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厂物联网教学实验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5:32: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厂物联网教学实验平台。


背景技术:

2.工业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从应用形式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联性等特点。
3.相关技术中,传统工厂物联网教学平台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实验面板,实验面板上设置有若干端口,通过将实验线材插接至不同端口以实现不同的实验内容。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传统工厂物联网教学平台仅有一个实验面板,无法对实验内容进行拓展,导致工厂物联网教学平台存在可用端口较少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增加可用实验端口以提高教学实验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工厂物联网教学实验平台。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厂物联网教学实验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工厂物联网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竖直设置有第一实验板,所述第一实验板侧壁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沿竖直方向设置,转动件一端设置有第二实验板,第二实验板通过转动件转动设置在第一实验板上;所述第一实验板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实验端口,所述第二实验板两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实验端口;所述第一实验板的两端端面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实验板的两端端面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对应设置且磁性相反。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第二实验板和第一实验板相靠近,操作人员将实验线材插接在第一实验板上的第一实验端口或第二实验板上的第二实验端口上;当实验的实验端口剩余数无法继续进行实验或需要其他种类的实验端口时,转动第二实验板,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实验线材插接到第一实验板另一端的第一实验端口或第二实验板另一端的第二实验端口上,使得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增加可用实验端口数量,避免因实验端口剩余数过少而出现教学实验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互相吸引,使得第一实验板和第二实验板固定抵紧,避免在实验时第二实验板发生转动而影响实验效果。
9.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底座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空腔相连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实验板沿竖直方向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0.条板,穿过所述通槽并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条板顶端固定连
接在所述第一实验板底端;
11.第一卡齿,设置在所述条板一端端面上;
12.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转动杆一端设置在空腔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外,所述转动杆沿水平方向设置;
13.齿轮,设置在空腔内,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杆端部,且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卡齿啮合设置;
14.所述底座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实验板移动的限位机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身高发生变化,需要将实验板进行高度调整时,转动转动杆,转动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因与条板上的第一卡齿啮合连接,故齿轮转动带动条板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条板移动带动第一实验板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实验板则带动第二实验板一同移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实验板和第二实验板高度的调整,避免操作人员身高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教学实验效果;限位机构避免第一实验板的高度发生变化后因重力而掉落,方便操作人员在第一实验板的高度发生变化后在第一实验板和第二实验板上进行实验。
16.优选的,所述空腔端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17.第二卡齿,设置在所述条板靠近限位槽一端的侧壁上;
18.滑杆,沿所述限位槽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限位槽内,所述滑杆与限位槽间隙配合,所述滑杆沿水平方向与所述齿轮相对应设置;
19.弹簧,设置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弹簧一端设置在限位槽端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滑杆远离第二卡齿的端壁上;
20.第三卡齿,设置在所述滑杆远离所述弹簧一端的端壁上,与所述第二卡齿啮合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杆受弹簧弹力作用,滑杆上的第三卡齿啮合在条板侧壁上的第二卡齿上,从而限制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当需要调节实验板高度时,沿水平方向按压转动杆,在压力作用下,转动杆带动齿轮向滑杆方向移动,齿轮挤压滑杆,使得第三卡齿脱离第二卡齿,此时,转动转动杆即可调节实验板的高度,当调节工作结束后,松开转动杆,滑杆受弹簧弹力作用恢复至挤压之前的位置,再次使得第二卡齿与第三卡齿啮合,实现对条板的限位作用。
22.优选的,所述条板远离第一卡齿的一端设置有滑移块,所述空腔内壁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块沿滑移槽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滑移槽内,且所述滑移块与滑移槽间隙配合。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实验板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时,限位块随第一实验板沿竖直方向在限位槽内滑移,限位块抵紧限位槽的周壁,避免第一实验板在移动时发生晃动而对调节过程造成影响。
24.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端部设置有便于操作人员对转动杆进行转动的摇把。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摇把,增大手与转动杆的接触面积,使得转动过程更省力。
26.优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用于支撑转动杆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一端设置在空
腔底端,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杆的周壁相抵接。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条板在移动过程中,自身的重力施加在转动杆上,支撑臂用于支撑转动杆,避免转动杆因受力而发生损坏。
28.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托板,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空槽,所述托板滑移设置在所述空槽内,所述托板上设置有键盘。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键盘放置在托板上,当需要使用键盘时,将托板从空槽内拉出,使用结束后将托板重新推回空槽内。
30.优选的,所述底座底端设置有若干安装座,若干所述安装座上皆转动设置有万向轮。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教学实验的地点时,设置万向轮方便操作人员对底座进行移动。
3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3.1.初始状态下,第二实验板第一实验板相靠近,操作人员将实验线材插接在第一实验板上的第一实验端口或第二实验板上的第二实验端口上;当实验的实验端口剩余数无法继续进行实验或需要其他种类的实验端口时,转动第二实验板,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实验线材插接到第一实验板另一端的第一实验端口或第二实验板另一端的第二实验端口上,使得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增加可用实验端口数量,避免因实验端口剩余数过少而出现教学实验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互相吸引,使得第一实验板和第二实验板固定抵紧,避免在实验时第二实验板发生转动而影响实验效果;
34.2.当操作人员身高发生变化,需要将实验板进行高度调整时,转动转动杆,转动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因与条板上的第一卡齿啮合连接,故齿轮转动带动条板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条板移动带动第一实验板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实验板则带动第二实验板一同移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实验板和第二实验板高度的调整,避免操作人员身高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教学实验效果;
35.3.滑杆受弹簧弹力作用,滑杆上的第三卡齿啮合在条板侧壁上的第二卡齿上,从而限制条板沿竖直方向移动,当需要调节实验板高度时,沿水平方向按压转动杆,在压力作用下,转动杆带动齿轮向滑杆方向移动,齿轮挤压滑杆,使得第三卡齿脱离第二卡齿,此时,转动转动杆即可调节实验板的高度,当调节工作结束后,松开转动杆,滑杆受弹簧弹力作用恢复至挤压之前的位置,再次使得第二卡齿与第三卡齿啮合,实现对条板的限位作用。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38.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41.图6是图5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第一实验板;3、第二实验板;4、转动件;5、第一磁铁;6、第二磁铁;7、驱动机构;71、条板;72、第一卡齿;73、转动杆;74、齿轮;8、限位槽;9、限位机
构;91、第二卡齿;92、滑杆;93、弹簧;94、第三卡齿;10、滑移块;11、滑移槽;12、支撑臂;13、摇把;14、空槽;15、托板;16、键盘;17、安装座;18、万向轮;19、第一实验端口;20、第二实验端口;2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工厂物联网教学实验平台。
4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工厂物联网教学实验平台,包括底座1、第一实验板2、第二实验板3、转动件4、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第一实验板2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端,且第一实验板2与底座1顶端端面互相垂直。第一实验板2两端端面上皆设置有若干第一实验端口19。转动件4转动连接在第一实验板2侧壁上,第二实验板3转动连接在转动件4远离第一实验板2的一端。第二实验板3的两端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实验端口20。第一磁铁5固定设置在第一实验板2两端的端面上,第二磁铁6固定设置在第二实验板3两端的端面上,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磁性相反且对应设置。初始状态下,第二实验板3和第一实验板2相靠近,操作人员将实验线材插接在第一实验板2上的第一实验端口19或第二实验板3上的第二实验端口20上。当实验的实验端口剩余数无法继续进行实验或需要其他种类的实验端口时,转动第二实验板3,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实验线材插接到第一实验板2另一端的第一实验端口19或第二实验板3另一端的第二实验端口20上。使得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增加可用实验端口数量,避免因实验端口剩余数过少而出现教学实验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互相吸引,使得第一实验板2和第二实验板3抵紧,避免在实验时第二实验板3发生转动而影响实验效果。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实验板3设置有两个,转动件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实验板3分别通过转动件4转动连接在第一实验板2两端;第一实验板2和第二实验板3之间存在间隙,避免第一实验板2和第二实验板3完全贴合对第一实验端口19和第二实验端口20产生损害;底座1上开设有空腔21。
47.如图3和图4所示,底座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7,用于使第一实验板2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驱动机构7包括条板71、第一卡齿72、转动杆73和齿轮74。条板71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空腔21内,底座1顶端开设有空槽14,条板71通过空槽14与第一实验板2底端固定连接。第一卡齿72固定连接在条板71一端端面上,第一卡齿72沿条板71长度方向设置。转动杆73沿自身轴转动设置在底座1上,转动杆73一端设置在空腔21内,另一端设置在底座1外,且转动杆73沿水平方向设置。齿轮74设置在空腔21内,固定连接在转动杆73端部,且齿轮74与转动杆73同轴设置。齿轮74与第一卡齿72相啮合。
48.如图3和图4所示,空腔21远离转动杆73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8。限位槽8内设置有限位机构9,用于限制条板71的移动,限位机构9包括第二卡齿91、滑杆92、弹簧93和第三卡齿94。第二卡齿91固定连接在条板71靠近限位槽8的一端端壁上,滑杆92沿限位槽8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限位槽8内,滑杆92与限位槽8间隙配合,且滑杆92与齿轮74相对设置。弹簧93设置在限位槽8内,弹簧93一端固定连接在限位槽8端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杆92远离第二卡齿91的一端端部。第三卡齿94固定连接在滑杆92远离弹簧93的一端端壁上,第三卡齿94与第二卡齿91相啮合。
49.如图4和图6所示,条板71远离第一卡齿72的一端设置有滑移块10。空腔21端壁上开设有滑移槽11,滑移槽11沿竖直方向设置。滑移块10沿滑移槽1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滑移槽11内。滑移块10与滑移槽11间隙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滑移块10设置为t型块,滑移槽11设置为t型槽,避免滑移块10从滑移槽11内脱出。
50.空腔21内设置有支撑臂12。支撑臂12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撑臂12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21底部,另一端与转动杆73相抵接,转动杆73在支撑臂12上转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臂12顶端设置有弧形转动座,增大转动杆73与支撑臂12的接触面积。
51.如图4和图5所示,转动杆73端部固定连接有摇把13,在本实施例中,摇把13呈l型设置,摇把13远离转动杆73的一端设置有手持部,便于操作人员握持。
52.如图1所示,底座1端壁上开设有空槽14,空槽14沿水平方向设置,空槽14内滑移设置有托板15,托板15沿空槽14长度方向滑移设置。托板15上放置有键盘16。
53.底座1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座17,若干安装座17上皆转动连接有万向轮18。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7设置有4个,万向轮18设置有4个,且任意安装座17上皆设置有使万向轮18停止转动的锁定件。
54.实施原理为:
55.初始状态下,第二实验板3和第一实验板2相靠近,操作人员将实验线材插接在第一实验板2上的第一实验端口19或第二实验板3上的第二实验端口20上;当实验的实验端口剩余数无法继续进行实验或需要其他种类的实验端口时,转动第二实验板3,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实验线材插接到第一实验板2另一端的第一实验端口19或第二实验板3另一端的第二实验端口20上;第一磁铁5和第二磁铁6互相吸引,使得第一实验板2和第二实验板3固定抵紧;转动转动杆73,转动杆73转动带动齿轮74转动,齿轮74因与条板71上的第一卡齿72啮合连接,故齿轮74转动带动条板71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条板71移动带动第一实验板2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一实验板2则带动第二实验板3一同移动,从而实现对第一实验板2和第二实验板3高度的调整;滑杆92受弹簧93弹力作用,滑杆92上的第三卡齿94啮合在条板71侧壁上的第二卡齿91上,从而限制条板71沿竖直方向移动,当需要调节实验板高度时,沿水平方向按压转动杆73,在压力作用下,转动杆73带动齿轮74向滑杆92方向移动,齿轮74挤压滑杆92,使得第三卡齿94脱离第二卡齿91,此时,转动转动杆73即可调节实验板的高度,当调节工作结束后,松开转动杆73,滑杆92受弹簧93弹力作用恢复至挤压之前的位置,再次使得第二卡齿91与第三卡齿94啮合,实现对条板71的限位作用。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