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2-22 08:47: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工业用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在石化生产中普遍存在油垢结焦问题,油垢结焦导致管壁热阻增加、热传导效率降低,生产能耗增加,设备寿命缩短;严重时还将堵塞设备使得生产无法进行。
3.常用的清洗方法,主要有化学清洗和高压水射流清洗。高压水射流能除去换热器管束内的部分油泥、油垢,但对于换热器壳程及管束内的部分重质油垢的清洗效果不理想;化学清洗一般采用有机溶剂浸泡或复合表面活性剂,存在溶剂清洗成本高、复合表面活性剂往往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4.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渗透、乳化力强且具有良好清洗效果的环保型除油清洗剂,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的渗透、乳化力强,可将石化换热器表面的聚合物垢、积炭垢、油垢清洗干净,进而解决清洗成本高、清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料:20%-30%的植物提取液、10%-20%的有机酸酯、10%-25%的去油垢界面活性剂、10%-20%的增溶剂、2%-3%的防霉剂,去离子水余量。
7.优选的,所述的植物提取液为松节油、松针油、桂叶油、甜橙油、香叶油的一种或两种。
8.优选的,所述的有机酸酯为三聚甘油双异硬脂酸酯、聚乙二醇油酸酯、聚乙二醇硼酸酯、乙二胺油酸酯的一种。
9.优选的,所述的去油垢界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异辛醇醚葡萄糖苷,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仲烷基磺酸钠的一种或几种。
10.优选的,所述增溶剂为乙二醇、丙三醇、丙二醇甲醚的一种。
11.优选的,所述防霉剂为异噻唑啉酮、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一种。
12.优选的,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按照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原料:15%的松节油、5%的甜橙油、20%的乙二胺油酸酯、23%的去油垢界面活性剂、20%的丙二醇甲醚、3%的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4%的去离子水。
13.优选的,所述去油垢界面活性剂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原料: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5份,仲烷基磺酸钠3份,异辛醇醚葡萄糖苷5份。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增溶剂混合液的制备;(2)去油垢界面活性剂的添加;(3)植物提取物的添加;(4)防霉剂的添加。
15.优选的,所述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剂混合液的制备: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室温范围内,加入去离子水14份于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丙二醇甲醚20份,乙二胺油酸酯20份,搅拌10min;(2)去油垢界面活性剂的添加:调节反应釜温度50-60度,将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5份,仲烷基磺酸钠3份,异辛醇醚葡萄糖苷5份依次投加在反应釜中,不断搅拌30-50分钟;(3)植物提取物的添加:维持反应温度50-60度,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松节油15份、甜橙油5份,搅拌20-30min;(4)防霉剂的添加:将反应釜温度冷却至室温,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15min,即得环保型除油清洗剂。
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所述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所用主要原料包括植物提取液、有机酸酯、去油垢界面活性剂、增溶剂、防霉剂、去离子水,环保、无毒,药剂易生物降解,对碳钢、不锈钢腐蚀率低,具有强乳化分解力,可将石化设备表面的 重油、胶质、沥青质和泥状物清除,进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延长清洗剂的保存时间。
1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更明了,使用效果和产品优点更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接下来,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有助于诠释和界定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本专业其他研究者在没有做出比较突出的创造性劳动之前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松节油15份甜橙油5份乙二胺油酸酯20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5份仲烷基磺酸钠3份异辛醇醚葡萄糖苷5份丙二醇甲醚2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份去离子水14份。
19.该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剂混合液的制备: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室温范围内,加入去离子水于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丙二醇甲醚20份、乙二胺油酸酯20份,搅拌10min;(2)去油垢界面活性剂的添加:调节反应釜温度55度,将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5份、仲烷基磺酸钠3份、异辛醇醚葡萄糖苷5份依次投加在反应釜中,不断搅拌30分钟;(3)植物提取物的添加:维持反应温度55度,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松节油15份、甜
橙油5份,搅拌25min;(4)防霉剂的添加:将反应釜温度冷却至室温,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3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15min,即得环保型除油清洗剂。
20.实施例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桂叶油10份甜橙油20份聚乙二醇油酸酯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仲烷基磺酸钠12份丙三醇10份异噻唑啉酮2份去离子水26份。
21.该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剂混合液的制备: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室温范围内,加入去离子水于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丙三醇10份、聚乙二醇油酸酯10份搅拌10min;(2)去油垢界面活性剂的添加:调节反应釜温度55度,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仲烷基磺酸钠12份依次投加在反应釜中,不断搅拌30分钟;(3)植物提取物的添加:维持反应温度55度,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桂叶油10份、甜橙油20份,搅拌25min;(4)防霉剂的添加:将反应釜温度冷却至室温,将异噻唑啉酮2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15min,即得环保型除油清洗剂。
22.实施例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桂叶油14份松节油10份三聚甘油硬脂酸酯15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0份仲烷基磺酸钠5份乙二醇4份丙二醇甲醚12份对羟基苯甲酸丁酯2.5份去离子水27.5份。
23.该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剂混合液的制备: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室温范围内,加入去离子水于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乙二醇4份,丙二醇甲醚12份,三聚甘油硬脂酸酯15份搅拌10min;(2)去油垢界面活性剂的添加:调节反应釜温度55度,将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10份、仲烷基磺酸钠5份依次投加在反应釜中,不断搅拌30分钟;(3)植物提取物的添加:维持反应温度55度,依次往反应釜中添加桂叶油14份、松
节油10份,搅拌25min;(4)防霉剂的添加:将反应釜温度冷却至室温,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2.5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15min,即得环保型除油清洗剂。
24.实施例4: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松节油22份聚乙二醇硼酸酯18份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25份丙二醇甲醚20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份去离子水13份。
25.该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剂混合液的制备: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室温范围内,加入去离子水于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丙二醇甲醚20份,聚乙二醇硼酸酯18份搅拌10min;(2)去油垢界面活性剂的添加:调节反应釜温度55度,将异构十醇聚氧乙烯醚25份投加在反应釜中,不断搅拌30分钟;(3)植物提取物的添加:维持反应温度55度,往反应釜中添加松节油22份,搅拌25min;(4)防霉剂的添加:将反应釜温度冷却至室温,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份加入反应釜中,搅拌15min,即得环保型除油清洗剂。
26.实施例5: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松节油14份桂叶油10份聚乙二醇油酸酯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异辛醇醚葡萄糖苷5份丙三醇4份丙二醇甲醚12份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5份去离子水27.5份。
27.该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剂混合液的制备:将反应釜温度调节至室温范围内,加入去离子水于反应釜中,然后加入丙三醇4份,丙二醇甲醚12份,聚乙二醇油酸酯15份搅拌10min;(2)去油垢界面活性剂的添加:调节反应釜温度55度,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份、异辛醇醚葡萄糖苷5份依次投加在反应釜中,不断搅拌30分钟;(3)植物提取物的添加:维持反应温度55度,往反应釜中依次添加松节油14份、桂叶油10份,搅拌25min;(4)防霉剂的添加:将反应釜温度冷却至室温,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5份加入反
应釜中,搅拌15min,即得环保型除油清洗剂。
28.实施例6:将发明实施例1-5的清洗剂样品按gb/t25147-2010 工业设备化学清洗中金属腐蚀率及腐蚀总量测定-重量法: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29.表1综上可见本发明的工业用环保型除油清洗剂对碳钢设备腐蚀率≤1g/m2.h;对不锈钢设备几乎无腐蚀,远低于清洗行业标准(hg/t2387-2007《工业清洗质量标准》的6g/m2.h。
30.实施例7:将实施例1-5制备的水基清洗剂,进行除垢实验,检测结果见表2.表2.本发明水基清洗剂除垢率检测结果综上可见本发明的清洗剂对聚合物垢、积炭垢、油垢都有较高的除垢率。
31.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32.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