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隔离式印刷介质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3 00:35: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


背景技术:

2.工业丝网印刷机通常将印刷介质,例如焊膏或导电油墨,施加到平面工件(例如晶片或电路板)上,其方法是使用斜置刀片或刮刀将印刷介质(例如焊膏)通过丝网(有时称为箔或模板)中的孔图案施加。印刷介质通常储存在墨盒或罐中,并通过使用加压空气源向顶部施加压力而从墨盒或罐的底部分配。墨盒安装在印刷载架上,该载架也带有刮刀。由于印刷载架沿印刷机的长度(即从前到后)(通常称为y方向)行进,因此墨盒可以分配到印刷机的前导轨或后导轨。墨盒还安装成相对于印刷载架沿x方向(垂直于y轴并且在水平面中)移动。因此,在操作时,将印刷载架移动至印刷机的一端,并且使墨盒在沿x方向行进的同时分配印刷介质,从而分配印刷介质以在印刷丝网上形成近似线性的介质珠。由于印刷机内缺乏可用空间,因而,墨盒可以在不进行分配的水平方向和进行分配的竖直方向之间旋转。
3.墨盒中存在的印刷介质量可以由传感器检测,并且当墨盒需要更换时,会提醒操作人员。
4.然而,存在一个问题,即为了实现墨盒的更换,需要打开印刷机以进入墨盒。图1以立体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已知的印刷机1。印刷机1基本上呈长方体,具有外壳2,外壳2覆盖印刷机1以防止未经授权进入印刷机1的内部。外壳安装在框架上(图1中不可见),该框架还支撑内部机械和部件。提供了防护罩3以实现授权进入。防护罩3通过铰链4连接至外壳2的其余部分,使得可以将防护罩3提起并置于外壳的顶部。为了进一步提高印刷机1的安全性,可以设置互锁装置(未示出),必须在打开防护罩3之前启用该互锁装置。
5.出于安全原因,每当印刷机1的防护罩3打开时,包括为了更换墨盒而打开时,都必须关闭印刷操作。这意味着每次更换墨盒时印刷周期都会中断,这会增加印刷过程的时间并降低印刷过程的效率。
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隔离式焊膏分配器的印刷机,在ep3482940a1中描述了这种印刷机,并在图2中示出。印刷机10具有支撑在框架上的外壳11。防护罩12使得可以进入印刷机10内部。此外,提供了单独的舱口13。可以通过绕铰链14提起舱口13来打开舱口13,其中铰链14将舱口13连接至外壳11。
7.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印刷机10的内部,即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防护罩12和舱口13。此外,同样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许多印刷机械,特别是印刷载架。外壳11以及印刷机械和部件由框架15支撑。印刷机10的内部容积由内部隔板16部分地分成两个不同的子体积:主容积17和小于主容积17的容器更换容积18。主容积17容纳印刷机械,包括带有刮刀的印刷载架。在主容积17内示出了板框22a、22b,这些板框22a、22b在使用时为印刷丝网s提供了接收器。如本领域中通常已知的,这种板框可由致动器(未示出)移动以调节其间的距离,使得板框22a、22b在使用时可保持各种不同尺寸的印刷丝网。在印刷过程中,包括刮刀的印刷载架(未示出)在接收器上方行进,以作用于保持在其内的模板s上,行进方向平行于板框
22a、22b的轴线,该方向通常被称为“y方向”。
8.主容积17和容器更换容积18之间的分离仅是部分的,因为隔板16包括孔21,孔21允许两个子容积之间的连通。导轨19靠近孔21的上边缘穿过孔21。导轨19至少部分地横跨接收器延伸,并在该实施例中基本上在印刷机10的宽度上延伸,此方向通常被称为“x方向”。导轨19相对于框架15静态固定。
9.导轨19设有安装成沿导轨19行进的梭子23。托架24安装在梭子23上以随其行进。托架24适于保持印刷介质容器(未示出)。该容器可以例如包括墨盒或焊膏罐。可以看出,梭子23和托架24的尺寸设计成穿过孔21,使得它们可以沿导轨19的长度行进至主容积17中。梭子23包括壁部20,该壁部20的尺寸设计成当通过梭子23沿导轨19的相应定位而与内部隔板16对准时,壁部20装配在孔21内并基本上关闭孔21。当如此定位时,梭子23被认为位于“更换”位置。在该位置,可以对托架24内承载的印刷介质容器进行更换。
10.因此,在使用时,当需要更换印刷介质容器时,梭子23移动至更换位置,在该位置整个壁部20与内部隔板16对准。然后打开舱口13,可以安全地对印刷介质容器进行更换。由于容器更换容积通过内部隔板16与壁部20的组合而与主容积17物理分离,因此确保了安全性。此外,在更换期间,可以继续进行印刷操作而无需中断。
11.然而,该装置存在一个问题,即印刷机10内的热交换受到内部隔板16和壁部20的不利影响。换句话说,空气被禁止在机器的整个内部自由循环,使得在主容积17内保持最佳操作温度变得更加困难。此外,打开舱口13对于自主智能车辆(aiv)来说是相对困难的操作,这可能会阻碍工厂自动化。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发明试图克服这些问题,并提供一种替代构造,该构造允许在印刷机的主容积与更换容积之间进行隔离,同时还允许改善热对流和自动化潜力。
13.根据本发明,这一目的不是通过在梭子上使用可移动壁来提供隔离,而是通过滑动舱口的新设计来实现的。
1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印刷机,包括:
15.外壳;
16.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一内部容积,所述第一内部容积包括用于将印刷介质印刷于工件上的印刷设备,所述印刷设备包括印刷头、用于印刷丝网的接收器和用于工件的支架;
17.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第二内部容积;以及
18.适于保持印刷介质容器的梭子,所述梭子能够在所述第一内部容积与所述第二内部容积之间移动,
19.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载架,所述载架包括侧壁,当所述载架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侧壁位于所述第二内部容积远离所述第一内部容积的一侧,当所述载架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侧壁位于所述第一内部容积与所述第二内部容积之间,以在其间提供至少部分隔离。
20.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了本发明的其他具体方面和特征。
附图说明
21.现在将参考附图(未按比例)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22.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关闭的已知印刷机的立体图;
23.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具有隔离式焊膏分配器的印刷机的立体图;
24.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所示印刷机内部的立体图;
25.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隔离式焊膏分配器的印刷机处于关闭构造的立体图;
26.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印刷机内部的立体图;以及
27.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印刷机处于打开构造的立体图。
28.附图标记:
29.1、10、30-印刷机
30.2、11、31-外壳
31.3、12、32-防护罩
32.4、14、33-铰链
33.13-舱口
34.15、40-框架
35.16-内部隔板
36.17、41-主容积
37.18、42-容器更换容积
38.19、44-导轨
39.20-壁部
40.21-孔
41.22a、22b、43a、43b-板框
42.23、45-梭子
43.24、46-托架
44.34-轨道
45.35-凹部
46.36-载架
47.37-侧壁
48.38-顶壁
49.39-前壁
50.47-容器
51.s-印刷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5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刷机30在图4中以立体图示出。印刷机30的轮廓形状由外壳31限定,外壳31由内部框架40支撑(见图5),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具有近似长方体的形状。为了清楚起见,未示出工件可以通过其进入并离开印刷机30的开口,但是这些开口通常位于图示外壳31的左侧和右侧。外壳可以例如由刚性塑料或材料形成,可选为玻璃或透明塑
料材料面板。外壳31包括形成外壳31的整个前侧(即,图4中最靠近观察者的一侧)的上部的防护罩32,这里示出的防护罩32具有大致呈三角形的横截面形状。防护罩32通过外壳31顶部的铰链33可枢转地安装到外壳31的其余部分上,从而可以在如图4所示的关闭构造与打开构造(未示出)之间提起防护罩32,在关闭构造中,防护罩32阻挡进入印刷机30内部,在打开构造中,可从外部进入印刷机30的内部,例如,使得操作者能够查看正在执行的印刷操作,或者进行内部部件的维护或更新。在外壳31的前侧处,防护罩32在其最低范围承载轨道34,轨道34横跨外壳31的前侧。在所示实施例中,轨道34横跨前侧的整个范围,以提供干净的外观,但是从技术上考虑,这不是必需的。防护罩32的顶部包括形成在其中的凹部35。凹部35的尺寸适于容纳防护罩32的载架36,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载架36包括三个相互正交的外壁:侧壁37、顶壁38及前壁39,当载架36位于图4所示的关闭位置时,这些外壁限定出外壳31的拐角。载架36可沿轨道34移动,从而可以如图所示向右滑动至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其中顶壁38容纳在凹部35内。
53.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所示印刷机内部的立体图,为了清楚起见,移除了防护罩32。此外,同样为了清楚起见,省略了许多印刷机械,特别是印刷头。外壳31以及印刷机械和部件由框架40支撑。印刷机30的内部容积可以被认为构成两个不同的子容积:第一主容积41和第二容器更换容积42。如图所示,容器更换容积42小于主容积41。进一步地,由于容积41、42之间没有屏障,因此空气能够在容积41、42之间自由流动,从而通过对流改善了容积41、42中的热量调节。主容积41容纳印刷机械,包括带有刮刀的印刷头(未示出)。在主容积41内示出了板框43a、43b,这些板框43a、43b在使用时为印刷丝网s提供了接收器。如本领域中通常已知的,这种板框可由致动器(未示出)移动以调节其间的距离,使得板框43a、43b在使用时可保持各种不同尺寸的印刷丝网。在印刷过程中,包括刮刀的印刷头在接收器上方行进,以作用于保持在其内的模板s上,该行进方向平行于板框43a、43b的轴线,该方向通常是被称为“y方向”。
54.容器更换容积42在关闭位置时与载架36位于印刷机30的同一侧。导轨44延伸穿过印刷机30的内部容积,横跨容器更换容积42和主容积41。导轨44带有梭子45,梭子45适于将印刷介质的容器47保持在托架46内。梭子45可沿导轨44在主容积41与容器更换容积42之间移动。提供了驱动装置(未示出),以沿导轨44驱动梭子45,例如驱动皮带、齿条和小齿轮或蜗轮蜗杆驱动系统的旋转致动器,或线性致动器,如本领域所公知的,该驱动在主印刷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如本领域所公知的,梭子还包括用于从容器47中排出印刷介质的装置,因此在将梭子45以及容器47移动至印刷丝网s上方之后,在执行印刷操作之前,可以将一定量的印刷介质沉积到印刷丝网s上。虽然从图5中看不太清楚,但是梭子45、托架46和容器47均远离印刷机30的前部,即位于或朝向容器更换容积42的后部,以避免与载架36碰撞,这将在下文进一步描述。
55.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印刷机30处于打开构造的立体图。载架36已经从图4所示的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在关闭位置,侧壁37位于容器更换容积42远离主容积41的一侧,在打开位置,侧壁37位于主容积41与容器更换容积42之间,以在其间提供至少部分隔离。这里使用的术语“部分隔离”是指气流被限制在两个容积41、42之间,但不需要完全阻止。然而,当载架36位于打开位置时,至少部分隔离的范围足以防止操作者进入主容积41,这种进入的行为对操作者的健康带来风险。从图6可以看出,侧壁37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均限定了
印刷机30的部分外表面。事实上,顶壁38和前壁39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均限定了印刷机30的部分外表面。如前所述,梭子45、托架46和容器47均位于或朝向容器更换容积42的后部,以避免在载架36行进至打开位置期间与载架36的侧壁37碰撞。
56.将载架36移动至打开位置,操作者就可以接近容器47,从而例如可以将空容器更换为满容器,而不需要暂停正在主容积41中进行的印刷操作。当然,只有当载架36移动至打开位置,梭子45位于容器更换容积42中时,才可能实现更换。因此,可以提供互锁装置,以防止载架36从关闭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除非梭子45位于容器更换容积42而不是主容积41内。如果防护罩32不处于其关闭构造,则也可以提供互锁装置,以防止载架36移动。
57.可以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手动地移动载架36,或者可以由致动器驱动,例如驱动皮带、齿条和小齿轮、或蜗轮蜗杆驱动系统的旋转致动器,或者线性致动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方便地在外壳上设置合适的控件(未示出),例如按钮。有利的是,这种控件可以由自动智能车辆(aiv)操作,以辅助过程自动化。如果aiv也可用以执行容器更换,这将是特别有利的。
58.上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范围内的其他可能性和替代方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如果梭子包括壁部,则可以改善主容积与容器更换容积之间的隔离,该壁部以与图3中描述的装置有些相似的方式布置成使得当梭子位于容器更换容积中时,壁部在主容积与容器更换容积之间提供至少部分隔离。在这种情况下,当梭子位于容器更换容积中并且载架位于打开位置时,壁部和侧壁可以对准,以在两个容积之间提供至少部分隔离。这样的实施例为改进隔离提供了可能性,但缺点是当载架位于关闭位置时,减少了容积之间的对流气流。
59.在上述实施例中,载架由沿外壳前部定位的轨道引导。当然,可以以多种方式为载架提供支撑和引导,包括一个或多个在内部或外部布置的轨道。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