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8:55: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道路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


背景技术:

2.道路是用于供人、车辆等通行的基础设施。传统技术的主要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面层、基层和垫层。面层位于道路结构的最上层,其主要用于承载路面的车辆以及行人的重量。基层介于垫层和面层之间,其主要对面层和垫层之间起到过渡作用。而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其主要起到保温、承载道路结构整体载荷的作用。
3.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城市的市区因为地质条件而建设于山区,导致道路均位于山体上,在降雨时,路面积留的雨水会通过道路直接落向道路下侧,会对道路的路基表层产生较大的侵蚀。同时为了增加道路的渗排水性能,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透水混凝土施工,使得道路结构具有相对较佳的渗排水性能。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山体的表层上,往往存在间隔分布的软退,而在山体上软土基的道路上,在实际使用时,会由于道路渗排相对较多的雨水,对道路结构的路基产生相对较大的侵蚀,会影响道路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包括道路结构,所述道路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可透水的面层、基层和垫层,包括道路结构背离山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防护雨水侵蚀的侧墙,所述垫层的下方垫设有用于减缓雨水渗透侵蚀路基的隔水层,所述隔水层沿道路结构宽度方向的一侧边沿延伸至侧墙内,所述隔水层沿道路结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沿延伸至山体内侧,所述垫层的顶层设置有用于及时将雨水排入至山体内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嵌设于垫层内的排水管网和多个用于将排水管网内水排出的排水管件,所述排水管件用于插设于山体内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侧墙能够有效的阻拦面层表面的雨水直接排入至山体下方,对山体产生冲击以及侵蚀,影响道路结构下侧的路基的稳定性;同时隔水层能够对地下水做隔离,以减缓地下水对软土基的影响的同时,通过道路结构渗入的雨水能够通过排水管网排出至排水管件,最后通过排水管件排入至山体内部,还可减小道路结构表面积留的雨水对软土基产生的侵蚀,从而有效的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
8.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件固设并连通于排水管网,所述排水管件开设有多个用于将水排出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排水管件的下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土基位于山体的表层,排水孔设置于排水管件的下部,能够使得雨水排出时,能够避开山体表层的软土基,从而有效的减小道路结构表层积留的雨水对软土基的影响,以进一步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
10.可选的,所述基层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沿道路结构长度方向分布的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装置包括若干插设于路基内的稳定支柱,所述稳定支柱的顶端固设于基层。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支柱能够有效的对基层做支撑的同时,稳定支柱还可对软土基其阻挡作用,增大下雨时软土基流动的阻碍,从而能够对软土基起到稳固作用,进一步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排水管件包括第一渗水管和加强管,所述第一渗水管固设于加强管的侧部,且所述第一渗水管和加强管均呈倾斜设置并插设于山体内,所述第一渗水管的高端朝向远离山体一侧延伸并连通于排水管网,所述加强管的高端连接于基层或稳定支柱。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倾斜设置的加强管能够对道路结构朝上山体内侧部分的软土基做加固以及增加软土基流动的阻碍,以进一步增加软土基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加强管阻碍软土基流动产生的载荷部分施加于基层或稳定支柱,从而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加强管背离第一渗水管的一侧管壁开设有多个用于向山体内通入透水混凝土的排出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通过排出孔排入至加强管周侧的软土基以及山体内部,以能够有效的进一步对软土基做固化,增加软土基因雨水而产生流动的可能性;同时,还能够通过加强管周侧固化的混凝土对加强管做防护,减小加强管被侵蚀的速度,以进一步优化对软土基加固的稳定性。
16.可选的,多个所述稳定支柱的顶部固设有稳定支撑框,所述稳定支撑框嵌设于垫层内,所述加强管的上端连接于稳定支撑框朝向山体一侧的框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支撑框能够将多个加强管的载荷传递至多个稳定支柱,从而进一步优化对加强管载荷的承担。
18.可选的,所述加强管的顶端设置有用于将其连接于稳定支撑框的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预设于稳定支撑框的第一连接座和设置于加强管顶部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传递两者之间载荷的传动组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管通过第二连接座将载荷施加于传动组件,然后通过传动组件将载荷传递至第一连接座,相较于加强管直接连接于稳定支撑框,能够有效的减小因加强管发生弯折或角度摆动对稳定支撑框产生结构性损伤的可能性。
20.可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呈t形的传动座和扣合于传动座大端的扣合座,所述传动座和扣合座分别依次一一对应固设于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
21.可选的,所述传动座和扣合座相向侧端面均朝向侧墙一侧倾斜设置,所述传动座朝向扣合座一端的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扣合座朝向传动座一端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且α>β;所述传动座和扣合座之间设置有填充两者之间的间隙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外壁分别贴合于传动座和扣合座相向侧端面设置。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下雨时,侧墙能够有效的阻拦面层表面的雨水直接排入至山体下方,对山体产生冲击以及侵蚀,影响道路结构下侧的路基的稳定性;同时隔水层能够对地下水做隔离,以减缓地下水对软土基的影响的同时,通过道路结构渗入的雨水能够通过排水管网排出至排水管件,最后通过排水管件排入至山体内部,还可减小道路结构表面积留的雨水对软土基
产生的侵蚀,从而有效的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结构;11、面层;12、基层;13、垫层;2、侧墙;3、隔水层;4、排水管网;41、第二渗水管;5、排水管件;51、排水孔;52、第一渗水管;53、加强管;531、排出孔;6、稳定装置;61、稳定支柱;62、稳定支撑框;7、连接机构;71、第一连接座;72、第二连接座;73、传动组件;731、传动座;732、扣合座;733、扣合槽;734、第一承载座;735、第二承载座;736、固定锚杆;74、支撑件;741、支撑座;742、支撑板;743、支撑槽;744、长条形孔;75、控制件;751、控制螺杆;752、控制螺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参照图1和图2,雨水快速渗透路基路面包括道路结构1和设置于道路结构1背离山体一侧的侧墙2,道路结构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可透水的面层11、基层12和垫层13。面层11为透水砂浆、透水沥青混凝土或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12为透水混凝土、透水砂浆或透水碎石混凝土;垫层13为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粗粒土层和卵石层成型,以通过卵石层破坏地下水的毛细渗透现象,从而减小地下水的反渗现象,减小山体内地下水对道路结构1的侵蚀;同时同粗粒土填充卵石的间隙,能够为基层12提供相对较为平整的基础,并增加垫层13整体的稳定性。
33.参照图1和图2,侧墙2为采用防渗混凝土或防渗砂浆配合钢筋笼浇筑成型,以用于减少自面层11表面直接落入至山体下侧的雨水,以减少道路积留的雨水对山体的侵蚀,从而增加道路结构1的稳定性。
34.垫层13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减缓雨水渗透侵蚀的隔水层3,隔水层3可采用防水卷材、防水土工布等。具体的,隔水层3沿道路宽度方向的一侧边沿延伸并嵌设于侧墙2内,隔水层3沿道路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沿自侧墙2延伸至山体一侧并嵌设于山体内,以用于隔离山体下方因临河产生的反渗水,从而进一步增加道路结构1自身的稳定性。
35.此外,由于设置有侧墙2以及隔水层3,在道路结构1朝向山体一侧设置有排水装置,以用于江北面层11表面积留的水排出。
36.参照图1和图2,排水装置包括嵌设于垫层13内的排水管网4和多个用于将排水管网4内水排入至山体内的排水管件5,排水管件5插设于山体内,以用于减缓面层11表层的雨水积留的同时,将雨水及时渗排入至山体的内部。进一步的,还可在道路结构1朝向山体一侧或与侧墙的交接部设置排水沟槽,以优化面层11表层的排水性能,减缓排水装置渗排水
的压力。
37.排水管网4由多个包覆有渗水土工布的第二渗水管41组成,多个第二渗水管41纵横交错嵌设于垫层13的卵石层内。多个第二渗水管41相互连通设置,且第二渗水管41呈水平设置。多个第二渗水管41中位于道路结构1朝向山体一侧的第二渗水管41同时连通于多个排水管件5。
38.参照图3和图4,排水管件5呈管状结构,且其远离所连接的第二渗水管41的一端倾斜朝下并朝向远离道路结构1的方向延伸设置,排水管件5插设于山体内。排水管件5下侧的外壁开设有多个用于将水排出的排水孔51,进一步的,多个排水孔51位于排水管件5的下部且排水孔51位于隔水层3的下方,以使得排水孔51所在位置避开山体表层的软土基设置,减小因排水管件5内的雨水排出并反渗至垫层13以及软土基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垫层13受到侵蚀的可能性,以进一步优化道路结构1使用时的稳定性。
39.此外,由于道路结构1整体设置于山体软土基部位,存在因雨水侵蚀等导致软土发生流动或松动的可能性。为此,在道路结构1的下方设置有稳定装置6,以用于增加道路结构1下方软土基的稳定性。
40.稳定装置6包括稳定支撑框62和多个稳定支柱61,多个稳定支柱61分为多组,每组包括至少一个稳定支柱6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组包括三个稳定支柱61。同组的三个稳定支柱61沿道路结构1的宽度方向分布设置,稳定支柱61的下端插设于垫层13下方的路基内,稳定支柱61的上端依次穿隔水层3和过垫层13后固设于稳定支撑框62,稳定支撑框62固设于基层12,以使得稳定支柱61通过稳定支撑框62固设于基层12。
41.在使用时,能够通过稳定支撑框62对基层12做相对较为全面的支撑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插设于路基内的稳定支柱61对软土基做限制,减小雨水排入后,山体内软土流动的间隙,增加软土基流动的难度,以增加软土基的稳定性,从而增加道路结构1整体以及路基的稳定性。
42.参照图3和图4,排水管件5包括第一渗水管52和加强管53,第一渗水管52和加强管53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渗水管52的上端连通于第二渗水管41。第一渗水管52和加强管53竖向分布,且加强管53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将加强管53连接于稳定支撑框62、稳定支柱61或基层12的连接机构7。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管53连接于稳定支撑框62。
43.在降雨相对较大时,通过加强管53倾斜插设于山体内,能够对道路结构1朝向山体一侧内部的软土基做加固,并且加强管53的高端通过连接机构7连接于稳定支撑框62,能够有效的使得软土基因雨水渗透导致流动产生的载荷能够通过加强管53传递至稳定支撑框62,并通过稳定支撑框62能够将载荷传递至多个稳定支柱61的竖向载荷,以优化对软土基的稳固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多个加强管53进一步减小软土基中泥土流动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增加软土基流动的难度,通过加强管53能够有效的减小软土基对稳定支柱61产生的冲击,从而通过稳定支柱61、稳定支撑框62以及加强管53的配合有效的增加道路结构1的稳定性。
44.参照图3和图4,为了进一步增加软土基流动的难度,减缓对加强管53以及稳定支柱61产生的冲击,加强管53背离第一渗水管52的一侧的管壁开设有多个阵列均布的排出孔531。在施工时,能够通过加强管53朝软土基内高压注入透水混凝土、透水砂浆或普通混凝土、普通水泥砂浆,通过注入的透水混凝土等,能够有效的增加软土基的稳定性,从而减小
软土基因雨水等软化流动的可能性,同时由于透水混凝土通过排出孔531排出,能够在加强管53的周侧以及内部成型固化的混凝土层,能够对加强管53做防护的同时,还能够增加加强管53开设有排出孔531一侧与软土基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在不增加加强管53直径的前提下,增加对软土基的支撑面积,以进一步增加对软土基的限制效果。
45.参照图3和图5,连接机构7包括第一连接座71和第二连接座72,第一连接座71通过预设于稳定支撑框62内的锚杆而固定连接于稳定支撑框62;加强管53的高端设置有法兰板,第二连接座72通过螺栓法兰连接于加强管53的高端。其中,第一连接座71和第二连接座72之间设置有将两者连接的传动组件73,以用于传递第一连接座71和第二连接座72之间的载荷。
46.传动组件73包括传动座731和扣合座732,传动座731固设于第一连接座71或第二连接座72,扣合座732对应固设于第二连接座72或第一连接座71,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传动座731固设于第一连接座71,扣合座732固设于第二连接座72。
47.参照图5和图6,传动座731的俯视轮廓呈t形且其小端固设于稳定支撑框62,扣合座732朝向传动座731的一端成型有竖向延伸的扣合槽733,扣合槽733槽壁的竖向轮廓呈t形且适配于传动座731,传动座731的大端卡设于扣合槽733内,以将扣合座732扣合于传动座731。
48.进一步的,传动座731和扣合座732相向侧的端面均朝向侧墙2一侧倾斜设置。具体为,传动座731朝向扣合座732的端面一体成型有第一承载座734,扣合座732上扣合槽733相对传动座731设置的槽壁一体成型有第二承载座735。第一承载座734和第二承载座735的相向侧端面呈倾斜设置,从而使得传动座731和扣合座732相向侧的端面均朝向侧墙2一侧倾斜设置。
49.具体的,第一承载座734朝向第二承载座735一侧的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第二承载座735朝向第一承载座734一侧的端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β,且α>β。其中,第一承载座734和第二承载座735之间设置有填充两者之间间隙的支撑件74。
50.在使用时,由于加强管53为管件且加强管53插设于软土基内,加强管53在承受载荷时,易产生一定角度的摆动等角度变化,若直接固设于稳定支撑框62,加强管53易相对稳定支撑框62产生刚性的弯折,会影响加强管53对软土基的加强效果以及承受载荷的能力;此时,通过扣合座732扣合于传动座731,能够使得扣合座732连接于传动座731,并限制两者之间相当远离的趋势;同时支撑件74能够填充第一承载座734和第二承载座735之间的间隙,以稳定的传递载荷,并且由于α大于β,能够使得第二承载座735的载荷传递至第一承载座734时,能够部分分解其他方向的力,从而能够减小对稳定支撑框62以及稳定支柱61的压力,以稳定的保持对软土基的限制,进一步优化道路结构1整体的稳定性。
51.参照图6和图7,支撑件74包括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支撑座741抵接于第一承载座734朝向第二承载座735的端面,并且支撑座741的两竖向侧边沿朝向同侧弯折设置,以使得支撑座741成型有支撑槽743。支撑板742铰接于支撑座741的下端的边沿,且支撑板742的转动平面竖向设置,支撑板742远离支撑座741的板面抵接于第二承载座735朝向第一承载座734的端面。其中,支撑槽743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对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保持角度设置的控制件75,且支撑槽743内填充有混凝土或砂浆。
52.在使用时,由于实时施工,会使得α以及β的角度与理想状态产生相对较大的误差,
通过支撑板742相对支撑座741转动,使得第一承载座734和第二承载座735相向侧端面均能够相对较为全面的与支撑件74接触,从而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减小因为全面贴合,导致支撑座741或支撑板742局部载荷过大而出现局部形变的可能性;并且支撑槽743内还填充有混凝土,支撑件74还可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模具,通过固化的混凝土,能够有效的对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之间的间隙做填充,以增加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承受载荷的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减小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产生形变的可能性以及增加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之间的稳定性。
5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件74还可设置为两个相对设置的板件,并通过螺栓控制两者之间的角度和间距,以适应第一承载座734和第二承载座735之间的间隙;或支撑件74设置为两个相互铰接的板件,通过螺栓对两个板件做支撑即可。
54.参照图6和图图,控制件75包括两个控制螺杆751和一个控制螺管752,两个控制螺杆751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控制螺杆751分别铰接于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的相向侧端面。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转动控制螺管752,带动两个控制螺杆751相向或相远离移动,以推动和控制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保持贴合于第一承载座734和第二承载座735相向侧端面的状态,同时控制螺杆751和控制螺管752还能够对支撑槽743内混凝土做支撑和限制,以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
55.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件75也可设置为控制螺杆751和两个分别螺纹连接于控制螺杆751两端的控制螺管752,控制螺杆751为双头螺杆,两个控制螺管752分别铰接于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的相向侧端面。
56.参照图6和图7,为了进一步增加第一连接座71以及第二连接座72与支撑件7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支撑座741和支撑板742均开设有若干竖向延伸设置的长条形孔744,长条形孔744穿设有固定锚杆736,固定锚杆736固设于第一承载座734或第二承载座735。其中,支撑槽743内设置有固设于多个固定锚杆736的钢筋笼,以用于进一步对支撑槽743内的混凝土做支撑。
57.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固定锚杆736沿长条形孔744滑移,使得支撑件74能够正常安装于第一承载座734和第二承载座735之间,同时,通过固定锚杆736,能够固定钢筋笼,使得支撑槽743内固化的混凝土与支撑件74、第一承载座734和第二承载座735的整体性相对更佳,当然,在浇筑支撑槽743内混凝土时,需使用模板等板件封堵位于传动组件73下方的部位,以防止混凝土泄漏。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