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车辆限高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4:1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车辆限高设备。


背景技术:

2.限高架通常用于道路上限制搭载过高的车辆驶入部分道路中,以保证道路及其周边的设施不会被损坏。
3.目前,常见的限高装置都为横杆装置,这样的装置可以起到远远提示过往车辆该路段限制通过车辆高度,并安装方便而维护简单,成本也低廉,但是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系统的发展,这样的横杆已经阻碍了交通的良好发展,这样的杆子和司机本人的判断力息息相关,一旦判断失误,经常造成横杆被撞坏,甚至车顶人员发生安全事故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车辆限高设备;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司机容易误判限高杆的问题;解决了限高杆无法及时传输违规车辆信息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智能车辆限高设备,包括:支撑杆、红外设备、采集设备、控制设备、显示设备和供电设备;所述红外设备、采集设备、控制设备、显示设备和供电设备固定在杆体上;所述支撑杆包括两个竖向杆体和一个横向杆体;两个竖向杆体一端分别对称固定在路面两侧,另一端分别与横向杆体两端连接。
7.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横向杆体安装高度远高于需限高位置,为可能超高的车辆留足安全空间,但违规车辆数据却会通过红外设备和采集设备采集,并由控制设备实时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并预警,由工作人员在最近的出口处将其拦截。
8.进一步的,所述红外设备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发出红外光线,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会的红外信息。
9.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当有车辆驶过时,发射器会发出红外光线,在达到车辆处后,会反射回接收器处,根据发射器发生角度及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时间可以计算出当前驶来车辆高度或速度。
10.进一步的,所述红外设备位于支撑杆上的迎车面一侧。
11.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位于迎车面,可以及时发现违章汽车,进行第一时间的信息采集,防止车辆驶过后躲避违章。
12.进一步的,所述采集设备包括:高速摄像头和强光灯;所述高速摄像头用于抓拍行驶车辆,强光灯用于增强照明度。
13.有采用上述结构,当通过车辆由红外设备判断为为超高车辆时,摄像头可为超高车辆拍照并录像;强光灯为夜间通过的超高车辆录像时增强照明度,提高视频和照片辨识度。
14.进一步的,所述强光灯通过感光设备控制。
15.有采用上述结构,当周围环境照度不够时,感光设备会控制强光灯自动亮起。
16.进一步的,所述高速摄像头和强光灯位于支撑杆上的背车面一侧。
17.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安装在车辆背向驶出一侧,即避免了与红外线设备安装在同一侧时相互拥挤安装部位,又避免了强光灯给司机造成“炫光”危害。
18.进一步的,所述供电设备包括:太阳能电板、蓄电池;太阳能电板固定在横向杆体上且位于显示屏上方,蓄电池固定在竖向杆体内。
19.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电板还包括轴心,所述轴心用于根据太阳位置调整太阳能电板方向。
2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通讯装置;控制器用于计算车辆高度并控制杆体工作;通讯装置用于传输数据信息。
21.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控制器为微电脑计算器,微电脑计算器用于计算车辆高度所用,并可协调各部分结构的协调工作使用,通讯装置为实时将超高车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
22.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杆体为液压结构。通过液压结构调节高度。
2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本实用新型设备远高于所限制高度从而确保了同行安全。
25.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设备,可以及时的将违章车辆信息进行传输,保证了对违章违法的处理速度。
26.3、本实用新型集成多种功能于一体,将原本需要多套支撑固定系统集于一身达到了节省材料并方便检修的作用,统一使用能源系统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27.4、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工艺简单,结构施工方便快捷,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优异,成本低廉,维护难度低且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28.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29.图1是智能车辆限高设备结构图。
30.其中:1-支撑杆;2-红外设备;3-采集设备;4-显示设备;5-供电设备;11-竖向杆体;12-横向杆体;51-太阳能电板;52-蓄电池;53-轴心。
具体实施方式
31.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32.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33.实施例1
34.一种智能车辆限高设备,包括:支撑杆1、红外设备2、采集设备3、控制设备、显示设备4和供电设备5;所述红外设备2、采集设备3、控制设备、显示设备4和供电设备5固定在杆
体上;所述支撑杆1包括两个竖向杆体11和一个横向杆体12;两个竖向杆体11一端分别对称固定在路面两侧,另一端分别与横向杆体12两端连接,即支撑杆1构成门行横跨于道路两侧,且横向杆体12与路面呈一定高度。
35.所述支撑杆1采用结实耐候且不生锈的不锈钢、铝合金、防腐处理的镀锌钢材、包塑铁杆等金属材料的杆子,可以适用于成本高低两种环境,如杆体采用包塑铁杆,则杆体采用浅色,避免吸热老化,竖向杆体11采用液压杆方式顶托起横向杆体12,液压杆可根据控制设备的控制而按要求升高与降低;本实施例中,竖向杆体11为中空结构。
36.所述红外设备2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发出红外光线,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会的红外信息;具体的,当有车辆驶过时,发射器会发出红外光线,在达到车辆处后,会反射回接收器处,根据发射器发生角度及接收器接收到的反射时间可以计算出当前驶来车辆高度或速度,同时将超高或超速车辆信息传递给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自动启动录像功能并通知远程监控中心,由远程监控中心在道路出口端及时拦截涉事车辆,本红外线测速、测高设备每车道设置一套,具体根据车道数量设置;本实施例中,红外设备2位于支撑杆1上的迎车面一侧,即面相车辆行驶而来的方向。
37.所述采集设备3包括:高速摄像头和强光灯;所述高速摄像头用于抓拍行驶车辆,当通过车辆由红外设备2判断为为超高车辆时,摄像头可为超高车辆拍照并录像,由控制设备调度,将画面信息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强光灯用于增强照明度,其通过感光设备控制,当周围环境照度不够时,感光设备会控制强光灯自动亮起,其为夜间通过的超高车辆录像时增强照明度,提高视频和照片辨识度,本实施例中,高速摄像头和强光灯位于支撑杆1上的背车面一侧,即安装在车辆背向驶出一侧,即避免了与红外线设备安装在同一侧时相互拥挤安装部位,又避免了强光灯给司机造成“炫光”危害。
38.所述供电设备5包括:太阳能电板51、蓄电池52;太阳能电板51固定在横向杆体12上且位于显示屏上方,蓄电池52固定在竖向杆体11内;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板51还包括轴心53,所述轴心53用于根据太阳位置调整太阳能电板51方向;蓄电池52位于中空结构的竖向杆体11内,供夜间及阴天为顶部设备供电使用。
39.所述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和通讯装置;控制器用于计算车辆高度并控制杆体工作;通讯装置用于传输数据信息;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微电脑计算器,微电脑计算器用于计算车辆高度所用,并可协调各部分结构的协调工作使用,通讯装置为实时将超高车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便于道路远程调度管理使用;当红外设备2测试出行驶车辆的信息后,控制器根据信息计算出车辆高度和速度,当其中之一超出正常值后,采集设备3会采集车辆车牌等信息,再由通讯装置将异常数据和车辆信息发送至远程监控中心进行处理。
40.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4为显示屏,该显示屏可显示红外线测高设备所测量出的当前车辆高度,也可根据道路所需显示车速、路况信息等文字,各屏幕边框均采用无边框设计,常规使用时显示该车道车辆高度信息并将超高车辆报警显示,特殊情况下使用时可以将多车道屏幕组合显示更多文字,提示路况信息等要闻,显示屏可根据道路要求及成本要求加设该装置。
41.在使用时,所有设备均固定在横向杆体12上,并由竖向杆体11固定在在各条道路上部,迎车面为红外设备2,背向来车面为高速摄像头与强光仪器安装侧;本实施例中,横向杆体12安装高度远高于需限高位置,为可能超高的车辆留足安全空间,但违规车辆数据却
会通过红外设备2和采集设备3采集,并由控制设备实时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并预警,由工作人员在最近的出口处将其拦截。本装置通过红外设备2发出的红外线按一定角度向下照射感知通行车辆高度,当该条道路所行车辆超过规定高度时,控制设备会自动开启高速摄像头记录当前车辆高度及车牌等信息,并远程传输回中控中心存储并提示监控人员。同时,控制设备还可根据光线强度自动开闭强光灯,避免浪费电力的同时又确保了视频或图片的清晰。
42.本实用新型集成多种功能于一体,将原本需要多套支撑固定系统集于一身达到了节省材料并方便检修的作用,统一使用能源系统也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本设备远高于所限制高度从而确保了同行安全;通过控制设备,可以及时的将违章车辆信息进行传输,保证了对违章违法的处理速度;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工艺简单,结构施工方便快捷,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优异,成本低廉,维护难度低且维护成本低。
43.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