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丹参促生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技术开发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6:57: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丹参促生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技术开发。


背景技术:

2.丹参为唇形科植物,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近年来需求量较大。但在种植中,目前丹参施用的肥料为普通肥料,不是针对丹参生长特点给定特定的养分,丹参常表现为地上植株生长矮小、地下根系长势弱,从而使产量、商品率降低。
3.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适应性和光合效率,改善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具有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的功效。常见的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玉米素、脱落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等。目前,丹参用的肥料中还未见复合添加产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合菌及其发酵产物的菌剂的技术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参促生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技术开发。
[0005] 所述植物促生菌剂及来源为产脱落酸菌株为灰葡萄孢霉菌,产吲哚乙酸菌株包括圆褐固氮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产玉米素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产赤霉素菌株为赤霉菌。
[0006] 各植物促生菌剂均采用发酵制备,其发酵培养基配方如下:脱落酸菌发酵培养基蔗糖2.0-4.0%,硝酸钠0.1-0.3%,磷酸氢二钾0.08-0.12%,七水硫酸镁0.03-0.06%,氯化钾0.03-0.1%,七水硫酸亚铁0.01-0.02%,ph 7.0-7.2。
[0007] 吲哚乙酸发酵培养基牛肉膏0.2-0.4%,蛋白胨0.1-0.3%,氯化钠0.4-0.7%,ph 7.4-7.6。
[0008] 玉米素发酵培养基葡萄糖0.5-1.0 %,面粉4.0-5.0 %,牛肉膏0.3-0.4%,蛋白胨0.1-0.3%,氯化钠0.2-0.4 %,磷酸氢二钾0.1-0.2%,七水硫酸镁0.04-0.07 %,ph 7.0-7.2。
[0009] 赤霉素发酵培养基 蔗糖2.0-4.0%,硝酸钠0.2-0.3%,磷酸氢二钾0.1-0.3%,七水硫酸镁0.03-0.05%,氯化钾0.06-0.1%,七水硫酸亚铁0.01-0.03%,ph 7.0-7.2。
[0010] 所述的各植物促生菌发酵制备工艺;其中,细菌发酵工艺为:通气比1 .0-2.0,培养温度35-40℃,搅拌转速150-200rpm,培养24-48小时;真菌发酵工艺为:通气比0.8-1.0,培养温度25-30℃,搅拌转速100-150rpm,培养72-96小时。
[0011] 所述的其他活性添加物包括活性海藻酸提取物、氨基丁酸,5-氨基乙酰丙酸,聚谷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活性海藻酸提取物通过酸性纤维素酶和酸性果胶酶酶解法提取,其海藻酸含量不小于3.0%。
[0012] 所述的防腐剂包含但不限于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纳他霉素和丙酸
钙。
[0013] 各成分发酵液与其他添加物以重量份计,按照如下比例复配:脱落酸产生菌发酵液3-7,吲哚乙酸产生菌发酵液3-7,玉米素产生菌发酵液3-7,赤霉素发酵液3-7,其他活性添加物1-2,防腐剂0.001-0.02。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匀,即为产品。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丹参干燥后各项统计数据及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16] 实施例1:本发明一种丹参促生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技术开发,包括如下步骤:植物促生菌剂及来源为产脱落酸菌株为灰葡萄孢霉菌,产吲哚乙酸菌株为圆褐固氮菌,产玉米素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产赤霉素菌株为赤霉菌。
[0017]
(1)取洗净的干海带100重量份,粉碎,过60目筛。
[0018]
(2)在上述海带粉中加入蒸馏水3000重量份。
[0019]
(3)加入10g磷酸二氢钾、0.1g酸性纤维素酶和0.1g酸性果胶酶,10%盐酸溶液调ph4.7-5.5,50℃水浴搅拌酶解2小时。
[0020]
(4)加入0.33g碱性果胶酶,用碳酸钠调ph7-7.5,60℃水浴搅拌1.5小时。10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此上清液为海藻提取物,并测得海藻酸含量为3.3%。
[0021]
(5)各植物促生菌剂均采用发酵制备,其发酵培养基配方如下(/l):脱落酸菌发酵培养基:蔗糖30g,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1g,七水硫酸镁0.4g,氯化钾0.6g,七水硫酸亚铁0.15g,ph 7.1。
[0022]
(6)吲哚乙酸发酵培养基:牛肉膏35g,蛋白胨2g,氯化钠6g,ph 7.5。
[0023]
(7)玉米素发酵培养基:葡萄糖8g,面粉45g,牛肉膏3g,蛋白胨2g,氯化钠3g,磷酸氢二钾1.5g,七水硫酸镁0.6g,ph 7.0。
[0024]
(8)赤霉素发酵培养基:蔗糖35g,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2g,七水硫酸镁0.4g,氯化钾0.8g,七水硫酸亚铁0.2g,ph 7.2。
[0025]
(9)其中,细菌发酵工艺为:通气比2.0,培养温度37℃,搅拌转速150rpm,培养24小时;真菌发酵工艺为:通气比0.8,培养温度27℃,搅拌转速100rpm,培养72小时。
[0026]
(10)上述四种发酵液按重量份添加,添加比例为脱落酸:吲哚乙酸:玉米素:赤霉素=1:1:1:1。以重量份计,按照复合微生物发酵液20,其他活性添加物2,防腐剂0 .01的比例复配。其中,其他添加物选用等量的氨基丁酸和活性海藻提取物(海藻酸含量为3.3%),防腐剂选用苯甲酸钠。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匀,即为产品。
[0027] 实施例2:本发明一种丹参促生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技术开发,包括如下步骤:植物促生菌剂及来源为产脱落酸菌株为灰葡萄孢霉菌,产吲哚乙酸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产玉米素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产赤霉素菌株为赤霉菌。
[0028]
(1)取洗净的干海带100重量份,粉碎,过60目筛。
[0029]
(2)在上述海带粉中加入蒸馏水3000重量份。
[0030]
(3)加入10g磷酸二氢钾、0.1g酸性纤维素酶和0.1g酸性果胶酶,10%盐酸溶液调ph4.7-5.5,50℃水浴搅拌酶解2小时。
[0031]
(4)加入0.33g碱性果胶酶,用碳酸钠调ph7-7.5,60℃水浴搅拌1.5小时。10000r/min离心10min,收集上清液,此上清液为海藻提取物,并测得海藻酸含量为3.3%。
[0032]
(5)各植物促生菌剂均采用发酵制备,其发酵培养基配方如下(/l):脱落酸菌发酵培养基:蔗糖30g,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1g,七水硫酸镁0.4g,氯化钾0.6g,七水硫酸亚铁0.15g,ph 7.1。
[0033]
(6)吲哚乙酸发酵培养基:牛肉膏35g,蛋白胨2g,氯化钠6g,ph 7.5。
[0034]
(7)玉米素发酵培养基:葡萄糖8g,面粉45g,牛肉膏3g,蛋白胨2g,氯化钠3g,磷酸氢二钾1.5g,七水硫酸镁0.6g,ph 7.0。
[0035]
(8)赤霉素发酵培养基:蔗糖35g,硝酸钠2g,磷酸氢二钾2g,七水硫酸镁0.4g,氯化钾0.8g,七水硫酸亚铁0.2g,ph 7.2。
[0036]
(9)其中,细菌发酵工艺为:通气比1.5,培养温度37℃,搅拌转速150rpm,培养24小时;真菌发酵工艺为:通气比1.0,培养温度27℃,搅拌转速100rpm,培养72小时。
[0037]
(10)上述四种发酵液按重量份添加,添加比例为脱落酸:吲哚乙酸:玉米素:赤霉素=1:2:1:1。以重量份计,按照复合微生物发酵液20,其他活性添加物2,防腐剂0 .01的比例复配。其中,其他添加物选用活性海藻提取物(海藻酸含量为3.3%),防腐剂选用苯甲酸钠。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匀,即为产品。效果评价
[0038] 对比例施用普通市售复合肥:上述实施例1、2和对比例应用如下: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选择丹参种植区进行实验。对照组采用普通复合肥施肥,实验组则施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施肥量与其他田间管理条件相同。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