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料带铆银点机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5:5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铆银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料带铆银点机。


背景技术:

2.铆银点机即是现有技术中的铆合机,铆合机是依据冷辗原理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铆接设备,就是指能用铆钉把物品铆接起来机械装备,该设备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安全,铆合机主要靠旋转与压力完成装配,主要应用于需铆钉铆合之场合。现有的料带铆银点机,需要人工分离料带上的铜片,并依次将铜片、接触片和银点依次放置在夹持工装上,然后利用铆银点机构将其进行铆接成工件,使得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全自动料带铆银点机,其具有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与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案如下:
5.一种全自动料带铆银点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加工工位,每一所述加工工位上分别安装有夹持工装,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料带上料机构、接触片上料机构、导向机构、银点上料机构、铆接机构、检测装置和分离下料机构,所述料带上料机构用于裁切料带并将裁切后得到的铜片依次输送至所述夹持工装上,所述接触片上料机构用于将接触片依次输送至所述夹持工装上,所述导向机构用于导向接触片和铜片,所述银点上料机构用于将银点依次输送至所述夹持工装上,所述铆接机构用于将所述夹持工装上的银点、接触片和铜片铆接为一体,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铆接后工件是否合格,所述分离下料机构分离并收集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工件。
6.进一步地,所述料带上料机构间歇进料组件,冲裁组件和料带上料组件和料带移动组件,所述间歇进料组件包括供料盘和驱动电机,所述供料盘用于缠绕料带,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供料盘间歇转动以将料带间歇输送至冲裁组件,所述冲裁组件包括切割座、冲裁块和衬板,所述切割座上设置有相互垂直且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用于与料带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冲裁块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所述衬板与所述冲裁块适配,所述衬板设置于第二滑槽的上方并与切割座固定连接,所述冲裁块用于冲裁料带并将冲裁后的铜片向上推出,所述冲裁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裁块沿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冲裁驱动件,所述料带上料组件用于吸取或放置铜片,所述料带移动组件用于驱动料带上料组件移动。
7.进一步地,接触片上料机构包括接触片上料组件、上料限位块、接触片取料组件和接触片移动组件,所述接触片上料组件用于排列接触片并将接触片依次输送至上料限位块,所述接触片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接触片取料组件移动以将各个接触片依次输送至夹持工装,所述上料限位块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料孔和出料孔,所述进料孔用于将接触片导向出料
孔,所述出料孔贯穿上料限位块的顶面,所述出料孔用于容纳一个接触片穿出,所述接触片取料组件包括接触片取料块和设置于接触片取料块上的接触片吸嘴与接触片气泵,所述接触片气泵与接触片吸嘴相连通,所述接触片气泵用于使接触片吸嘴的下表面上形成负压以吸取位于出料孔内的接触片。
8.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片上料组件包括接触片上料盘和接触片上料导轨,所述接触片上料导轨的一端与接触片上料盘的出料端相连通,所述接触片上料导轨的另一端与上料限位块上的进料孔相连通,所述接触片上料导轨用于与接触片滑动配合,所述接触片上料导轨沿接触片上料盘到上料限位块的方向向下倾斜,所述接触片上料导轨上设置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用于带动接触片上料导轨震动以使各个接触片沿接触片上料导轨向上料限位块内滑动。
9.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片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接触片第一导轨和接触片第二导轨,所述接触片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接触片第一滑块,所述接触片取料块与接触片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接触片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接触片第一滑块沿接触片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接触片驱动件,所述接触片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接触片第二滑块,所述接触片第二滑块与接触片第一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接触片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接触片第二滑块沿接触片第二导轨滑动的第二接触片驱动件。
10.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架和升降块,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升降块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导向件和压料件,所述压料件用于挤压接触片以使接触片和铜片相互靠近的侧面相抵,所述导向件用于定位导向接触片和铜片;所述导向件设置为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用于依次插入接触片上的第一定位孔和铜片上的第二定位孔;所述压料件设置为压料杆,所述压料杆远离升降驱动件的端面用于与接触片的端面相抵。
11.进一步地,所述银点上料机构包括银点上料组件、银点分料组件、银点取料组件和银点移动组件,所述银点上料组件用于排列银点并将银点依次输送至银点分料组件,所述银点分料组件包括分料槽、分料块和设置于分料槽一端上的分料驱动件,所述分料块与分料槽滑动配合,所述分料驱动件用于驱动分料块沿分料槽滑动,所述分料块上设置有容纳槽,当所述分料块在分料槽上滑动时,银点上料组件上的其中一个银点能够进入容纳槽内,所述银点取料组件用于取放位于容纳槽内的银点,所述银点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银点取料组件移动以将各个银点依次输送至夹持工装上。
12.进一步地,所述银点上料组件包括银点上料盘和银点上料导轨,所述银点上料盘用于码放并将各个银点依次排列于银点上料导轨上,所述银点上料导轨远离银点上料盘的一段设置于分料块的上方,且所述分料块的顶面与所述银点上料导轨的底面滑动配合,所述银点上料导轨上开设有落料孔,当所述落料孔与容纳槽相互连通时,所述落料孔用于容纳单个银点通过并落入容纳槽内。
13.进一步地,所述铆接机构包括铆接座、以及分别与铆接座滑动连接的第一铆接件和第二铆接件,所述第一铆接件和第二铆接件相适配,所述铆接座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铆接件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铆接件的第一铆接驱动件,所述铆接座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铆接件靠近或远离第一铆接件的第二铆接驱动件。
14.进一步地,所述分离下料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下料抓取组件、下
料移动组件和分离组件,所述下料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夹持工装上的工件,所述下料抓取组件包括夹爪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块,所述夹爪气缸用于驱动两个夹持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所述下料移动组件用于驱动下料抓取组件移动以将工件输送至分离组件,所述下料移动组件包括第一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下料导轨和第二下料导轨,所述第一下料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下料滑块,所述夹爪气缸与第一下料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料导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下料滑块沿第一下料导轨滑动的第一下料驱动件,所述第二下料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下料滑块,所述第二下料滑块与第一下料导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下料导轨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下料滑块沿第二下料导轨滑动的第二下料驱动件;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滑轨、分离驱动件、第一集料盒和第二集料盒,所述第一集料盒用于收集其中一种检测状态的工件,所述第二集料盒用于另一检测状态的工件,所述滑轨用于将工件导向第一集料盒内,所述分离驱动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分离驱动件用于驱动滑轨移动以使工件落入第二集料盒内。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转盘上设置的多个加工工位,利用转盘带动夹持工装转动并使得各个夹持工装能够依次经过各个操作工位,以便完成从上料到下料的整个加工过程,且各个工位能够同时工作,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17.2、通过料带上料机构、接触片上料机构和银点上料机构的设置能够实现三种物料上料过程的自动化,且这三种物料的体积均较小,通过上述机构的设置能够提高自动化程度,避免人工上料,提高上料的速率与准确程度,减小人力参与,避免由于物料体积小导致的上料困难,且能够保持稳定的产量;
18.3、通过分离下料机构的设置,在一个工位上实现下料与分料过程,使得铆合机上的结构紧凑,减少了铆合机整体的体积。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料带上料机构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料带上料机构第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5为接触片上料机构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接触片上料机构第二视角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25.图7为接触片上料机构中接触片上料导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导向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导向机构中升降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0为银点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1为银点上料机构中银点分料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铆接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3为分离下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14为分离下料机构中两个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
3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34.1、机架;11、转盘;111、夹持工装;2、料带上料机构;21、供料盘;211、驱动电机;22、切割座;221、衬板;222、冲裁孔;223、限位孔;224、冲裁驱动件;23、底板;24、料带取料块;241、料带气泵;242、料带吸嘴;25、第一料带导轨;251、第一料带驱动件;252、第一料带滑块;26、第二料带导轨;261、第二料带驱动件;262、第二料带滑块;27、导向筒;271、废料盒; 28、导向滑槽;281、第一限位块;3、接触片上料机构;31、接触片上料盘; 32、接触片上料导轨;321、第一限位部;322、安装座;323、震动器;33、上料限位块;331、出料孔;34、接触片取料块;341、接触片气泵;342、接触片吸嘴;343、定位销;35、接触片第一导轨;351、第一接触片驱动件;352、接触片第一滑块;36、接触片第二导轨;361、第二接触片驱动件;362、接触片第二滑块;37、接触片;371、凸部;372、第一定位孔;4、导向机构;41、固定架;411、安装板;412、腰型孔;42、升降双导杆气缸;43、升降块;431、导向槽;432、导向安装孔;433、压料安装孔;434、第一螺纹孔;435、第二螺纹孔;44、导向杆;441、导向部;45、压料杆;5、银点上料机构;51、银点上料盘;511、银点上料导轨;512、落料孔;52、分料槽;521、分料块;522、容纳槽;523、分料驱动件;53、第一银点导轨;531、第一银点驱动件;532、第一银点滑块;54、第二银点导轨;541、第二银点驱动件;542、第二银点滑块;55、银点气泵;551、取料吸管;552、定位杆;56、收集盒;6、铆接机构; 61、铆接座;62、第一铆接件;621、第一铆接驱动件;63、第二铆接件;631、第二铆接驱动件;7、分离下料机构;71、安装架;72、夹爪气缸;721、夹持块;722、夹持槽;723、避让槽;73、第一下料导轨;731、第一下料驱动件; 732、第一下料滑块;74、第二下料导轨;741、第二下料驱动件;742、第二下料滑块;75、下料双导杆气缸;751、滑轨;752、下料限位部;76、第一集料盒;77、第二集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6.实施例:
37.一种全自动料带铆银点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转动连接有转盘11,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转盘11转动的伺服电机(图中未示出),转盘11上设置有若干加工工位,每一加工工位上分别安装有夹持工装 111,机架1上依次设置有料带上料机构2、接触片上料机构3、导向机构4、银点上料机构5、铆接机构6、检测装置和分离下料机构7,料带上料机构2用于裁切料带并将裁切后得到的铜片依次输送至夹持工装111上,接触片上料机构3用于将接触片37依次输送至夹持工装111上,导向机构4用于导向接触片 37和铜片,银点上料机构5用于将银点依次输送至夹持工装111上,铆接机构 6用于将夹持工装111上的银点、接触片37和铜片铆接为一体,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铆接后工件是否合格,分离下料机构7分离并收集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工件。
38.如图2所示,料带上料机构2包括间歇进料组件,冲裁组件,料带上料组件和料带移动组件。间歇进料组件包括供料盘21和驱动电机211,机架1上安装有型材,型材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座322,驱动电机211与电机安装座322转动固定连接,供料盘21与驱动电机21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供料盘21用于缠绕料带,其中驱动电机211设置为步进电机,使得驱动电机211能够等间隔输出相同的输出量,以均匀地将料带输送至冲裁组件。
39.如图2和图4所示,冲裁组件包括切割座22、冲裁块(图中未示出)和衬板221,切割座22上设置有相互垂直且相互连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滑槽的长度
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滑槽用于与料带滑动配合,冲裁块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衬板 221上形成有与冲裁块相适配的冲裁孔222,冲裁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冲裁块沿第二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的冲裁驱动件224,衬板221设置于第二滑槽的上方并与切割座22固定连接,冲裁块用于冲裁料带并将冲裁后的铜片向上推出。通过衬板221,冲裁块和冲裁驱动件224的设置使得该机构能够实现冲裁功能,将各个铜片依次从料带上冲裁下来,便于后续将各个铜片转移到夹持工装111 上。冲裁孔222远离冲裁块的一端上形成有限位孔223,限位孔223的孔径由下往上逐渐增大。其中冲裁驱动件224设置为气缸,气缸安装于切割座22上,气缸的输出轴竖直设置并与冲裁块的底面固定连接,以驱动冲裁块上下移动。
40.如图2和图3所示,供料盘21和切割座22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281和导向滑槽28,第一限位块281上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将料带导入导向滑槽28,导向滑槽28用于将料带导入第一滑槽内。导向滑槽28的设置,使得料带的向下移动逐渐转换成水平方向的移动,其中导向滑槽28的形状设置为弧形,导向滑槽28靠近第一滑槽的一端的切向平行于第一滑槽的长度方向,提高导向效果。
41.如图2和图4所示,料带上料组件用于吸取或放置铜片,料带上料组件包括料带取料块24以及相互连通料带吸嘴242和料带气泵241,料带气泵241用于使料带吸嘴242的下表面上形成负压以吸取铜片。料带取料块24上设置有定位销(图中未示出),定位销用于插入铜片上的定位孔内,定位效果好。料带移动组件用于驱动料带上料组件移动。料带上料组件包括料带取料块24与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料带导轨25和第二料带导轨26,第二料带导轨26水平设置且长度方向平行于衬板221到夹持工装111的方向,第二料带导轨26与机架1 固定连接,第二料带导轨26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料带滑块262,第二料带导轨26 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料带滑块262沿第二料带导轨26的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二料带驱动件261,第二料带滑块262与第一料带导轨25固定连接。第一料带导轨25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料带导轨25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料带滑块252,第一料带滑块252与料带取料块24固定连接,第一料带导轨2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料带滑块252沿第一料带导轨25上下滑动的第一料带驱动件251。其中第一料带驱动件251和第二料带驱动件261均设置为气缸。切割座22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料带边缘的废料盒271,切割座22和废料盒271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料带边缘导入废料盒271的导向筒27,导向筒27的设置能够避免料带边缘划伤操作者。
42.如图5所示,接触片上料机构3包括接触片上料组件、上料限位块33、接触片取料组件和接触片移动组件,接触片上料组件用于排列接触片37并将接触片37依次输送至上料限位块33,接触片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接触片取料组件移动以将各个接触片37依次输送至夹持工装111。上料限位块33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料孔(图中未示出)和出料孔331,进料孔用于将接触片37导向出料孔331,出料孔331贯穿上料限位块33的顶面,出料孔331用于容纳一个接触片37穿出。
43.如图5和图6所示,接触片取料组件包括接触片取料块34和设置于接触片取料块34上的接触片吸嘴342与接触片气泵341,接触片气泵341与接触片吸嘴342相连通,接触片气泵341用于使接触片吸嘴342的下表面上形成负压以吸取位于出料孔331内的接触片37。由于片状接触片37能够与接触片吸嘴342 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面积大,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能够稳定地吸取接触片37,当接触片气泵341放气时,接触片37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落在夹
持工装111 内。接触片取料块34上设置有定位销343,定位销343用于插入接触片37上的定位孔372内。
44.如图5所示,接触片上料组件包括接触片上料盘31和接触片上料导轨32,接触片上料盘31安装于操作台上,其能够自动对接触片37进行排序,将接触片37上形成有凸部371的一端排列在同侧,便于后续对接触片37进行转移。接触片上料导轨32的一端与接触片上料盘31的出料端相连通,接触片上料导轨32的另一端与上料限位块33上的进料孔相连通,接触片上料导轨32用于与接触片37滑动配合,接触片上料导轨32沿接触片上料盘31到上料限位块33 的方向向下倾斜,便于接触片37能够沿着接触片上料导轨32进入上料限位块 33内。接触片上料导轨32的倾斜角度设置小于等于
°
,如接触片上料导轨32 的倾斜角度过大,接触片37容易卡在接触片上料导轨32和上料限位块33的连接位置之间。接触片上料导轨32上设置有震动器323,震动器323用于带动接触片上料导轨32震动以使各个接触片37沿接触片上料导轨32向上料限位块 33内滑动。震动器323的设置能够提供动力,促使各个接触片37沿接触片上料导轨32移动,避免接触片37产生卡顿的问题,并且能够使各个接触片37 之间相互挤压,使得接触片37之间的排列紧密。
45.如图7所示,接触片上料导轨32上开设有槽口,槽口用于容纳各个接触片 37开设有定位孔372的一侧伸出。槽口的设置便于观察接触片37的放置情况,如出现接触片37设置有凸块的一端外露于槽口时,能够及时剔除。接触片上料导轨3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21,第一限位部321用于与接触片37上的凸部371滑动配合。第一限位部321的设置能够避免接触片37在接触片上料导轨32 内滑动的中产生横向的移动或者脱离接触片上料导轨32。
46.如图5所示,上料导轨上安装有安装座322,安装座322用于安装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各个接触片37遮挡红外信号的时间以获取接触片 37的排列状态。当其中一个接触片37位于出料孔331内时,红外线传感器对准另一接触片37上的定位孔372,如若其中一个接触片37位于出料孔331内,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遮挡信号,则表明该接触片37排列状态有误,应该及时剔除。
47.如图5和图6所示,接触片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接触片第一导轨 35和接触片第二导轨36,接触片第二导轨36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平行于上料限位块33到夹持工装111的延伸方向,接触片第二导轨36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接触片第二导轨36上滑动连接有接触片第二滑块362,接触片第二导轨36 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接触片第二滑块362沿接触片第二导轨36滑动的第二接触片驱动件361。接触片第二滑块362与接触片第一导轨35固定连接,接触片第一导轨35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接触片第一导轨35上滑动连接有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接触片取料块34与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固定连接,接触片第一导轨3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沿接触片第一导轨35滑动的第一接触片驱动件351,其中第一接触片驱动件351和第二接触片驱动件361 均设置为气缸。
48.如图8所示,导向机构4包括固定架41和升降块43,固定架4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升降块43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件。固定架41上开设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延伸,将该长度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安装槽内安装有安装板411,安装板411上开设有两个腰型孔412。安装槽的设置能够提高的安装板411的安装精度,安装槽的两个侧面用于与安装板411 相对的两个侧面滑动配合,并结合腰型孔412,使得能够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即在水平的第一方向上调整安装板411的位置。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在腰型
孔412和固定架41之间旋入紧固螺钉(图中未示出)即可实现固定功能。升降驱动件设置为升降双导杆气缸42,升降双导杆气缸42与安装板411固定连接,升降双导杆气缸42的输出端向下设置并与升降块43固定连接。升降块43上贯穿有导向槽431,导向槽43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垂直于第一方向,将该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导向槽431用于与升降双导杆气缸42的输出端相适配。通过导向槽431的设置,使得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对升降块43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并结合安装槽的设置,使得升降块43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的任意位置进行调节,并与后续对升降块43的位置进行调整。
49.如图8和图9所示,升降块43上设置有导向件和压料件,压料件用于挤压接触片37以使接触片37和铜片相互靠近的侧面相抵,导向件用于定位导向接触片37和铜片。其中导向件设置为导向杆44,导向杆44用于依次插入接触片 37上的第一定位孔372和铜片上的第二定位孔,通过导向件的设置,能够对铜片和接触片37起到导向和定位的作用,对铜片和接触片37之间的位置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减小两个物料之间由于上料不同步造成的定位误差。压料件设置为压料杆45,压料杆45远离升降驱动件的端面用于与接触片37的端面相抵。通过压料件的设置,能够使得铜片与接触片37之间相互贴合,避免对后续铆接造成影响。
50.如图9所示,升降块43上贯穿有导向安装孔432和压料安装孔433,导向安装孔432和压料安装孔433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其中导向安装孔432用于安装导向杆44,导向安装孔432与导向杆44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便于调节导向杆44伸出升降块43的长度,且导向安装孔432的设置使得导向杆44的安装精度高。压料安装孔433用于安装压料杆45,压料安装孔433与压料杆45之间能够相对滑动,便于调节压料杆45伸出升降块43的长度,压料安装孔433的设置压料杆45的安装精度高。导向杆44远离升降块43的端面低于压料杆45 远离升降块43的端面。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杆44先对铜片和接触片37之间进行对正,避免后续压料时造成铜片或者接触片37的损伤。导向杆44远离压料杆45的一端上形成有导向部441,导向部441的轴径沿升降块43到升降驱动件的方向逐渐增大。导向部441的设置能够将铜片和接触片37推动至适当位置,避免导向杆44和接触片37或者铜片之间产生碰撞。
51.如图9所示,升降块43上还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34和第二螺纹孔435,第一螺纹孔434与导向安装孔432相互连通,第二螺纹孔435与压料安装孔433 相互连通,第一螺纹孔434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钉(图中未示出),第一螺钉的端部内置于升降块43并与导向杆44相抵,通过第一螺钉的设置即可对导向杆44进行固定;第二螺纹孔435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钉(图中未示出),第二螺钉的端部内置于升降块43并与压料杆45相抵,通过第二螺钉的设置即可对压料杆45进行固定。通过旋松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即可实现对导向杆44和压料杆45安装高度的调节,操作便利且便于实现,制造成本低,并且调节的精度高。
52.如图10所示,银点上料机构5包括银点上料组件、银点分料组件、银点取料组件和银点移动组件,银点上料组件用于排列银点并将银点依次输送至银点分料组件。银点上料组件包括银点上料盘51和银点上料导轨511,银点上料盘 51用于码放并将各个银点依次排列于银点上料导轨511上。银点上料导轨511 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均形成有用于容纳银点滑动的银点滑槽(图中未示出)。
53.如图11所示,银点分料组件包括分料槽52、分料块521和设置于分料槽 52一端上的分料驱动件523,分料块521与分料槽52滑动配合,分料驱动件523用于驱动分料块521沿分料槽52滑动,分料块521的右侧的上表面上开设有容纳槽522,当分料块521在分料槽52上
滑动时,银点上料组件上的其中一个银点能够进入容纳槽522内,银点上料导轨511远离银点上料盘51的一段设置于分料块521的上方,且分料块521的顶面与银点上料导轨511的底面滑动配合,银点上料导轨511上开设有落料孔512,当落料孔512与容纳槽522相互连通时,落料孔512用于容纳单个银点通过并落入容纳槽522内。通过上述设置,在实现银点的自动上料的过程中还能够分离单个银点,便于银点取料组件的吸取。
54.如图10所示,银点取料组件用于取放位于容纳槽522内的银点,银点取料组件包括银点气泵55和安装于银点气泵55上的取料吸管551,取料吸管551 的轴线竖直设置,取料吸管55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取料孔,取料孔与银点气泵 55相连通,银点气泵55用于使取料孔的内形成负压以吸取位于容纳槽522内的银点。取料吸管551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盒56,收集盒56用于收集掉落的银点。由于银点的体积较小,如若在移动过程中掉落,容易卡进整机的其余结构中,造成整机的损坏,且收集盒56的设置还能够回收掉落的银点,避免接触片 37的浪费。银点气泵55上设置有定位杆552,定位杆552用于与夹持工装111 内的工件相抵。当定位杆552与工件相抵时,表明银点气泵55下降到了合适的高度,能够放置银点。
55.如图10所示,银点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银点取料组件移动以将各个银点依次输送至夹持工装111上。银点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银点导轨53 和第二银点导轨54,第二银点导轨54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二银点导轨54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沿夹持工装111到容纳孔的方向延伸。第二银点导轨54 上滑动连接有第二银点滑块542,第二银点导轨5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银点滑块542沿第二银点导轨54滑动的第二银点驱动件541。第二银点滑块542与第一银点导轨53固定连接,且第一银点导轨53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第一银点导轨5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银点滑块532,银点气泵55与第一银点滑块532 固定连接,第一银点导轨5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银点滑块532沿第一银点导轨53滑动的第一银点驱动件531,其中第一银点驱动件531和第二银点驱动件 541均设置为气缸。其中第一银点滑块532和第二银点滑块542的移动路径是预设的,每次对银点进行夹持和输送时其移动路径相同。此种方式下移动的精度高,并且银点分料组件和银点移动组件能够同步移动,节省总体的移动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56.如图12所示,铆接机构6包括铆接座61、以及分别与铆接座61滑动连接的第一铆接件62和第二铆接件63,铆接座61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一铆接件 62和第二铆接件63相适配,铆接座6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铆接件62 靠近或者远离第二铆接件63的第一铆接驱动件621,铆接座6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铆接件63靠近或远离第一铆接件62的第二铆接驱动件631。
57.如图13所示,分离下料机构7包括安装架71,安装架71上设置有下料抓取组件、下料移动组件和分离组件,下料抓取组件用于抓取夹持工装111上的工件,下料移动组件用于驱动下料抓取组件移动以将工件输送至分离组件,分离组件包括滑轨751、分离驱动件、第一集料盒76和第二集料盒77,第二集料盒77设置于第一集料盒76和夹持工装111之间。第一集料盒76用于收集其中一种检测状态的工件,第二集料盒77用于另一检测状态的工件,滑轨751用于将工件导向第一集料盒76内,滑轨7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下料限位部752。分离驱动件依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驱动滑轨751移动以使工件落入第二集料盒 77内。分离驱动件设置为下料双导杆气缸75,下料双导杆气缸75的输出端水平设置且与滑轨751固定连接。
58.如图13所示,下料移动组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一下料导轨73和第二下料导轨
74,第二下料导轨74与安装座322固定连接,且第二下料导轨74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沿夹持工装111到第一集料盒76的方向延伸,第二下料导轨74上滑动连接有第二下料滑块742,第二下料导轨7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下料滑块742沿第二下料导轨74滑动的第二下料驱动件741。第二下料滑块 742与第一下料导轨73固定连接,且第一下料导轨73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第一下料导轨73上滑动连接有第一下料滑块732,夹爪气缸72与第一下料滑块732固定连接,第一下料导轨73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下料滑块732沿第一下料导轨73滑动的第一下料驱动件731,其中第一下料驱动件731和第二下料驱动件741均设置为气缸。其中第一下料滑块732和第二下料滑块742的移动路径是预设的,每次对工件进行夹持和输送时其移动路径相同。当夹持块721 位于最靠近第一集料盒76的位置时,且下料双导杆气缸75位于自然状态下时,夹持块721、滑轨751和第一集料盒76位于同一竖直区域内。
59.如图14所示,下料抓取组件包括夹爪气缸72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块 721,夹爪气缸72用于驱动两个夹持块721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两个夹持块 721相互靠近的表面上均开设有夹持槽722,夹持槽722用于容纳工件进入。两个夹持块721上均设置有用于与夹持工装111相适配的避让槽723,避让槽723 将夹持块721划分为若干个夹持部。
60.本方案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61.使用时,伺服电机启动带动转盘11间歇转动,每次转动的间隔中,各个工位上分别进行对应的加工。
62.在第一工位上,先进行料带的冲裁于上料。将料带的一端从供料盘21上拉出,经第一限位块281上的限位槽并沿着导向滑槽28进入第一滑槽内,步进电机间歇带动料带沿着第一滑槽移动,当料带移动至料带上的铜片落至第二滑槽和冲裁孔222之间时,冲裁驱动件224向上推动冲裁块对料带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得到的铜片向上推出。第二料带驱动件261驱动第二料带滑块262沿第二料带导轨26的长度方向靠近衬板221,第二料带滑块262带动料带取料块24 和第一料带导轨25同步移动,当料带取料块24移动至位于衬板221的正上方后,第一料带驱动件251驱动料带取料块24沿第一料带导轨25的长度方向向下靠近衬板221,料带取料块24带动和料带吸嘴242向下靠近铜片,料带气泵 241工作使得料带吸嘴242的下表面上形成负压,以使得铜片被吸附于料带吸嘴242上,而后第一料带驱动件251驱动料带取料块24向上滑动以使得料带吸嘴242远离衬板221,料带吸嘴242带动铜片脱离衬板221,第二料带驱动件 261驱动第二料带滑块262靠近夹持工装111,第二料带滑块262带动料带取料块24和第一料带导轨25同步移动,当第二料带滑块262移动至料带取料块24 位于夹持工装111的正上方后,第一料带驱动件251驱动料带取料块24向下移动,料带气泵241停止抽气,使得铜片脱离料带吸嘴242落入夹持工装111内,而后料带取料块24向上移动。夹持工装111带动该铜片移动至第二工位,同时下一夹持工装111移动至夹持位置,驱动电机211再次输出,推动料带上的下一铜片移动至第二滑槽和冲裁孔222之间,重复上述操作步骤,使得料带的冲裁和上料自动进行。料带在冲裁完成后,料带边缘随着驱动电机211的输送仍然向前滑动,经导向筒27后进入废料盒271内。
63.在第二工位上进行接触片37的上料,启动接触片上料盘31,接触片上料盘31对各个接触片37按规律进行排序,接触片37通过接触片上料盘31的出料端进入接触片上料导轨32内,震动器323进行震动,并带动各个接触片37 沿接触片上料导轨32滑入上料限位块33上的进料孔并进入出料孔331内。第二接触片驱动件361驱动接触片第二滑块362沿接触片
第二导轨36的长度方向靠近上料限位块33,接触片第二滑块362带动接触片第一导轨35、接触片37 第一滑块352和接触片取料块34同步靠近上料限位块33,当接触片取料块34 移动至位于上料限位块33的正上方后,第一接触片驱动件351驱动接触片37 第一滑块352沿接触片第一导轨35的长度方向向下靠近上料限位块33,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带动接触片取料块34向下靠近接触片37,定位销343插入接触片37上的定位孔372内,接触片气泵341工作使得接触片吸嘴342的下表面上形成负压,以使得接触片37被吸附于接触片吸嘴342上。而后第一接触片驱动件351驱动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向上滑动以使得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 远离上料限位块33,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带动接触片第二导轨36和接触片取料块34向上远离上料限位块33,从而带接触片37脱离上料限位块33,下一接触片37在震动器323的作用下被其他接触片37推入出料孔331内。第二接触片驱动件361驱动接触片第二滑块362靠近夹持工装111,接触片第二滑块 362带动接触片第一导轨35、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和接触片取料块34靠近夹持工装111,当接触片取料块34移动至夹持工装111的正上方后,第一接触片驱动件351驱动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沿接触片第一导轨35的长度方向向下靠近夹持工装111,接触片37第一滑块352带动接触片取料块34向下靠近夹持工装111,接触片气泵341放气,使得接触片37脱离接触片吸嘴342落入夹持工装111内,而后接触片取料块34向上移动。转盘11带动夹持工装111 与接触片37移动至第三工位,同时下一夹持工装111移动至夹持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步骤。
64.在第三工位上,当夹持工装111带动上其上叠放的铜片和接触片37移动至升降块43的下方后,升降双导杆气缸42启动,带动升降块43向下移动,升降块43带动导向杆44和压料杆45同步向下移动。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杆44上的导向部441依次插入接触片37上的第二定位孔和铜片上的第一定位孔372 内,并推动接触片37和铜片移动使得这两个物料上的第一定位孔372和第二定位孔对齐,而后压料杆45与接触片37相抵,推动接触片37使得接触片37与铜片相抵。操作完成后升降双导杆气缸42带动升降块43向上移动复位,夹持工装111带动铜片和接触片37移动离开升降块43的下方,夹持工装111带动带动铜片和接触片37移动至第四工位,循环上述操作。
65.在第四工位上,启动银点上料盘51,银点上料盘51对各个银点按规律进行排序,银点通过银点上料盘51依次进入银点上料导轨511内,此时分料块 521封闭落料孔512,落料孔512内容纳有一个银点。分料驱动件523驱动分料块521在分料槽52内滑动,使得分料块521向左侧滑动,滑动的过程中落料孔 512与容纳槽522相互连通,落料孔512内的银点落入到容纳槽522内,分料驱动件523换向,使得分料块521向右滑动,分料块521带动银点向靠近银点气泵55的方向移动,落料孔512再次被分料块521封闭,下一银点补充至落料孔512内。分料块521向右移动至预设位置后,分料驱动件523停止工作。第二银点驱动件541驱动第二银点滑块542沿第二银点导轨54的长度方向靠近分料块521,第二银点滑块542带动第一银点导轨53、第一银点滑块532和银点气泵55同步靠近分料块521,当银点气泵55移动至位于容纳槽522的正上方后,第一银点驱动件531驱动第一银点滑块532沿第一银点导轨53的长度方向向下靠近分料块521,第一银点滑块532带动银点气泵55和取料吸管551向下靠近银点,银点气泵55工作使得取料吸管551的下表面上形成负压,以使得银点被吸附于取料吸管551上。而后第一银点驱动件531驱动第一银点滑块532 向上滑动以使得第一银点滑块532远离分料块521,第一银点滑块532带动第二银点导轨54和银点气泵55向上远离分料块521,
从而带银点脱离分料块521。第二银点驱动件541驱动第二银点滑块542靠近夹持工装111,第二银点滑块 542带动第一银点导轨53、第一银点滑块532和银点气泵55靠近夹持工装111,当银点气泵55移动至夹持工装111的正上方后,第一银点驱动件531驱动第一银点滑块532沿第一银点导轨53的长度方向向下靠近夹持工装111,第一银点滑块532带动银点气泵55向下靠近夹持工装111,银点气泵55放气,使得银点脱离取料吸管551落入夹持工装111内,而后银点气泵55向上移动。夹持工装111带动该银点移动至第五工位,同时下一夹持工装111移动至夹持位置,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实现银点的自动上料。
66.在第五工位上,对铜片、接触片37和银点进行铆接。第一铆接驱动件621 驱动第一铆接件62下压,第二铆接驱动件631驱动第二铆接件63上升,使得第一铆接件62和第二铆接件63之间相互配合,使得铜片、接触片37和银点铆接为工件。转盘11带动该工件移动至第六工位,在第六工位上,检测装置检测工件的铆接效果,并生成检测信号至分离下料机构7,转盘11带动该工件移动至第七工位。
67.在第七工位上,分离驱动组件依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驱动滑轨751移动,当在检测装置检测到该工件为不合格品时,下料双导杆气缸75驱动滑轨751 移动,使得滑轨751与夹持块721错开。第二下料驱动件741驱动第二下料滑块742沿第二下料导轨74的长度方向靠近夹持工装111,第二下料滑块742带动第一下料导轨73、第一下料滑块732和夹持块721同步靠近夹持工装111,当夹持块721移动至位于夹持工装111的正上方后,第一下料驱动件731驱动第一下料滑块732沿第一下料导轨73的长度方向向下靠近夹持工装111,第一下料滑块732带动夹持块721向下靠近物料,夹持工装111上的限位条插入夹持块721上的避让槽723内,此时两个夹持块721之间处于相互远离的状态。夹爪启动带动两个夹持块721相互靠近,夹持工装111上的工件进入两个夹持块721上的夹持槽722内,使得工件被夹持于夹持块721之间。而后第一下料驱动件731驱动第一下料滑块732向上滑动以使得第一下料滑块732远离夹持工装111,第一下料滑块732带动第二下料导轨74和夹持块721向上远离夹持工装111,从而带物料脱离夹持工装111,第二下料驱动件741驱动第二下料滑块742靠近第二集料盒77,第二下料滑块742带动第一下料导轨73、第一下料滑块732和夹持块721靠近第二集料盒77。当夹持块721移动至第二集料盒77 的正上方后,夹爪气缸72驱动两个夹持块721相互远离,工件脱离夹持块721 落入第二集料盒77内,而后下料双导杆气缸75驱动滑轨751复位。
68.如若检测装置检测到该工件为合格品时,利用下料移动组件和下料抓取组件移动并抓取工件,移动和抓取的过程与上相同,不同的是,当夹持块721移动至第二集料盒77的正上方时,夹持块721位于滑轨751的正上方,夹爪气缸 72驱动两个夹持块721相互远离,使得工件脱离夹持块721并经滑轨751的导向后落入第一集料盒76内。
69.另外在本方案中也可将第一集料盒76用于收集不合格的工件,第二集料盒 77用于收集合格的工件。
7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