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老年人翻身的简易型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3:51: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老年人翻身的简易型固定器。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人行动能力的下降,怎样照顾老年人成为子女的难题,而且对于很多患者,由于经济和家庭原因,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但是又渴望得到医护服务以减轻痛苦,因此,对老年人、慢性病人、瘫痪病人和残疾人士配置必要的护理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床可以给老年人及患者提供很好的康复护理,且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方便,操作简便,功能强大,极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水平,现有的翻身固定器设置的辅助翻板大都较硬,在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时,可能会对年龄较大的病人造成一定的伤害,降低了翻身辅助器的使用安全性,并且现有的翻身辅助器在使用时,操作起来大都较为繁琐复杂,可能会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老年人翻身的简易型固定器,解决了现有的翻身固定器设置的辅助翻板大都较硬,在医护人员进行使用时,可能会对年龄较大的病人造成一定的伤害,降低了翻身辅助器的使用安全性,并且现有的翻身辅助器在使用时,操作起来大都较为繁琐复杂,可能会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不便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老年人翻身的简易型固定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槽,四个安装槽的内壁分别与四个第一气缸的外表面卡接,四个第一气缸的顶端分别与四个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外表面通过滑槽与第一活动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的正面与合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的正面通过合页与连接板铰接,所述连接板的正面通过合页与第二活动板的背面铰接,位于第一活动板下方的两个滑块通过滑槽与第一活动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位于第二活动板下方的两个滑块通过滑槽与第二活动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与推板的上表面相互搭接,所述推板的下表面与第二气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与垫板的下表面搭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右侧面与床头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床头板的左侧面由橡胶制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护栏的底端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与限位板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板的左端与同一个防护板的右侧面固定连
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扶手的底端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刹车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托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老年人翻身的简易型固定器,通过设置第一气缸、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垫板,当老年人需要翻身时,医护人员根据老年人需要翻身的方向启动第一活动板或第二活动板,当老年人需要向左翻身时,医护人员启动位于右侧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启动后将滑块向推动,当滑块与第二活动板下方的滑槽接触时,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随后将第二活动板向上推动,而第二活动板的左侧通过合页与连接板固定,从而使第二连接板向左上方推动,最后将垫板向左上方推动,与此同时,连接板下方的推板通过第二气缸将连接板向上推动或向下拉动,避免了该固定器设置的辅助翻板较硬,病人造成一定的伤害,降低了翻身辅助器的使用安全性,同时更加方便了对该固定器进行使用,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16.2、该老年人翻身的简易型固定器,通过设置扶手、刹车轮、电动推杆和托盘,医护人员用手扶着扶手向前推动,该固定器在刹车轮的带动下向前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医护人员拨动刹车轮上方的刹车片将刹车轮固定,底板在刹车轮的制动后,通过支撑杆的连接而无法移动,随后医护人员驱动电动推杆将托盘与地面接触,方便了在对该固定器搬运的同时,对该固定器进行固定,提高了该固定器的稳定性,有效的减少了该固定器在停靠时在滚轮的作用下而自行移动而造成老年人受伤的可能。
17.3、该老年人翻身的简易型固定器,通过设置防护板、限位板、底板和限位槽,老年人的身高与该固定器不匹配时,医护人员将防护板向左拉动,而防护板通过右侧的限位板在底板左侧的限位槽内部自由移动,从而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调节,更加方便的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而对该固定器进行调整,提高了该固定器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该固定器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板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爆炸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板、2安装槽、3第一气缸、4滑块、5滑槽、6第一活动板、7合页、8连接板、9第二活动板、10推板、11第二气缸、12垫板、13床头板、14护栏、15限位槽、16限位板、17防护板、18支撑杆、19刹车轮、20连接杆、21电动推杆、22托盘、23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老年人翻身的简易型固定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槽2,四个安装槽2的内壁分别与四个第一气缸3的外表面卡接,四个第一气缸3的顶端分别与四个滑块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滑块4的外表面与滑槽5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块4的外表面通过滑槽5与第一活动板6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活动板6的正面与合页7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板6的正面通过合页7与连接板8铰接,连接板8的正面通过合页7与第二活动板9的背面铰接,位于第一活动板6下方的两个滑块4通过滑槽5与第一活动板6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位于第二活动板9下方的两个滑块4通过滑槽5与第二活动板9的下表面滑动连接,连接板8的下表面与推板10的上表面相互搭接,推板10的下表面与第二气缸11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11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连接板8的上表面与垫板12的下表面搭接,避免了该固定器设置的辅助翻板较硬,病人造成一定的伤害,降低了翻身辅助器的使用安全性,同时更加方便了对该固定器进行使用,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25.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底板1的右侧面与床头板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床头板13的左侧面由橡胶制成,通过设置床头板13,有效的避免了老年人的头部因触碰到坚硬物而受到伤害的可能,底板1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护栏14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护栏14,更加方便的对老年人进行格挡,避免了老年人因摔倒而受到伤害的可能,底板1的左侧面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5,限位槽15的内壁与限位板16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两个限位板16的左端与同一个防护板17的右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槽15,更加方便的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而对该固定器进行调整,提高了该固定器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的提高该固定器的适用性。
26.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防护板17的上表面分别与两个扶手23的底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扶手23,更加方便的对固定器进行移动,从而有效提高了该固定器的工作效率,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分别与四个支撑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杆18的底端与刹车轮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刹车轮19,有效的减少了该固定器在停靠时在滚轮的作用下而自行移动而造成老年人受伤的可能,底板1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杆20的顶端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20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21的顶端固定连接,电动推杆21的底端与托盘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托盘22,方便了在对该固定器搬运的同时,对该固定器进行固定,提高了该固定器的稳定性。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8.s1、使用前,医护人员用手扶着扶手23向前推动,该固定器在刹车轮19的带动下向前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医护人员拨动刹车轮19上方的刹车片将刹车轮19固定,底板1在刹车轮19的制动后,通过支撑杆18的连接而无法移动,随后医护人员驱动电动推杆21将托盘22与地面接触;
29.s2、当老年人需要翻身时,医护人员根据老年人需要翻身的方向启动第一活动板6或第二活动板9,当老年人需要向左翻身时,医护人员启动位于右侧的第一气缸3,第一气缸3启动后将滑块4向推动,当滑块4与第二活动板9下方的滑槽5接触时,滑块4在滑槽5内部滑动,随后将第二活动板9向上推动,而第二活动板9的左侧通过合页7与连接板8固定,从而使
第二连接板8向左上方推动,最后将垫板12向左上方推动,与此同时,连接板8下方的推板10通过第二气缸11将连接板8向上推动或向下拉动;
30.s3、老年人的身高与该固定器不匹配时,医护人员将防护板17向左拉动,而防护板17通过右侧的限位板16在底板1左侧的限位槽15内部自由移动,从而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调节。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