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儿童康复训练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53: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康复训练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由多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常合并智力障碍、癫痫、感知觉障碍、交流障碍、行为异常及其他异常,目前,治疗脑瘫患者常以外科手术及理疗为主,传统的理疗手段由医师进行按摩牵拉,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坚持,而手术费用高昂,并有一定的危险性,术后仍要继续进行长时间理疗,这都给社会、家庭、患儿个人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且,现有的儿童脑瘫康复训练装置构造较复杂,且功能单一,不能方便的移动,不能在训练过程中很好的保护儿童的身体,并且在锻炼过程中不能手脚协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导致患儿缺乏锻炼的主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康复训练辅助装置,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儿童康复训练辅助装置构造较复杂,且功能单一,不能方便的移动,不能在训练过程中很好的保护儿童的身体,并且在锻炼过程中不能手脚协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导致患儿缺乏锻炼的主动性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立杆,立杆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固定圈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下部外侧分别连接有的传动轮,支架上部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第二带轮可随传动轮的转动而转动,第二带轮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摆动杆,摆动杆上端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支架中部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动杆,滑块中部与第一连动杆滑动连接,第一连动杆可随第二带轮的转动而左右往复摆动,立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圈,防护圈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动杆,第三连动杆可随传动轮的转动而左右往复摆动,第三连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发声球,右侧两个所述立杆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内侧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座板。
5.优选的,所述传动轮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一带轮的外缘连接有第一皮带,第一皮带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带轮连接。
6.优选的,后侧所述第二带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左部后侧所述立杆上部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第三带轮的外缘连接有第二皮带,第二皮带的左端和第四带轮互相连接,第四带轮的前端同轴固接有第五带轮。
7.优选的,所述第五带轮的外缘连接有第三皮带,第三皮带的上方连接有第六带轮,第六带轮前端和保护罩转动连接,第六带轮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动杆,第二连动杆的左端与第三连动杆的下端互相铰接。
8.优选的,后侧所述支撑杆下部设有变形孔,座板后侧有转动连接的调节杆,调节杆
上部固定连接有卡柱,卡柱和变形孔滑动连接,座板随卡柱在变形孔内的位置移动而折叠。
9.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儿童康复训练辅助装置构造较复杂,且功能单一,不能方便的移动,不能在训练过程中很好的保护儿童的身体,并且在锻炼过程中不能手脚协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导致患儿缺乏锻炼的主动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带轮和第五带轮配合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带轮和第一连动杆配合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带轮和发声球配合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柱和座板配合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1、扶手;2、防护圈;3、座板;4、保护罩;5、立杆;6、万向轮;7、支架;8、传动轮;9、第一带轮;10、第一皮带;11、第二带轮;12、第三带轮;13、第二皮带;14、第四带轮;15、第五带轮;16、固定圈;17、摆动杆;18、滑块;19、第一连动杆;20、第三皮带;21、第六带轮;22、第二连动杆;23、第三连动杆;24、发声球;25、支撑杆;26、卡柱;27、变形孔;28、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7.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圈16,所述固定圈16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根立杆5,立杆5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万向轮6,固定圈16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架7,支架7下部外侧分别连接有的传动轮8,支架7上部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11,第二带轮11可随传动轮8的转动而转动,第二带轮11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摆动杆17,摆动杆17上端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滑块18,支架7中部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连动杆19,滑块18中部与第一连动杆19滑动连接,第一连动杆19可随第二带轮11的转动而左右往复摆动,立杆5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圈2,防护圈2左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保护罩4,保护罩4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动杆23,第三连动杆23可随传动轮8的转动而左右往复摆动,第三连动杆23上端固定连接有发声球24,右侧两个所述立杆5的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内侧转动连接有可折叠的座板3。
18.本装置可视儿童身体状况选择儿童主动移动锻炼或看护人员推动把手协助锻炼,锻炼时将儿童放入本装置防护圈2内,当儿童主动移动或看护人员协助推动时,在万向轮6的作用下实现本装置的随意移动,传动轮8由于摩擦力作用下而转动,第二带轮11会随着传动轮8的转动而转动,摆动杆17随第二带轮11的转动而做圆周运动,滑块18随摆动杆17的转动带动第一连动杆19做左右往复运动,第一连动杆19上部有圆柱形握把,儿童握持时可带动儿童手臂做手臂伸缩运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增加儿童手臂的运动量,从而增加血液循环达到锻炼效果,同时保护罩4内部的第三连动杆23随传动轮8的转动做左右往复摆动,从而带动发声球24左右摆动,发声球24会在摆动时发出规律声响吸引儿童注意力,儿童更容易在发声球24的吸引下向前移动从而达到锻炼腿部的目的,当锻炼有需求时,可将卡柱26
沿变形孔27向下移动,座板3随调节杆28向下折叠。
19.所述传动轮8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9,第一带轮9的外缘连接有第一皮带10,实现第二带轮11的同步转动。
20.第一带轮9随传动轮8的转动而转动,第一带轮9转动时带动第一皮带10转动,第二带轮11随第一皮带10的转动而转动。
21.后侧所述第二带轮1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12,左部后侧所述立杆5上部后侧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14,第三带轮12的外缘连接有第二皮带13,第二皮带13的左端和第四带轮14互相连接,第四带轮14的前端同轴固接有第五带轮15。
22.第三带轮12随第二带轮11的转动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第二皮带13转动,第二皮带13带动第四带轮14转动,第五带轮15随第四带轮14的转动同步转动。
23.所述第五带轮15的外缘连接有第三皮带20,第三皮带20的上方连接有第六带轮21,第六带轮21前端和保护罩4转动连接,第六带轮21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动杆22,第二连动杆22的左端与第三连动杆23的下端互相铰接。
24.第五带轮15的转动带动第三皮带20的转动,第三皮带20的转动带动第六带轮21的转动,第六带轮21的转动带动第二连动杆22右侧做圆周运动,实现第二连动杆22的左右往复偏移,第二连动杆22左侧带动第三连动杆23做左右往复运动。
25.后侧所述支撑杆25下部设有变形孔27,座板3后侧有转动连接的调节杆28,调节杆28上部固定连接有卡柱26,卡柱26和变形孔27滑动连接,座板3随卡柱26在变形孔27内的位置移动而折叠。
26.变形孔27轨道固定,其形状为倒l形,当儿童自主锻炼时先将卡柱26向上提起一段行程,解除变形孔27对卡柱26的约束,而后卡柱26沿轨道向下移动,座板3在调节杆28的推动下向下折叠,内部空间变大,使儿童能够达到手脚并用锻炼目的,两个支撑杆25上端固定连接有扶手1,需要歇息时,可将座板3升起,在陪护人员推动扶手1后,儿童依然可以在享受发声球24趣味性的同时锻炼上肢。
2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本装置可视儿童身体状况选择儿童主动移动锻炼或看护人员推动把手协助锻炼,锻炼时将儿童放入本装置防护圈2内,当儿童主动移动或看护人员协助推动时,传动轮8由于摩擦力作用下而转动,第二带轮11会随着传动轮8的转动而转动,摆动杆17随第二带轮11的转动而做圆周运动,滑块18随摆动杆17的转动带动第一连动杆19做左右往复运动,第一连动杆19上部有圆柱形握把,儿童握持时可带动儿童手臂做手臂伸缩运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增加儿童手臂的运动量,从而增加血液循环达到锻炼效果,同时保护罩4内部的第三连动杆23随传动轮8的转动做左右往复摆动,从而带动发声球24左右摆动,发声球24会在摆动时发出规律声响吸引儿童注意力,儿童更容易在发声球24的吸引下向前移动从而达到锻炼腿部的目的,当锻炼有需求时,可将卡柱26沿变形孔27向下移动,座板3随调节杆28向下折叠。
28.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儿童康复训练辅助装置构造较复杂,且功能单一,不能方便的移动,不能在训练过程中很好的保护儿童的身体,并且在锻炼过程中不能手脚协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缺乏趣味性,导致患儿缺乏锻炼的主动性的问题。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