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及其抗压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8:17: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及其抗压构件。


背景技术:

2.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愈发盛行,相较于传统的现浇建筑,装配式建筑能够如同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和阳台等等),将大量本应现场作业的工作转移到了工厂进行,然后在将工厂加工制作好的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安装即可,显著提高了建筑施工简易性,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
3.在制作装配式保温墙板时,在制作完复合保温板后,还需要在复合保温板的外表面浇筑内层混凝土墙板,目前在现浇混凝土墙板时都会考虑到保温墙板与后浇混凝土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是否足够,并为此提出了许多提高其连接强度方法和构件,如专利号为“201810753274.6”,名称为“一种预制墙板保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发明专利中便公开了一种提高保温墙板与后浇混凝土墙板的方法,即通过在保温墙板内预埋拉接构件,等在保温墙板外表面浇筑内层混凝土墙板时,便可将拉接构件一同浇筑在混凝土墙板中,从而使其拉接保温墙板和混凝土墙板,使保温板与混凝土墙板连接更为紧密,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但对于浇筑保温板材外表面的混凝土墙板时,保温板自身抗压强度是否足够却没有过多的考虑,因为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砂浆实际上会对保温板材造成很大的挤压力,而仅依赖于板材自身的强度,并不足以抵御外部压力,继而保温板材很容易在混凝土挤压下出现变形问题,导致最终的预制墙板成品变形严重,而后期对其修复的所需工程量较大,大幅提高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及其抗压构件,将装配完毕,带有抗压支撑杆以及加强网的复合保温板,与后浇混凝土墙板浇注在一起时,复合保温板内部穿插抗压支撑杆以及外部的加强网,能够显著提高复合保温板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从而保证浇筑时,复合保温板不会发生变形,最终形成的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表面平整,无需在进行修整,从而有利于后续施工。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的抗压构件,包括抗压支撑杆、分别贴合在复合保温板两侧的加强网,其中一个所述加强网位于所述复合保温板与后浇混凝土墙板之间,并与所述后浇混凝土墙板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抗压支撑杆穿过所述复合保温板并连接两个所述加强网。
6.优选地,所述加强网为横筋和纵筋构成的塑料网片;所述抗压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塑料网片的横筋和纵筋的交叉点上,所述抗压支撑杆的另一端为尖头并凸出有锥形凸环;另一个所述塑料网片的横筋和纵筋的交叉点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锥形凸环配合的锥形卡槽。
7.优选地,所述通孔上固定连接有伸入所述后浇混凝土墙板内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抗压支撑杆同轴设置。
8.优选地,所述加强网为横筋和纵筋构成的钢筋网片,所述抗压支撑杆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横筋或纵筋的卡槽,所述抗压支撑杆其中一个端头伸入所述后浇混凝土墙板内部。
9.优选地,所述抗压支撑杆伸入所述后浇混凝土墙板内部的端头为尖头。
10.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采用了上所述的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的抗压构件,包括位于两个所述加强网之间的复合保温板、与所述复合保温板一侧一体浇筑成型的后浇混凝土墙板,所述抗压支撑杆穿过所述复合保温板的两侧并与两个所述加强网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复合保温板包括防水保温复合层、位于所述防水保温复合层两侧的玻璃纤维网格布,两个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通过玻璃纤维线缝制在一起。
12.优选地,所述防水保温复合层包括保温层、贴合在保温层一侧的防水层。
13.优选地,所述保温防水复合层包括保温层、贴合在保温层两侧的防水层。
14.优选地,所述保温防水复合层包括防水层、贴合在防水层两侧的保温层。
1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1.本发明中抗压构件包括抗压支撑杆和两个加强网,复合保温板中间的抗压支撑杆连接并锁紧复合保温板两侧的加强网之后,使加强网与复合保温板连成一个整体,外部的拉力和压力的受力点均分布在加强网与抗压支撑杆的结合点上,整个压力都由中间的抗压支撑杆承受,保护了内部的复合保温板不会因挤压而变形或破坏,使复合保温板的整体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成几何级数的提高,从而在后浇混凝土时,复合保温板不会被混凝土砂浆挤压变形;同时浇筑完后浇混凝土墙板后,加强网与后浇混凝土墙板一体浇筑,还能够提高复合保温板与后浇混凝土墙板的连接紧密性,显著提高连接强度。
17.2.本发明中加强网可为自带抗压支撑杆的塑料网片和带有通孔的塑料网片,使用时可快速拼装,提高预制速度,同时锥形凸环插入锥形卡槽后,两者锥形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抗压支撑杆端头脱离通孔。
18.3.本发明中通孔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在浇筑后浇混凝土墙板后,连接杆伸入后浇混凝土墙板内部,能够显著提高复合保温板与后浇混凝土墙板的连接强度,继而提高整体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一体性。
19.4.本发明中加强网可为钢筋网片,抗压支撑杆上设有用于卡接横筋或纵筋的卡槽,同时抗压支撑杆其中一个端头可伸入后浇混凝土墙板内部,通过一根抗压支撑杆既起到了连接两个加强网的作用,又起到了加强与后浇混凝土墙板连接作用。
20.5.本发明中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复合保温板在抗压构件的加强下,能够显著提高抗压以及抗拉强度,同时在加强网作用下,后浇混凝土墙板和复合保温板的连接强度也得到了提升;如果采用塑料网片,连接杆还会与后浇混凝土墙板连接,如果采用钢筋网片,抗压支撑杆的端头会后浇混凝土墙板连接,从而大幅提高后浇混凝土墙板和复合保温板的连接强度。
21.6.本发明中复合保温板由防水保温复合层和两侧的玻璃纤维网格布用玻璃纤维线缝制在一起,在玻璃纤维网格布和玻璃纤维线作用下,能够提高复合保温板一体性,保证
复合保温板结构强度,同时防水保温复合层由于防水层和保温层复合而成,兼具保温和防水两种作用。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采用了塑料网片的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设有连接杆的塑料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设有连接杆的塑料网片的局部示意图;
26.图4为塑料横筋或塑料纵筋的截面图;
27.图5为设有抗压支撑杆的塑料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设有抗压支撑杆的塑料网片的局部示意图;
29.图7为采用了钢筋网片的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钢筋网片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抗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a类复合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1为b类复合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c类复合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3为复合保温板正常缝线走向示意图;
36.图14为复合保温板纬向单向加密缝线走向示意图;
37.图15为复合保温板径向单向加密缝线走向构示意图;
38.图16为复合保温板纬向加密、径向正常缝线走向示意图;
39.图17为复合保温板纬向、径向均加密缝线走向示意图;
40.图18为复合保温板径向加密、纬向正常缝线走向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1、复合保温板;2、后浇混凝土墙板;3、抗压支撑杆;4、加强网;5、塑料横筋;6、塑料纵筋;7、锥形凸环;8、通孔;9、锥形卡槽;10、连接杆;11、钢筋;12、卡槽;13、玻璃纤维网格布;14、保温层;15、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实施例1
4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的抗压构件,如图1至图18所示,包括两个加强网4、若干个抗压支撑杆3;两个加强网4分别贴合在复合保温板1的两侧,若干个抗压支撑杆3穿过复合保温板1后,与两个加强网4连接,使两个加强网4紧密贴合在复合保温板1的
两侧,通过两个加强网4和若干个抗压支撑杆3能够提供抗压能力。当支好模板后,从其中一个加强网4一侧浇筑混凝土墙板时,复合保温板1外侧的加强网4相当于给复合保温板1提供了一层保护网,外部的拉力和压力的受力点均分布在加强网4与抗压支撑杆3的结合点上,整个压力都由中间的抗压支撑杆3承受,从而保护了内部的复合保温板1不会变形或破坏,使复合保温板1的整体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成几何级数的提高,能够抵抗住混凝土层的挤压,从而避免因混凝土浆体的挤压而致使复合保温板1发生变形的问题。同时在混凝土层养护完成后,加强网4会与所形成的后浇混凝土墙板2一同成型,还起到加强复合保温板1和后浇混凝土墙板2的连接作用,提高连接的紧密性。应用本抗压构件后既达到了避免浇筑混凝土墙板时的复合保温板1挤压变形,又达到了提高复合保温板1与后浇混凝土墙板2的连接强度作用。为了达到保护复合保温板1的作用,加强网4上的网目尺寸不宜过大,优选地尺寸在150mm~200mm之间。抗压支撑杆3为不易导热的材料制成,避免在插入复合保温板1之后形成“热桥”,降低复合保温板1的保温效果。
45.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两个加强网4均为塑料网片,由塑料横筋5和塑料纵筋6组合而成,其网目为矩形网目。抗压支撑杆3也为塑料材质,抗压支撑杆3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加强网4上,具体固定在塑料横筋5和塑料纵筋6的交叉点上,优选地抗压支撑杆3与加强网4一体成型。抗压支撑杆3的另一端为尖头,有利于穿透复合保温板1,抗压支撑杆3的尖头端凸出有锥形凸环7。另一个加强网4的塑料横筋5和塑料纵筋6交叉点处设有通孔8,可供抗压支撑杆3的尖头端插入,同时通孔8的内壁向内凹出锥形卡槽9,锥形凸环7卡入锥形卡槽9后,由于两者都是锥形结构,能够防止锥形凸环7脱离锥形卡槽9。具体使用时,先使带有抗压支撑杆3的加强网4上的抗压支撑杆3穿透的复合保温板1,并使加强网4紧密贴合在复合保温板1的侧面,然后将带有通孔8的加强网4上的通孔8对应着抗压支撑杆3扣上去,在锥形凸环7插入锥形卡槽9后,带有通孔8的加强网4便也紧密贴合在了复合保温板1上,完成了抗压构件的安装。抗压支撑杆3的数量视情况而定,可像图5一样,布满加强网4的塑料横筋5和塑料纵筋6交叉处,也可不布满,仅仅是均匀的补上若干个,能保证两个加强网4之间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即可。加强网4、抗压支撑杆3也可以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46.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塑料横筋5和塑料纵筋6要有一定的厚度,其横截面可为矩形、方形、圆形、椭圆形、“工”字型或其他形状,优选地为边长为6~16mm的正方形。
47.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保温板1与后浇混凝土墙板2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通孔8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与抗压支撑杆3同轴设置。连接杆10也可采用塑料材质或尼龙材质,优选地加强网4和连接杆10一体成型。在后浇混凝土层时,连接杆10会与后浇混凝土墙板2一同成型,即连接杆10会埋入后浇混凝土墙板2内部,将加强网4与后浇混凝土墙板2连接起来。
48.本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9所示,两个加强网4均为钢筋网片,是由横向的钢筋11和纵向的钢筋11焊接而成,优选地钢筋11直径为抗压支撑杆3为非导热材料,可选择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玄武岩纤维其中的一种非金属不导热材料。抗压支撑杆3上设有两个卡槽12,用于卡接在加强网4的横向的钢筋11和纵向的钢筋11上,优选地是靠近横向的钢筋11和纵向的钢筋11交叉点处。使用时,先将若干个抗压支撑杆3穿过复合保温板1,然后将两个加强网4分别贴在复合保温板1上,调整抗压支撑杆3的位置,并将两个加强网
4卡在抗压支撑杆3上的两个卡槽12内。抗压支撑杆3其中一端会超过加强网4一端距离,用于与后浇混凝土墙板2连接。
49.进一步,参考图9所示,抗压支撑杆3伸入后浇混凝土墙板2内部的端头为尖头。尖头方便穿透复合保温板1。
50.实施例2
51.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抗压保温墙板,如图1至图18所示,包括复合保温板1、后浇混凝土墙板2和抗压构件,复合保温板1位于两个加强网4之间,抗压支撑杆3穿过复合保温板1并连接两个加强网4,加强网4与复合保温板1的侧壁紧密贴合,复合保温板1一侧是后期浇筑成型的后浇混凝土墙板2。具体预制时,先预制复合保温板1,然后将两个加强网4和抗压支撑杆3安装在复合保温板1上,最后支设模板,在复合保温板1其中一侧浇筑后浇混凝土墙板2,该侧的加强网4与后浇混凝土墙板2一体成型。两个加强网4在抗压支撑杆3的支撑下,能够抵挡住混凝土的挤压,从而降低混凝土对复合保温板1大范围的挤压,同时为了达到保护复合保温板1的作用,加强网4上的网目尺寸不宜过大。后浇混凝土墙板2所用的混凝土可采用由建筑用4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碎石、瓜子片、黄砂或石英砂(细度为0.5~0.35)mm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砂石混凝土砼,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
52.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8所示,复合保温板1包括防水保温复合层和两层玻璃纤维网格布13,两层玻璃纤维网格布13位于防水保温复合层两侧,并通过玻璃纤维线缝制在一起,从而将玻璃纤维网格布13、防水保温复合层缝成一个整体。参考图13至图18,两层玻璃纤维网格布13之间缝制时,玻璃纤维线的走向可分为正常缝(图13)、纬向加密缝径向不缝(图14)、径向加密缝纬向不缝(图15)、径向加密缝纬向不缝(图16)、纬向加密缝径向正常缝(图17)、径向加密缝而纬向正常缝(图18)的六种缝制走线方式。每种方式具体方式和优点如下:
53.正常缝:
54.1、正常缝制行距固定,一般为60mm~65mm的经纬向网格状,针距一般在20mm~38mm,主要是根据不同材料厚度及使用场合进行调整,针距越密抗拉强度越高,反之,越疏抗拉强度越低。正常缝制每平方米上约有1388针,运行速度不大于60针/分钟。
55.2、经过正常缝制的复合保温板1,每平方米上约有1388针,机械强度较高。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拉伸强度可达100kpa以上;
56.3、一次性上料缝制完成,生产效率较高。
57.纬向加密缝、径向不缝:
58.1、径向缝纫停机。纬向第一次上料缝纫,完成后将加工过的板材偏移30mm,第二次(旋转或翻转180
°
)反向上料缝纫;
59.2、第二次旋转或翻转180
°
,纬向上料再次缝纫,反向上料的优点:避免了两次同方向缝纫容易脱线和拉线的缺陷;
60.3、缝制行距固定一般为60mm~65mm,针距一般在20mm~38mm,主要是根据不同材料厚度及使用场合进行调整,针距越密抗拉强度越高,反之,越疏抗拉强度越低。纬向单向加密缝、径向不缝缝制每平方米上亦有1388针,运行速度不大于60针/分钟。
61.4、经过单向加密的缝制的复合保温板1,缝针并未减少,每平方米上亦有1388针,机械强度仅次于正常缝:
62.5、因为减少了一向缝纫工序,生产效率比正常缝制提高50%以上。
63.径向加密缝:纬向不缝:
64.纬向缝纫停机。第二次旋转或翻转180
°
,径向上料再次缝纫。反向上料的优点:避免了两次同方向缝纫容易脱线和拉线的缺陷;
65.纬向加密缝、径向正常缝:
66.按照正常缝制进行操作,行距固定一般为60mm~65mm经纬向网格状,针距一般在20mm~38mm,主要是根据不同材料厚度及使用场合进行调整,针距越密抗拉强度越高,反之,越疏抗拉强度越低。纬向加密缝、径向正常缝制每平方米上约有2083针,运行速度不大于60针/分钟;
67.2、径向缝纫停机。纬向将加工过的复合保温板1偏移30mm,第二次(转180
°
)反向上料缝纫;
68.3、第二次旋转或翻转180
°
纬向上料再次缝纫,反向上料的优点:避免了两次同方向缝纫容易脱线和拉线的缺陷;
69.4、经过一向加密、一向正常缝的缝制板,每平方米上约有2083针,机械强度较高。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拉伸强度可达150kpa以上;
70.径向加密缝:纬向正常缝:
71.1、正常缝纫后,第二次旋转或翻转180
°
,板材偏移30mm,径向上料缝纫。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拉伸强度可达150kpa以上;
72.径向纬向均加密缝:
73.1、按照正常缝制进行操作,行距固定一般为60mm~65mm经纬向网格状,针距一般在20mm~38mm,主要是根据不同材料厚度及使用场合进行调整,针距越密抗拉强度越高,反之,越疏抗拉强度越低。径向纬向均加密缝制每平方米上约有2777针,运行速度不大于60针/分钟;
74.2、纬向将正常加工过的复合保温板1偏移30mm,旋转或翻转180
°
上料再次缝纫,纬向再加密;
75.3、径向将纬向已经加密缝制过的复合保温板1偏移30mm,旋转或翻转180
°
上料再次缝纫,径向再加密;
76.4、旋转或翻转180
°
纬向上料缝纫的优点:避免了两次同方向缝纫容易脱线和拉线的缺陷;
77.5、经过径纬双向均加密缝制的复合保温板1,每平方米上约有2777针,机械强度高,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拉伸强度可达200kpa以上,应用在强度要求高的特殊场合。
78.本实施例中,防水保温复合层总共有三类设置方式:a类防水保温复合层、b类防水保温复合层和c类防水保温复合层。
79.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1,a类防水保温复合层包括一层保温层14和一层防水层15,防水层15贴合在保温层14一侧,复合后的导热系数减小比较明显,复合之后具有较好的防水、保温效果。
80.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0,b类保温防水复合层包括一层保温层14和两层防水层15,两层防水层15分别贴合在保温层14两侧。复合后的导热系数显著减小,复合后可使用在目前建筑装配式防水要求较高的场合。
81.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2,c类保温防水复合层包括一层防水层15和两层保温层14,保温层14分别贴合在防水层15两侧。复合后的导热系数减小比较明显,复合后可使用在目前建筑装配式防水要求极高的场合。
82.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4可采用纤维类保温板(厚度50mm~150mm、导热系数≦0.040[w/(m.k)]、容重120kg/m3~160kg/m3),如岩棉板。与之相配合防水层15采用二氧化硅气凝胶板(厚度6mm~20mm、导热系数≦0.023[w/(m.k)]、容重≦215kg/m3)。
[0083]
单一岩棉板导热系数一般在(0.038~0.040)w/(m.k),复合一层气凝胶板后经检测,导热系数下降到(0.030~0.032)w/(m.k),岩棉板吸水相对较大,一般为1.0kg/m2,而气凝胶板的憎水率为99%以上,几乎不吸水,复合后表面吸水量小于0.4kg/m2;复合两层气凝胶板后经检测,导热系数下降到(0.026~0.028)w/(m.k),复合后表面吸水量小于0.2kg/m2;而一层气凝胶板复合两层岩棉板,复合后经检测导热系数一般在(0.030~0.032)w/(m.k)。
[0084]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4可采用网织纤维类增强保温板,由岩棉板(厚度50mm~150mm、导热系数≦0.040[w/(m.k)]、容重120kg/m3~160kg/m3)、玄武岩纤维线(线密度500tex~800tex)、耐碱玻璃纤维网布(单位面积质量120g/m2~160g/m2)缝合组成的网织增强复合保温板1,可大幅提高保温效果。与之相配合是在网织纤维类增强保温板两侧喷涂防水材料,防水喷涂材料包含但不限于防水涂料、憎水型界面剂、防水型砂浆其中的一种,喷涂厚度一般为0.5mm~1mm。
[0085]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