至于设置在桁架内侧,由此对电梯系统占用空间的紧凑性做出了进一步的贡献。
39.转而结合参见图4与图5,其着重示出了该电梯系统中的轿厢及其相关联的部件。具体而言,为实现电梯轿厢关于桁架110的环绕式布置,可将轿厢130设置成具有沿垂直方向贯穿的通孔131,且轿厢130经由通孔131环绕桁架110设置。且该轿厢130具有远离桁架110设置的外壁132,其中,外壁132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可以配置成柱状、长方体状或其他结构形式,由此可为乘坐电梯的乘客提供较好的全景观光视野。虽然图中未示出,但该外壁132上可以环绕设置多个轿厢门,以便乘客可以从不同的位置离开电梯。更具体而言,例如,将该电梯设置在四个隔间的相邻角落处时,可以为其设置四个轿厢门,由此使得不同乘客可以经由该电梯系统到达同一层站的不同隔间。再者,该轿厢130还具有靠近桁架110设置并包覆通孔131的内壁133,其中,一个或多个电梯操作面板设置在内壁133上,以便于乘客操作电梯的运行。
40.继续如图5所示,该轿厢130周围还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承的底梁支架151与竖梁支架152。其中,底梁支架151布置在轿厢130底部,而竖梁支架152则穿过轿厢130的通孔131设置,并连接至底梁支架151,由此实现对轿厢130的支承。此外,竖梁支架152的上端可从轿厢130的通孔131中伸出并连接至曳引组件140,且随着曳引组件14的曳引动作而进行升降,进而携带着轿厢130一并升降。作为竖梁支架152的一个实施例,其可以构造成管状的支承结构;或者,其也可以被构造成类“工”字型的钢材,其中曳引组件140的曳引反向轮142可通过枢转轴与该竖梁支架152枢接。此时,若采用多组曳引组件140时,则可以相应地配置多组竖梁支架152,但二者的数量并非必须对应。在某些情况下,为提高系统的适配性,确保竖梁支架152的数量多于曳引组件140的曳引反向轮142的数量即可。此时,该系统可适配于具有不同数量的曳引组件140的配置方案。
41.图6至图8分别示出了曳引组件140几组具体布置与配比方式。例如,图6所示为采用一台曳引机来驱动整个曳引轮组,该曳引轮组包括4个曳引定滑轮141与4个曳引反向轮142,分别布置在对重的两侧及轿厢的两侧,也即同一时间存在两个曳引反向轮142驱动轿厢130或对重120,由此采用了4:1的曳引比。又如,图7所示为采用两台曳引机来分别驱动两个曳引轮组,其中各个曳引轮组包括1个曳引定滑轮141与2个曳引反向轮142,二组曳引组件140对称地布置在对重的两侧及轿厢的两侧,也即采用了(2:1)
×
2的曳引比。再如,图8就图7的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拓展,并进行了简化的图示。其中分别示意性地展示出采用四台或八台曳引机来分别驱动四个或八个曳引轮组的方案,其各自包括2个曳引反向轮,其中图中仅示出了每个曳引轮组连接至轿厢的竖梁支架上的1个曳引反向轮。该四组或八组曳引组件140沿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对重的圆周侧及轿厢的圆周侧,也即采用了(2:1)
×
4或(2:1)
×
8的曳引比。举例而言,为实现图8a中所示出的技术方案,可交叉采用两套图7中所示出的布置;而为了实现图8b中所示出的技术方案,可交错采用四套图7中所示出的布置。
42.此外,为更好地实现曳引组件与轿厢的安装与连接,可将,曳引组件140的曳引轮142沿周向均匀地布置在轿厢130上方并连接至支承轿厢130的竖梁支架152上,进而实现对轿厢的稳定曳引。
43.此外,虽然在前述实施例中均以电梯系统作为示例来进行说明,但应当知道的是,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旨在使用以桁架作为示例的支承柱组件来替代常规建筑内的电梯专用井道墙壁的作用。因此,对于部分成熟的电梯轿厢及曳引组件,也可以直接提供根据本技术构想的支承柱组件来实现组装。此时,该支承柱组件可包括桁架110等支承柱以及其设置在桁架110等支承柱内的对重120,该对重120可在受到曳引时沿桁架11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在此种布置下,当将支承柱组件接入常规电梯系统的轿厢以及曳引组件时,同样实现电梯的正常功能,由此进一步提高本构想的适用范围。
44.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技术的桁架组件及电梯系统。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技术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它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技术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