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4 00:11: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杯托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杯托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在驾驶过程中提供一个能够存放水杯或饮料瓶的地方,且对于杯托的研究聚焦于提高杯托在驾驶过程中放置水杯或饮料瓶的稳定性,但通过对杯托中的水杯进行加热制冷的装置还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现有技术中通过利用车内的空调作为能量来源,来实现对杯托的加热冷却的结构还不够简单,且杯托的安装位置一般设置在扶手上,在特殊的情况下还是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包括导风组件、杯托软管、第一杯托和第二杯托,所述导风组件两侧分别与杯托软管的一端连接,左侧所述杯托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杯托,右侧所述杯托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杯托。
5.优选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中央风管、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所述中央风管1下端设有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的通口,所述第一风管连接在中央风管的右侧端口上,所述第二风管连接在中央风管的左侧端口上,所述第一风管上的连接口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风管上的连接口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左侧所述杯托软管的上端与第二风管上的第二安装孔卡合连接,右侧所述杯托软管的上端与第一风管上的第一安装孔卡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杯托和第二杯托的一侧均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贯穿第一杯托和第二杯托的一侧杯壁,左侧所述杯托软管的下端口套接在第二杯托上的安装管上,右侧所述杯托软管的下端口套接在第一杯托上的安装管。
7.优选的,两个所述杯托软管上端口下方均设置有蘑菇头,所述蘑菇头内设有限位块,所述杯托软管外壁套设有软管海绵条。
8.优选的,所述中央风管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所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座。
9.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中央风管、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通过相互连接能将车内的空调输出的冷热风传送到杯托中,结构简单,空调风在紧密连接的空心管道中流通,能量损耗低,利用率高。
11.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杯托软管分别将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一杯托、第二杯托杯托联通,使得空调风通过杯托软管传送至杯托中,杯托软管能准确的将空调风送入杯托,杯托软管外壁套设的软管海绵条能对杯托软管起到保温作用,减少空调风的温度变化。
12.3、本实用新型中导风组件通过中央风管、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上设置的安装座,固定连接在仪表台内部,且杯托设置靠近车门两侧的防护板上能方便拿取杯托中的水杯。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杯托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蘑菇头的放大图。
19.附图中标记如下:
20.1、中央风管;2、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4、杯托软管;5、第一杯托;6、第二杯托;7、第一连接口;8、第二连接口;9、第一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11、杯托海绵条;12、蘑菇头;1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结合图1-图5,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包括导风组件、杯托软管4、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所述导风组件两侧分别与杯托软管4的一端连接,左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杯托6,右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杯托5。
23.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中央风管1、第一风管2和第二风管3,所述中央风管1下端设有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的通口,所述第一风管2连接在中央风管1的右侧端口上,所述第二风管3连接在中央风管1的左侧端口上,所述第一风管2上的连接口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9,所述第二风管3上的连接口8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0,左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上端与第二风管3上的第二安装孔10卡合连接,右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上端与第一风管2上的第一安装孔9卡合连接,中央风管1右侧的端口与第一风管2左侧的端口内嵌卡合,能够保障右侧风管气体传送时不会从卡合处泄漏,中央风管1左侧的端口与第二风管3右侧的端口内嵌卡合,能够保障左侧风管气体传送时不会从卡合处泄漏,在第一风管2、第二风管3和中央风管1始终保持紧密连接的状态下会增强空调风传送的效率。
24.进一步可选的,所述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的一侧均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贯穿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的一侧杯壁,左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下端口套接在第二杯托6上的安装管上,右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下端口套接在第一杯托5上的安装管,两个杯托软管4与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的紧密衔接,使得从导气组件中发出的空调风能沿着杯托软管4准确到达杯托内,在杯托软管4外壁套设失误软管海绵条11会减少管道中的空调风的能量的损失,两个所述杯托软管4上端口下方均设置有蘑菇头12,所述蘑菇头12内设有限位块13,蘑菇头12凹面内的限位块13与第一安装孔9和第二安装孔10上的条形槽匹配卡合,避免杯托
软管的上端从第一风管2和第二风管3上掉落,杯托软管4的下端分别套接在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上的设置的安装管上,既能避免杯托软管的下端掉落,又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
25.中央风管1、第一风管2和第三风管3通过在其上设置的安装座安装在汽车的仪表板后侧,与之相连的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位于仪表板靠近车门的左右两侧,结构上简单,当开启空调时,在使车内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又能加热或冷却杯托,且两个杯托的位置更方便拿取,第一风管2和第二风管3均在靠近中央风管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连接口7和第二连接口8朝向相同的出风口,使得整个导风组件中的空调风流通更加迅速,能实现车内温度的快速增加或降低。
26.工作原理:
27.使用时,打开车内的空调,空调风通过中央风管,一部分向两侧扩散到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中,沿着杯托软管送至杯托中,另一部分会从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上设置的出风口中向车内扩散。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组件、杯托软管(4)、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所述导风组件两侧分别与杯托软管(4)的一端连接,左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杯托(6),右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杯托(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包括中央风管(1)、第一风管(2)和第二风管(3),所述中央风管1下端设有与空调出风口连通的通口,所述第一风管(2)连接在中央风管(1)的右侧端口上,所述第二风管(3)连接在中央风管(1)的左侧端口上,所述第一风管(2)上的第一连接口(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安装孔(9),所述第二风管(3)上的第二连接口(8)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0),左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上端与第二风管(3)上的第二安装孔(10)卡合连接,右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上端与第一风管(2)上的第一安装孔(9)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的一侧均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贯穿第一杯托(5)和第二杯托(6)的一侧杯壁,左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下端口套接在第二杯托(6)上的安装管上,右侧所述杯托软管(4)的下端口套接在第一杯托(5)上的安装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杯托软管(4)上端口下方均设置有蘑菇头(12),所述蘑菇头(12)内设有限位块(13),所述杯托软管(4)外壁套设有软管海绵条(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风管(1)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所述第一风管(2)和第二风管(3)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安装座。

技术总结
一种杯托加热&冷却结构,包括导风组件、杯托软管、第一杯托和第二杯托,所述导风组件两侧分别与杯托软管的一端连接,左侧所述杯托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杯托,右侧所述杯托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杯托,两个所述杯托软管上端口下方均设置有蘑菇头,所述蘑菇头内设有限位块,所述杯托软管外壁套设有软管海绵条,设置的杯托软管分别将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一杯托、第二杯托杯托联通,使得空调风通过杯托软管传送至杯托中,杯托软管能准确的将空调风送入杯托,杯托软管外壁套设的软管海绵条能对杯托软管起到保温作用,减少空调风的温度变化,且导风组件设置在仪表台内部,能方便拿取杯托中的水杯。杯托中的水杯。杯托中的水杯。


技术研发人员:谷丽花 王协庭 凌普 熊运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2/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