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5:08: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属于眼镜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


背景技术:

2.眼镜架镜片之间的镜框称为眼镜的鼻梁,在加工眼镜鼻梁的时候通常需要先对鼻梁两侧进行铣槽,铣槽之后再对鼻梁进行折弯,最后再将其焊接在两侧装有镜片的眼镜框上,其中,铣槽加工时,传统的生产加工设备只有一个铣刀,加工时只能先固定一端对另一端进行铣槽,待其铣槽完毕后,再通过人工将鼻梁换一端固定进行铣槽,这样生产比较麻烦,降低了鼻梁铣槽效率,而且增加了企业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铣刀组件之间距离无法改变,不适配多种情况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铣刀组件之间距离无法改变,不适配多种情况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包括:操作台、夹持组件和铣刀组件,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操作台上表面前侧下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伺服电机和右伺服电机,所述右伺服电机主轴上侧与右转动齿轮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动齿轮上侧与右传动轮组前侧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轮组前侧轴心活动套接在右伺服电机主轴上,所述右转动齿轮左侧与左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左转动齿轮上侧与左传动轮组前侧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左转动齿轮轴心和左传动轮组前侧轴心活动套接在左伺服电机主轴上,所述左伺服电机位于左传动轮组上侧固定安装有左传动齿轮,所述左传动齿轮上表面与左转动杆前端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左传动齿轮右侧与右传动齿轮左侧啮合连接,所述右传动齿轮上表面与右转动杆前端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齿轮轴心和右转动杆前端轴心与右伺服电机主轴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右转动杆和左转动杆后端轴心都固定安装有铣刀组件,所述左传动轮组和右传动轮组后端轴心都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端贯穿左转动杆和右转动杆与铣刀组件轴心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操作台上表面设置有切换槽,所述右转动杆和左转动杆后端轴心位于铣刀组件下侧活动安装有限位轮,所述限位轮活动套接在切换槽内部。
9.优选地,所述铣刀组件设置有两组。
10.优选地,两组所述铣刀组件之间距离可切换。
11.3.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组件将物料进行夹持后通过铣刀组件进行操作,由于在操作过程中,经常要适配不同大小的铣刀组件,通过启动左伺服电机带动左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左转动杆转动,通过左传动齿轮与右传动齿轮之间啮合作用,带动右传动齿轮转动,带动
右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铣刀组件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通过限位轮在切换槽内部移动,辅助改变距离,当确定距离后,通过启动右伺服电机带动右转动齿轮转动,带动右传动轮组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并且通过右转动齿轮与左转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左传动轮组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铣刀组件转动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的内部结构拆分示意图。
15.图中标号说明:
16.101操作台、102夹持组件、103铣刀组件、104左伺服电机、105右伺服电机、106右切换齿轮、107右传动轮组、108左转动齿轮、109左传动轮组、110左传动齿轮、111左转动杆、112右传动齿轮、113右转动杆、114转动轴、201切换槽、202限位轮。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实施例:
20.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包括:操作台101、夹持组件102和铣刀组件103,操作台101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102,操作台101上表面前侧下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伺服电机104和右伺服电机105,右伺服电机105主轴上侧与右转动齿轮106轴心固定连接,右转动齿轮106上侧与右传动轮组107前侧轴心固定连接,右传动轮组107前侧轴心活动套接在右伺服电机105主轴上,右转动齿轮106左侧与左转动齿轮108啮合连接,左转动齿轮108上侧与左传动轮组109前侧轴心固定连接,左转动齿轮108轴心和左传动轮组109前侧轴心活动套接在左伺服电机104主轴上,左伺服电机104位于左传动轮组109上侧固定安装有左传动齿轮110,左传动齿轮110上表面与左转动杆111前端轴心固定连接,左传动齿轮110右侧与右传动齿轮112左侧啮合连接,右传动齿轮112上表面与右转动杆113前端轴心固定连接,右传动齿轮112轴心和右转动杆113前端轴心与右伺服电机105主轴上端活动连接,右转动杆113和左转动杆111后端轴心都固定安装有铣刀组件103,左传动轮组109和右传动轮组107后端轴心都固定安装有转动轴114,转动轴114上端贯穿左转动杆111和右转动杆113与铣刀组件103轴心固定连接。
21.操作台101上表面设置有切换槽201,右转动杆113和左转动杆111后端轴心位于铣刀组件103下侧活动安装有限位轮202,限位轮202活动套接在切换槽201内部。
22.铣刀组件103设置有两组。
23.两组铣刀组件103之间距离可切换。
24.本实用新型通过夹持组件102将物料进行夹持后通过铣刀组件103进行操作,由于在操作过程中,经常要适配不同大小的铣刀组件103,通过启动左伺服电机104带动左传动齿轮110转动,带动左转动杆111转动,通过左传动齿轮110与右传动齿轮112之间啮合作用,带动右传动齿轮112转动,带动右转动杆113转动,从而带动铣刀组件103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通过限位轮202在切换槽201内部移动,辅助改变距离,当确定距离后,通过启动右伺服电机105带动右转动齿轮106转动,带动右传动轮组107转动,带动转动轴114转动,并且通过右转动齿轮106与左转动齿轮108之间的啮合作用带动左传动轮组109转动,带动转动轴114转动,从而带动铣刀组件103转动进行工作。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包括:操作台(101)、夹持组件(102)和铣刀组件(103),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01)上表面后侧固定安装有夹持组件(102),所述操作台(101)上表面前侧下方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伺服电机(104)和右伺服电机(105),所述右伺服电机(105)主轴上侧与右转动齿轮(106)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右转动齿轮(106)上侧与右传动轮组(107)前侧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轮组(107)前侧轴心活动套接在右伺服电机(105)主轴上,所述右转动齿轮(106)左侧与左转动齿轮(108)啮合连接,所述左转动齿轮(108)上侧与左传动轮组(109)前侧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左转动齿轮(108)轴心和左传动轮组(109)前侧轴心活动套接在左伺服电机(104)主轴上,所述左伺服电机(104)位于左传动轮组(109)上侧固定安装有左传动齿轮(110),所述左传动齿轮(110)上表面与左转动杆(111)前端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左传动齿轮(110)右侧与右传动齿轮(112)左侧啮合连接,所述右传动齿轮(112)上表面与右转动杆(113)前端轴心固定连接,所述右传动齿轮(112)轴心和右转动杆(113)前端轴心与右伺服电机(105)主轴上端活动连接,所述右转动杆(113)和左转动杆(111)后端轴心都固定安装有铣刀组件(103),所述左传动轮组(109)和右传动轮组(107)后端轴心都固定安装有转动轴(114),所述转动轴(114)上端贯穿左转动杆(111)和右转动杆(113)与铣刀组件(103)轴心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01)上表面设置有切换槽(201),所述右转动杆(113)和左转动杆(111)后端轴心位于铣刀组件(103)下侧活动安装有限位轮(202),所述限位轮(202)活动套接在切换槽(20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组件(103)设置有两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铣刀组件(103)之间距离可切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镜鼻梁铣槽装置,属于眼镜加工技术领域,通过夹持组件将物料进行夹持后通过铣刀组件进行操作,由于在操作过程中,经常要适配不同大小的铣刀组件,通过启动左伺服电机带动左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左转动杆转动,通过左传动齿轮与右传动齿轮之间啮合作用,带动右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右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铣刀组件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通过限位轮在切换槽内部移动,辅助改变距离。辅助改变距离。辅助改变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李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嘉龙眼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