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9:40: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老龄化的进程中,人的身体机能将发生生理性的衰老,肌肉的退行性生理变化尤为明显,从而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肌力训练是肌力减退的有效对抗措施,可以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对于机体对运动的反应、心血管以及心理功能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肌力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老人的骨应力,防止骨质疏松,对静态平衡能力提高也有积极的帮助,可降低跌倒风险,还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3.目前,现有的肌力训练设备种类较多。首先,对于临床康复中常用的运动康复治疗设备和运动训练类设备,主要用于肢体运动功能存在缺失或障碍的患者,如各种肢体被动或主被动混合型关节运动训练设备,康复训练机器人等,这些设备包含了关节活动训练、肌力训练等,主要用于脑血管、神经损伤等肢体功能康复期患者的康复训练治疗,设备结构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价格较为昂贵。
4.另外,对于老年人等肌力较弱人群用的康复锻炼用肌力训练设备,一般用于养老机构、福利机构、康复中心、社区等,用于满足具有自理能力老人或半失能老人的肌力训练,此类设备包括了针对人体上下肢、躯干、腰、胸、背等不同部位训练的各种类型设备,单个设备一般用于针对单个部位或肌群的训练,如果需要全身多部位训练时,需要涉及多种设备训练,训练时需要在多种设备间切换,该类设备操作使用较为简单、价格不高,但该类设备存在单套设备功能单一、组合训练所需设备占用空间大、训练过程单调、训练效果无反馈等问题,致使老年人缺乏持续参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设备利用率低,使得老年人等肌力减退人群无法达到肢体肌力增强的目的。所以,目前真正适合老年人使用的肌力训练设备还比较缺乏。
5.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能够解决现有养老机构现有的上肢肌力训练设备功能单一、上肢综合训练所需设备种类多、占用空间大及训练过程单调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实现本发明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一种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包括底架支撑单元、座椅系统、双臂收展运动机构、双臂提压运动机构、立架支撑单元、双臂推拉运动机构和显示器调节模块,其中:所述底架支撑单元与地面接触,立架支撑单元安装在底架支撑单元上;所述座椅系统安装在立架支撑单元上;所述双臂收展运动机构与底架支撑单元和立架支撑单元连接;所述双臂提压运动机构和双臂推拉运动机构均安装在立架支撑单元上;所述显示器调节模块固定在底架支撑单元上。
8.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底架支撑单元包括u型座、连接纵架、后支座
和支脚,u型座开口朝前的设置在底架支撑单元的前部,后支座设置在u型座后部,二者通过连接纵架固定连接,u型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和后支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脚,支脚直接与地面接触;立架支撑单元包括前竖架、后竖架和上纵梁,其中前竖架下端固定连接在u型座的中间横架上,后竖架下端固定连接在后支座上,前竖架和后竖架中部通过上纵梁固定连接。
9.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座椅系统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座板、靠背、固定铰座和斜支撑;座板的后端与固定铰座铰接,靠背和固定铰座均固定连接在立架支撑单元的前竖架上,固定铰座安装在前竖架上的多个安装孔位之一的位置上,斜支撑对称安装于座板的下方;所述斜支撑包括斜支架、卡槽板和横梁,斜支撑两侧各设有一个斜支架,两个斜支架底部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侧斜支架的下部各固定设置有一个卡槽板,卡槽板设有多个卡槽,两侧斜支架的上端与座板前端的底部铰接连接,其下端通过卡槽板卡在定位卡轴上,定位卡轴固定设置在前竖架下部的两侧。
10.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座椅系统还包括卡座和卡位器,其中卡座固定安装在前竖架后部,卡座上开有一个长槽,卡位器安装在横梁上,横梁开有一个通孔,卡位器一端为一个横杆,另一端为手柄,横杆和手柄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穿入在横梁的通孔中,横杆在横梁内侧,手柄在横梁外侧。
11.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所述双臂收展运动机构包括第一阻尼器、中间滑座以及相对于立架为左右对称结构的左侧结构和右侧结构,左侧结构和右侧结构都包括:可调把手组件、拐臂、固定枢轴、连杆、支撑纵轴;可调把手组件与拐臂铰接连接;左侧拐臂和右侧拐臂分别通过固定枢轴可旋转的连接在底架的u型座的左侧和右侧上;第一阻尼器的一端与立架中的后竖架连接,另一端与中间滑座的中部铰接连接;左侧连杆和右侧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中间滑座的左端和右端铰接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拐臂上焊接的连接板铰接连接,支撑纵轴两端固定在底架支撑单元的连接纵架上,中间悬空,中间滑座底部设有轴套,套装在支撑纵轴上。
12.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可调把手组件包括提拉手柄、定位套、定位拉轴、把手主座、压簧和收展把套;把手主座包括筒状本体和铰接端,铰接端设置在筒状本体下部,铰接端与拐臂上固定设置的换向铰座铰接连接,换向铰座顶部开有一个第一定位孔,侧部垂直于第一定位孔开有一个第二定位孔,筒状本体开有一个通孔,通孔下部靠近通孔开口处设有一个台阶,套装有压簧的定位拉轴插入在通孔中,且定位拉轴下部的台阶的下表面与通孔内的台阶抵接,定位拉轴的尾部从通孔底部露出且插入在铰座的第一定位孔中,压簧的底部与定位拉轴下部的台阶的上表面抵接;定位套套装在定位拉轴上部,且定位套的下端与压簧顶部抵接,定位拉轴的顶部从定位套的上部露出,露出部设有外螺纹,手柄与定位拉轴顶部螺纹连接,收展把套套装在筒状本体外部。
13.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所述双臂推拉运动机构相对于立架支撑单元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摆动转架、第三阻尼器、左侧结构和右侧结构,左侧结构和右侧结构都包括推拉把手和可调转臂;摆动转架的横架中部后侧设有两块连接板,立架支撑单元的后竖架上固定有一个固定轴套,两块连接板与固定轴套铰接连接,摆动转架的横架中部前侧通过铰接板与第三阻尼器的一端铰接,第三阻尼器的另一端与立架支撑单元的上纵梁铰接;左侧可调转臂和右侧可调转臂的前端分别设有推拉把手,后端分别插入在摆动转架
的左侧和右侧的套孔中,二者轴套配合联接,摆动转架上设有定位器。
14.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双臂提压运动机构为左右对称结构,从单侧来看,包括提压把手、提压转臂、后摇臂、转臂定位器和第二阻尼器;提压转臂为l形;提压把手固定安装在提压转臂的前端上;后摇臂为u型框架,对称置于前竖架的后部;后摇臂的前端安装在前竖架上,同时提压转臂的后部与后摇臂的前端套接联接;后摇臂的后部与第二阻尼器的一端铰接,第二阻尼器的另一端与后竖架铰接连接;转臂定位器安装于后摇臂上。
15.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所述提压转臂与后摇臂的连接安装结构包括内轴、端套、固定轴、耐磨垫片和固定轴座;内轴固定设置于提压转臂的后端部,其上设置有用于不同位置定位的定位孔;端套固定设置于后摇臂的u型架两侧臂的前端处;固定轴座固定设置在前竖架的两侧,固定轴座开有螺纹安装孔;固定轴插入在端套中,固定轴的螺纹前端套装耐磨垫片后拧入在固定轴座的螺纹安装孔中;提压转臂通过其内轴与后摇臂的端套套装,转臂定位器安装在端套上,通过操作将转臂定位器的端部插入到内轴上的相应定位孔中,实现提压转臂与后摇臂的安装连接;后摇臂的后部还固定设置有铰接耳板,用于与第二阻尼器的铰接连接。
16.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所述显示器调节模块包括显示器位置调节机构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位置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在底架支撑单元中u型座的一条臂上,显示器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座、支撑立管、定位器、调节转臂、水平摆动微调器和垂直摆动微调器;连接座直接安装固定在底架上;支撑立管下端插在连接座的安装孔中,通过螺栓固定联接,上端与调节转臂的轴端铰接,调节转臂包括横杆和设置在横杆一端的纵向旋转轴,纵向旋转轴插入在支撑立管上端的管口中;水平摆动微调器与调节转臂横杆的的另一端铰接;垂直摆动微调器的一端与水平摆动微调器铰接,另一端固定在显示器上。
17.所述的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其中:水平摆动微调器的下部为一垂直方向的铰接轴结构,水平摆动微调器包括下摩擦垫、耐磨轴套和铰接轴本体,调节转臂另一端开设有一个轴孔,铰接轴本体下部为一个垂直轴,垂直轴底部开有一个螺纹孔,垂直轴套入下摩擦垫后插入在耐磨轴套中,锁紧螺栓从轴孔底部向上插入垂直轴的螺纹孔中,与垫片配合拧紧;铰接轴本体后部开有一个水平通孔,垂直微调器的两铰接端安装在水平通孔两侧,铰轴从一侧铰接端的开孔插入水平通孔并从另一侧铰接端的开孔穿出,并用螺母锁定。
附图说明
18.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9.附图2为本发明的底架与座椅系统示意图;
20.附图3为本发明的座椅系统侧向结构示意图;
21.附图4为本发明的座椅系统折叠状态示意图;
22.附图5为本发明的双臂收展运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6为本发明的双臂收展运动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24.附图7为本发明的可调把手组件结构示意图;
25.附图8为本发明的双臂提压运动机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26.附图9为本发明的双臂提压运动机构侧向结构示意图;
27.附图10为本发明的双臂提压运动机构部分连接结构示意图;
28.附图11为本发明的双臂推拉运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12为本发明的双臂推拉运动机构转臂调节示意图;
30.附图13为本发明的显示器调节模块示意图;
31.附图14为本发明的显示器角度微调器结构示意图;
32.附图15为卡位器与卡座配合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号:
34.1、底架支撑单元;2、座椅系统;3、双臂收展运动机构;4、双臂提压运动机构;5、立架支撑单元;6、双臂推拉运动机构;7、显示器调节模块;11、u型座;12、连接纵架;121、支撑轴座;13、后支座;14、支脚;21、座板;22靠背;23、固定铰座;24、斜支撑;241、斜架;242、卡槽板;243、横梁;25、卡位器;31、可调把手组件;311、提拉手柄;312、定位套;313、定位拉轴;314、把手主座;315、压簧;316、收展把套;32、拐臂;321、换向铰座;322、旋转轴套;323、铰接板;33、固定枢轴;34、连杆;35、中间滑座;36、支撑纵轴;37、第一阻尼器;41、提压把手;42、提压转臂;421、内轴;43、后摇臂;431、端套;432、铰接耳板;44、转臂定位器;45、第二阻尼器;46、固定轴;47、耐磨垫片;51、前竖架;511、卡座;512、定位卡轴;513、固定轴座;52、后竖架;521、固定轴套;522、上铰座;523、下铰座;53、上纵梁;531、固定铰座;61、推拉把手;62、可调转臂;63、转向定位器;64、摆动转架;65、连接板;66、铰接板;67、第三阻尼器;71、显示器;72、连接座;73、支撑立管;74、高度定位器;75、调节转臂;76、水平摆动微调器;761、上摩擦垫;762、下摩擦垫;763、耐磨轴套;77、垂直摆动微调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36.以下结合附图1-15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在需要进行肌力训练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以双臂收展运动、双臂提压运动或双臂推拉运动方式进行肌力训练。
38.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该系统包括:底架支撑单元1、座椅系统2、双臂收展运动机构3、双臂提压运动机构4、立架支撑单元5、双臂推拉运动机构6和显示器调节模块7。所述底架支撑单元1与地面接触,立架支撑单元5安装在底架支撑单元1上;所述座椅系统2安装在立架支撑单元5上;所述双臂收展运动机构3与底架支撑单元1和立架支撑单元5连接;所述双臂提压运动机构4和双臂推拉运动机构6均安装在立架支撑单元5上;所述显示器调节模块7固定在底架支撑单元1上。
39.如图2、图3所示,所述底架支撑单元1包括u型座11、连接纵架12、后支座13和支脚14,u型座11开口朝前的设置在底架支撑单元1的前部,后支座13设置在u型座11后部,二者通过连接纵架12固定连接,u型座11的底部左右两侧和后支座13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脚14,支脚14直接与地面接触;立架支撑单元5包括前竖架51、后竖架52和上纵梁53,其中前竖架51下端固定连接在u型座11的中间横架上,后竖架52下端固定连接在后支座13上,前竖架51和后竖架52中部通过上纵梁53固定连接。
40.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座椅系统2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座板21、靠背22、固
定铰座23和斜支撑24;座板21的后端与固定铰座23铰接,靠背22和固定铰座23均固定连接在立架支撑单元5的前竖架51上,靠背22用于训练者坐姿训练时的倚靠,固定铰座23通过销轴安装在前竖架上的多个安装孔位之一的位置上,斜支撑24对称安装于座板21的下方;所述斜支撑24包括斜支架241、卡槽板242和横梁243,斜支撑两侧各设有一个斜支架241,两个斜支架241底部通过横梁243固定连接在一起,两侧斜支架241的下部各固定设置有一个卡槽板242,卡槽板242上均匀设有多个卡槽,两侧斜支架241的上端与座板21前端的底部铰接连接,其下端通过卡槽板242卡在定位卡轴512上,定位卡轴512固定设置在前竖架51下部的两侧。
41.在进行座椅系统高度调节时,通过前竖架51上下设置的多个不同安装孔位来调节固定铰座23的安装位置,同时选择卡槽板242中的相应卡槽来卡在定位卡轴512上,可适用于不同身高尺寸的人使用座椅。此外,在不使用座椅训练或转为站姿训练时,可以通过手动上提斜支撑24的横梁243,将卡槽板242的卡槽脱离定位卡轴512,再将座板21下翻到靠近前竖架51位置,将斜支撑24的横梁243提拉到紧贴前竖架51后部的卡座511处,从而实现座椅系统的快速折叠,如图4所示;相反,可通过反向操作将座椅系统打开到使用状态,开展坐姿状态下的运动训练。如图4、15所示,卡座511固定安装在前竖架51后部,卡座511为u形板,包括两根支腿和背板,两根支腿固定在前竖架51上,背板上开有一个长槽,卡位器25安装在横梁243上,横梁243开有一个通孔,卡位器25一端为一个横杆,另一端为手柄,横杆和手柄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可旋转的穿入在横梁243的通孔中,横杆在横梁243内侧,手柄在横梁243外侧。在不使用座椅训练或转为站姿训练时,通过手动上提斜支撑24的横梁243,将卡槽板242的卡槽脱离定位卡轴512,再将座板21下翻到靠近前竖架51位置,将斜支撑24的横梁243提拉到紧贴前竖架51后部的卡座511处,转动卡位器25的手柄,使得横杆与卡座511背板上的长槽平行且互相对准,向内推入横杆后转动手柄,将横杆与长槽交叉即可将横梁243固定在卡座511上。
42.如图5、图6所示,所述双臂收展运动机构3相对于立架支撑单元5为左右对称结构,用于双臂同时进行上肢的收展运动训练,以机构的左侧结构为例,该机构包括:可调把手组件31、拐臂32、固定枢轴33、连杆34、中间滑座35、支撑纵轴36、第一阻尼器37;可调把手组件31与拐臂32上固定设置的换向铰座321采用铰接定位的方式连接;拐臂32的下方端部固定设置有一个旋转轴套322和一个铰接板323,铰接板323与旋转轴套322固定连接;底架支撑单元1的u型座1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枢轴33,旋转轴套322与固定枢轴33铰接连接;连杆34的一端与铰接板323铰接连接,其另一端与中间滑座35的一侧铰接连接;连接纵架12上固定设置有前后两个支撑轴座121,支撑纵轴36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轴座121上,支撑纵轴36中间悬空,中间滑座35的底部设有轴套,可滑动的套装在支撑纵轴36上;套筒式第一阻尼器37的一端与后竖架52上固定设置的下铰座523铰接连接,另一端与中间滑座35的中部铰接连接;拐臂32、连杆34、中间滑座35以及底架支撑单元1组成为曲柄滑块机构,训练时,双手同时握住可调把手组件31,用力转动左右拐臂32,从而带动中间滑座35在支撑纵轴36上前后滑动,并带动与中间滑座35铰接的第一阻尼器37运动,根据使用者肌力水平大小,可对第一阻尼器37的双向运动阻尼大小进行调节,开展有不同阻尼需求的个性化运动训练。
43.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可调把手组件31包括:提拉手柄311、定位套312、定位
拉轴313、把手主座314、压簧315、收展把套316;把手主座314包括筒状本体和铰接端,铰接端设置在筒状本体下部,铰接端与换向铰座321铰接连接,换向铰座321顶部开有一个第一定位孔a,换向铰座321侧部垂直于定位孔a开有一个第二定位孔b,筒状本体开有一个通孔,通孔下部靠近通孔开口处设有一个台阶,套装有压簧315的定位拉轴313插入在通孔中,且定位拉轴313下部的台阶的下表面与通孔内的台阶抵接,定位拉轴313的尾部从通孔底部露出且插入在换向铰座321的定位孔a中,压簧315的底部与定位拉轴下部的台阶的上表面抵接;定位套312套装在定位拉轴313上部,且定位套312的下端与压簧315顶部抵接,定位拉轴313的顶部从定位套312的上部露出,露出部设有外螺纹,手柄311与定位拉轴313顶部螺纹连接,收展把套316套装在筒状本体外部。上述结构中一方面,定位套312的内孔与定位拉轴313的上轴段配合安装,定位拉轴313可相对定位套312滑动,其下端压在压簧315的上端部,并使得压簧315具有一定的预紧力,另一方面,定位套312与把手主座314配合固定安装在一起;定位拉轴313的顶端与提拉手柄311固定连接;通过上拉提拉手柄311来带动定位拉轴313在定位套312和把手主座314内一起滑动运动,从而使得定位拉轴313的底部轴端脱离换向铰座321上的定位孔,此时可使可调把手组件31通过铰轴相对于换向铰座321转动,当可调把手组件31转到换向铰座321上的另一定位孔b的位置时,松开提拉手柄311,定位拉轴313的底部轴端插入第二定位孔b中,可调把手组件31重新获得定位,即实现了可调把手组件31在竖向位置和横向位置之间的转换。
44.如图6所示,所述双臂收展运动机构3,显示了可调把手组件31的转换状态。训练者使用时,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将可调把手组件31调节到竖向位置或着横向位置,以满足训练者进行上肢水平收展运动下的肌力训练或上肢屈曲收展下的肌力训练。
45.如图8、图9所示,所述双臂提压运动机构4为左右对称结构,以左侧结构为例,该机构主要包括:提压把手41、提压转臂42、后摇臂43、转臂定位器44、第二阻尼器45;提压转臂42为l形,提压转臂42位于前竖架51的左侧;提压把手41固定安装在提压转臂42的前端上;后摇臂43为u型框架,对称置于前竖架51的后部;后摇臂43的左侧臂的前端安装在前竖架51上,同时提压转臂42的后部与后摇臂43的左侧臂的前端套接联接;后摇臂43的后部与套筒式第二阻尼器45的一端铰接,第二阻尼器45的另一端与后竖架52上固定的上铰座522铰接连接;转臂定位器44安装于后摇臂43上,用于提压转臂42的位置转换定位调节。
46.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为所述提压转臂42与后摇臂43的连接安装结构,主要包括:内轴421、端套431、固定轴46、耐磨垫片47和固定轴座513;内轴421固定设置于提压转臂42的后部,其上设置有用于不同位置定位的定位孔;端套431固定设置于后摇臂43两侧臂的前端处;固定轴座513固定(例如焊接)设置在前竖架51的两侧,固定轴座513设置有螺纹大孔;通过固定轴46和耐磨垫片47将端套431安装在固定轴座513上,固定轴46插入在端套431中,固定轴46的螺纹前端套装耐磨垫片47后安装在固定轴座的螺纹大孔中;提压转臂42通过内轴421与端套431套装,转臂定位器44安装在端套431上,通过操作将转臂定位器44的端部插入到内轴421上的相应定位孔中,实现了提压转臂42与后摇臂43的安装连接;后摇臂43的后部还固定设置有铰接耳板432,用于与第二阻尼器45的铰接连接。
47.图8所示,双臂提压运动机构4在使用状态下,提压转臂42处于图中的实线位置;在双臂提压运动机构4的非使用状态下,可通过转臂定位器44将提压转臂42手动向后旋转180度并定位,放置于前竖架51的后部,即图8中所示提压转臂42的虚线位置,此位置不影响上
肢肌力综合训练系统中其他运动机构的使用。
48.如图11所示,所述双臂推拉运动机构6用于训练者进行双臂推拉运动训练,该机构相对于立架支撑单元5为左右对称结构,从右侧结构来看,该机构主要包括:推拉把手61、可调转臂62、转向定位器63、摆动转架64、连接板65、铰接板66、第三阻尼器67;其中,推拉把手61固定套接在可调转臂62的前端;连接板65和铰接板66分别固定连接在摆动转架64的横架中部的后侧和前侧,各分左右两块对称设置;立架支撑单元5的后竖架52上固定设置有固定轴套521;两块连接板65与固定轴套521铰接连接,套筒式第三阻尼器67的上端与铰接板66铰接,其下端与上纵梁53上的固定铰座531铰接连接;摆动转架64、第三阻尼器67和立架支撑单元5组成了转动滑块机构,主动推拉训练时,双手握住推拉把手61做上下推拉运动,带动摆动转架64绕固定轴套521的轴心转动,同时带动第三阻尼器67产生做伸缩阻尼运动。根据使用者肌力水平大小,可对第三阻尼器伸缩时的双向运动阻尼大小进行调节,来满足个性化运动训练时的不同阻尼需求。
49.如图12所示,所述可调转臂62的前端与推拉把手61固定套接,其后端固定设置有伸出的支轴,支轴的轴径上设有两个间隔180度的定位孔,支轴插入在摆动转架64的套孔中,二者为转动配合联接,可调转臂62可围绕摆动转架64的套孔旋转;摆动转架64上设有转向定位器63,摆动转架64上开有螺纹定位孔,转向定位器63拧入螺纹定位孔后插入支轴的定位孔,由此可调整可调转臂62的上下位置,通过拧开转向定位器63,可方便地将可调转臂62绕摆动转架64的套孔中心翻转180度,松开转向定位器63后,可调转臂62被重新定位,实现了可调转臂62高度的调节,以满足训练者坐姿或站姿下的双臂推拉运动训练。图12中所示,虚线显示的可调转臂62为训练者在坐姿下进行双臂推拉运动训练时的位置,实线显示的可调转臂62为训练者在站姿下进行双臂推拉运动训练时的位置,同时,为了配合不同位姿下的训练,座椅系统的座板22也需要相应的使用和折叠状态下的调节操作。
50.如图13所示,所述显示器模块7包括显示器位置调节机构和显示器71,所述显示器位置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在底架支撑单元1中的u型座11的一条臂部上,显示器位置调节机构包括连接座72、支撑立管73、高度定位器74、调节转臂75、水平摆动微调器76、垂直摆动微调器77;其中连接座72直接安装固定在u型座11上;调节转臂75包括横杆和固定设置在横杆下方的竖向转轴;支撑立管73的下端与连接座72固定联接,其上端与调节转臂75的竖向转轴铰接,竖向转轴插入在支撑立管73上端的管口中;高度定位器74(例如手柄螺栓)安装在支撑立管73上;水平摆动微调器76与调节转臂75横杆的的另一端铰接;垂直摆动微调器77的一端与水平摆动微调器76铰接,另一端固定在显示器71上。
51.如图14所示,水平摆动微调器76的下部为一垂直方向的铰接轴结构,水平摆动微调器76包括下摩擦垫762、耐磨轴套763和铰接轴本体,调节转臂75另一端开设有一个轴孔,铰接轴本体下部为一个垂直轴,垂直轴底部开有一个螺纹孔,垂直轴套入下摩擦垫762后插入在耐磨轴套763中,锁紧螺栓从轴孔底部向上插入垂直轴的螺纹孔中,与垫片配合拧紧,由此铰接轴本体可围绕轴套763左右转动;铰接轴本体后部开有一个水平通孔,垂直微调器77的两铰接端安装在水平通孔两侧,铰轴从一侧铰接端的开孔插入水平通孔并从另一侧铰接端的开孔穿出,并用螺母锁定。由此,垂直微调器77可围绕铰轴上下转动。垂直摆动微调器77的另一端与显示器71固定连接。通过操作高度定位器74的旋钮,来紧固或松开调节转臂75上的竖向转轴,实现显示器71的高度和角度调节,进而实现显示器71的位置调节;通过
手动操作水平摆动微调器76和垂直摆动微调器77的小角度摆动,实现显示器内屏幕角度的小范围调节。
52.通过显示器位置调节机构,实现了显示器71的高度、前后距离和屏幕角度的综合调节,更好地满足训练者进行视觉反馈肌力运动训练。
53.所述双臂收展运动机构3进一步包括两组角度传感器,分别位于左右拐臂32与底架支撑单元1的铰接位置,角度传感器可将运动训练中的角度参数实时传输到显示器71中,用于视觉反馈训练和评估。
54.所述双臂提压运动机构4进一步包括一组角度传感器,位于后摇臂43与固定轴座513的连接处,角度传感器可将角度参数实时传输到显示器71中,用于视觉反馈训练和评估。
55.所述双臂推拉运动机构6进一步包括一组角度传感器,位于摆动转架64与固定轴套521连接的转轴处,角度传感器可将角度参数实时传输到显示器71中,用于视觉反馈训练和评估。
56.本发明中,当训练者在坐姿状态下训练时,可以单独进行双臂收展运动训练,也可以单独进行双臂提压运动训练、双臂推拉运动训练(此时的可调转臂62调整为低位);当训练者在站姿状态下训练时,一般只适合进行双臂推拉运动训练(此时的可调转臂62调整为高位)。
57.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58.1、能够满足训练者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三种类型的上肢肌力运动训练,包括双臂收展运动机构、双臂提压运动机构和双臂推拉运动机构,能够综合训练手臂肌群、胸肌和肩背部肌群肌力,可有效满足上肢肌力较弱者的训练需求。
59.2、座椅系统通过手动操作可实现快速折叠或快打开,可满足不同训练者选择在坐姿或站姿下开展相应的上肢肌力训练。
60.3、双臂收展运动机构设置有可调把手组件,训练者可根据自己上肢功能状况,选择将可调把手调节到竖向或横向位置,进行上肢水平收展运动下的肌力训练或上肢屈曲收展下的肌力训练。
61.4、双臂提压运动机构用于训练者坐姿下的上肢肌力运动训练,在第二阻尼器的设置阻力下,通过手抓握提压把手,进行提压转臂的上提或下压运动训练,适合于上肢小范围内的运动训练,非使用状态下,可将提压转臂旋转放置于前竖架的后部,不影响本发明中其他运动机构的使用。
62.5、双臂推拉运动机构的可调转臂具有高度调节功能,并配合座椅系统的打开或折叠,训练者可选择坐姿或站姿下的双臂推拉运动训练。
63.6、双臂收展运动机构、双臂提压运动机构和双臂推拉运动机构中均设置了角度传感器,可将检测的角度数据实时发送到显示器界面,辅助训练者开展视觉反馈训练系统,使得上肢肌力训练具有目标性和娱乐性,能显著提升训练积极性。
64.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