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整理的控制设备用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4:07: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整理的控制设备用电缆。


背景技术:

2.电缆起到外接电路、输送电流的作用。
3.在核电站的新建和技术改造工程中,需要铺设大量的电缆,在核电站的控制设备使用后,电缆散乱分布于地面,容易绊倒工作人员,而且工作人员无意中踩踏到电缆容易导致电缆的损坏,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核电站的控制设备使用后电缆分布散乱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整理的控制设备用电缆。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整理的控制设备用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整理的控制设备用电缆,包括机架和电缆本体,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辊,所述电缆本体卷绕于所述转辊上,所述机架上还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位于所述转辊的一侧,所述穿孔用于电缆本体穿设,所述机架上还开设有进线通道,所述进线通道和所述穿孔连通,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弹性抵紧件,所述弹性抵紧件用于抵紧所述穿孔内的所述电缆本体,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辊转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辊、弹性抵紧件和驱动组件,当控制设备使用完后,将电缆本体的一端卷绕于转辊上,剩余的电缆本体通过进线通道卡入穿孔内,并拉伸电缆本体使得电缆本体被张紧,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辊转动,转辊转动带动剩余的电缆本体卷绕于转辊上,并通过弹性抵紧件抵紧穿孔内的电缆本体,使得电缆本体被拉直再进行卷绕,从而对电缆本体进行收卷,收卷完成后,通过弹性抵紧件抵紧穿孔内电缆本体的端部,使得电缆本体的尾端被拉直,减少了电缆本体尾端松脱影响电缆本体收卷效果的情况,通过转辊、驱动组件和弹性抵紧件的配合对电缆本体进行收卷,减少了电缆本体散乱分布于地面的情况,并使得收卷电缆本体更加方便。
8.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转轴和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辊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并滑移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辊的滑移方向平行于所述转轴的转动轴线设置,所述转辊的一端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与所述机架螺纹连接,所述转辊上还设置有弹性件一,所述弹性件一位于所述转辊远离所述螺柱的一侧并抵紧于所述机架,所述转辊转动使得所述螺柱移动靠近所述弹性件一。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螺柱和弹性件一,当收卷电缆本体时,通过传动件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转辊转动,转辊带动螺柱转动,通过螺柱和机架的螺纹配合,使得转辊转动过程中朝靠近弹性件一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电缆本体沿着转辊的转动轴线进行卷绕,扩大了电缆本体的卷绕面积,使得转辊能收卷更多的电缆本体。
10.优选的,所述机架上滑移连接有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拼接形成有螺纹环,所述螺柱穿设于所述螺纹环并与所述螺纹环螺纹连接,所述螺柱通过与所述螺纹环的配合螺纹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半环上设置有第一延伸块,所述第一延伸块穿出所述机架,所述第二半环上设置有第二延伸块,所述第二延伸块穿出所述机架并对应所述第一延伸块设置,所述第一延伸块和所述第二延伸块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二,所述弹性件二使得所述第一延伸块和所述第二延伸块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并使得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和弹性件二,当转辊带动螺柱转动至弹性件一压缩量达到最大时,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使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挤压弹性件二,带动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相互远离,此时,螺柱在弹性件一的弹力作用下弹出并卡入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之间,然后松开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在弹性件二复位的作用下相互远离,使得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相互靠近并拼接形成螺纹环,使得螺柱位于螺纹环内,然后继续转动转辊,即可使得电缆本体继续卷绕于之前卷绕好的电缆本体的外侧。
12.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转杆,设置于所述转杆上的调节块和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块上的锁定件,所述转杆和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机架远离所述转辊的一侧,所述机架靠近所述调节块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若干所述限位槽围绕所述转杆的转动轴线呈周向间隔分布,所述限位槽供所述锁定件卡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杆、调节块和锁定件,当需要收卷电缆本体时,转动调节块带动转杆转动,进而带动转辊转动,使得电缆本体卷绕于转辊上,至电缆本体收卷完后,此时,锁定件和其中一个定位槽对准,扭转锁定件使得锁定件朝靠近机架的方向移动,至锁定件卡入定位槽内,通过定位槽的内壁抵接于锁定件,从而实现调节块的定位,并停止对电缆本体的收卷。
14.优选的,所述穿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弹性抵紧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供所述电缆本体穿设,所述弹性抵紧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槽一供所述安装条卡入,所述弹性抵紧件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用于连通所述进线通道和所述通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槽一和安装条,当弹性抵紧件长时间使用损坏后,移动弹性抵紧件使得安装条脱离安装槽一,即可将损坏的弹性抵紧件从机架上卸下,然后将新的弹性抵紧件上的安装条卡入安装槽一内,即可完弹性抵紧件的更换,使得更换弹性抵紧件更加方便。
16.优选的,所述弹性抵紧件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若干弹性环,每个所述弹性环上均设有所述安装条、所述通孔和所述缺口,所述安装槽一供位于最外圈的所述弹性环上的所述安装条卡入,每个所述弹性环上还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位于所述弹性环远离所述安装条的一侧,所述安装槽二供相邻所述弹性环上的所述安装条卡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弹性环和安装槽二,可根据待收卷电缆本体的尺寸,选择卸下或安装弹性环,使得位于最内圈的弹性环上的通孔的大小与待收卷电缆本体的尺寸适配,提高了弹性抵紧件的适用性。
18.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一和所述安装槽二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所述安装槽一和所述安装槽二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转辊的转动轴线相交且不垂直,所述安装条的长度对应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电缆本体进行收卷时,电缆本体在弹性环上直入直出,电缆本体和弹性环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安装条抵紧于安装槽一或安装槽二的内壁,减少了弹性环脱出通孔的情况,提高了弹性环安装于机架上的稳定性。
20.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布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环通过布层抵紧于通孔内的电缆本体,在抵紧电缆本体对其进行拉直的同时,减小了弹性环和电缆本体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得对电缆本体进行收卷更加方便,且布层抵紧于电缆本体,在收卷过程中,可擦拭电缆本体的表面,进而将电缆本体表面的灰尘或污垢擦下,实现对电缆本体的清洁。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设置转辊、弹性抵紧件和驱动组件,当控制设备使用完后,将电缆本体卷绕于转辊上,剩余的电缆本体通过进线通道卡入穿孔内,然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辊转动,转辊转动带动剩余的电缆本体卷绕于转辊上,并通过弹性抵紧件抵紧穿孔内的电缆本体,使得电缆本体被拉直再进行卷绕,从而对电缆本体进行收卷,减少了电缆本体散乱分布于地面的情况,并使得收卷电缆本体更加方便;
24.2.通过设置螺柱和弹性件一,当收卷电缆本体时,通过螺柱和机架的螺纹配合,使得转辊转动过程中朝靠近弹性件一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电缆本体沿着转辊的转动轴线进行卷绕,扩大了电缆本体的卷绕面积,使得转辊能收卷更多的电缆本体;
25.3.通过设置第一半环、第二半环、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和弹性件二,当转辊带动螺柱转动至弹性件一压缩量达到最大时,移动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带动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相互远离,此时,螺柱在弹性件一的弹力作用下弹出并卡入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之间,然后松开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使得螺柱位于螺纹环内,然后继续转动转辊,即可使得电缆本体继续卷绕于之前卷绕好的电缆本体的外侧。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在安装板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传动件的结构;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安装板处剖开的结构图,主要展示第一延伸块和第二延伸块的结构;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的爆炸结构图,主要展示安装槽一和安装槽二的结构。
30.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底座;12、安装板;121、限位槽;122、让位孔;13、固定板;131、穿孔;132、进线通道;2、电缆本体;3、转辊;31、滑槽;4、驱动组件;41、转轴; 42、传动件;421、转杆;422、调节块;423、锁定件;5、螺柱;6、弹性件一;7、第一半环;8、第二半环;9、螺纹环;10、第一延伸块;101、第一连接部;102、第一延伸部;14、第二延伸块;141、第二连接部;142、第二延伸部;15、弹性件二;16、弹性抵紧件;161、弹性环;1611、通孔;1612、缺口;17、安装条;18、安装槽一;19、安装槽二;20、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便于整理的控制设备用电缆。参见图1,便于整理的控制设备用电缆包括机架1和电缆本体2,机架1包底座11、安装板12和固定板13,安装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板12均位于底座11的上方并与底座11固定连接,且两个安装板12相对并间隔设置,固定板13位于两个安装板12的同一侧并位于两个安装板12之间,且固定板13垂直于安装板12并与底座1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33.参见图2,两个安装板12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辊3,转辊3的转动轴线呈水平设置,电缆本体2卷绕于转辊3的外侧。其中一个安装板12上设置有驱动组件4,驱动组件4包括转轴41和传动件42,转轴41为方轴,转轴41位于两个安装板12之间并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安装板12上,且转轴41与另一个安装板12呈间隔设置,转轴41的转动轴线与转辊3的转动轴线重合。
34.参见图2,转辊3的一端开设有滑槽31,转轴41卡入滑槽31内并贴合于滑槽31的内壁,且转轴41滑移连接于滑槽31内,转辊3通过转轴41和滑槽31的配合套设于转轴41外侧并滑移连接于转轴41上,且转辊3的滑移方向平行于转轴41的转动轴线设置。
35.参见图2,传动件42包括转杆421、调节块422和锁定件423,转杆421穿设于其中一个安装板12并转动连接于安装板12上,且转杆421的一端与转轴41远离转辊3的一端固定连接,转杆421的转动轴线和转轴41的转动轴线重合,调节块422位于安装板12远离转辊3的一侧并与转杆421远离转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锁定件423位于调节块422远离安装板12的一侧,且锁定件423朝靠近调节块422的方向穿设于调节块422并与调节块42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锁定件423为锁紧螺栓。
36.参见图2,与转轴41连接的安装板12靠近调节块422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限位槽121,若干限位槽121围绕转杆421的转动轴线呈周向均匀间隔分布。锁定件423的位置对应其中一个限位槽121的位置设置,限位槽121供锁定件423卡入。
37.在实际使用中,扭转锁定件423使锁定件423朝远离安装板12的方向移动至脱离调节块422,然后转动调节块422,调节块422带动转杆421转动,进而带动转轴41转动,转动抵接于滑槽31的内壁并带动转辊3转动,使得电缆本体2卷绕于转辊3上,至电缆本体2卷绕结束,且锁定件423和其中一个限位槽121对准,扭转锁定件423使得锁定件423朝靠近安装板12的方向移动,使得锁定件423卡入限位槽121内,通过限位槽121的内壁抵接于锁定件423,即可实现调节块422的定位,进而实现转辊3的定位。
38.参见图1和图2,转辊3远离滑槽31的一端同轴固定有螺柱5,螺柱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转辊3的转动轴线设置,远离调节块422的安装板12上开设有让位孔122,让位孔122供螺柱5穿设。转辊3远离螺柱5的一端固定有弹性件一6,弹性件一6位于转辊3远离螺柱5的一侧,且弹性件一6的相对两端分别抵紧于转辊3和靠近调节块422的安装板12。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一6为弹簧。
39.参见图1和图3,远离调节块422的安装板12上滑移连接有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分别位于让位孔122的上下两侧并相对设置,且第一半环7位于第二半环8的上方,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的滑移方向朝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设置。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拼接形成有螺纹环9,螺纹环9的位置对应螺柱5的位置设置,螺纹环9供螺柱5
穿设,螺柱5穿设于螺纹环9并与螺纹环9螺纹连接,当转辊3转动并带动螺柱5转动时,螺柱5通过与螺纹环9的螺纹配合朝靠近弹性件一6的方向移动。螺柱5通过与螺纹环9的螺纹配合螺纹连接于远离调节块422的安装板12上。
40.参见图3,第一半环7上固定有第一延伸块10,第一延伸块10位于第一半环7与转辊3相邻的一侧,且第一延伸块10朝远离第一半环7的方向穿出安装板12设置,第一延伸块10包括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一延伸部102,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一半环7固定连接并位于安装板12内,第一延伸部102位于第一连接部101远离第一半环7的一侧并与第一连接部101固定连接,且第一延伸部102远离第一连接部101的一端位于安装板12的外侧。
41.参见图3,第二半环8上固定有第二延伸块14,第二延伸块14位于第二半环8与转辊3相邻的一侧并与第一延伸块10位于同一侧,第二延伸块14的位置对应第一延伸块10的位置设置,且第二延伸块14朝远离第二半环8的方向穿出安装板12设置,第二延伸块14包括第二连接部141和第二延伸部142,第二连接部141与第二半环8固定连接并位于安装板12内,第二延伸部142位于第二连接部141远离第二半环8的一侧并与第二连接部141固定连接,且第二延伸部142远离第二连接部141的一端位于安装板12的外侧。
42.参见图3,第一连接部101位于第二连接部141的上方,第二延伸部142位于第一延伸部102的上方,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延伸部142之间呈过渡连接,第二连接部141和第二延伸部142之间呈过渡连接。
43.参见图3,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41之间固定有弹性件二15,弹性件二1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41固定连接,且弹性件二15抵紧于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41。弹性件二15使得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41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并使得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具有相互靠近的趋势。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二15为弹簧。
44.在实际使用中,当转辊3带动螺柱5转动至弹性件一6压缩量达到最大时,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第一延伸块10和第二延伸块14,使第一延伸块10和第二延伸块14挤压弹性件二15,带动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相互远离,此时,螺柱5在弹性件一6的弹力作用下弹出并卡入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之间,然后松开第一延伸块10和第二延伸块14,第一延伸块10和第二延伸块14在弹性件二15复位的作用下相互远离,使得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相互靠近并拼接形成螺纹环9,使得螺柱5位于螺纹环9内,然后继续转动转辊3,即可使得电缆本体2继续卷绕于之前卷绕好的电缆本体2的外侧。
45.参见图3和图4,固定板13上靠近转辊3的端面上开设有穿孔131,穿孔131朝远离转辊3的方向贯穿于固定板13,穿孔131用于电缆本体2穿设。固定板13上还开设有进线通道132,进线通道132位于穿孔131的一侧并与穿孔131连通,进线通道132朝远离穿孔131的方向贯穿于固定板13,且进线通道132沿穿孔131的贯穿方向贯穿于固定板13。
46.参见图3和图4,固定板13上还设置有弹性抵紧件16,弹性抵紧件16位于穿孔131内,且弹性抵紧件16用于抵紧穿孔131内的电缆本体2。弹性抵紧件16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套设的若干弹性环161,相邻弹性环161之间相互抵接。每个弹性环161上均开设有通孔1611,通孔1611供位于内圈的弹性环161卡入,位于最内圈的弹性环161上的通孔1611供电缆本体2穿设,且上述通孔1611的内壁用于抵紧穿孔131内的电缆本体2。本实施例中,弹性环161的材质为橡胶。
47.参见图3和图4,每个弹性环161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缺口1612,缺口1612位于弹性环161靠近进线通道132的一侧,且缺口1612沿穿孔131的贯穿方向贯穿于弹性环161。缺口1612用于连通进线通道132和通孔1611。每个弹性环161的外侧壁上均固定有安装条17,安装条17位于弹性环161远离通孔1611的一侧。穿孔131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一18,安装槽一18的位置对应位于最外圈的弹性环161上的安装条17的位置设置,且安装槽一18朝远离转辊3的方向贯穿于固定板13,安装槽一18供位于最外圈的弹性环161上的安装条17卡入。
48.参见图3和图4,每个弹性环161的外侧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二19,安装槽二19位于弹性环161远离安装条17的一侧并位于通孔1611内,且安装槽二19朝远离转辊3的方向贯穿于固定板13,安装槽二19的位置对应弹性环161上安装条17的位置设置,安装槽二19供相邻弹性环161上的安装条17卡入。安装槽一18和安装槽二19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安装槽一18和安装槽二19的长度方向均与转辊3的转动轴线相交且不垂直,安装条17的长度对应安装槽二19的长度设置。
49.在实际使用中,当安装弹性环161时,将待安装弹性环161上的安装条17与位于最内圈的弹性环161上的安装槽二19对准,然后沿安装槽二19的倾斜方向将安装条17卡入安装槽二19内,至安装条17抵接于安装槽二19靠近转辊3的内壁即可实现弹性环161的安转,当电缆本体2卷绕时,电缆本体2朝靠近转辊3的方向移动,对弹性环161产生阻力带动弹性环161朝靠近转辊3的方向移动,通过安装条17抵紧于安装槽二19靠近转辊3的内壁,减少了安装条17脱离安装槽二19的情况。
50.当拆卸弹性环161时,沿安装槽二19的倾斜方向将安装条17从安装槽二19内取出,即可实现弹性环161的拆卸。
51.参见图4,每个通孔1611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布层20,布层20覆盖通孔1611的内壁设置。本实施例中,布层20的材质为棉布。
52.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的电缆本体2的外层绝缘材料包括100重量份pvc树脂,20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重量份偏苯三酸三辛酯,15重量份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3重量份氧化镁,5重量份氧化锌,3重量份硬脂酸和9重量份重质碳酸钙,不含对人和环境有较大损害的铅、镉、六价铬、汞等重金属,满足标准对环保的要求。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便于整理的控制设备用电缆的实施原理为:
54.根据待收卷电缆本体2的尺寸,选择卸下或安装弹性环161,使得位于最内圈的弹性环161上的通孔1611的大小与待收卷电缆本体2的尺寸适配,然后将待收卷电缆本体2的一端卷绕于转辊3上,剩余的电缆本体2通过进线通道132卡入穿孔131内,并卡入位于最内圈的弹性环161上的通孔1611内,位于最内圈的弹性环161通过其上布层20抵紧于通孔1611内的电缆本体2。
55.然后扭转锁定件423使得锁定件423脱离安转板,接着转动调节块422带动转辊3转动,进而拉伸电缆本体2使得电缆本体2被张紧,继续转动调节块422,使得转辊3转动带动剩余的电缆本体2卷绕于转辊3上,并通过弹性环161带动布层20抵紧电缆本体2,使得电缆本体2被拉直再进行卷绕,过程中,布层20抵紧于电缆本体2进而对电缆本体2的表面进行擦拭,将电缆本体2表面的灰尘或污垢擦下,实现对电缆本体2的清洁。
56.当弹性件一6压缩量达到最大时,停止转动调节块422,移动第一延伸块10和第二延伸块14,带动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相互远离,此时,螺柱5在弹性件一6的弹力作用下弹
出并卡入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之间,然后松开第一延伸块10和第二延伸块14,第一半环7和第二半环8相互靠近并拼接形成螺纹环9,使得螺柱5位于螺纹环9内,然后继续转动调节块422,使得电缆本体2继续卷绕于之前卷绕好的电缆本体2的外侧。
57.当电缆本体2收卷完后,停止转动调节块422,此时,锁定件423和其中一个限位槽121对准,扭转锁定件423使得锁定件423卡入限位槽121内,即可定位调节块422,完成收卷,减少了电缆本体2散乱分布于地面的情况,并使得收卷电缆本体2更加方便。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