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干烧的即热式加热体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19:53: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饮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干烧的即热式加热体。


背景技术:

2.目前即热式电加热技术是一种可以瞬间将水从冷水加热到设定温度的技术,一般是通过冷水流经电加热发热体表面,例如现在比较稳定的厚膜发热体(金属体表面附有导电层,通过后发热),通过热交换实现冷水加热的过程。厚膜发热体涂覆的电阻层能在瞬间加热到极高的温度,而加热体(组件)是一个集合了水、电、控制程序的复杂综合体,一旦出现了渗漏、水位控制异常或者操作失误,都会导致一种干烧现象的出现,虽然干烧有温控器作为防护,但是高温干烧(无水/缺水)状态下,会让金属、塑料件等产生异味,以及蒸汽喷射的不好体验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烧的即热式加热体,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防干烧的即热式加热体,包括:
6.加热体外壳,所述加热体外壳内设有加热管和中管;
7.所述中管设于所述加热管内,所述加热管与所述中管形成u型回路;
8.所述加热体外壳上设有与所述中管连通的进水端。
9.优选的,所述加热体外壳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连接,所述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配合。
10.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11.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并形成第一腔体,所述中管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形成u型回路。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座设有与所述中管的内腔体相通的进水口,所述加热体外壳内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接的进水通道。
13.优选的,所述加热体外壳内还设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围住所述加热管的外缘。
14.优选的,所述散热件上设有两个以上的首尾相接的管路件,所述管路件与所述中管相通。
15.优选的,所述散热件为铝型材散热器,所述管路件为不锈钢钢管。
16.优选的,所述加热体外壳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上集成水路板和下集成水路板,其中所述上集成水路板的出水端与所述管路件相通,所述下集成水路板的进水端与所述管路件相通。
17.优选的,所述散热件与所述加热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尺寸大于3mm,所述散热件的壁厚大于2mm。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防干烧的即热式加热体,所述加热管与所述中管形成u型回路,加热水流在加热管与中管之间形成回旋水路,并与中管形成u型管结构,保证了回旋水路内的水位固定不变,避免回旋水路中无水或者少水从而发生干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方向的剖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加热管,2-中管,3-第一固定座,4-第二固定座,5-密封圈,6-散热件,7-管路件,8-上集成水路板,9-下集成水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8.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干烧的即热式加热体,包括:
29.加热体外壳,所述加热体外壳内设有加热管1和中管2;
30.所述中管2设于所述加热管1内,所述加热管1与所述中管2形成u型回路;
31.所述加热体外壳上设有与所述中管2连通的进水端。
32.对于加热管1、中管2与加热体外壳的连接结构,具体的,所述加热体外壳内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座3和第二固定座4,所述加热管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4
连接,所述中管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相配合。
33.本方案中,加热体内部采用的加热管1为厚膜加热管,圆形不锈钢基材上涂覆绝缘层、电阻浆料,通过水流从管内贴壁通过后实现加热。所述加热管1与所述中管2形成u型回路,加热水流在加热管1与中管2之间形成回旋水路,并与中管2形成u型管结构,保证了回旋水路内的水位固定不变,避免回旋水路中无水或者少水从而发生干烧,达到防干烧的目的。
34.更具体的,所述加热管1与所述第一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4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5。设置的密封圈5为硅橡胶密封结构,可以实现加热管1与第一固定座3、第二固定座4的连接的密封性,实现u型回路的密封稳定性。
35.u型回路的结构,具体的,所述加热管1与所述第二固定座4连接并形成第一腔体,所述中管2处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腔体、第一固定座3和第二固定座4形成u型回路。
36.对于进水结构,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座3设有与所述中管2的内腔体相通的进水口,所述加热体外壳内设有与所述进水口连接的进水通道。
37.本方案还可以增加散热结构,具体的,所述加热体外壳内还设有散热件6,所述散热件6围住所述加热管1的外缘。设置散热结构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发热体外表面的温升异常的现象。
38.具体的,所述散热件6上设有两个以上的首尾相接的管路件7,所述管路件7与所述中管2相通。设置的管路件7首尾相接形成串联水路进行水冷,从而达到对整个加热器外表温度的控制。同时,由于流进管路件7的水最终会流入加热器进行正常即热,相当于对冷水进行提前预热,一定程度提升了效率,使得该加热体的效率更加高效,更加符合节能的产品需求。
39.材质选择,具体的,所述散热件6为铝型材散热器,所述管路件7为不锈钢钢管。
40.具体的,所述加热体外壳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上集成水路板8和下集成水路板9,其中所述上集成水路板8的出水端与所述管路件7相通,所述下集成水路板9的进水端与所述管路件7相通。设置两个以上的管路件7,可以形成冷热水双水路系统,单独控制相互独立,并且总体集成为在上集成水路板8进行冷热出水,在下集成水路板9形成下部双水路进水,整体接近圆形的整体加热体结构,合理化布局有利于改加热体应用到更多产品应用中。
41.具体的,所述散热件6与所述加热管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尺寸大于3mm,所述散热件6的壁厚大于2mm。
42.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4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4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