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55: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葫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2.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主要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电动葫芦作为吊装重物的主要工具,给人们的生产、运输等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由于需要吊装的物品都比较重,因此需要对电动葫芦进行多重保护,防冲顶限位是对电动葫芦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防止电动葫芦在吊装过程行程过量产生的电动葫芦损坏。目前现有的电动葫芦不能及时切断电源,无法对电动葫芦进行有效的防冲顶限位保护,容易发生故障,因此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葫芦在使用过程不能进行有效的防冲顶限位保护,容易产生故障,因此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5.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壳体内设置有卷筒,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卷筒固定连接,卷筒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滑轮外安装有滑轮罩,滑轮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钩,滑轮罩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通孔,钢丝绳通过通孔穿过定位板,壳体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每组限位组件均包括u型架,u形架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底部,u型架内设置有急停开关,u型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一端延伸至u形架内,限位柱与u型架滑动连接,限位柱远离u型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套筒滑动连接,限位板远离限位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从第一套筒底部的开口处穿出,第一套筒底部开口处的直径小于限位板的直径,定位柱与第一套筒滑动连接,限位柱位于限位板与u型架底部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减震弹簧。
6.进一步的,定位板顶部设置有两个橡胶垫,两个橡胶垫分别与两个定位柱相对应。
7.进一步的,壳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板,l形板的水平段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侧面,l形板的竖直段上均安装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
8.进一步的,定位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遮光板,遮光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遮光板分别位于定位板的两侧。
9.进一步的,吊钩上设置有防脱组件,防脱组件为抵接杆,抵接杆的一端与吊钩铰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当吊钩吊起重物上升时,定位板顶部与定位柱接触,从而带动限位板沿第一套筒向上滑动,减震弹簧被压缩,减震弹簧有助于减缓冲击,限位柱的顶部触碰急停开关,从而切断电源,减速电机停止运行,防止吊钩继续上升造成碰撞而损坏电动葫芦,从而使电动葫芦得到防冲顶限位保护;定位板顶部设置的橡胶垫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缓定位板与定位柱接触时产生的冲击,保护限位组件;通过设置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在急停开关失效的情况下,电动葫芦仍然能够得到防冲顶限位保护。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4.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减速电机2,壳体1内设置有卷筒3,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与卷筒3固定连接,减速电机2的输出轴与卷筒3同轴设置,卷筒3上缠绕有钢丝绳4,钢丝绳4的底端设置有滑轮5,滑轮5外安装有滑轮罩6,滑轮罩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钩7,滑轮罩6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板8,定位板8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图中未示出,钢丝绳4通过通孔穿过定位板8。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每组限位组件均包括u型架9,u形架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底部,u型架9内设置有急停开关10,急停开关10能够及时切断电源,u型架9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1,第一套筒11内设置有限位柱12,限位柱12的一端延伸至u形架内,限位柱12与u型架9滑动连接,限位柱12远离u型架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限位板13与第一套筒11滑动连接,限位板13远离限位柱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14,定位柱14从第一套筒11底部的开口处穿出,第一套筒11底部开口处的直径小于限位板13的直径,定位柱14与第一套筒11滑动连接,限位柱12位于限位板13与u型架9底部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减震弹簧15。当吊钩7吊起重物上升时,定位板8顶部与定位柱14接触,从而带动限位板13沿第一套筒11向上滑动,减震弹簧15被压缩,减震弹簧15有助于减缓冲击,限位柱12的顶部触碰急停开关10,从而切断电源,减速电机2停止运行,防止吊钩7继续上升造成碰撞而损坏电动葫芦,从而使电动葫芦得到防冲顶限位保护。
17.进一步的,定位板8顶部设置有两个橡胶垫16,两个橡胶垫16分别与两个定位柱14相对应。设置橡胶垫16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缓定位板8与定位柱14接触时产生的冲击,保护限位组件。
18.进一步的,壳体1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板17,l形板17的水平段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侧面,l形板17的竖直段上均安装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8,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8为现有技术,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8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中一个l形板17上安装发射端,另一个l
形板17上安装接收端,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8与减速电机2的控制器电连接。
19.进一步的,定位板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遮光板19,遮光板1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遮光板19分别位于定位板8的两侧。吊钩7吊起重物上升时,当定位板8上升到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8相同高度,遮光板19遮挡住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8的发射端发出的红外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8的接收端不能接收到光信号,从而减速电机2停止工作,吊钩7不再继续上升,保证电动葫芦得到有效防冲顶保护。通过设置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8,在急停开关10失效的情况下,电动葫芦仍然能够得到防冲顶限位保护。
20.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吊钩7上设置有防脱组件,防脱组件为抵接杆20,抵接杆20的一端与吊钩7铰接。通过设置防脱组件能够防止重物在起吊的过程中脱落,避免造成损失,也能够有效保护工作人员,避免重物脱落砸伤工作人员。
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减速电机,壳体内设置有卷筒,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卷筒固定连接,卷筒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滑轮外安装有滑轮罩,滑轮罩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吊钩,滑轮罩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定位板,定位板上开设有通孔,钢丝绳通过通孔穿过定位板,壳体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每组限位组件均包括u型架,u形架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底部,u型架内设置有急停开关,u型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一端延伸至u形架内,限位柱与u型架滑动连接,限位柱远离u型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与第一套筒滑动连接,限位板远离限位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从第一套筒底部的开口处穿出,第一套筒底部开口处的直径小于限位板的直径,定位柱与第一套筒滑动连接,限位柱位于限位板与u型架底部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减震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定位板顶部设置有两个橡胶垫,两个橡胶垫分别与两个定位柱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壳体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l形板,l形板的水平段固定连接在壳体的侧面,l形板的竖直段上均安装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定位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遮光板,遮光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遮光板分别位于定位板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吊钩上设置有防脱组件,防脱组件为抵接杆,抵接杆的一端与吊钩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冲顶限位保护的电动葫芦,包括壳体、减速电机和卷筒,卷筒上缠绕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底端设置有滑轮,滑轮罩上设置有吊钩,滑轮罩顶部水平设置有定位板,壳体底部对称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每组限位组件均包括U型架,U形架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底部,U型架内设置有急停开关,U型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内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的一端延伸至U形架内,限位柱与U型架滑动连接,限位柱远离U型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远离限位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限位柱位于限位板与U型架底部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减震弹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电动葫芦不能进行有效的防冲顶限位保护,容易发生故障的问题。题。题。


技术研发人员:毛庆华 王恩光 王延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晟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8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