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7:3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是相关于一种电子锁,尤指一种具结构改良的离合机构的电子锁。


背景技术:

2.一般而言,电子锁具有电子控制模式以及手动控制模式。电子控制模式是根据使用者的输入指令进行解锁操作或上锁操作。手动控制模式是由使用者利用电子锁的手动控制件进行解锁操作或上锁操作。为了避免电子锁因操作不当而损坏,电子锁通常具有离合机构以防止电子控制模式以及手动控制模式相互干扰。然而,已知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具有较多的元件及较复杂的结构,不仅不利于电子锁的外观设计,也具有较差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锁及其离合机构,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4.本发明电子锁包含一壳体、一离合机构以及一手动控制件。该壳体形成有一驱动结构及一轴孔。该驱动结构具有一第一斜面、一第二斜面以及一底面位于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二斜面的底部之间。该离合机构包含一驱动件具有一推抵结构,一弹性件设置于该驱动件上用以抵于该驱动结构,一转动件具有一受推结构,以及一马达用以驱动该驱动件相对该驱动结构转动。该手动控制件经由该轴孔连接于该转动件。其中当该马达驱动该驱动件相对该驱动结构转动时,该弹性件用以抵于该第一或第二斜面以推动该驱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使该推抵结构能抵于该受推结构,进而带动该转动件转动该手动控制件。
5.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包含一驱动件、一弹性件、一转动件以及一马达。该驱动件具有一推抵结构。该弹性件设置于该驱动件上,用以抵于该电子锁的壳体上的一驱动结构。其中该驱动结构具有一第一斜面、一第二斜面以及一底面位于该第一斜面及该第二斜面的底部之间。该转动件具有一受推结构。该马达用以驱动该驱动件相对该驱动结构转动。其中当该马达驱动该驱动件相对该驱动结构沿一第一旋转方向转动时,该弹性件用以抵于该第一斜面以推动该驱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使该推抵结构能抵于该受推结构,进而带动该转动件沿该第一旋转方向转动。其中当该马达驱动该驱动件相对该驱动结构沿一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时,该弹性件用以抵于该第二斜面以推动该驱动件朝向该转动件移动,使该推抵结构能抵于该受推结构,进而带动该转动件沿该第二旋转方向转动。其中该第二旋转方向相反于该第一旋转方向。
6.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具有较少的元件以减少离合机构占据的空间。因此本发明电子锁可以具有较薄的厚度及更大的外观设计弹性。再者,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具有较简单的结构以避免电子锁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坏,进而提高电子锁的可靠度。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示意图;
8.图2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爆炸图;
9.图3是本发明电子锁的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10.图4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及手动控制件的示意图;
11.图5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的局部爆炸图;
12.图6是本发明电子锁的弹性件的凸出部及驱动结构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13.【符号说明】
14.100
ꢀꢀꢀꢀꢀꢀꢀꢀꢀꢀ
电子锁
15.110
ꢀꢀꢀꢀꢀꢀꢀꢀꢀꢀ
壳体
16.112
ꢀꢀꢀꢀꢀꢀꢀꢀꢀꢀ
驱动结构
17.114
ꢀꢀꢀꢀꢀꢀꢀꢀꢀꢀ
轴孔
18.120
ꢀꢀꢀꢀꢀꢀꢀꢀꢀꢀ
离合机构
19.121
ꢀꢀꢀꢀꢀꢀꢀꢀꢀꢀ
驱动件
20.122
ꢀꢀꢀꢀꢀꢀꢀꢀꢀꢀ
弹性件
21.122a
ꢀꢀꢀꢀꢀꢀꢀꢀꢀ
本体
22.122b
ꢀꢀꢀꢀꢀꢀꢀꢀꢀ
凸出部
23.123
ꢀꢀꢀꢀꢀꢀꢀꢀꢀꢀ
转动件
24.124
ꢀꢀꢀꢀꢀꢀꢀꢀꢀꢀ
马达
25.125
ꢀꢀꢀꢀꢀꢀꢀꢀꢀꢀ
齿轮组
26.126
ꢀꢀꢀꢀꢀꢀꢀꢀꢀꢀ
弹簧
27.130
ꢀꢀꢀꢀꢀꢀꢀꢀꢀꢀ
手动控制件
28.132
ꢀꢀꢀꢀꢀꢀꢀꢀꢀꢀ
旋钮
29.134
ꢀꢀꢀꢀꢀꢀꢀꢀꢀꢀ
旋转轴
30.140
ꢀꢀꢀꢀꢀꢀꢀꢀꢀꢀ
控制电路
31.f1、f2
ꢀꢀꢀꢀꢀꢀꢀ
导引斜面
32.f3
ꢀꢀꢀꢀꢀꢀꢀꢀꢀꢀꢀ
导引平面
33.p1
ꢀꢀꢀꢀꢀꢀꢀꢀꢀꢀꢀ
推抵结构
34.p2
ꢀꢀꢀꢀꢀꢀꢀꢀꢀꢀꢀ
受推结构
35.r1
ꢀꢀꢀꢀꢀꢀꢀꢀꢀꢀꢀ
第一旋转方向
36.r2
ꢀꢀꢀꢀꢀꢀꢀꢀꢀꢀꢀ
第二旋转方向
37.s1
ꢀꢀꢀꢀꢀꢀꢀꢀꢀꢀꢀ
第一斜面
38.s2
ꢀꢀꢀꢀꢀꢀꢀꢀꢀꢀꢀ
第二斜面
39.s3
ꢀꢀꢀꢀꢀꢀꢀꢀꢀꢀꢀ
底面
40.s4
ꢀꢀꢀꢀꢀꢀꢀꢀꢀꢀꢀ
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41.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爆炸图,图3是本发明电子锁的驱动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电子锁100包含一壳体110、一离合机构120、一手动控制件130以及一控制电路140。壳体110形成有一驱动结构112及一轴孔114。驱动结构112具有第一斜面s1、第二斜面s2以及底面s3位于第一斜面s1及第二斜
面s2的底部之间。再者,驱动结构112另具有顶面s4连接于第一斜面s1及第二斜面s2的顶部。离合机构120包含一驱动件121、一弹性件122、一转动件123以及一马达124。弹性件122设置于驱动件121上,用以抵于驱动结构112。马达124用以驱动驱动件121相对驱动结构112转动。手动控制件130经由轴孔114连接于转动件123。手动控制件130包含一旋钮132以及一旋转轴134。旋钮132设置于壳体110的外侧。旋转轴134连接于旋钮132,且穿过轴孔114及驱动件121以连接于转动件123。控制电路140用以根据使用者输入的指令控制马达124转动。
4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转动件123用以经由一传动杆(图未示)连接至电子锁100的一锁闩(图未示)。当转动件123转动时,传动杆被转动件123驱动以移动锁闩至一解锁位置或一上锁位置。本发明电子锁可以经由手动控制件130转动转动件123以执行手动控制模式。本发明电子锁亦可以利用控制电路140控制马达124转动,以经由驱动件121驱动转动件123转动以执行电子控制模式。
43.请同时参考图4至图6,并一并参考图1至图3。图4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及手动控制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的局部爆炸图,图6是本发明电子锁的弹性件的凸出部及驱动结构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驱动件121具有推抵结构p1。弹性件122包含一本体122a以及一凸出部122b。本体122a是固定于驱动件121上。凸出部122b自本体122a朝向驱动结构112延伸,以抵于驱动结构112。凸出部122b具有一导引平面f3及多个导引斜面f1、f2。转动件123具有受推结构p2对应于推抵结构p1。另外,离合机构另包含一齿轮组125及一弹簧126。马达124用以经由齿轮组125驱动驱动件121相对驱动结构112转动。弹簧126设置于驱动件121及转动件123之间,用以推动驱动件121远离转动件123。在待机状态下,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的导引平面f3是相对应地抵于驱动结构112的底面s3,以使驱动件121远离转动件123。此时当驱动件121转动时驱动件121的推抵结构p1未能抵于转动件123的受推结构p2。
44.当电子锁100在待机状态下接收到一上锁指令时,控制电路140控制马达124驱动驱动件121相对驱动结构112沿一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且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相对应地从驱动结构112的底面s3沿第一斜面s1爬升。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的导引斜面f1进而抵于第一斜面s1以导引凸出部122b相对驱动结构112移动,以进一步推动驱动件121朝向转动件123移动。当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靠近第一斜面s1的顶部时,驱动件121相邻于转动件123。此时当驱动件121进一步转动时(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的导引平面f3是相对应地抵于驱动结构112的顶面s4),驱动件121的推抵结构p1能抵于转动件123的受推结构p2,进而带动转动件123沿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当转动件123沿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时,手动控制件130相对应地移动至一第一位置,且电子锁100的锁闩相对应地移动至一上锁位置。
45.另外,当电子锁100的锁闩位于上锁位置后,控制电路140进一步控制马达124驱动驱动件121相对驱动结构112沿一第二旋转方向r2(相反于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以使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自驱动结构112的顶面s4沿第一斜面s1下降,以让驱动件121逐渐远离转动件123(弹簧126亦会推动驱动件121远离转动件123),直到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的导引平面f3抵于驱动结构112的底面s3。此时电子锁100回复到待机状态。
46.当电子锁100在待机状态下接收到一解锁指令时,控制电路140控制马达124驱动驱动件121相对驱动结构112沿第二旋转方向r2转动,且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相对应地从驱动结构112的底面s3沿第二斜面s2爬升。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的导引斜面f2进而抵
于第二斜面s2以导引凸出部122b相对驱动结构112移动,以进一步推动驱动件121朝向转动件123移动。当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抵于第二斜面s2的顶部时,驱动件121相邻于转动件123。此时当驱动件121进一步转动时(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的导引平面f3是相对应地抵于驱动结构112的顶面s4),驱动件121的推抵结构p1能抵于转动件123的受推结构p2,进而带动转动件123沿第二旋转方向r2转动。当转动件123沿第二旋转方向r2转动时,手动控制件130相对应地移动至一第二位置,且电子锁100的锁闩相对应地移动至一解锁位置。
47.另外,当电子锁100的锁闩位于解锁位置后,控制电路140进一步控制马达124驱动驱动件121相对驱动结构112沿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以使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自驱动结构112的顶面s4沿第二斜面s2下降,以让驱动件121逐渐远离转动件123(弹簧126亦会推动驱动件121远离转动件123),直到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的导引平面f3抵于驱动结构112的底面s3。此时电子锁100回复到待机状态。
48.另一方面,使用者亦可以于电子锁100在待机状态时直接转动手动控制件130,以经由转动件123移动锁闩。举例来说,当电子锁100在待机状态下且使用者沿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手动控制件130至第一位置时,转动件123会同步地沿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以移动锁闩至上锁位置;当电子锁100在待机状态下且使用者沿第二旋转方向r2转动手动控制件130至第二位置时,转动件123会同步地沿第二旋转方向r2转动以移动锁闩至解锁位置。由于电子锁100在待机状态时驱动件121是远离转动件123,因此使用者转动手动控制件130时转动件123不会和驱动件121互动。
49.另一方面,当电子控制模式以及手动控制模式相互干扰时,本发明离合机构120可以避免电子锁100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坏。举例来说,当马达124驱动驱动件121相对驱动结构112沿第一旋转方向r1转动且使用者沿第二旋转方向r2转动手动控制件130时,驱动件121的旋转方向是相反于转动件123的旋转方向,弹性件122的凸出部122b会进一步变形而让驱动件121有后退空间,以避免驱动件121的推抵结构p1和转动件123的受推结构p2相抵而造成元件损坏。
50.依据上述配置,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120可以平顺地执行手动控制模式及电子控制模式。当电子控制模式以及手动控制模式相互干扰时,本发明离合机构120亦可以避免电子锁100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坏。
51.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具有较少的元件以减少离合机构占据的空间。因此本发明电子锁可以具有较薄的厚度及更大的外观设计弹性。再者,本发明电子锁的离合机构具有较简单的结构以避免电子锁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坏,进而提高电子锁的可靠度。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