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副驾底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4:07: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底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车辆副驾底板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配件也相应发展,其中汽车座椅占有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内的座椅一般需要座椅骨架来支撑座椅的安装,而座椅骨架和车内需要通过座椅底板进行连接。然而常见的座椅底板的组装不够方便,使得座椅底板的装配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车辆副驾底板结构,能够便于座椅底板的组装。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车辆副驾底板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上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上板,所述上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底座支架,所述上板的下侧面设置有内凹部并形成支撑板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内凹部内,所述支撑板包括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两侧并通过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和上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底座安装孔,所述顶板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衬套,所述底板的下侧面、所述上板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一衬套的下侧面平齐,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内顶面设置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的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高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顶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支架、底座安装孔、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均位于第二安装槽处。
7.进一步地,所述上板设有和所述第一安装槽连接的平面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平面部之间设有加强筋。
8.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下侧面上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和所述底座安装孔对应。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衬套为设有台阶部的台阶衬套,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台阶部穿过的通孔。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上的顶板和支撑板安装槽贴合后固定,底板主体的结构简单、组装便捷,顶板和底板结合支撑板安装槽使底板中间空间较多,从而在保证承载和稳定性的基础上质量更轻。
12.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组装、质量轻的优点。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上板,2、支撑板安装槽,201、第一安装槽,202、第二安装槽,3、底板,4、顶板,401、第一顶板,402、第二顶板,5、加强筋,6、第一衬套,7、第二衬套,8、螺母,9、底座支架,10、底座安装孔,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如图1-3所示,车辆副驾底板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上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上板1,所述上板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底座支架9,所述底座支架9和座椅的底座骨架相连接并对底座骨架形成限位,具体的,底座支架9设置为两个和上板1固定连接的l型板,l型板可穿过底座骨架上供l型板穿过的挡板而起到限位作用,所述上板1上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位于所述l型板的下方;
20.所述上板1的下侧面设置有内凹部并形成支撑板安装槽2,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内凹部内,所述支撑板包括顶板4、底板3,所述顶板4位于底板3的两侧并通过连接板11和底板3连接,具体的,顶板4、连接板11和底板3一体成型;
21.所述顶板4和所述支撑板安装槽2的上顶面固定连接,可使用焊接,将顶板4和支撑板安装槽2对应后焊接使底板3的主体装配更为方便快速,所述顶板4和上板1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底座安装孔10,底座安装孔10用于和底座骨架的装配,将底座支架9和底座骨架装配好后,底座骨架和底板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2.所述顶板4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衬套6,所述底板3的下侧面、所述上板1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一衬套6的下侧面平齐,使其共同支撑座椅骨架以增加底板3的承载能力,所述支撑板安装槽2的内顶面设置有第二衬套7,所述第二衬套7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3连接,具体的,车内设有和底板3连接的三个连接杆,三个连接杆分别穿过两个第一衬套6和第二衬套7,相应的支撑板和上板1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过的通孔,第一衬套6和第二衬套7起到对连接件的保护作用。
23.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安装槽2包括第一安装槽201和第二安装槽202,所述第二安装槽202高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01,所述顶板4包括第一顶板401和第二顶板402,所述第一顶板401和所述第一安装槽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板402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02固定连接,其中第二顶板40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顶板401的宽度,第二顶板402的宽度可略小于或等于支撑板安装槽2顶面的宽度,从而起到安装支撑板时的导向作用。
24.所述底座支架9、底座安装孔10、第一衬套6和第二衬套7均位于第二安装槽202处,使底座骨架安装到第二安装槽202的上方,设置较高的第二安装槽202便于底座骨架在第二安装槽202上方滑动,从而有利于底座支架9和底座骨架的连接。
25.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板1设有和所述第一安装槽201连接的平面部,所述第一安装
槽201和所述平面部之间设有加强筋5,平面部和车内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槽201和所述平面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倾斜面来过渡,所述第一安装槽201和所述第二安装槽202之间连接有第二倾斜面来过渡。
26.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4的下侧面上焊接有螺母8,所述螺母8和所述底座安装孔10对应,将螺母8焊接后,当底座骨架和底板3装配时,方便螺栓的拧动,且不用在底座安装孔10上攻丝。
2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衬套7为设有台阶部的台阶衬套,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供所述台阶部穿过的通孔,便于对第二衬套7在底板3上的定位。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副驾底板安装在车内的底面上,将底座骨架放在上板1上滑动底座骨架使底座支架9和底座骨架卡接,使用螺栓将底座骨架和底座安装固定孔下的螺母8连接。
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车辆副驾底板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上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底座支架,所述上板的下侧面设置有内凹部并形成支撑板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内凹部内,所述支撑板包括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两侧并通过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和上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底座安装孔,所述顶板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衬套,所述底板的下侧面、所述上板的下侧面和所述第一衬套的下侧面平齐,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内顶面设置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驾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安装槽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高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顶板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一顶板和所述第一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固定连接,所述底座支架、底座安装孔、第一衬套和第二衬套均位于第二安装槽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副驾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设有和所述第一安装槽连接的平面部,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平面部之间设有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驾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下侧面上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母和所述底座安装孔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副驾底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衬套为设有台阶部的台阶衬套,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台阶部穿过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副驾底板结构,包括设置在车上的支撑板和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上板,所述上板的上侧面上设置有底座支架,所述上板的下侧面设置有内凹部并形成支撑板安装槽,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内凹部内,所述支撑板包括顶板、底板,所述顶板位于底板的两侧并通过连接板和底板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上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和上板上开设有相对应的底座安装孔,所述顶板的下侧面设置有第一衬套,所述底板的下侧面、所述上板的下侧面平齐和所述第一衬套的下侧面平齐,所述支撑板安装槽的内顶面设置有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另一端和所述底板的上侧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组装、质量轻的优点。具有便于组装、质量轻的优点。具有便于组装、质量轻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郑则荣 牛宁 丁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封全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4
技术公布日:2022/2/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