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2:01: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在进行使用前,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冲击检测。将待检测的建筑材料进行固定,利用冲击头对建筑材料进行反复冲击,并检测冲击试验后的建材,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3.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202023090006.2提供的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该对比文件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底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滑动连接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运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运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冲击块。
4.但是该对比文件中提出的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需要操作人员往复拉动拉环使得冲击块上下运动,检测的劳动强度较大,使用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加省力的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滑轨的上方设置有材料本体,所述材料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滑动配合于滑轨上,所述滑座与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滑动配合有运动杆,所述运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块,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运动杆运动的驱动机构。
9.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垫,所述脚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层。
10.优选的,所述滑轨的数量设置为两根,且两根滑轨对称设置于冲击块的两侧。
11.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永磁铁、铁块、升降板、滑杆、滑套、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安装块、旋转轴、绕线轮、拉绳、把手,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连接在运动杆的顶端,所述第二限位板设置在冲击块与顶板之间,且第二限位板与运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铁块,所述升降板设置在铁块的上方,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铁块相对应的永磁铁,所述升降板的侧面与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滑套滑动配合于滑杆上,所述滑杆竖直固定连接于顶板的顶部,所述滑杆的顶部与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安
装块铰接,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与绕线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绕线轮固定连接,且拉绳的另一端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滑杆设置为两根,且两根滑杆对称设置于升降板的两侧,所述滑杆的长度大于运动杆的长度。
13.优选的,所述永磁铁和铁块的大小形状均相同。
14.(三)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在需要进行冲击试验时,将两个滑座向两侧推动,然后将材料本体放置在两个固定机构之间,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座复位将材料本体夹紧,然后使用固定机构将材料本体固定,操作人员抓住把手,旋转把手,把手通过旋转轴带动绕线轮旋转,从而使得拉绳缠绕在绕线轮上,使得升降板向上运动,升降板带动永磁铁向上运动,永磁铁与铁块相吸附,因此会带动铁块底部的运动杆向上运动,随着运动杆的不断上升,当第二限位板与顶板相接触时,运动杆无法再向上运动,而升降板还在向上运动,当永磁铁与铁块相距越来越远时,铁块受到的永磁铁吸力不断变小,直至重力大于吸力后运动杆便会向下运动,使得冲击块与材料本体碰撞,然后松开把手,在重力的作用下升降板向下运动,直至永磁铁与铁块接触,这时再次旋转把手即可再次使得运动杆上升,从而能够更加省力方便的进行检测,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20.图中:1底座、2侧板、3顶板、4滑轨、5滑座、6固定机构、7复位弹簧、8材料本体、9套筒、10运动杆、11冲击块、12第二限位板、13第一限位板、14滑杆、15安装块、16绕线轮、17旋转轴、18把手、19拉绳、20脚垫、21升降板、22永磁铁、23铁块、24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材料检测用耐冲击试验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2,侧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4,滑轨4的上方设置有材料本体8,材料本体8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座5,滑座5滑动配合于滑轨4上,滑座5与侧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7,顶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9,套筒9内滑动配合有运动杆10,运动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块11,顶板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运动杆10运动的驱动机构。
23.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脚垫20,脚垫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层。
24.滑轨4的数量设置为两根,且两根滑轨4对称设置于冲击块11的两侧。
25.驱动机构包括永磁铁22、铁块23、升降板21、滑杆14、滑套24、第一限位板13、第二限位板12、安装块15、旋转轴17、绕线轮16、拉绳19、把手18,第一限位板13固定连接在运动
杆10的顶端,第二限位板12设置在冲击块11与顶板3之间,且第二限位板12与运动杆10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13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铁块23,升降板21设置在铁块23的上方,升降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铁块23相对应的永磁铁22,升降板21的侧面与滑套24固定连接,滑套24滑动配合于滑杆14上,滑杆14竖直固定连接于顶板3的顶部,滑杆14的顶部与安装块15固定连接,旋转轴17与安装块15铰接,旋转轴17的一端与绕线轮16固定连接,旋转轴17的另一端与把手18固定连接,拉绳19的一端与绕线轮16固定连接,且拉绳19的另一端与升降板21固定连接。
26.在需要进行冲击试验时,将两个滑座5向两侧推动,然后将材料本体8放置在两个固定机构6之间,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滑座5复位将材料本体8夹紧,然后使用固定机构6将材料本体8固定,操作人员抓住把手18,旋转把手18,把手18通过旋转轴17带动绕线轮16旋转,从而使得拉绳19缠绕在绕线轮16上,使得升降板21向上运动,升降板21带动永磁铁22向上运动,永磁铁22与铁块23相吸附,因此会带动铁块23底部的运动杆10向上运动,随着运动杆10的不断上升,当第二限位板12与顶板3相接触时,运动杆10无法再向上运动,而升降板21还在向上运动,当永磁铁22与铁块23相距越来越远时,铁块23受到的永磁铁22吸力不断变小,直至重力大于吸力后运动杆10便会向下运动,使得冲击块11与材料本体8碰撞,然后松开把手18,在重力的作用下升降板21向下运动,直至永磁铁22与铁块23接触,这时再次旋转把手18即可再次使得运动杆10上升,从而能够更加省力方便的进行检测,使用更加方便。
27.滑杆14设置为两根,且两根滑杆14对称设置于升降板21的两侧,滑杆14的长度大于运动杆10的长度。
28.永磁铁22和铁块23的大小形状均相同。
29.工作原理:在需要进行冲击试验时,将两个滑座5向两侧推动,然后将材料本体8放置在两个固定机构6之间,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滑座5复位将材料本体8夹紧,然后使用固定机构6将材料本体8固定,操作人员抓住把手18,旋转把手18,把手18通过旋转轴17带动绕线轮16旋转,从而使得拉绳19缠绕在绕线轮16上,使得升降板21向上运动,升降板21带动永磁铁22向上运动,永磁铁22与铁块23相吸附,因此会带动铁块23底部的运动杆10向上运动,随着运动杆10的不断上升,当第二限位板12与顶板3相接触时,运动杆10无法再向上运动,而升降板21还在向上运动,当永磁铁22与铁块23相距越来越远时,铁块23受到的永磁铁22吸力不断变小,直至重力大于吸力后运动杆10便会向下运动,使得冲击块11与材料本体8碰撞,然后松开把手18,在重力的作用下升降板21向下运动,直至永磁铁22与铁块23接触,这时再次旋转把手18即可再次使得运动杆10上升,从而能够更加省力方便的进行检测,使用更加方便。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