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磨削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4:48: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磨削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自动化加工技术代替人手对产品进行机械加工已经是大势所趋。
3.磨削加工是所有机械加工中最普遍且应用最广泛的加工方式,许多工件的面或边缘都需要经过磨削加工成所需设计好的形状,比如金属件的边缘的倒角、倒圆或者不规则平面的加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金属块待加工面为非直平面或者金属块待加工边缘为非直边时,需要将工件不同角度的进行多次装夹来磨削加工,使得磨削加工效率低,多次装夹也容易影响加工精度,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够一次性完成对待加工边缘为非直边的工件的磨削加工,本技术提供一种磨削加工设备。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磨削加工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磨削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台、安装台、升降滑移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上的滑移架和固定安装于所述滑移架上的打磨机构,所述加工台的顶面设有供工件横向传输的加工面,所述加工面上设有供工件横向传输的导向槽,所述打磨机构包括悬置于加工面上方的打磨头和驱动所述打磨头旋转的驱动器,还包括靠模机构,所述靠模机构包括推动工件朝向打磨头横向运动的推料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滑移架上的升降驱动部件以及与所述推动件同步横向运动从而实现向所述升降驱动部件靠近或远离的横向驱动部件;当横向驱动部件向升降驱动部件靠近并抵接后驱动所述升降驱动部件和所述打磨头沿着特定轨迹同步升降运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工件的待加工边缘的高度是连续变化的非直边,在推料件将工件的待加工边缘逐渐推送到打磨机构进行打磨时,通过横向驱动部件对升降驱动部件进行抵接,推动滑移架沿着与工件待加工边缘相对应的特定轨迹移动,从而使打磨头与工件的高度能够根据工件待加工边缘的高度变化而连续变化,使得打磨头可将工件的待加工边缘一次性加工完毕,从而将工件待加工边缘加工出尺寸相同的磨削边,加工效率与精度均较高。
9.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部件的底部设置有与特定轨迹对应的抵接面,所述横向驱动部件靠近所述升降驱动部件的一端设置为抵接端。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端抵接抵接面,由于抵接端的高度不变,由于抵接面的表面高度变化与特定轨迹相对应,抵接端与抵接面的抵接处高度不便,随着抵接端
在抵接面上运动,随着抵接面的表面高度的连续变化,从而带动滑移架上下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升降驱动部件远离滑移架的端部设置为抵接端,所述横向驱动部件的上端设置有与特定轨迹相对应的抵接面。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端抵接抵接面,随着抵接面朝向安装台移动,由于抵接面的表面高度变化与特定轨迹相应,抵接端在抵接面上的接触点高度不断变化,抵接端会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滑移架沿特定轨迹运动。
13.优选的,所述抵接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抵接面沿着特定轨迹滚动抵接的抵接滚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滚轮的设置,使得抵接端与抵接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了摩擦损耗。
15.优选的,所述靠模机构还包括横向架和驱动所述横向架朝向打磨头横向运动的横向驱动机构,所述推料件和所述横向驱动部件均固定安装于所述横向架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驱动机构驱动横向架移动,从而使横向架同时带动推料件、横向驱动部件同时运动,仅需一个驱动源,较为节约成本。
17.优选的,所述横向驱动机构采用电动滑台,所述横向架固定在横向驱动机构的直线滑台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滑台运行速度较为稳定精度较高,且获取成本以及难度较低,较为适用。
19.优选的,所述推料件为推料杆,所述推料件的长度方向沿横向架的滑动方向,所述推料件朝向打磨头的端部悬空设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仅需依靠横向架的带动,便能使推料件用其端部将工件抵推向打磨头,较为方便。
21.优选的,所述横向架升降滑动设有竖直安装板、调节竖直安装板高度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横向驱动部件位于竖直安装板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调节机构对竖直安装板高度进行调节,进而调节横向驱动部件的高度,以便于对不同高度的工件进行边缘磨削加工。
23.优选的,所述滑移架包括第一移动台以及第二移动台,所述第一移动台与安装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台升降滑移安装于第一移动台上,所述第一移动台上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二移动台的高度,所述打磨机构安装于第二移动台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调节机构能够调节打磨机构的高度,便于打磨机构将不同高度的工件的边缘磨削出相同的倒角。
25.优选的,还包括上料输送机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包括用于传输工件的第一传输带、第一传输台,所述第一传输带受设置在第一传输台的上料电机驱动传动以将工件传输到加工台上。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输送机构的设置,使得本设备能够自动将工件传输到加工台上,实现自动上料,较为方便。
27.优选的,所述加工台包括打磨台、竖直滑移连接在打磨台上的承接台以及驱动承接台升降的抬升机构,所述加工面位于打磨台顶部,所述承接台用于接取第一传输带传输
的工件,所述第一传输带的顶面低于加工面。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传输带将工件传输到承接台后,通过抬升机构将承接台的顶面与加工面齐平,以使推料件能够将工件推到加工面上,同时第一传输带的顶面低于加工面,使之传输工件时,不易受到推料件的影响。
29.优选的,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用于传输工件的第二传输带、第二传输台,所述第二传输带用于接取从加工台推落的工件,所述第二传输带受设置在第二传输台的下料电机驱动传动以将工件往远离加工台的方向传输。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机构的设置,推料件将工件从加工台推到第二传输带后,工件能够通过下料机构传输到下料处进行下料,较为方便。
3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2.通过设置靠模机构,使得本设备能够对待加工边缘为非直边的工件进行磨削加工,较为巧妙;
33.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使得本设备能够对高度不同的工件进行加工,扩大了本设备的使用范围;
34.通过设置第一传输带、第二传输带,使本设备能够自动上下料,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3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图。
3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承接台、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承接台、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滑移架与安装台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横向架、推料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
4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记说明:1、承载主体;11、安装台;12、滑移架;121、第一移动台;122、第二移动台;123、第二调节机构;2、加工台;21、打磨台;22、承接台;23、抬升机构;231、伺服电机;232、皮带轮传动机构;233、转轴;234、气缸;24、导向槽;25、加工面;3、靠模机构;31、推料件;32、升降驱动部件;321、第一标准倒模;322、第一驱动板;33、横向驱动部件;331、第二标准倒模;332、第二驱动板;34、横向架;341、竖直安装板;342、第一调节机构;35、横向驱动机构;36、抵接端;37、抵接面;38、抵接滚轮;39、避让槽;4、抵接板;41、缓冲装置;5、打磨机构;51、打磨头;52、驱动器;53、倒角环槽;7、上料输送机构;71、第一传输带;72、第一传输台;73、上料电机;8、下料机构;81、第二传输带;82、第二传输台;83、下料电机;84、过渡板;9、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磨削加工设备。
45.实施例1:
46.参照图1,一种磨削加工设备,包括承载主体1、加工台2、安装台11、滑移架12、打磨
机构5、靠模机构3、上料输送机构7以及下料机构8,加工台2、安装台11、上料输送机构7以及下料机构8均安装在承载主体1的顶面上,上料输送机构7用于将工件传输到加工台2上,安装台11上滑动设有滑移架12,打磨机构5安装在滑移架12上以用于对加工台2上的工件进行倒角磨削,下料机构8用于将加工完毕的工件传输到下料处。
47.上料输送机构7包括第一传输带71、第一传输台72,第一传输带71安装在第一传输台72上,第一传输台72固定安装有驱动第一传输带71传动的上料电机73,第一传输带71的传输方向沿承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上料输送机构7用于将工件传送到加工台2附近。
48.参照图1和图2,加工台2包括打磨台21、承接台22以及抬升机构23,承接台22与打磨台21滑动连接,承接台22滑动方向沿竖直方向。承接台22背离加工台2的侧壁靠近第一传输带71的出料端,以用于接取工件。抬升机构23设置在承载主体1上以用于驱动承接台22上下移动。
49.抬升机构23包括伺服电机231、皮带轮传动机构232以及转轴233,转轴233下端与承载主体1转动连接,转轴233上端设有螺纹段,转轴233上端与承接台22螺纹连接,伺服电机231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232驱动转轴233转动,从而驱使承接台22上下移动,使得承接台22的顶面能够与加工台2的顶面或者第一传输带71的顶面齐平。
50.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抬升机构23也可以为气缸234,气缸234与承载主体1固定连接,气缸234的活塞杆轴向沿竖直方向,气缸234的活塞杆与承接台22固定连接以驱动承接台22上下移动。
51.参照图1和图4,打磨台21的顶面为加工面25,加工面25开设有导向槽24,导向槽24位于打磨机构5的下方,导向槽24的长度方向沿承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导向槽2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贯通至打磨台21的背向两侧壁上,导向槽24的宽度与工件的宽度相适配。
52.打磨机构5包括打磨头51、驱动打磨头51转动的驱动器52,驱动器52采用电机,驱动器52与滑移架12固定连接,打磨头51与驱动器52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打磨头51的轴向沿承载主体1的宽度方向,打磨头51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倒角环槽53,倒角环槽53与打磨头51同轴且位于导向槽24的正上方。倒角环槽53的宽度由槽口到槽底渐缩,使倒角环槽5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槽壁的横截面轮廓呈v形,倒角环槽53宽度方向的槽壁用于与工件的侧壁棱角相抵以对其进行打磨。
53.当位于导向槽24内的工件受推料件31的推动移动后,工件的顶部会进入倒角环槽53中,由于工件顶部宽度由于大于倒角环槽53的宽度,会被打磨头51切削打磨,在工件宽度方向的两侧边缘形成倒角。
54.滑移架12包括第一移动台121以及第二移动台122,第一移动台121与安装台11滑动连接,第二移动台122与第一移动台121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台121的滑动方向与第二移动台122的滑动方向均沿竖直方向,承载主体1上固定有与第一移动台121底部相抵的支撑件9,本实施例中支撑件9为螺纹连接在承载主体1上的螺栓。
55.第一移动台121上设有第二调节机构123,第二调节机构123采用丝杆,丝杆与第一移动台121转动连接,丝杆的轴向沿竖直方向,丝杆与第二移动台122螺纹连接以调节第二移动台122的高度,以使打磨头51的高度与不同高度的工件相适应。
56.参照图1和图5,靠模机构3包括推料件31、升降驱动部件32、横向驱动部件33、横向架34以及横向驱动机构35。横向驱动机构35采用电动滑台,在另一实施例中横向驱动机构
35还可以是气动滑台,横向驱动机构35固定在承载主体1的顶面。横向架34固定在横向驱动机构35的滑块上,以受横向驱动机构35驱动沿承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移动。推料件31为推料杆,推料件31固定在横向架34上,推料件31的长度方向沿导向槽24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推料件31远离横向架34的端部悬空设置且朝向导向槽24的端部,以将承接台22上的工件推向导向槽24并沿导向槽24的长度方向将工件推向打磨机构5。
57.横向架34竖直滑动连接有竖直安装板341,横向驱动部件33固定安装于竖直安装板341上,横向架34安装有第一调节机构342,第一调节机构342采用丝杆,丝杆的轴向沿竖直方向,丝杆与横向架34转动连接且与竖直安装板341螺纹连接。
58.参照图4和图5,横向驱动部件33呈条板状,横向驱动部件33的长度方向沿承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升降驱动部件32固定安装在第一移动台121上,横向驱动部件33朝向升降驱动部件32的端部为用于与升降驱动部件32相抵的抵接端36,抵接端36悬空设置。
59.升降驱动部件32包括第一驱动板322以及第一标准倒模321,第一驱动板322与第一移动台121固定连接,第一驱动板322沿承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悬伸出第一移动台121背离安装台11的表面,第一标准倒模321与工件的形状一致,第一标准倒模321固定在第一驱动板322的底部,第一标准倒模321与位于导向槽24内的工件呈空间点对称状态,第一标准倒模321的底面设有供抵接端36抵接的抵接面37,抵接面37表面轮廓与工件待加工边缘相适配。
60.抵接端36上转动连接有抵接滚轮38,抵接滚轮38的轴向沿承载主体1的宽度方向,抵接滚轮38绕自身轴线方向转动,抵接滚轮38的顶部轮面与底部轮面分别凸出横向驱动部件33的两侧板面,抵接滚轮38的轮面用于与抵接面37相抵,横向驱动部件33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一标准倒模321的避让槽39,避让槽39沿竖直方向贯穿抵接架,避让槽39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一标准倒模321的宽度尺寸,以供第一标准倒模321完全嵌入。避让槽39的设置,能够避让第一标准倒模321,使抵接滚轮38与抵接面37能够正常抵接。
61.当工件的端部推至与倒角环槽53的槽壁,此时抵接滚轮38恰好与抵接面37相抵,抵接滚轮38通过抵接抵接面37的表面将滑移架12抬起并支撑,在横向架34继续朝向安装台11移动时,抵接滚轮38会沿与横向架34相同的移动方向在抵接面37上滚动,使得滑移架12的升降高度变换与抵接面37表面轮廓的连续变化相对应以形成特定轨迹。具体的,由于抵接滚轮38的高度位置是不变的,使得抵接面37与抵接滚轮38的抵接处高度位置保持不变。随着抵接面37与抵接滚轮38的抵接处在抵接面37上移动,加上受抵接面37表面轮廓起伏变化的影响,第一驱动板322会随着抵接滚轮38在抵接面37的抵接处位置的变化而升降,从而形成与抵接面37表面轮廓的连续变化相对应的特定轨迹,带动滑移架12做相同的运动。而由于第一标准倒模321与工件的形状一致,加上推料件31与横向驱动部件33运动同步,使得抵接滚轮38在抵接面37的抵接处的变化与工件边缘于打磨头51的打磨处的变化同步。使得打磨头51在削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与工件边缘加工进度相适应的高度,以使加工出的边缘倒角的尺寸、形状相一致。
62.参照图1和图6,第一移动台121上固定连接有抵接板4,安装台11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41,缓冲装置41采用气弹簧,缓冲装置41的柱塞杆用于与抵接板4的顶部抵接,以对滑移架12进行缓冲,使滑移架12稳定向上运动,使倒角加工质量更佳。
63.下料机构8包括第二传输带81以及第二传输台82,第二传输带81位于第二传输台
82上且受固定在第二传输台82的下料电机83驱动传动,第二传输台82位于打磨台21背离承接台22的一侧,第二传输带81的传输方向沿承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第二传输台82上固定连接有过渡板84,过渡板84的两侧分别用于与第二传输带81的进料端、导向槽24的出料端相贴近,以便于推料件31能够顺利将工件从加工台2推送到第二传输带81上。
64.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磨削加工设备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抵接滚轮38抵接抵接面37,将滑移架12顶起,使得滑移架12能够根据工件待加工边缘的轮廓变化调节打磨头51的高度,使打磨头51的高度与工件边缘正进行倒角加工的点的高度相适配,以使加工出的边缘倒角的形状相一致。
65.实施例2:
6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参照图7,横向驱动部件33包括第二标准倒模331与第二驱动板332,第二驱动板332与横向架34固定连接,第二标准倒模331固定在第二驱动板332的上表面且靠近第二驱动板332远离横向架34的端部,第二标准倒模331的形状与工件形状相同,抵接面37位于第二标准倒模331的顶部,升降驱动部件32远离滑移架12的端部为抵接端36,第二标准倒模331的顶面为抵接面37,抵接端36同样转动设有抵接滚轮38,升降驱动部件32也同样设有用于避让第二标准倒模331避让槽39。
67.特定轨迹的形成除实施例1用抵接滚轮38推动抵接面37抬升的方式外,还能够以本实施例中抵接面37推动抵接滚轮38的方式形成,其本质都是抵接面37与抵接滚轮38的相对运动所形成。
6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