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以及单体机与流程

2022-02-22 20:30: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机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以及单体机。


背景技术:

2.数据中心单体机一般是冷轧钢板或合金制作的用来存放计算机和相关控制设备的物件,常见的数据中心单体机的机柜中设置有服务器、控制器等一些电气元件结构,且在单体机机柜内设置有大量线缆;当单体机在运行时,线缆以及电气元件会发热,进而会影响单体机机柜中的温度等空气环境,若对不机柜内的空气环境进行调节,则会则会影响电气元件以及单体机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能够解决在单体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发热从而影响单体机使用效率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所述单体机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设置有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机柜内的空气环境,且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内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机柜信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设置有格栅结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单体机在运行时,传感器获取机柜信息,所述机柜信息包括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计算得到出风值m;根据所述出风值m的大小,判断所述单体机是否满足出风量调节条件;若是,则调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的格栅结构密度,以实现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的调节;其中,所述格栅结构包括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所述第一格栅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格栅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配合;所述第一格栅固定于所述单体机的出风口处,所述第一格栅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第二格栅套设于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所述转动电机能够通过所述电机轴带动所述第二格栅进行转动;且在所述第二格栅转动时,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配合能够实现对所述出风量大小的调节。
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实现对所述机柜内空气环境的调节,首先,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能够对所述单体机机柜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所述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对机柜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能够使所述机柜中的温度保持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单体机机柜中设置有大量的线缆,且在所述单体机运行过程中,单体机中的线缆发热时,从而可能会对机柜中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则能够对所述机柜进行散热处理,从而降低了所述机柜内的温度,进而保证了所述机柜中的电气元件能够稳定正常的运行;其次,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可以对所述机柜内的机柜湿度进行调节,能够避免电气元件在干燥的环境中发生的危害;再次,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能
够对机柜co2浓度值c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是,机柜中的co2浓度值会随电气元件的运行而产生变化,当用户开启所述单体机的机柜门之后,若机柜co2浓度值c较高时,用户在吸入后,会影响身体健康,故通过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则有效的避免了高浓度的co2对用户造成的危害;并且在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在对机柜内的空气环境进行调节时,是以调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量的方式来实现的,具体的,通过所述第二个格栅的转动,控制所述第一格栅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格栅的所述第二通孔之间重叠量来实现调整出风量的大小,通过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实现实现了对所述单体机机柜内外的换热,保证了所述机柜内空气环境与外部环境相同,提升了所述单体机的示意效率。
6.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得到出风值m包括:m=cos[(c
×

×
|t-t'|
×
|h-h'|)/10q];其中,t'为预设温度值,单位℃;c为机柜co2浓度值,单位ppm;h为机柜湿度值,h'为预设相对湿度值;q为机柜负荷冷量,单位w;a为出风值系数,单位为w/(ppm
×
℃)。
[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co2浓度传感器,能够对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进行检测,并且对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与预设温度值t'、预设相对湿度值h'比较,判断所述机柜内的空气环境是否正常,是否满足出风量调节条件,在满足所述出风量调节条件时,可根据公式:m=cos[(c
×

×
|t-t'|
×
|h-h'|)/10q]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值m进行计算,进而根据出风值m的大小,对应的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中的格栅结构密度进行调节,以此达到调整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的目的,进而保证了所述单体机以及电气元件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提升了所述单体机的使用效率。
[0008]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值m∈(-1,1),且所述出风值m满足;在m的值越小时,调整所述格栅结构密度减小,以增大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在m的值越大时,调整所述格栅结构密度增大,以减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所述出风值m的大小,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格栅结构密度进行相应的调节,以达到调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量的目的;具体的,在m的值越小时,调整所述格栅结构密度减小,以增大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在m的值越大时,调整所述格栅结构密度增大,以减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通过对所述出风值m,能够实现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精确调节,进一步的提升了所述单体机的使用效率。
[0010]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大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包括:所述出风值m满足:在-1<m<0时,调整所述第二格栅(20)朝向逆时针的方向进行转动;所述减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包括:所述出风值m满足:在0<m<1时,调整所述第二格栅(20)朝向顺时针的方向进行转动;所述出风值m=0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保持以当前出风量继续运行。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根据所述出风值m在不同取值范围内,能够对应的调整所述第二格栅的转动方向,具体的,在-1<m<0时,所述第二格栅朝向逆时针的方向进行转动,在所述出风值0<m<1时,调整第二格栅朝向顺时针的方向进行转动,根据m的正负值,即可明确所述第二格栅的转动方向,方便了对所述第二格栅的调节,同时也降低了调节难度。
[0012]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柜负荷冷量q满足:q=δt
×k×
s;其中,δt为负荷温差,单位为℃;k为机柜传热系数,单位为w/(m2×
℃);s为机柜外侧面积,单位为m2。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对机柜负荷冷量q的计算能够得到所述单体机机柜中的负荷冷量,进一步的可根据所述机柜负荷冷量q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所述出风值m的大小,公式:q=δt
×k×
s的限定有效的提升了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调节,提升了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使用效率。
[0014]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荷温差δt满足:δt=t
01-t;其中t
01
为机柜外部温度值,单位为℃。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机柜外部温度值t
01
以及机柜内部温度值t得到了负荷温差δt的大小,进而能够得到机柜负荷冷量q的值,进一步的实现了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对所述机柜内空气环境的调节,同时也增强了调节效率。
[0016]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的格栅结构密度包括:在第二格栅进行转动时,当转动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
°
时,所述格栅结构密度最大;在第二格栅进行转动时,当转动至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
°
时,所述格栅结构密度最小。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对所述格栅结构密度的调节过程中,可根据所述出分值m的大小,对应的调整所述第二格栅相对所述第一格栅的转动角度,从而达到了精确调节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的目的。
[0018]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格栅结构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之间,且沿第一格栅与所述第二个格栅的外缘设置,所述挡风板、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三者形成导风通道;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经第一格栅流入,沿所述导风通道从第二格栅流出。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挡风板的设置,避免了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从所述第一格栅与所述第二格栅之间的缝隙中的流出,降低了气流的损失,提高了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散热效率。
[0020]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连接时,第一格栅与第二格栅之间形成第一距离l1,且第一距离l1∈[3mm,5mm]。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所述第一格栅与所述第二格栅之间的第一距离l1在3mm-5mm之间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损失较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散热效率较高,从而也提升了所述单体机的使用效率。
[0022]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所述单体机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的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所述单体机在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时,具备了上述实施例中实现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时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作一一赘述。
[0024]
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i)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实现对所述机柜内空气环境的调节,首先,所述空气
调节装置能够对所述单体机机柜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所述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对机柜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能够使所述机柜中的温度保持稳定,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单体机机柜中设置有大量的线缆,且在所述单体机运行过程中,单体机中的线缆发热时,从而可能会对机柜中的电气元件造成损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则能够对所述机柜进行散热处理,从而降低了所述机柜内的温度,进而保证了所述机柜中的电气元件能够稳定正常的运行;其次,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可以对所述机柜内的机柜湿度进行调节,能够避免电气元件在干燥的环境中发生的危害;再次,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能够对机柜co2浓度值c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是,机柜中的co2浓度值会随电气元件的运行而产生变化,当用户开启所述单体机的机柜门之后,若机柜co2浓度值c较高时,用户在吸入后,会影响身体健康,故通过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则有效的避免了高浓度的co2对用户造成的危害;;ii)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在对机柜内的空气环境进行调节时,是以调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量的方式来实现的,具体的,通过所述第二个格栅的转动,控制所述第一格栅的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格栅的所述第二通孔之间重叠量来实现调整出风量的大小,通过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实现实现了对所述单体机机柜内外的换热,保证了所述机柜内空气环境与外部环境相同,提升了所述单体机的示意效率;iii)根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co2浓度传感器,能够对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进行检测,并且对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与预设温度值t'、预设相对湿度值h'比较,判断所述机柜内的空气环境是否正常,是否满足出风量调节条件,在满足所述出风量调节条件时,可根据公式:m=cos[(c
×

×
|t-t'|
×
|h-h'|)/10q]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值m进行计算,进而根据出风值m的大小,对应的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中的格栅结构密度进行调节,以此达到调整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的目的,进而保证了所述单体机以及电气元件的正常使用,进一步的提升了所述单体机的使用效率;iv)所述挡风板的设置,避免了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从所述第一格栅与所述第二格栅之间的缝隙中的流出,降低了气流的损失,提高了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散热效率。
[0025]
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0026]
图2为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示意图。
[0027]
图3为第一格栅10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配合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0030]
图6为图5中圈示部分a处的放大视图。
[0031]
附图标记说明:50-格栅结构;10-第一格栅;11-第一通孔;20-第二格栅;21-第二通孔;30-转动电机;31-电机轴;32-第一轴承;33-第二轴承;40-挡风板;51-导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3]
【第一实施例】参见图1与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单体机包括机柜,所述机柜内设置有空气调节装置,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机柜内的空气环境,且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内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0:单体机在运行时,传感器获取机柜信息,所述机柜信息包括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s20: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计算得到出风值m;s30:根据所述出风值m的大小,判断所述单体机是否满足出风量调节条件;s40:若是,则调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的格栅结构密度,以实现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的调节。
[0034]
优选的,在s10中,在单体机运行过程中,空气调节装置能够检测单体机的机柜信息,并且能够将检测到的机柜信息判断机柜内出风值是否充足,进而通过对单体机的出风值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机柜内的空气环境;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单体机机柜内安装有计算机控制器、运算器以及存储器等结构,为保证单体机能够正常使用,不影响使用效率,故需要保证单体机内的空气环境处于正常状态,本实施例中,则实现了对单体机机柜内的空气环境进行调节,以满足单体机机柜内的装置能够维持正常运行,且在调节单体机机柜内的空气环境时,以正常机柜中的空气环境为依据。
[0035]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co2浓度传感器,所述机柜信息包括: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co2浓度传感器检测得到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从而得到了空气环境中出风值m的大小。
[0036]
可以理解的是,当机柜内温度在20℃左右,机柜的相对湿度在50%左右且机柜co2浓度在350ppm左右时,机柜内环境较为舒适,进一步的,机柜中的co2浓度值会随电气元件的运行而产生变化,当用户开启所述单体机的机柜门之后,若机柜co2浓度值c较高时,用户在吸入后,会影响身体健康,故通过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设置,则有效的避免了高浓度的co2对用户造成的危害,故co2浓度传感器检测到机柜内的co2浓度后,对应的需要对单体机进行调整,即通过空气调节装置对机柜内进行换气处理,以达到降低机柜内co2浓度值c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对用户的危害。
[0037]
本实施例中,在调节单体机机柜内的环境信息时,将单体机机柜内的温度、湿度以及co2浓度的参数值设定与机柜内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co2浓度的参数值相同,进一步的,通过在单体机中设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co2浓度传感器,对单体机的机柜信息进行检测,并且进行调节,使机柜内的空气环境能够与机柜外部的空气环境保持一致,从而提升了单体机的使用效率;当然了,在调整单体机机柜内的空气环境时,机柜内的温度、湿度以及co2浓度还可以设定为其他值,只要能够使单体机内的控制器、运算器等结构维持正常运行即可,不限于本实施例中对机柜内空气环境参数值的限定。
[0038]
优选的,在传感器对机柜信息进行检测时,首先由co2浓度传感器对机柜内的co2浓度进行检测,在机柜co2浓度值c处于正常值时,进一步的在机柜co2浓度值c的基础上,再由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对机柜内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检测,从而再调整空气调节装置
的出风值,以满足单体机内控制装置等结构的正常运行。
[0039]
进一步的,在检测co2浓度时,需要判断机柜co2浓度值c与预设浓度值c'之间的关系;其中,预设浓度值c'∈[320ppm,380ppm],预设浓度值c'可选取320ppm、330ppm、340ppm、350ppm、360ppm、370ppm、380ppm;若检测到的机柜co2浓度值c在该范围内时,则说明机柜内的co2浓度正常,此时单体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不需要进行换气处理,若在机柜co2浓度值c超过380ppm时,此时空气调节装置需要进行换气处理。
[0040]
优选的,在s20中,当机柜co2浓度值c处于正常范围时,或者,通过单体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对机柜内进行换气处理后,再根据正常的机柜co2浓度值c、机柜内部温度值t以及机柜湿度值h便可得到空气环境中出风值m的大小,具体的,机柜内部温度值t、机柜湿度值h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与出风值m之间满足:m=cos[(c
×

×
|t-t'|
×
|h-h'|)/10q];其中,m为出风值;t为当前机柜内部温度值,单位℃;t'为预设温度值,单位℃;c为当前机柜co2浓度值,单位ppm;h为机柜湿度值,h'为预设相对湿度值;q为机柜负荷冷量,单位w;a为出风值系数,且a=3,单位为w/(ppm
×
℃);其中,预设温度值t'∈[20℃,26℃],可选取20℃、21℃、22℃、23℃、24℃、25℃、26℃;预设相对湿度值h'∈[40%,60%],可选取40%、45%、50%、55%、60%;且出风值m∈(-1,1),根据出风值m的大小不同,可对应的调整单体机不同的出风量;具体的,预设温度值t'以及预设相对湿度值h'可根据单体机的实际需求而定。
[0041]
进一步的,机柜负荷冷量q满足:q=δt
×k×
s;其中,δt负荷温差,单位为℃;k为机柜传热系数,单位为w/(m2×
℃);s为机柜机柜外侧面积,单位为m2;需要说明的是,影响负荷冷量的因素由多种,其中包括机柜外侧面积、顶盖等一些传热因素以及机柜内的控制器、驱动器等一些散热因素;由于机柜内控制器、驱动器等散热因素存在不确定性,故在本实施例中,在计算机柜负荷冷量中,主要依据传热因素,且通过机柜外侧面积对机柜负荷冷量q进行计算。
[0042]
具体的,在公式:q=δt
×k×
s中,负荷温差δt满足:δt=t
01-t;其中,t
01
为机柜外部温度值,单位为℃;即q=(t
01-t)
×k×
s,通过机柜内外温差δt、机柜传热系数k以及机柜外侧面积s便可得到机柜负荷冷量q,进一步的便可实现对机柜内出风值m的计算;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机柜负荷冷量q计算时,首先可由机柜的面积、高度以及机柜侧板的的厚度进行计算,从而能够得到机柜外侧面积s,进而得到机柜负荷冷量q;且在对机柜负荷冷量q进行计算时,可根据机柜的实际情况而定。
[0043]
举例来说,在机柜co2浓度值c取350ppm、预设温度值t'取20℃、预设相对湿度值h'取50%时,即此时满足了单体机出风值m调节条件,此时需要通过单体机以及空气调节装置对机柜内的空气环境进行调节,以维持单体机的正常使用;其中,以单体机占地面积为1.5m2、机柜负荷冷量q为300w为例:此时,出风值m=cos[(350
×
3w/(ppm
×
℃π|t-20℃|
×
|h-0.5|)/10
×
300w];进一步的,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机柜内部温度值t为15℃、机柜湿度值h为65%时,此时m1=cos[(350
×3×5×
0.15)π/3000]≈0.68;当机柜内部温度值t为10℃,m2=[cos(350
×3×
10
×
0.15)π/3000]≈-0.08;由此可知,在机柜co2浓度值c与机柜湿度值h一定时,机柜内部温度值t与预设温度值t'差值越大时,出风值m越小,此时需要对机柜内的出风量进行调整,且需要增大出风量。
[004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预设浓度值c'∈[320ppm,380ppm],预设温度值t'∈[20℃,26℃],预设相对湿度值h'∈[40%,60%],当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以及co2浓度传感器在检测到的机柜湿度值h、机柜内部温度值t以及机柜co2浓度值c在对应的预设值的范围内时,则说明此时机柜内环境较佳,单体机在当前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且此时说明在当前的环境下,单体机不满足出风量调节条件,即此时单体机继续以当前的出风量继续运行,或者,单体机也可以停止运行。
[0045]
优选的,在s30以及s40中,在单体机满足出风值调节条件,且在对空气调节装置出风量大小进行调节时,可以调节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的格栅结构50密度的大小来实现,在计算得到出风值m时,出风值m满足:在m的值越小时,调整所述格栅结构密度减小,以增大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在m的值越大时,调整所述格栅结构密度增大,以减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
[0046]
具体的,参见图3-图6,格栅结构50包括: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其中,第一格栅10固定设置于所述单体机的出风口处,第二格栅20转动连接至第一格栅10;在第一格栅10上设置有转动电机30,且在第一格栅10朝向第二格栅20的一侧设置有电机轴31,第二格栅20套设在电机轴31上,当转动电机30在运行时,电机轴31能够带动第二格栅20进行转动,且第二格栅20在转动过程中,能够调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的密度结构,进而实现对所述单体机的出风量的调节。
[0047]
优选的,第一格栅10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1,第二格栅20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1,多个第一通孔11与多个第二通孔21一一配合;第一格栅10固定于所述单体机的出风口处,第一格栅10设置有转动电机30,第二格栅20套设于转动电机30的电机轴31,转动电机30能够通过电机轴31带动所述第二格栅20进行转动;且在所述第二格栅20转动时,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21之间配合能够实现对所述出风量大小的调节。
[0048]
进一步的,在第二格栅20转动过程中,当第二格栅20转动至与第一格栅10重叠时,此时说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的格栅结构50密度最大,对应的此时,所述单体机的出风量最大;当第二格栅20转动至与第一格栅10交错时,此时说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的格栅结构50密度最小,对应的此时,所述单体机的出风量最小;故在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量大小的调节过程中,可通过调整第二格栅20的转动,使第二格栅20与第一格栅10进行重叠或者交错,以改变出风口格栅结构50密度的方式来实现。
[0049]
优选的,在出风值m满足:-1<m<0时,调整第二格栅20朝向逆时针的方向进行转动,以增大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在0<m<1时,调整第二格栅20朝向顺时针的方向进行转动,以减小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量;所述出风值m=0时,则使空气调节装置保持以当前出风量继续运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调节出风量m的大小的过程中,是以调节第二格栅20与第一格栅10的第二通孔21与第一通孔11之间的重叠量来实现的,在第二格栅20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顺逆时针的转动来实现调节重叠量的大小,也可以沿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单个方向转动来实现;本实施例中采用了顺时针减小重叠量,逆时针增大重叠量的方式。
[0050]
进一步的,在机柜co2浓度值c与机柜湿度值h一定时,当机柜内部温度值t与预设温度值t差值越大,即此时出风值m的值越小,则说明此时需要增大所述单体机的出风量,调整第二格栅20转动逆时针转动,以使第二格栅20与第一格栅10重叠;当机柜内部温度值t与预设温度值t差值越小时,则说明此时需要减小所述单体机的出风量,调整第二格栅20转动
顺时针转动,以使第二格栅20与第一格栅10交错。
[0051]
进一步的,为实现对第二格栅20转动过程中角度的精确控制,在第一格栅10靠近所述电机轴31的位置设置有角度检测装置,第二格栅20的转动角度可根据出风值m的值来确定。
[0052]
优选的,第一通孔11设置为规则的圆弧形结构,且多个第一通孔11沿第一格栅10的圆心o呈周向分布,且第一通孔11的弧线中点与第一格栅10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为第一中心线m1(如图3所示);第二通孔21与第一通孔11的形状以及结构相同,同样的多个第二通孔21沿第二格栅20的圆心o呈周向分布,且第二通孔21的弧线中点与第二格栅20的圆心o之间的连线为第二中心线m2;当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连接时,第一中心线m1与第二中心线m2之间的夹角形成格栅夹角b(如图4所示)。
[0053]
进一步的,在调整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出风口处的格栅结构50密度时:在第二格栅20进行转动时,当转动至第二通孔21的第二中心线m2与第一通孔11的第一中心线m1之间的格栅夹角b为0
°
时,格栅结构50密度最大,即此时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重叠;在第二格栅20进行转动时,当转动至第二通孔21的第二中心线m2与第一通孔11的第一中心线m1之间的格栅夹角b为30
°
时,格栅结构50密度最小,即此时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交错;举例来说,单体机运行时,设定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之间的初始格栅夹角b为15
°
;当出风值m=-0.01时,调整第二格栅20逆时针转动0.15
°
,当出风值m=-0.02时,则转动第二格栅20逆时针转动0.3
°
;当出风值m=0.01,则第二格栅20顺时针转动0.15
°
,当出风值m=0.02时,则第二格栅20沿顺时针转动0.3
°

[0054]
当然了,第二格栅20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的角度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其他度数,具体的可根据单体机第一格栅10的第一通孔11以及第二格栅20的第二通孔21的大小而定。
[0055]
优选的,格栅结构50还包括:挡风板40;挡风板40设置在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之间,且沿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的外缘设置,且挡风板40、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三者形成导风通道51;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经第一格栅10的第一通孔11流入,沿导风通道51从第二格栅20的第二通孔21流出;其中,挡风板40连接至第一格栅10,挡风板40与第二格栅20之间存在较小的缝隙,即第二格栅20在转动时,挡风板40不会对第二格栅20造成影响;挡风板40的设置,避免了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从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之间的缝隙中的流出,降低了气流的损失,提高了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散热效率。
[0056]
进一步的,在第一格栅10与电机轴3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32,在第二格栅20远离第一格栅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轴承33,第一轴承32与第二轴承33的设置,降低了电机轴31与第一格栅10以及第二格栅20之间转动产生的摩擦,提高了电机轴31的转动效率。
[0057]
优选的,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连接时,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之间形成第一距离l1,且第一距离l1∈[3mm,5mm];当第一格栅10与第二格栅20之间的第一距离l1在3mm-5mm之间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气流损失较小,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散热效率较高,进一步的提升了所述单体机的使用效率。
[0058]
【第二实施例】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所述单体机能够实现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的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
[0059]
优选的,所述单体机在实现第一实施例中的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
时,具备了上述实施例中实现边缘计算数据中心单体机控制方法时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作一一赘述。
[0060]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