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古建筑模型中柱子、枋、斗拱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20:17: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拼搭的古建筑模型,具体涉及古建筑模型中柱子、枋、斗拱组件。


背景技术:

2.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构件,也是中国古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斗拱既承接了飞出的屋檐,分担了屋顶的重力,同时又具有很好视觉效果和抗震能力。枋是中国古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枋的主要作用是承托上面的头拱,进而承接整个屋顶的重量。
3.古建筑中柱子、枋、斗拱在前后、左右的水平面上是通过榫卯结构进行锁定的。垂直方向是通过各构件本身的重量及屋顶的重量,实现立而不倒,并不是锁定的。
4.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古建筑模型制作成一个整体,或采用胶水、钉子等固定各构件。整个造型呆板、不灵活,没有古建筑的魂。模型中的柱子、枋、斗拱不支持灵活的反复拆解与拼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的古建筑模型中柱子、枋、斗拱组件,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模型中柱子、枋、斗拱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柱子、第一枋、第二枋、角科斗拱,具体的:所述柱子上端具有轴颈,所述轴颈顶端具有圆台燕尾榫,其中,所述圆台燕尾榫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枋的一端具有向下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开有圆孔;所述第二枋的一端具有向上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开有圆孔;所述角科斗拱下端具有燕尾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科斗拱下端的燕尾卯为半透燕尾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科斗拱上端具有交叉的两个檩,一个檩的一端具有直榫,另外一个檩的一端具有直榫槽。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科斗拱上端具有交叉的两个檩,一个檩的一端具有燕尾榫,另外一个檩的一端具有燕尾卯。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枋的另外一端具有向下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开有圆孔;所述第二枋的另外一端具有向上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开有圆孔。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枋的上端具有燕尾榫;所述第二枋的上端具有燕尾榫。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组件还包括平身科斗拱,具体的:所述平身科斗拱底部具有燕尾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身科斗拱上端具有倒t形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身科斗拱上端具有檩,檩的一端具有直榫或燕尾榫,另外一端具有直榫槽或燕尾卯。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古建筑模型中柱子、枋、斗拱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柱子、第一枋、第二枋、角科斗拱,具体的:所述柱子上端具有轴颈,所述轴颈顶端具有方形燕尾榫;所述第一枋的一端具有向下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开有方形孔;所述第二枋的一端具有向上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中间开有方形孔;所述角科斗拱下端具有燕尾卯。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科斗拱下端的燕尾卯为半透燕尾卯。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科斗拱上端具有交叉的两个檩,一个檩的一端具有直榫或燕尾榫,另外一个檩的一端具有直榫槽或燕尾卯。
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古建筑模型中柱子、枋、斗拱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柱子、第一枋、第二枋、角科斗拱,其中,柱子上端具有轴颈,轴颈顶端具有圆台燕尾榫;第一枋的一端具有向下开口的凹槽,凹槽的中间开有圆孔;第二枋的一端具有向上开口的凹槽,凹槽的中间开有圆孔;角科斗拱下端具有燕尾卯;拼搭时,将第一枋的凹槽与第二枋的凹槽上下相扣,两个圆孔对齐,所述柱子顶端的圆台燕尾榫、轴颈从下往上穿过所述第二枋、第一枋的的圆孔,最后,用所述角科斗拱下端的燕尾卯套入所述柱子顶端的圆台燕尾榫,进行锁定。实现了柱子、枋、斗拱的自由拼搭与拆解,且拼搭后,组件之间全方位锁定,更牢固。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0.图1a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角科斗拱的结构示意图1;
21.图1b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角科斗拱的结构示意图2;
22.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柱子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组件的各构件间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平身科斗拱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拼搭的第二枋与平身科斗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0.中国古建筑之魂—榫卯,榫卯结构是一项精湛的木工技艺,早在石器时代榫卯结构就诞生了,它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若使用榫卯得当,两块构件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31.参考图1a、图1b,图1a、图1b分别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角科斗拱的结构示意图1和结构示意图2。如图1a、图1b所示,角科斗拱1的底部具有半透燕尾卯11,上端具有十字交叉的檩,一个檩的一端具有直榫槽12,另外一个檩的一端具有直榫13。
32.在其他实施例中,角科斗拱上端两个檩不局限于呈十字交叉的90度,根据古建筑模型的整体造型的需要,重新设置两个檩的角度,包括但不限于:60度、120度、135度等,适用于:三角亭古建筑模型、六角亭古建筑模型、八角亭古建筑模型等。
33.在其他实施例中,角科斗拱上端檩的个数不局限于2个,包括但不限于:3个、4个,檩的末端具有燕尾榫或燕尾卯。底部的燕尾卯为全透燕尾卯或半透燕尾卯。
34.继续参考图2,该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枋2的一端具有向下开口的凹槽21,在凹槽21的中间开凿有圆孔22。第一枋2的另外一端具有向下开口的凹槽23,在凹槽23的中间开凿有圆孔24。第一枋上端具有燕尾榫25。
35.继续参考图3,该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二枋3的一端具有向上开口的凹槽31,在凹槽31的中间开凿有圆孔32。第二枋3的另外一端具有向上开口的凹槽33,在凹槽33的中间开凿有圆孔34。第二枋上端具有燕尾榫35。
36.继续参考图4,该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柱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中,柱子4上端具有圆柱形轴颈41,轴颈41顶端具有圆台燕尾榫42,其中,圆台燕尾榫42的横截面为梯形。柱子4柱身的横截面为圆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柱子上端的轴颈及柱身可设置成其它形状。例如,其横截面为三边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
37.继续参考图5,该图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组件的各构件间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即拼搭前各构件的相对位置。拼搭时,第一枋2一端的凹槽21扣在第二枋3凹槽31上,两个枋相互限位,不能左右或前后的方向拆开,只能从上下的方向拆开。第一枋2凹槽21中间的圆孔与第二枋3凹槽31中间的圆孔重叠对齐。
38.在本实施例中,柱子上端的圆台燕尾榫42、轴颈41的直径小于第一枋2、第二枋3圆孔的直径。柱子圆形柱身的直径大于第一枋2、第二枋3上圆孔的直径,所以柱子4的轴颈41与柱身之间有个台阶,用于支撑第二枋3。
39.拼搭时,柱子4上端的圆台燕尾榫42、轴颈41穿过第二枋3、第一枋2的圆孔,然后,第二枋3卡在柱子轴颈41与柱身之间的台阶上,柱子4的轴颈41位于第一枋2、第二枋3的圆孔中。角科斗拱1底端的半透燕尾卯套入柱子4顶端的圆台燕尾榫42,锁定各组件之间的连接。
40.继续参考图6,该图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平身科斗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平身科斗拱6底部具有燕尾卯61,上端具有倒t形卯62,用于与具有t形榫的构件进行榫卯拼搭。另外,平身科斗拱6上端还具有檩,檩的一端是直榫63、另外一端是直榫槽64。
41.继续参考图7,该图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拼搭的第二枋与平身科斗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平身科斗拱6底部的燕尾卯套入第二枋3上端的燕尾榫35上,本实施例中具有多个平身科斗拱通过底部的燕尾卯与第二枋进行榫卯连接。对于相邻的平身科斗拱,一个平身科斗拱的檩的直榫插入另外一个平身科斗拱的檩的直榫槽中,进行勾连。同理,平身科斗拱通过底部的燕尾卯与第一枋上端的燕尾榫进行榫卯连接。
42.角科斗拱通过一个檩的一端的直榫插入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檩的直榫槽中,角科斗拱通过另外一个檩的一端的直榫槽与相邻的平身科斗拱进行榫卯连接。平身科斗拱与角科斗拱彼此勾连,加固了角科斗拱,使整个组件中各构件间的榫卯连接更稳固。
43.在其他实施例中,将平身科斗拱的檩一端的直榫改进成燕尾榫,另一端的直榫槽改进成燕尾卯。如此,相邻的两个平身科斗拱通过燕尾榫、燕尾卯进行拼搭,结构更稳固。将
角科斗拱一个檩的一端的直榫改进为燕尾榫,将另外一个檩的一端的直榫槽改进为燕尾卯。如此,角科斗拱与相邻的平身科斗拱通过燕尾榫、燕尾卯进行拼搭,结构更稳固。
44.在其他实施例中,平身科斗拱底部的燕尾卯替换为t形卯,第一枋、第二枋上端的燕尾榫替换为倒t形榫。
45.上述实施例柱子顶端采用圆柱轴颈、圆台燕尾榫、第一枋、第二枋开圆形孔这种设计,因圆是连续对称形,便于柱子上的轴颈、圆台燕尾榫从圆形孔中穿过。另外柱子顶端采用圆台燕尾榫,如此,拼搭时,不用根据角科斗拱底部燕尾卯的开口方向旋转柱子,调整柱子顶端燕尾榫的方向。最后,采用半透燕尾卯锁定柱子、第一枋、第二枋、角科斗拱,平身科斗拱与角科斗拱勾连。对上述组件实现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向的全方向锁定。
46.在相同的构思下,在上述实施例中,可将柱子顶端的圆台燕尾榫换成方形燕尾榫,即燕尾榫的横截面是方形。第一枋、第二枋凹槽中的孔可设置成方形孔。当然设成圆形孔也可行。
47.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