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3:25: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雾化装置被应用于将特定的填料雾化以供使用者使用。举例来说,雾化装置可以是电子烟或是吸气式治疗装置。电子烟是一种模拟传统香烟的电子装置,其由雾化器、料仓及加热器组成。
3.雾化装置通过加热器的加热,雾化器可将料仓中的填料雾化,以提供具有香烟或是芳香成分的烟雾或是具有改善呼吸系统问题的雾气。然而,现有的雾化装置在填料消耗完毕后便需要整个丢弃,因此存在高额的使用成本。
4.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雾化装置,使其具有能重复使用的加热组件以节约成本,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其所具有的加热组件可重复使用,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7.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其包含:
8.雾化组件,具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存放填料;
9.密封组件,具有密封本体、密封塞及密封环,密封本体设置于雾化组件的容置腔下方,密封塞与密封环设置于密封本体以共同密封容置腔,使容置腔处于密封状态;以及
10.加热组件,可抽换地设置于雾化组件及密封组件下方;
11.其中,加热组件具有加热本体及导向柱,导向柱设置于加热本体上方,当加热组件设置于密封组件下方时,导向柱朝上顶推密封组件的密封塞,使容置腔与加热组件处于连通状态,且使存放于容置腔内的填料朝向加热组件流动。
12.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雾化组件具有出气口及第一导流通道,出气口位于雾化组件的上方,且第一导流通道与出气口连通。
13.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第一导流通道穿设雾化组件的中央区域,且容置腔环设于第一导流通道的周缘。
14.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密封组件具有挡止部,挡止部自密封本体朝容置腔的方向延伸,挡止部用以限制密封塞的移动。
15.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密封组件具有第二导流通道,且第二导流通道与雾化组件的第一导流通道连通。
16.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第二导流通道穿设密封组件的中央区域。
17.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加热组件具有填料导引通道、加热腔及第三导流通道,填料导引通道邻设于导向柱,加热腔连通于填料导引通道及第三导流通道,且第三导流通道
穿设于加热组件的中央区域。
18.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加热组件具有加热器,加热器设置于加热腔内,当容置腔与加热组件处于连通状态时,填料由容置腔依序通过填料导引通道及加热腔后,抵达加热器并被加热器加热。
19.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加热组件更具有进气口,进气口位于加热组件的下方,并与第三导流通道连通。
20.于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雾化装置更具有端塞,端塞设置于出气口以封闭出气口,且加热器为棉芯加热器。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因存放于雾化组件内的填料在使用完毕后,可仅丢弃雾化组件及密封组件,而将设置于下方的加热组件抽换至其他雾化组件及密封组件下方使用,故本技术的加热组件可重复使用而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立体图。
24.图2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爆炸图。
25.图3为本技术雾化装置未组装加热组件的侧视图。
26.图4为图3中a-a线段的剖视图。
27.图5为本技术雾化装置未组装加热组件的示意图,其中雾化组件为透明显示。
28.图6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组装加热组件后的侧视图。
29.图7为图6中b-b线段的剖视图。
30.图8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组装加热组件后的示意图,其中雾化组件为透明显
31.图9为本技术雾化装置的加热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雾化装置100包含雾化组件200、密封组件300及加热组件400。雾化组件200具有容置腔210(如图4所示),容置腔210内存放填料,所述填料可例如烟油、芳香油或药材萃取液。密封组件300具有密封本体310、密封塞320及密封环330。密封本体310设置于雾化组件200的容置腔210下方,密封塞320与密封环330设置于密封本体310以共同密封容置腔210,使容置腔210处于密封状态。实务上,当将雾化组件200与密封组件300进行组装后,雾化组件200及密封组件300便形成不可拆卸的一体化状态。加热组件400可透过卡合或锁固等方式可抽换地设置于已一体化的雾化组件200及密封组件300下方。于图2中,加热组件400具有加热本体410及导向柱420。导向柱420设置于加热本体410上方,当加热组件400设置于密封组件300下方时,导向柱420朝上顶推密封组件300的密封塞
320,密封塞320朝上移动后所露出的通道将使容置腔210与加热组件400处于连通状态,且使存放于容置腔210内的填料朝向加热组件400流动。
34.请接续参阅图3及图4。雾化组件200进一步具有出气口220及第一导流通道230。出气口220位于雾化组件200的上方,且第一导流通道230与出气口220连通。本技术的雾化装置100更具有端塞500,当雾化装置100处于未使用状态时,可将端塞500设置于出气口220以封闭出气口220,借此避免异物的入侵。
35.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通道230具有穿设雾化组件200的中央区域的态样,且容置腔210环设于第一导流通道230的周缘,以确保雾化组件200可具有细长外观。
36.请再次参阅图2,密封组件300进一步具有挡止部340。挡止部340自密封本体310朝容置腔210的方向延伸,且挡止部340用以限制密封塞320的移动。如此一来,于图3中,当加热组件400未设置于雾化组件200及密封组件300的下方时,可如图4及图5所示见到密封塞320乃是位于密封本体310内,使容置腔210处于密封状态。反之,如图6所示,当加热组件400设置于雾化组件200及密封组件300的下方后,便可如图7及图8所示见到加热组件400的导向柱420朝上顶推密封组件300的密封塞320。此时,密封塞320的上移将会使密封本体310上露出通道,从而使容置腔210与加热组件400处于连通状态,且使存放于容置腔210内的填料朝向加热组件400流动。
37.需说明的是,当加热组件400的导向柱420朝上顶推密封组件300的密封塞320后,密封塞320仅会上移特定距离便会被挡止部340限制住其移动。也就是说,挡止部340的设置可避免密封塞320被过度顶推,进而脱离密封本体310进入到容置腔210内的情况。
38.请再次参阅图4,密封组件300进一步具有第二导流通道350,第二导流通道350穿设密封组件300的中央区域,且第二导流通道350与雾化组件200的第一导流通道230连通。较佳地,密封组件300还可具有导流通道密封环360,导流通道密封环360的设置可确保密封组件300的第二导流通道350与雾化组件200的第一导流通道230连通时不会发生容置腔210内的填料自两者的连通处外泄的情况。
39.请合并参阅图7及图9,本技术雾化装置100的加热组件400进一步具有填料导引通道430、加热腔440、第三导流通道450及加热器460。填料导引通道430邻设于导向柱420,加热腔440连通于填料导引通道430及第三导流通道450,且第三导流通道450穿设于加热组件400的中央区域。
40.于图7中,加热器460设置于加热腔440内,当容置腔210与加热组件400处于连通状态时,填料会自容置腔210依序通过填料导引通道430、加热腔440后抵达加热器460并被加热器460加热而形成雾化状态。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加热器460为棉芯加热器以进行填料的吸收并加热,但并非以此作为限制。
41.同样如图7所示,加热组件400更具有进气口470。进气口470位于加热组件400的下方并与第三导流通道450连通。
42.通过上述的设置,在加热组件400未装设于雾化组件200及密封组件300下方的情况下,因容置腔210处于密封状态,故填充于容置腔210内的填料将不会漏出。而当把加热组件400装设于雾化组件200及密封组件300的下方后,加热组件400的导向柱420会朝上顶推密封组件300的密封塞320,密封塞320朝上移动后所露出的通道将使容置腔210与加热组件400的填料导引通道430及加热腔440皆处于连通状态,导致存放于容置腔210内的填料依序
流经密封塞320上移所产生的通道、填料导引通道430、加热腔440而来到加热器460。接着,填料被加热器460加热并形成雾化状态后,雾化状态的填料便可透过进气口470所吸入的空气带动,依序通过第三导流通道450、第二导流通道350及第一导流通道230,继而自出气口220流出。
43.综上所述,在本技术的雾化装置中,由于雾化组件及密封组件在组装后为不可拆卸的设置,而加热组件则可相对于雾化组件及密封组件进行抽换,故当使用完存放于雾化组件内的填料后,使用者可仅将已组装为一体的雾化组件及密封组件予以丢弃,而将原有的加热组件抽换至其他一体化的雾化组件及密封组件下方继续使用。透过让加热组件可重复使用的抽换设计,本技术可相对于现有技术节省了加热组件的制造成本,且进一步让使用者在购买时多了不添购加热组件的选择。
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