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7:09: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目前在使用主流的可折叠显示基板时,常常会对可折叠显示基板的折叠区进行折叠和打开,频繁的折叠和打开操作容易导致折叠区的走线发生断裂、折叠区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特性产生差异等,从而造成折叠区显示异常等问题,进而影响可折叠显示基板的使用效果和寿命,用户体验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该显示基板可以有效减少折叠区显示异常等问题,从而大幅提高显示基板的使用效果和寿命,用户体验较佳。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该显示基板包括:相连的非折叠区和至少一个折叠区,所述非折叠区包括至少两个非折叠子区,所述折叠区设置在相邻所述非折叠子区之间;
6.所述折叠区包括多个第一导电部和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
7.所述非折叠区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
8.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导电部与不同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且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不同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
9.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一个所述折叠区,所述非折叠区包括两个所述非折叠子区;所述折叠区设置在两个所述非折叠子区之间;
10.所述折叠区包括第一显示区,所述非折叠子区包括相连的边框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设置在所述边框区和所述第一显示区之间;
11.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或者,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边框区。
12.可选的,所述第二显示区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
13.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情况下,各所述第二显示区内,间隔n个所述第二发光单元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14.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边框区的情况下,各所述边框区内,多个所述第一驱动单元阵列排布。
15.可选的,所述折叠区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叠子区和第二折叠子区,所述第一折叠子区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子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
16.所述第一折叠子区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折叠子区相连的所
述非折叠子区内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折叠子区内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与设置在所述第二折叠子区相连的所述非折叠子区内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
17.可选的,所述非折叠区还包括多个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
18.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同层设置。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第一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第一极均电连接。
20.可选的,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所述折叠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第二平坦部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一电极;
21.所述非折叠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所述晶体管、第三平坦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和第四平坦部;
22.所述第一平坦部与所述第三平坦部同层设置,所述第一平坦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平坦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的厚度;
23.所述第二平坦部与所述第四平坦部同层设置,所述第二平坦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的厚度与所述第四平坦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方向的厚度相同。
24.可选的,所述非折叠区的所述第二显示区还包括多个第三导电部、多个第二驱动单元和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三导电部与不同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电连接;
25.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第三导电部三者同层设置。
26.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27.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包括相连的非折叠区和至少一个折叠区,非折叠区包括至少两个非折叠子区,折叠区设置在相邻非折叠子区之间;折叠区包括多个第一导电部和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第一导电部和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非折叠区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一导电部电连接;各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导电部与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且各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发光。这样显示基板的折叠区不再设置驱动第一发光单元的驱动单元,仍可以实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由于折叠区去除了最容易发生破损或断裂的金属层和无机层、以及易因折叠而产生特性改变的有源层和打孔层,从而可以有效增强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稳定性和寿命,用户体验较佳。
2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相关技术中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相关技术中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相关技术中折叠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仅为了清楚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38.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9.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术语“电连接”可以是指两个组件直接电连接,也可以是指两个组件之间经由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电连接;“电连接”可以是指通过导线进行电连接,也可以是指通过无线电信号电连接。
4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参考图1和图3所示,该显示基板包括:相连的非折叠区和至少一个折叠区d,非折叠区包括至少两个非折叠子区c1,折叠区d设置在相邻非折叠子区c1之间。
42.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折叠区d包括多个第一导电部11和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发光单元21,第一导电部11和第一发光单元21电连接;非折叠区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31,第一驱动单元31和第一导电部11电连接;各第一驱动单元31通过第一导电部11与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21电连接、且各第一驱动单元31被配置为驱动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21发光。
43.上述相连的非折叠区和至少一个折叠区。这里对于折叠区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示例的,折叠区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当然折叠区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图1、图2和图3均以显示基板包括一个折叠区为例进行绘示。
44.上述非折叠区是指显示基板中除折叠区以外的区域。这里对于上述非折叠区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示例的,非折叠区可以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当然非折叠区也可以仅包括显示区。图1以非折叠区包括第二显示区aa2和边框区bb为例进行绘示,这里对于第二显示区和边框区的数量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1所示,非折叠区包括两个第二显示区aa2和两个边框区bb。图2以非折叠区仅包括第二显示区aa2为例进行绘示,这里对于第二显示区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2所示,非折叠区包括两个第二显示区aa2。
45.上述非折叠区包括至少两个非折叠子区。这里对于非折叠子区的具体数量不做限定,示例的,非折叠区可以仅包括两个非折叠子区,当然非折叠区还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非折叠子区,图1和图2均以非折叠区包括两个非折叠子区为例进行绘示。在图1和图2中,显示基板的中心线l将非折叠子区分为镜像对称的两部分,各非折叠子区可以包括显示区和边框区,当然各非折叠子区也可以仅包括显示区。图1以各非折叠子区包括第二显示区aa2和边框区bb为例进行绘示,这里对于第二显示区和边框区的数量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1所示,各非折叠子区包括一个第二显示区aa2和一个边框区bb。图2以各非折叠子区仅包括第二显示区aa2为例进行绘示,这里对于第二显示区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2所示,各非折叠子区仅包括一个第二显示区aa2。
46.这里对于上述第一导电部的材料、结构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导电部的材料可以为ito(indium tin oxides,铟锡氧化物)。
47.这里对于上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结构、类型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发光单元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有机发光单元,参考图3所示,该第一发光单元2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1、有机发光功能层2和阴极3,有机发光功能层2设置在阵列排布的相邻像素界定层81的开口内。当然第一发光单元还可以是其它结构、类型的发光单元,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48.上述第一导电部和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这里对于第一导电部和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的方式、相对位置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导电部11位于第一发光单元21下方、且直接经过第一过孔4和第一发光单元21电连接;或者第一导电部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单元下方并通过其它结构间接和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或者第一导电部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单元上方并直接和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或者第一导电部可以位于第一发光单元上方并通过其它结构间接和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过孔4可以设置在不同行,这样更利于实际工艺中的排版设计,当然,第一过孔还可以设置在同一行,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49.上述非折叠区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这里对于上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结构、类型、设置位置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上述第一驱动单元可以包括晶体管。示例的,上述第一驱动单元可以设置在任一非折叠子区,或者第一驱动单元可以设置在部分非折叠子区,或者第一驱动单元可以设置在全部非折叠子区,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50.上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一导电部电连接。这里对于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一导电部电连接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驱动单元可以直接经过第二过孔和第一导电部电连接,当然第一驱动单元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间接和第一导电部电连接,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图1、图2和图3均以第一驱动单元31通过第二导电部12和第一导电部11电连接为例进行绘示。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过孔5可以设置在不同行,这样更利于实际工艺中的排版设计,当然,第二过孔还可以设置在同一行,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51.这里对于上述显示基板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该显示基板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基板,当然,该显示基板还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52.相关技术的主流折叠屏如图4和图5所示,可折叠区61设置在不可折叠区62之间、且不可折叠区62关于折叠屏的中心线r镜像对称,这样在使用该折叠屏时,需要折叠或打开
可折叠区。再参考图6可知,相关技术的主流折叠屏的可折叠区6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衬底63上的第一薄膜晶体管64、第一平坦层65和第一有机发光单元66。参考图6所示,第一薄膜晶体管64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该顶栅型薄膜晶体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一衬底63上的有源层67、第一无机栅绝缘层68、金属栅极69、第二无机栅绝缘层70、层间介质层71和源漏金属层72,这就使得频繁折叠或打开该折叠屏时,折叠屏的可折叠区会存在以下诸多问题:一、造成可折叠区的金属层和无机层走线易断裂;或者,可折叠区的第一薄膜晶体管中的各膜层易受到应力作用,造成第一薄膜晶体管特性漂移,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特性产生差异,从而导致可折叠区异常显示;二、可折叠区的寿命受以上因素影响,使用寿命减少,进而影响折叠屏的使用寿命。
53.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该显示基板中,设置在非折叠区的各第一驱动单元通过第一导电部与设置在折叠区的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电连接、且各第一驱动单元被配置为驱动不同的第一发光单元发光。这样,参考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折叠区不再设置驱动第一发光单元的驱动单元,仍可以实现第一发光单元发光。由于折叠区去除了最容易发生破损或断裂的金属层和无机层、以及易因折叠而产生特性改变的有源层和打孔层,从而可以有效增强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稳定性和寿命,用户体验较佳。
54.可选的,参考图1所示,显示基板包括一个折叠区,非折叠区包括两个非折叠子区;折叠区设置在两个非折叠子区之间;折叠区包括第一显示区aa1,非折叠子区包括相连的边框区bb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设置在边框区bb和第一显示区aa1之间。
55.上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是指用于实现显示的区域。
56.上述边框区一般用于设置驱动电路,例如:goa驱动电路等。
57.下面提供一种第一驱动单元的具体设置位置。参考图1所示,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边框区bb。这样在不影响第二显示区的第一驱动单元正常排布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去除折叠区的无机层和金属层的目的,从而增强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稳定性和寿命。
58.这里对于第一驱动单元的数量、排布方式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1所示,边框区bb包括四个相邻的第一驱动单元。
59.下面提供另一种第一驱动单元的具体设置位置。参考图2和图3所示,第一驱动单元31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a2。这样在不影响折叠区的第一发光单元正常发光的情况下,由于折叠区未设置第一驱动单元,折叠区去除了最容易发生破损或断裂的金属层和无机层、以及易因折叠而产生特性改变的有源层和打孔层,从而增强显示基板的显示效果、稳定性和寿命。
60.这里对于第一驱动单元的数量、排布方式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2所示,第二显示区aa2包括四个不相邻的第一驱动单元。
61.可选的,参考图2所示,第二显示区aa2还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2;在第一驱动单元31设置在第二显示区aa2的情况下,各第二显示区aa2内,间隔n个第二发光单元22设置有一个第一驱动单元31;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62.这里对于上述第二发光单元的结构、类型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二发光单元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有机发光单元。参考图3所示,该第二发光单元2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6、有机发光功能层7和阴极8。
63.上述各第二显示区内,间隔n个第二发光单元设置有一个第一驱动单元。这里对于间隔的第二发光单元的数量、排布方式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图2以n=3为例进行绘示,当然n还可以为4、5、6等。参考图2所示,间隔每一行的3个第二发光单元设置有一个第一驱动单元,当然还可以是间隔每一列的n个第二发光单元设置有一个第一驱动单元,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64.这里对于第一驱动单元的数量、设置位置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2所示,第二显示区aa2包括四个第一驱动单元,这四个第一驱动单元位于同一行,当然,n个第一驱动单元还可以位于同一列,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65.上述在将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非折叠区,尤其是设置在非折叠区的第二显示区内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区希望与相关技术中折叠屏的显示区面积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对第二显示区内的第二发光单元占用的空间进行压缩,以使得第二显示区压缩出能够设置第一驱动单元的空间,从而在保证第二显示区内第二驱动单元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在第二显示区增设第一驱动单元。参考图1和图2所示,每3个第二驱动单元占用的空间压缩出一个用于设置第一驱动单元的空间,其中3个第二驱动单元控制第二发光单元发光,多出的一个第一驱动单元控制第一发光单元发光。
66.这里对于压缩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示例的,可以通过不改变第二驱动单元本身体积、仅缩小相邻第二驱动单元间距的方式进行压缩,或者还可以通过仅减小第二驱动单元本身体积、不改变相邻第二驱动单元间距的方式进行压缩,或者还可以通过既减小第二驱动单元本身体积、又缩小相邻第二驱动单元间距的方式进行压缩,具体以实际需要为准。
67.可选的,参考图1所示,在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边框区bb的情况下,各边框区bb内,多个第一驱动单元阵列排布。这样可以有效节省边框区的空间,更有利于边框区进行布线设计。
68.这里对于上述第一驱动单元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各边框区可以包括两个第一驱动单元,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图1以四个驱动单元阵列排布在各边框区内为例进行绘示。
69.可选的,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折叠区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叠子区d1和第二折叠子区d2,第一折叠子区d1设置在第二折叠子区d2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第一折叠子区d1内的第一发光单元21与设置在第一折叠子区d1相连的非折叠子区内的第一驱动单元31电连接,第二折叠子区d2内的第一发光单元21与设置在第二折叠子区d2相连的非折叠子区内的第一驱动单元31电连接。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发光单元与第一驱动单元之间的连接走线尽可能的短,更有利于排版设计。
70.上述折叠区包括相连的第一折叠子区和第二折叠子区。这里对于第一折叠子区和第二折叠子区的面积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是第一折叠子区和第二折叠子区的面积相同,也可以是第一折叠子区和第二折叠子区的面积不同。当第一折叠子区和第二折叠子区的面积不同时,可以是第一折叠子区的面积大于第一折叠子区的面积,也可以是第一折叠子区的面积小于第一折叠子区的面积,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示例的,参考图1和图2所示,显示基板的中心线l将折叠区分为镜像对称的第一折叠子区d1和第二折叠子区d2。
71.为了简化工艺,降低制作成本,可选的,参考图3所示,非折叠区还包括多个第二导电部12,第二导电部12与第一驱动单元31电连接;第一导电部11和第二导电部12同层设置。
72.这里对于上述第二导电部的材料、结构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二导电部的材料可以为ito。
73.第二导电部与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这里对于第二导电部和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的方式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二导电部可以直接和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当然第二导电部还可以通过其它结构间接和第一驱动单元电连接。图3以第二导电部12直接和第一驱动单元31电连接为例进行绘示。
74.上述同层设置是指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作。一次构图工艺是指经过一次成膜和光刻形成所需要的层结构工艺。一次构图工艺包括成膜、曝光、显影、刻蚀和剥离等工艺。
75.可选的,参考图3所示,第一发光单元21包括第一电极,第一驱动单元31包括晶体管,晶体管包括第一极82,第一电极、第一导电部11、第二导电部12和第一极82均电连接。这样的制作工艺简单易实现。
76.这里对于第一电极的类型、材料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3所示,当第一发光单元21为有机发光单元时,第一电极为阳极1,阳极1的材料可以为ito;或者当第一发光单元为lcd中的子像素时,第一电极为像素电极,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77.这里对于上述晶体管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晶体管可以为tft。
78.上述晶体管包括第一极,这里对于第一极的类型、材料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参考图3所示,当晶体管为tft时,tft的第一极可以为漏极,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79.可选的,参考图3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衬底10;折叠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10上的第一平坦部41、第一导电部11、第二平坦部42和第一发光单元21的第一电极;非折叠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衬底10上的晶体管、第三平坦部43、第二导电部12和第四平坦部44。
80.这里对于上述衬底的材料不做限定,其可以包括柔性材料,例如:聚酰亚胺(pi)。
81.参考图3所示,第一平坦部41与第三平坦部43同层设置,第一平坦部41沿垂直于衬底10方向的厚度d1大于第三平坦43部沿垂直于衬底10方向的厚度d2。这样,可以使得折叠区更加平坦,且抗弯折性好。
82.第二平坦部42与第四平坦部44同层设置,第二平坦部42沿垂直于衬底10方向的厚度与第四平坦部44沿垂直于衬底10方向的厚度相同。这样可以减少构图工艺次数,简单易实现。
83.可选的,参考图3所示,非折叠区的第二显示区还包括多个第三导电部13、多个第二驱动单元32和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发光单元22,各第二驱动单元32通过第三导电部13与不同的第二发光单元22电连接;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第三导电部三者同层设置。这样能够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制作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和第三导电部,简化制作工艺,节约成本。
84.这里对于上述第三导电部的的材料、结构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一导电部的材料可以为ito(indiumtin oxides,铟锡氧化物)。
85.这里对于上述第二驱动单元。这里对于上述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类型、设置位置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上述第二驱动单元可以包括晶体管。
86.这里对于上述第二发光单元结构、类型等均不做具体限定,示例的,第二发光单元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有机发光单元,参考图3所示,该第二发光单元2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6、有机发光功能层7和阴极8,当然第一发光单元还可以是其它结构、类型的发光单元,
具体以实际应用为准。
87.上述同层设置是指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作。一次构图工艺是指经过一次成膜和光刻形成所需要的层结构工艺。一次构图工艺包括成膜、曝光、显影、刻蚀和剥离等工艺。
8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基板。
89.上述显示面板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又称柔性屏),也可以是刚性显示面板(即不能折弯的显示屏),这里不做限定。上述显示面板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还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上述显示面板广泛应用于身份识别、医疗器械等领域,已推广或具有很好推广前景的产品包括具有屏下摄像头的手机、具备红外识别的显示器、安防身份认证、智能门锁、医疗影像采集等。该显示面板耐弯折,出光效率高、显示效果好、寿命长、稳定性高、对比度高等优点。
90.本文中所称的“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者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91.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9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