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磁钢生产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25: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磁钢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磁钢生产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磁钢一般是指铝镍钴合金,磁钢是由几种硬的强金属,如铁与铝、镍、钴等合成,有时是铜、铌、钽合成,用来制作超硬度永磁合金,为了磁钢能够获得较好的磁性能,回火处理后应快速的对其进行冷却。
3.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124821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的磁铁循环水冷却装置,通过冷却水管、氮气管与散热板,散热板伸入到冷却筒中,从而能够与位于冷却筒中央部位的磁铁相接触,在配合散热硅条和冷却筒,能够将冷却筒中央部位磁铁上的热量传导出去,从而提高了改装置的散热速度,极大的增强了该装置的散热效果。
4.上述冷却装置在使用时,虽然能够实现对磁铁中央部位的冷却,但是直接通过氮气管将液氮通入冷却筒中,容易使得液氮与磁铁接触不够均匀,从而使得冷却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现在提供一种磁钢生产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钢生产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磁钢生产冷却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固定有冷却筒,且所述冷却筒的上下端均与所述冷却箱的上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筒的外侧设有用于对磁钢进行冷却的第一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箱的上方设有贯穿冷却箱与冷却筒设置的进料管,还包括第二冷却组件;
8.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用于对位于中间位置的磁钢进行冷却,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位于所述冷却筒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用于对液氮和空气进行混合的第一混合机构与第二混合机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冷却组件还包括贯穿冷却箱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的上端连接有用于通入液氮的液氮进入管,所述套管的底端连接有用于通入空气的空气进入管,所述底板的上方中部固定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进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混合机构位于所述套管的内部,所述第二混合机构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均匀分布于套管的表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管的内部设有用于将第一混合机构与第二混合机构分隔开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上下端均与所述套管的内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内筒体均与液氮进入管、空气进入管相连通,且所述内筒体的表面均匀设有多组便于初步混合后的液氮与空气穿过的穿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混合机构包括固定于内筒体上下端的固
定板,两组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等距设有多组用于对液氮与空气进行混合的第二叶片。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包括位于套管表面的多组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设有多组用于对液氮与空气进行混合的第一叶片。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位于冷却箱内部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呈螺旋状环绕排布于所述冷却筒的外侧表面,且所述冷水管的一端与外界的冷却水相连通。
1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管的上方设有用于增加密封效果的密封盖。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混合机构,当空气与液氮进入内筒体的内部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二叶片转动,使得液氮和空气能够进行初步混合,使得呈雾状的液氮能均匀的分布在空气中,随后初步混合后的液氮与空气通过穿孔进入至内筒体与套管之间,并通过开口排出,此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叶片转动,使得液氮和空气能够进行再次混合,从而使得液氮能够均匀的进入冷却筒的内部,从而便于对冷却筒内部的磁钢进行均匀的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第一冷却组件,通过向冷水管的内部通入冷却水,能够对冷却筒内部的磁钢进行冷却,通过设有第二冷却机构,能够对位于中间位置的磁钢进行冷却,避免磁钢冷却不均匀的情况发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底板;2、冷却箱;3、进料管;4、冷却筒;5、冷水管;6、套管;7、开口;8、第一转轴;9、第一叶片;10、内筒体;11、穿孔;12、固定板;13、第二转轴;14、第二叶片;15、液氮进入管;16、空气进入管;17、鼓风机;18、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磁钢生产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冷却箱2,所述冷却箱2的内部固定有冷却筒4,且所述冷却筒4的上下端均与所述冷却箱2的上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筒4的外侧设有用于对磁钢进行冷却的第
一冷却组件,第一冷却组件用于对靠近冷却筒4内壁的磁铁进行冷却,所述冷却箱2的上方设有贯穿冷却箱2与冷却筒4设置的进料管3,还包括第二冷却组;
26.所述第二冷却组件,用于对位于中间位置的磁钢进行冷却,使得本冷却装置能够对位于中间位置的磁钢进行冷却,避免磁钢冷却不均匀的情况发生,所述第二冷却组件位于所述冷却筒4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用于对液氮和空气进行混合的第一混合机构与第二混合机构,能够对液氮和空气能够进行充分的混合,使得呈雾状的液氮能均匀的分布在空气中,从而使得液氮能够均匀的进入冷却筒的内部,从而便于对冷却筒内部的磁钢进行均匀的冷却。
27.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贯穿冷却箱2设置的套管6,所述套管6的上端连接有用于通入液氮的液氮进入管15,使用时,通过液氮进入管15向内筒体10的内部通入雾化的液氮,所述套管6的底端连接有用于通入空气的空气进入管16,所述底板1的上方中部固定有鼓风机17,所述鼓风机17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进入管16固定连接,使用时,启动鼓风机17,鼓风机17将外界的空气通过空气进入管16输送至内筒体10的内部,所述第一混合机构位于所述套管6的内部,所述第二混合机构设有多组,且多组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均匀分布于套管6的表面。
28.所述套管6的内部设有用于将第一混合机构与第二混合机构分隔开的内筒体10,所述内筒体10的上下端均与所述套管6的内部固定连接,且所述内筒体10均与液氮进入管15、空气进入管16相连通,使得空气与液氮能够进入内筒体10的内部,且所述内筒体10的表面均匀设有多组便于初步混合后的液氮与空气穿过的穿孔11,便于初步混合的液氮和空气能够进入内筒体10与套管6之间,从而方便进行再次混合。
29.所述第一混合机构包括固定于内筒体10上下端的固定板12,两组所述固定板1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的表面等距设有多组用于对液氮与空气进行混合的第二叶片14,使用时,当空气进入内筒体10的内部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带动多组第二叶片14转动,使得液氮和空气能够进行初步混合,使得呈雾状的液氮能均匀的分布在空气中。
30.所述第二混合机构包括位于套管6表面的多组开口7,所述开口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表面设有多组用于对液氮与空气进行混合的第一叶片9,使用时,初步混合后的液氮与空气通过穿孔11进入至内筒体10与套管6之间,并通过开口7排出,此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叶片9转动,使得液氮和空气能够进行再次混合。
31.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位于冷却箱2内部的冷水管5,所述冷水管5呈螺旋状环绕排布于所述冷却筒4的外侧表面,且所述冷水管5的一端与外界的冷却水相连通,通过向冷水管5的内部通入冷却水,能够对冷却筒4内部的磁钢进行冷却,同时在第二冷却组件的作用下,使得本冷却装置能够对磁钢进行均匀的冷却。
32.实施例2
33.请参阅图1-图4,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所述进料管3的上方设有用于增加密封效果的密封盖18,密封盖18的设置,能增加冷却筒4的密封性,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3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进料管3将磁钢放入冷却筒4的内部,随后通过密封盖18对进料管3进行密封,通过液氮进入管15向内筒体10的内部通入雾化的液氮,同时启
动鼓风机17,鼓风机17将外界的空气通过空气进入管16输送至内筒体10的内部,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带动多组第二叶片14转动,使得液氮和空气能够进行初步混合,使得呈雾状的液氮能均匀的分布在空气中,随后初步混合后的液氮与空气通过穿孔11进入至内筒体10与套管6之间,并通过开口7排出,此时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叶片9转动,使得液氮和空气能够进行再次混合,从而使得液氮能够均匀的进入冷却筒4的内部,从而便于对冷却筒4内部的磁钢进行均匀的冷却,同时通过向冷水管5的内部通入冷却水,能够对冷却筒4内部的磁钢进行冷却,使得本冷却装置能够对位于中间位置的磁钢进行冷却,避免磁钢冷却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3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