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封片机的输送线移载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1:06: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片机的输送线移载机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封片机的输送线设置有吸盘机构与溶液注射管一体,可实现溶液注射、盖玻片分离、吸取等工序,但在工作过程需要分别先后依次操作,导致更多时间浪费,从而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另外,吸盘机构与溶液注射管一体难以安装和拆卸,需要整体更换,因此更换麻烦,投入成本高。
3.现有的盖玻片机构存在以下缺陷:
4.(1)更换麻烦,投入成本高。
5.(2)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封片机的输送线移载机构,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设置有溶液加注机构,方便安装拆卸。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封片机的输送线移载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机构、升降机构、吸片机构、输送带、溶液加注机构以及架体;
8.所述水平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吸片机构均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所述架体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右侧;所述架体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玻片的容纳槽;
9.所述吸片机构包括有主架和至少一个吸盘;至少一个所述吸盘设置于所述主架上;
10.所述升降机构通过连接件竖直设置于所述水平移动机构的移动端上,所述升降机构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升降部,所述升降部的右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主架的一端活动连接;
11.所述溶液加注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溶液加注管和至少一个安装架,所述溶液加注管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且所述溶液加注管位于所述主架的前方;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前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每个所述安装架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溶液加注管。
12.进一步地,所述溶液加注管的数量和所述安装架的数量均为一个。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所述溶液加注管固定于所述安装架的顶部。
1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前端,所述主架固定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右侧壁。
15.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包括有同步带、同步轮、电机和若干个治具,所述同步带套设于所述同步轮上,所述同步轮由所述电机驱动,若干个治具均设置于所述同步带的表面,每个所述治具开设有至少一个移载槽。
16.进一步地,所述主架与所述升降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主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倾
斜面,至少一个所述吸盘的吸附端贯穿所述第一倾斜面并沿着所述第一倾斜面设置;
17.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18.进一步地,所述吸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吸盘的吸附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前端、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后端。
1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检测玻片是否损毁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架上,所述第一传感器贯穿所述第一倾斜面。
20.进一步地,所述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
2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对玻片定位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升降部上。
2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23.本实用新型机构的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安装架设置于连接件的前端和/或至少一个安装架设置于输送带的一侧,每个安装架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一个溶液加注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溶液加注管对样本进行加注,溶液加注管通过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架上,当溶液加注管凝固堵塞或损毁的情况下,方便单独安装更换。
25.(2)溶液加注管设置于输送带的上方且溶液加注管位于主架的前方;在对玻片进行吸附的工序前,溶液加注管可对样本溶液加注,加注后的样本直接进行一下步盖玻片工序,减少先后操作的间隔,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封片机的输送线移载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型中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封片机的输送线移载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提供的吸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封片机的输送线移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水平移动机构;2、升降机构;3、主架;4、吸盘;5、安装架;6、溶液加注管;7、架体;8、同步带;9、同步轮;10、电机;11、容纳槽;12、移载槽;13、第一倾斜面;14、第二倾斜面;15、第一传感器;16、第二传感器;17、弹性件;18、连接件;19、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32.实施例一
33.如图1-3所示,一种封片机的输送线移载机构,包括水平移动机构1、升降机构2、吸片机构、输送带、溶液加注机构以及架体7;水平移动机构1、升降机构2和吸片机构均位于输
送带的上方,架体7位于输送带的右侧;架体7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玻片的容纳槽11;吸片机构包括有主架3和至少一个吸盘4;至少一个吸盘4设置于主架3上;升降机构2通过连接件18竖直设置于水平移动机构1的移动端上,升降机构2设置有上下移动的升降部,升降部的右端通过弹性件17与主架3的一端活动连接;溶液加注机构包括有至少一个溶液加注管6和至少一个安装架5,溶液加注管6设置于输送带的上方且溶液加注管6位于主架3的前方;至少一个安装架5设置于连接件18的前端和/或至少一个安装架5设置于输送带的一侧,每个安装架5可拆卸设置有至少一个溶液加注管6。
34.本实用新型具有水平移动机构1,水平移动机构1的移动端通过连接件18带动升降机构2和安装架5一同左右往复移动,输送带由前至后依次输送样本,溶液加注管6设置于输送带的上方且溶液加注管6位于主架3的前方;溶液加注管6对一个样本溶液加注时,吸片机构同时对上一个已加注溶液的样本进行覆盖玻片处理,升降机构2的升降部通过弹性件17实现主架3带动吸盘4下压贴合吸附玻片,具有柔性吸附功能。溶液加注管6通过安装架5独立安装于连接件18的底部前端上,主架3独立安装于连接件18的底部右侧壁上,溶液加注管6在凝固堵塞或损毁的情况下可单独安装或拆卸更换。溶液加注管6可对经过的样本加注溶液的同时与吸片机构对上一个经过的样本加注溶液同时覆盖玻片处理,实现同时溶液加注机构与吸片机构同时工作,大大提高效率,本实施例中主架3上的吸盘4为两个,可适用尺寸较大的玻片。
35.进一步地,溶液加注管6的数量和安装架5的数量均为一个。
36.进一步地,安装架5可拆卸地固定于连接件18的底部前端,主架3固定于连接件18的底部右侧壁。安装架5可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于连接件18上,进一步方便溶液加注机构的安装和拆卸。
37.进一步地,输送带包括有同步带8、同步轮9、电机10和若干个治具19,同步带8套设于同步轮9上,同步轮9由电机10驱动,若干个治具19均设置于同步带8的表面,每个治具19开设有至少一个移载槽12。如附图1中每个移载槽12可容纳有一个玻片,电机10可通过皮带带动同步带8运动,从而带动同步带8上的治具19运动。治具19用于放置样本以及玻片等,方便在运送中加注溶液、盖玻片等加工工序以及运输成品检测。
38.进一步地,主架3与升降部之间具有夹角;主架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倾斜面13,至少一个吸盘4的吸附端贯穿第一倾斜面13并沿着第一倾斜面13设置;容纳槽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倾斜面14;第一倾斜面13与第二倾斜面14的倾斜方向相同。
39.进一步地,吸盘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盘4的吸附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倾斜面13的前端、第一倾斜面13的后端。本实施例中吸盘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盘4的吸附端分别设置于第一倾斜面13的前端和第一倾斜面13的后端。设置两个吸盘4可先通过前端的吸盘4对玻片的前端下压吸附,玻片的后端同时翘起从而使得后端的吸盘4进行同时吸附,保证对玻片前后两端进行吸附,吸附效果好。扭簧可保证吸片机构下压吸附玻片后复位,保持一定夹角的度数以及保证柔性。设置弧形面进一步减少触碰受损。
4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检测玻片是否损毁的第一传感器15,第一传感器15设置于主架3上,第一传感器15贯穿第一倾斜面13。设置第一倾斜面13与第二倾斜面14相互平行使得吸盘4对玻片尽可能贴合吸紧。
41.进一步地,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设置升降机构2的升降部与主架3之间可调节适
合角度,使得吸片机构与玻片吸附更为精准、效率更高,夹角可选取120度等大于或等于90度的角度。调整角度后的主架3,其底部的第一倾斜面13与第二倾斜面14尽可能相互平行,使得吸盘4对玻片进行贴合吸紧。
4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对玻片定位的第二传感器16,第二传感器16设置于升降部上。设置第二传感器16为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升降机构2的升降部下方是否存在玻片。
43.实施例二
44.本实施例中溶液加注管6的数量和安装架5的数量均为一个。安装架5位于输送带的一侧,溶液加注管6固定于安装架5的顶部。安装架5呈l型,安装架5的顶部延伸至输送带上方,溶液加注管6恰好竖直朝下加注溶液,其中主架3上的吸盘4的数量为一个,如附图4所示,适用于尺寸较小的玻片;溶液加注管6可在输送带由前至后移送治具19的过程中朝下加注溶液,与吸片机构工作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两者先后依次工作的时间,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此外,在更换溶液加注管6或安装架5的情况下可单独更换,投入成本低。
4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