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止肩部下垂的手臂骨折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4:58: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止肩部下垂的手臂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 ,导致肢体出现局部变形、肢体出现异常运动等病情,引起伤口剧痛、淤血、局部肿胀,伤后出现运动障碍,需要及时进行恰当处理,使得受伤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在治疗骨折中,复位后的固定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3.现在在高危险的行业中,人们很容易造成手臂骨折,每遇轻度外力碰撞而发生骨折的称病理性骨折。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骨折发生后,进行接骨处理并进行恢复疗养,骨折固定板是一种帮助骨折患者进行伤口愈合的辅助治疗装置,骨折固定板能够使骨折处保持固定,并且具有支撑作用,帮助骨折患者进行小幅度的运动,然而现有的骨折固定板存在以下问题:病人在走动时通常都是通过纱布将手臂包覆后挂至脖子上,没有专门的悬挂手臂的固定装置,而打有石膏的手臂的重量还是比较重的,手臂骨折后恢复需要很长的周期,长时间将包覆手臂的纱布挂设至脖子上对颈部压力增大容易引起脊柱错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甚至会产生受伤手臂一侧的肩部下垂的现象,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外在形体的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肩部下垂的手臂骨折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肩部下垂的手臂骨折固定装置,包括承托部件和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横向环带和纵向肩带,所述纵向肩带的数量为2个,分为左纵向肩带和右纵向肩带,分别套设在患者的左肩部和右肩部,所述横向环带为圆环状,用以套设在患者胸部,所述纵向肩带在患者的前部平行放置,在患者的背部交叉放置,所述承托部件为长条形,所述承托部件的侧面形状为u型,用以承托带有石膏的手臂,在所述承托部件的上端设有连接部件,通过连接部件将承托部件和固定部件相连接,这样可以将承托部件和手臂的重量平均的分摊到左右肩部,避免了只使用纱布将将手臂包覆后挂至脖子上,引起颈椎疾病和受伤手臂侧的肩部下垂。
5.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带和连接扣,所述连接带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承托部件的两端,所述连接带的形状为倒y型,所述连接扣设于横向环带上,所述连接扣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横向环带的两侧。
6.优选的,在所述纵向肩带上设有调节扣,用以调节纵向肩带的长度,通过调节扣调节纵向肩带的周长,这样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使用需求,无需设置过多的规格尺寸,避免产生偏差错误,当患者的体型较大时,可以调节调节扣,使得纵向肩带的长度长一些,不会
让患者产生紧缚感,当患者的体型较小时,可以调节调节扣,使得纵向肩带的长度短一些,避免纵向肩带太松垮,起不到固定效果。
7.优选的,在所述横向环带上设有调节扣,用以调节横向环带的周长,通过调节扣调节横向环带的周长,这样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使用需求,无需设置过多的规格尺寸,避免产生偏差错误,当患者的体型较大时,可以调节调节扣,使得横向环带的周长大一些,不会让患者产生紧缚感,当患者的体型较小时,可以调节调节扣,使得横向环带的周长小一些,避免横向环带太松垮,起不到固定效果。
8.优选的,在所述承托部件的两端设有紧固部件,用以将带有石膏的手臂与承托部件固定,这样带有石膏的手臂就不会在承托部件上滑动,从而保证固定效果,进而有利于患者手臂骨骼的愈合。
9.优选的,所述紧固部件为纽扣带,纽扣带是长条状的,纽扣带的一端固定在承托部件上,另一端上设有若干个纽扣眼,在所述承托部件上设有与所述纽扣眼相匹配的纽扣,将手臂安放到承托部件上之后,将纽扣带环绕手臂,并将端部的纽扣眼与纽扣相扣合,从而将手臂与承托部件固定,使得手臂不会在承托部件上滑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有固定部件,将受伤手臂的重量平均的分担到肩部,避免只使用纱布挂到脖子上,给颈椎和肩部造成损伤;2.设有紧固部件,更好地将手臂与承托部件固定,防止手臂与承托部件分离,更好的承托手臂,更加有利于手臂愈合;3.设有调节扣,可以方便调节横向环带和纵向肩带的长度,这样可以适应不同体型人员的需求,无需设置多种规格。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14.其中:1.承托部件,2.固定部件,21.横向环带,22.纵向肩带,3.连接部件,31.连接带,32.连接扣,4.调节扣,5.紧固部件,51.紧固带,52.纽扣,53.纽扣眼。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具体实施例1:一种防止肩部下垂的手臂骨折固定装置,包括承托部件1和固定部件2,承托部件1和固定部件2可以选择布料,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弹性的布料,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纤维材料,该固定部件2包括横向环带21和纵向肩带22,横向环带21为圆环状,用以套设在患者胸部,纵向肩带22的数量为2个,分为左纵向肩带22和右纵向肩带22,分别套设在患者的左肩部和右肩部,该纵向肩带22在患者的前部平行放置,在患者的背部交叉放置,承托部件1是长条形的,该承托部件1的侧面形状为u型,用以承托带有石膏的手臂,在该承托部件1的上端设有连接带31,该连接带31的形状是倒y型的,连接带31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承托部件1的左右两侧,在连接带31的顶端设有连接扣32,连接扣32包括子扣和母扣,在固定部件2的横向环带21上设有连接扣32的母扣,通过连接扣32将承托部件1和固定部件2相连接,这样可以将承托部件1和手臂的重量平均的分摊到左右肩部,避免了只使用
纱布将将手臂包覆后挂至脖子上,引起颈椎疾病和受伤手臂侧的肩部下垂,在横向环带21和纵向肩带22上均设有调节扣4,通过调节扣4来调节改变横向环带21的周长和纵向肩带22的长度,来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尺寸需求。
17.具体实施例2:一种防止肩部下垂的手臂骨折固定装置,包括承托部件1和固定部件2,承托部件1和固定部件2可以选择布料,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弹性的布料,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纤维材料,该固定部件2包括横向环带21和纵向肩带22,横向环带21为圆环状,用以套设在患者胸部,纵向肩带22的数量为2个,分为左纵向肩带22和右纵向肩带22,分别套设在患者的左肩部和右肩部,该纵向肩带22在患者的前部平行放置,在患者的背部交叉放置,承托部件1是长条形的,该承托部件1的侧面形状为u型,用以承托带有石膏的手臂,在该承托部件1的上端设有连接带31,该连接带31的形状是倒y型的,连接带31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承托部件1的左右两侧,在连接带31的顶端设有连接扣32,连接扣32包括子扣和母扣,在固定部件2的横向环带21上设有连接扣32的母扣,通过连接扣32将承托部件1和固定部件2相连接,这样可以将承托部件1和手臂的重量平均的分摊到左右肩部,避免了只使用纱布将将手臂包覆后挂至脖子上,引起颈椎疾病和受伤手臂侧的肩部下垂,在横向环带21和纵向肩带22上均设有调节扣4,通过调节扣4来调节改变横向环带21的周长和纵向肩带22的长度,来满足不同体型患者的尺寸需求。
18.在承托部件1的两端设有纽扣带51,该纽扣带51是长条状的,纽扣带51的一端固定在承托部件1上,另一端上设有若干个纽扣眼53,在承托部件1上设有纽扣52,该纽扣眼53的尺寸与纽扣52的尺寸相匹配,将手臂安放到承托部件1上之后,将纽扣带51环绕手臂,并将端部的纽扣眼53与纽扣52相扣合,从而将手臂与承托部件1固定,使得手臂不会在承托部件1上滑动,纽扣眼53在比较常用的长度范围内可以多设几个,设置的紧密一些,在比较长的位置或比较短的位置处可以少设几个,设置的稀松一些,这样可以更好的根据患者手臂的直径调节纽扣带51的松紧程度。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前述内容已经宽泛地概述出各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和特征,其应该被解释为仅是各个潜在应用的说明。其他有益结果可以通过以不同方式应用公开的信息或通过组合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来获得。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基础上,结合附图地参考对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可获得其他方面和更全面的理解。
21.使用步骤:使用时,先将固定部件的横向环带和纵向肩带套设在患者的肩部和胸部,然后通过调节扣调节横向环带的周长和纵向肩带的长度,使其与患者的体型相吻合,不会让患者产生紧缚感也不会太松垮,影响固定效果,然后将承托部件通过连接部件的连接扣与固定部件的横向环带连接固定,再将患者受伤的手臂伸入到承托部件内,并将手掌伸出承托部件,最后将承托部件上的纽扣带环绕患者的手臂,使其不会在承托部件内滑动,并将纽扣带上的纽扣眼与承托部件上的纽扣相扣合,这样就完成了对骨折手臂的固定。
22.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说明。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例子,相关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减少、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