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纤余长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0:03: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纤余长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余长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光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光纤和光缆制造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行,二次套塑工序作为光缆工艺中关键的生产工序,其主要控制核心就是对套管内光纤余长的控制,因为它的好坏直接决定光缆质量的好坏和光缆使用的性能,决定着光缆的寿命;故精准测试出光纤余长的大小显得尤为重要,它为生产工艺的调整指明了方向和重要程度。
3.所谓余长就是:光纤长度相对套管长度的差值与套管长度比的千分率:
[0004][0005]
目前测量光纤余长的方法大多采用人工方式,利用人工拉直套管截断后再抽出光纤进行测量,这种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便、能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的光纤余长测试装置。
[0007]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光纤余长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台基座,所述测试台基座上固定安装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上平行设置有待测套管限位槽和待测光纤限位槽;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的左端设置有套管左端压紧机构和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的右端设置有套管右端固定机构;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的两端还分别对应设置有套管定长切断机构;所述待测光纤限位槽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光纤偏差测量机构。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和待测光纤限位槽均为v型槽。
[000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左端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支架,所述压紧支架上安装有压紧螺杆,所述压紧螺杆的底端安装有压紧板。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上安装定滑轮,待测套管的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连接调节砝码。
[00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右端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安装有缠绕柱和具有缝隙的硅胶板,待测套管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缠绕柱上且末端夹在所述硅胶板的缝隙中。
[00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管定长切断机构包括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安装有双杆气缸,所述双杆气缸的活塞杆端安装有套管切刀座,所述套管切刀座上安装套管切刀。
[001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纤偏差测量机构包括千分尺支架,所述千分尺支架上安装有数显千分尺。
[0014]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测试平台上平行设置待测套管限位槽和待测光纤限位槽;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的左端设置套管左端压紧机构和张力调节机构,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的右端设置套管右端固定机构;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的两端还分别对应设置套管定长切断机构;所述待测光纤限位槽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光纤偏差测量机构;通过上述结构,确保了一次取样的成功率,确保了每次测量的一致性,缩短了套管裁剪和测量的时间,降低了人员操作难度和强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并能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附图说明
[0015]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9]
如图1所示,光纤余长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台基座10,其采用标准铝型材做立柱,上下两端采用平板联接;所述测试台基座10上固定安装测试平台20,测试平台20底部采用标准铝型材,上面安装铝板,铝板上平行设置有待测套管限位槽21和待测光纤限位槽22,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21和待测光纤限位槽22均为v型槽;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21的左端设置有套管左端压紧机构30和张力调节机构40,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21的右端设置有套管右端固定机构50;所述待测套管限位槽21的两端还分别对应设置有套管定长切断机构60;所述待测光纤限位槽22的两端分别对应设置有光纤偏差测量机构70。
[0020]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术语“左端”、“右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管左端压紧机构30包括压紧支架31,所述压紧支架31上安装有压紧螺杆32,所述压紧螺杆32的底端安装有压紧板33,旋动压紧螺杆32,可实现对套管的压紧与释放。
[0022]
所述张力调节机构40包括滑轮支架41,所述滑轮支架41上安装定滑轮42,待测套管80的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42连接调节砝码43,通过更换不同重量的砝码,可以实现套管不同的张力,操作方便;如果砝码不变,则张力不变,可确保每次测量的一致性。
[0023]
所述套管右端固定机构50包括固定支架51,所述固定支架51上安装有缠绕柱52和具有缝隙的硅胶板53,待测套管80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缠绕柱52上且末端夹在所述硅胶板
53的缝隙中,利用硅胶材质的弹性夹紧与摩擦实现对套管的固定,操作方便。
[0024]
所述套管定长切断机构60包括气缸支架61,所述气缸支架61上安装有双杆气缸62,所述双杆气缸62的活塞杆端安装有套管切刀座63,所述套管切刀座63上安装套管切刀64,对套管取样时,通过两端气缸的同时动作,实现对套管两端同时间点裁切,从而切断待测套管。
[0025]
所述光纤偏差测量机构70包括千分尺支架71,所述千分尺支架71上安装有数显千分尺72,这样可以通过数显千分尺72直接测量得出光纤与套管的差值,无需对光纤本身长度进行测量,测量精度高。
[0026]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将待测套管80置于待测套管限位槽21中,并将两端分别进行固定,启动气缸气动开关,切断套管,此时套管的长度即为l
套管
,切割套管,取出内部的光纤,将其擦拭干净,将待测光纤放入待测光纤限位槽22内,调节两端数显千分尺72的测量顶针,使之与光纤两头轻微接触,分别读出千分尺数值1和数值2,两者之和即为“l
光纤-l
套管”,这样余长值即可计算得到。
[002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确保了套管一次取样的成功率,确保了每次测量的一致性,缩短了套管裁剪和测量的时间,降低了人员操作难度和强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数量,并能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002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